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贞观俗人-第9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武顺笑笑,“能有什么危险,吐蕃敢选在这个时候入寇,那也太愚蠢了,秦三郎谁不知是战神转世?”

    秦琅一离剑州,便没再把那个怀春少女的爱慕放在心上,他一心想着早点赶到松州,倒不是担心吐蕃入侵。

    “吐蕃真有三十万众来犯?”

    半路驿站休息之时,四郎兄弟几个问兄长。

    “三十万众是不可能的,吐蕃虽称雄雪域高原,可实际上人口很少,虽吞并了苏毗等部,也不过几十万户人口,你看吐蕃的军制就知道了,五如六十一东岱,一个东岱是一个千户,这东岱即是军事编制也是他们平时的行政编制。”

    “总共六十一东岱,也总共六万一千战兵,也就是六万一千户军户,这基本上已经是吐蕃全部能战之兵了。按他们的作战方式,一般是整个东岱一起出动,甚至是一个战兵出动,军户里的其它余丁、妇孺也会驱赶牛羊等跟随行动,与吐谷浑等有些类似,这样不用担忧后勤辎重问题,反正走到哪放牧到哪,带着家眷一起行动,好处有,坏处也是有的,万一败了,可能会被连窝端。”

    秦琅推测,所谓三十万众有夸张之处。

    但考虑到当初吐蕃平苏毗时,曾出动了十二万大军,那么理论是这次吐蕃也是起码能出动十二万甚至是二十万众的,毕竟大唐远比苏毗更强,要来挑战大唐,不管是试探也好,还是什么,总得全力以赴的。

    当然就算是真有二十万众,可按吐蕃的这种军事制度和作战方式,这二十万里肯定是包括了家属的,一家如果按五六口人算,那么二十万众顶多也就是四五万户,一户就算一个正兵,一二个辅兵,真正的作战部队也只有不到十万,甚至精锐者可能也就是三四万人。

    这其实才符合吐蕃这种还比较落后的国情的。

    当然,如今的吐蕃论战斗力,肯定是比吐谷浑强的,毕竟处于急速上升阶段,没有什么太多内部矛盾,战斗力还是挺强的。特别是松州、党项所处的位置,吐蕃人明显更能适应,有不少地理和气候等方面的优势。

    “吐蕃真的击败了多弥、白兰、党项?他们真能一路杀到松州城下吗?会不会松州已经失守了,万一失守了,咱们阿爷的”

    秦琅打断了老五秦珣的话,这位新降旨袭封的齐国公、左卫中郎将一路跟随而来,早就累的有些吃不消了,这就是崔氏一直不怎么愿意让他习练骑射的后果,也是这两年在秦琼秦琅的强烈要求下,老五才稍增加了点骑射功课,要不然这一路过来,早就躺半道了。

    可现在听说吐蕃可能真有十几二十万大军来,还是吓的不轻。

    反倒是老四济南郡公秦理大声道,“谅他们也没这个本事,再说我之前也在松州呆过,咱们阿爷镇守松州经营多年,松州城可是控扼险要,十分坚固,吐蕃就算真二十万大军来攻,也不可能轻易攻的下的。”

    “可不是说多弥、白兰、党项等都败了吗?”老五担忧问。

    秦琅安慰他,“多弥、白兰、党项诸羌,都是游牧部族,所谓被击败,顶多就是见吐蕃来势汹汹兵强马壮,于是便望风躲避了,这是很正常的,多弥等诸部,谁也没吐蕃势大,就算是党项,虽然实力不弱,可也肯定不愿意跟吐蕃硬拼的。”

    吐蕃一路杀过来,这些诸羌躲避锋芒才正常,所以吐蕃的一路击败各部,其实也就很虚,事实多半是顶多灭了一些躲避不及的小部落。

    羌部是游牧部族,反正又没城池山寨,你来我走就是了,吐蕃就算一路杀到松州城下,也没什么也吹的。

 第1055章 松州诈鸡局中局

    虽然秦琅还在路上,对于前线的情况并不太清楚,可秦琅还是能够根据大局来推测真实的情况。

    吐蕃来势汹汹,出兵的理由是索要叛逃的苏毗王子,甚至打出王子不归我且深入的旗号来。

    而他们号称发兵三十万众,也证明这次吐蕃是动真格的。

    只是透过表象看本质,事情不是这么简单。

    说到底,这是吐蕃头一次彻底向大唐露出獠牙的行为,这是真正挑战大唐,他的底气何在,或者说有何必需这样做的理由?

