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贞观俗人-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世民说到这里就很生气。
“孤派镇抚司司马崔敦礼往幽州召李瑗入京,也是想给他留条路。”
长孙无忌高声道,“殿下,臣请下敕宣示李瑗谋逆大罪,削其王爵,诛其子嗣,并籍没其家!”
眼下众臣是在显德殿中议事,这里议事与朝堂上的朝议不同,没有什么规矩礼仪,大家可直言无罪,这种议事称为廷议,一般都是由皇帝的心腹重臣参与。
实际上,这种廷议,其实是皇帝侵夺相权的一种。按朝廷制度,朝廷议事制度,规定严格。决议朝政或军国大事,一般由皇帝在太极殿召集百官公议,这便是朝议,朝议时不论官职高低,都可直言进谏。
而一般朝廷政务,在上奏皇帝前,都会由三高官官在政事堂中合议,而后请敕奉行,政事堂会议只有三高官官这几位宰相有资格参与,故称为堂议。
杨广的时候,经常出游在外,时常将王公贵族宰相们丢在京师,十余年不开朝议,皇帝不在京堂议也没意义,朝廷政务多由内侍省、殿中省、秘书省这内三省的近侍协助皇帝处置,形成史无前例的监议。
李渊登基之后,恢复制度,但遇到重大事情,李渊往往会在两仪殿召宗室王公、三高官官、左右卫大将军、御史大夫等共议军政大事,这其实就是把本来宰相们的堂议,扩大成了由皇帝主持的御前廷议。
不过在武德朝,廷议参与官员,官职都不低于三品。
而李世民册封为太子后,许多军政大事都亲力亲为,廷议成了例会,甚至参与官员,只要得李世民的太子令都可以参与,品级不再限于三品,往往六七品的官员都可以奉令参与。
这种新的廷议方式,使的李世民的一众心腹皆得以与会。
大家原本都是天策府的人,所以说起话来也没有多少顾忌。长孙无忌做为皇帝的大舅子,更是直接提出要尽诛李瑗子嗣,籍没其家。
这是最严厉的处置手段。
李世民本来犹豫着自己上位不久,是否要对李瑗这样的宗室宽仁一些,既然李瑗已死,就不追究他的家人。
李世民想了想道,“李瑗、王君廓此案,颇令人心惊,建成多年布置,党羽遍布朝野,此事若不能妥善处置,只怕后患无穷。”
候君集马上发言。
“先前靖乱之后,殿下听从秦琅、魏征等建议,马上颁下大赦令,对废太子党羽尽皆赦免,既往不咎,可殿下的宽仁却依然被王君廓李瑗这些乱臣贼子视为软弱,居然囚禁朝廷使者造反谋逆,所以该下狠手时还是得下狠手,一味的宽仁是不行的。现在李瑗和王君廓也都被诛杀,那么就干脆诛灭其族,也好好震慑一下那些心怀不轨之徒!”
“殿下,这事没什么好犹豫的,该杀就杀,现下朝野对于殿下入主东宫,非议依然不少,若不能迅速立威稳住朝廷大局,只怕会有更多人起来做乱,更何况之前秦琼上奏说要提防突厥趁机南下,攘外必先安内,若是连内部都不能安,还谈什么攘外?”另一心腹张亮也进谏道。
李世民手指敲击着几案,听着这些心腹之臣们的建言,皱眉沉思。
房玄龄此时也发言,“据秦琅的奏报,李瑗谋反此案中,还曾妄图勾结窦建德旧部做乱,自建德被杀,山东之地不曾有过一日之安宁,李瑗一封信,便能召起成千上万山东人起来,此事堪忧。秦琅的一些建议,臣认为很有道理,可以考虑。”
第97章 再次加封;全面动员
大唐朝廷对于河北地区的政策,此前主要是两种思想,一是李渊提出的杀尽豪俊而空其地,因此李渊才会杀窦建德,并召其旧部大将等入京,准备如当初平定王世充、薛仁杲后一样,尽杀其大将。
当年单雄信便是因为这个原因,被李渊所杀。
可是这一计划最终导致河北诸将人心不安,而纷纷起兵造反,李世民挂帅讨刘黑闼也死伤无数,但刘黑闼一败之后很快就卷土重来。
此后,太子建成在魏征、王珪等谋士的建议之下,提出以安抚为主的绥靖策略,后来李建成挂帅二征刘黑闼采用此招之后,效果不错,杀了刘黑闼后山东很快平定。
李世民也感叹,当年他征讨山东,便是奉李渊的剿杀政策,所以到现在,河北人或因为当年李渊的剿杀政策而怨恨他,或因为怀念李建成的宽仁而怨恨他。
这次李瑗振臂一呼,河北四方响应,就让李世民深感不安。
秦琅建议要对河北安抚怀柔之策,可他担心河北会成为反对他李世民的根据地。
“如今山东或因建德仇我,或因建成仇我,山东不宁,天下不安。”李世民紧皱眉头道。
他想宽厚,但又怕山东人都跟王君廓李瑗一样白眼狼。
“据叔宝从凉州发回来的奏报,他派游骑探子深入塞北草原,发现颉利可汗和突利小可汗已于本月初离开了定襄汗庭,草原诸部也都在召集部族战士,千里边境之上,突厥战士正在集结,随时可能南下。叔宝建议孤开始征召各地府兵集结,准备迎战。若到时,山东作乱,如之奈何?”
兵部尚书杜如晦直言上奏。
“臣以为该抚还得抚,确实冥顽不灵者该杀就杀,但不能一概而论。山东自古人杰地灵,尚武擅战,眼下若是殿下认为山东是隐患,主动弃之,那山东必然便会反唐。还是应当听从眼下在山东的秦琅之言,安抚为上。”
李世民目光转向左仆射萧瑀,“萧相以为如何?”
萧瑀是杨广的大舅子,也是李渊的表妹夫,眼下做为朝廷首相,态度很重要。
“臣以为眼下为悬疑忧患之时,不宜考虑过多,一切当以稳定朝局准备抗击外敌为先,秦怀良之策,是朝廷眼下唯一选择。我们不能把山东给逼反,不能处处树敌,而应当如秦叔宝所言,当团结内外一切力量,准备打赢与突厥的这一场大战!”
李世民听后笑了笑,“封相呢?”
封德彝见李世民笑了,便堪酌道,“兹事体大,但臣也以为既然幽州之乱已平,还是先安抚为上。”
“陈公,你的意见呢?”
陈叔达正容,“此事涉及山东数十州千里之地,我等远离千里坐此纸上谈兵,实不如人在当地的秦琅更有发言权。”
这时连旧太子心腹王珪也进奏,“臣下以为,所谓乱源,不过建德和废太子,如今二人不存,李瑗和王君廓也被诛,山东乱源已除,只要加以安抚,那么便可稳定山东。”
李世民广泛听取了一众大臣们的意见后,背着手在殿中踱步绕圈,绕了几圈后心下终于拿定主意。
“玄龄一会拟旨,便以父皇的名义草诏,就说以前的事情,凶逆大罪,止建成、元吉而已,其余人概不追究。而如今幽州生乱,也皆王君廓和李瑗谋逆,六月十七日前事连东宫以及李瑗、王君廓者,尽皆赦免,并不得相告邀赏,违者反坐。”
“再拟一道旨意,授翼国公秦琅河北抚慰大使,降幽州大都督府为中都督府,原节制之十七州,除幽、易、蓟、北燕、平、檀六州依然节制外,其余十一州划归定冀等都督府管辖,授秦琅使持节,检校都督幽易六州诸军事,幽州刺史。令秦琅宣抚河北,安抚人心,并积极备战御突。”
想了想,李世民又宣布赦免武德四年对窦建德的罪名,并追封其为夏王,谥号闵,以表怜恤、哀伤之意,并决定为窦建德在长安以郡王之礼重新安葬。
李世民还决定收窦建德之女窦红线为义女,赐封乐寿郡主封号,食邑三千户实封六百。
同时,对窦红线与罗士信的遗腹子太平郎特旨敕其承袭罗士业郯国公爵位,并赐名罗通。
赐封窦建德旧部苏烈武邑侯爵位,授为幽州卢龙统军府统军。
“李瑗之宅第钱财,皆赏赐给幽州平乱将士们。将王君廓府中人口奴隶、及财产田地皆赏赐给秦琅,包括原赏赐给王君廓的一千户实封。”
此话一出,殿中一片羡慕之色。
大家既感叹于太子对于臣子们谏言的纳从,也感叹于他对窦建德、窦红线、苏定方这些曾经的敌人的宽容大度。
而现在他们更惊叹羡慕于对秦琅的厚赏。
不说王君廓投唐之后,历来得了无数金银钱绢田地的赏赐,光是这一千户真封,那就足够羡煞无数人啊。
之前秦琅本就已经两次授实封,共六百户真封了,还代管着郡主的三千户真封,现在居然把王君廓的一千户也都转授给他,这样一来,秦琅个人就足有一千六百户的真封,加上郡主的三千户,四千六百户啊。
这待遇,光他自己的这一千六百户,现在已经超过裴寂、秦叔宝、罗艺等成为了大唐实封最多的臣子了。
“追赠王诜为幽州都督、北平侯!由朝廷拔钱治丧!赐其嫡长子袭爵!“
“加封王珪为门下省正五品上谏议大夫,授原秦王府参军李玄道为幽州都督府长史,前往幽州协助秦琅。”
最后,李世民顿了顿,又道,“进燕郡王李艺太子太保!”
对于这道敕旨,大家倒都明白是什么意思。
太子现在对李艺非常不信任,但又碍于他现在统兵坐镇泾州,故此现在只能对他加官晋爵加以安抚。之前本已加李艺开府仪同三司的到顶散阶,现在又特授了太子太保这样的荣衔。
但是众臣却没有谁羡慕李艺。
太子现在给李艺加的官阶越高,表明对李艺越发不信任,等回过头来,李艺肯定就跌的越重。
这跟授给秦琅的官职实封完全不能相比,人家那个才是实打实的封赏。
虽说河北抚慰大使只是个临时使职,就算是幽州都督也是检校职,朝廷肯定会很快选派合适的都督接任,但不管怎么说,能让他暂时节制幽州抚慰河北,那都是对他无比的信任。
“传旨给凉州都督秦琼、灵州都督李靖、并州都督李世绩、检校幽州都督秦琅,潞州都督黄君汉,让他们立即征召兵马,储备粮草器械,做好大战准备。”
“克明,你是兵部尚书,马上行下令,令关中、陇右、河南、河东诸地军府立即开始征召府兵,往洛阳、长安、太原集结。”
杜如晦问,“何等级别?征召多少?”
“叔宝上奏说,这次颉利可能会倾族南下,起码会有三十万以上的突厥骑兵来犯,所以我们要做好打举国之战的准备。孤要求起码要在长安地区集结十万府兵,太原和洛阳各要集结五万左右的兵马以备战。”
杜如晦听到这个数量,不由的惊讶。
大唐百战开国,以府兵制为兵制,中央十二卫,各地设置军府,但强干弱枝,总共六百余个军府,仅关中地区就有近三百个,其余的也主要集中在河南和河东地区。
就算是河北、陇右这样的要地,也不过各数十个军府而已。
至于说江南地区,更基本上是少之又少。
兵部的兵帐上总共是有府兵六十余万,但这些人平时务农种地,还要轮番上京番上宿卫,以及到边境戍守,非战时当值的府兵有二十万左右,其中京畿地区就占了小半。
现在要再征召起二十万人来,意味着,天下府兵三分之二都要征召集结起来,而要维持这么庞大的府兵集结调动,供应粮饷,那就要数倍民夫壮丁。
这一次,整个关中河南真的要户户出丁家家出力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