    苏毗?

    秦琅认为这只是个引子,绝不是最重要的原因,仔细梳理前因后果,秦琅已经渐渐能把握到整个局面走向的真正原因了,他能猜出逻些城中那位高原之王的心思。

    吐蕃大军一路奔来,直冲松州,但他们绝不可能真的要攻占松州,甚至打进剑南,杀进成都府。

    他们没这能力,也没这底气,更没这必要。

    吐蕃在松赞干布的治理下,如今内部叛乱早已平息,而且在他的全面改革下,确实是兵强马壮,而且做到了内部安稳,在吐蕃的新政制度下,是一个嗜血扩张的制度,吐蕃必然要扩张。

    但吐蕃扩张的战略方向只有三条,向东越横断山脉,出云南杀奔蜀中。

    第二条是向西跨越昆仑山,攻于阗搏取西域。

    最后一条路,向北翻越紫山,攻吐谷浑以求河陇。

    这三个战略方向,东和西都面临着翻越冰川雪山,不好走,后勤难以补给,有很漫长的无人区要跨越,这两个方向其实比向南越过大雪山进入天竺一样,都是非难艰难的。

    而向北是连绵的草原,无疑压力小的多。

    更别说苏毗之后,多弥、白兰等在吐蕃看来,都已经成了到嘴边的肥肉,张张嘴就能吞下,而吐谷浑在与大唐交战多年后,如今彻底的被打残。唐人抢先一步吞下了吐谷浑这块超肥的肉,吐蕃是非常眼红的。

    在他们的战略里,吐谷浑是他们的北面目标,将来要以吐谷浑为经营据点,与大唐争夺河陇地区,进而隔断西域的。

    所以当他们支持慕容承叛乱迅速被镇压后,吐蕃上下都是坐不住的,他们借苏毗王子叛逃为借口兴兵,表现是来攻松州,但秦琅判断,他们最终目的其实还是吐谷浑。

    至于出兵松州,其实只是个幌子,声东击西,调动大唐边军,等唐军西部主力调集到剑南一带,吐谷浑和河陇那边必然空虚,这给他们可趁之机。

    再一个就是借机,把多弥、白兰、党项这诸部击败压服,为他们进攻吐谷浑扫清障碍。

    这应当是一个总体战略,最终目标。

    所以秦琅判断,吐蕃现阶段剑指松州,只是战略欺诈,或是试探,真正的用兵其实是假途伐虢,趁机会把多弥、白兰、党项等已经依附于唐的诸羌击败收服。

    这是一招以攻代守,毕竟松州的宁远军原本都已经在牦牛河边筑城设堡了,都前出紫山,以牦牛河为界,随时都能跨河进入苏毗境内,以松州都督府对苏毗的态度,宁远军入苏毗境是随时都有可能的,吐蕃不想被动防御,所以反攻代守,很正常。

    他主动出击,抢先对多弥、白兰、党项等下手,若战略成功,就能把实际边境线往前推数千里,把唐军堵回到松州维州的剑南西山一线,以此能赢得更大的缓冲地带,获得更多战略空间。

    这种战略思想,其实很高明。

    只要吐蕃不愚蠢的真的跑到松州来攻城,那么在羌地,吐蕃更能适应这种高原野地战场,并不会太畏惧唐军。

    “吐蕃目的是吐谷浑,非松州也。”秦琅把自己的结论告诉几个兄弟,弄的他们一头雾水,怎么吐蕃明明奔松州来的,三兄却说是千里之外的吐谷浑?

    这是一次战略欺诈,吐蕃第一阶段行动,对大唐只是欺诈和试探,他们真正的阶段目标是多弥、白兰和党项这三羌,三十万众真正是冲他们去的。

    要扫荡这些臣服于大唐的诸羌,为他们下阶段争夺吐谷浑扫平障碍。如果大唐这次只是守松州,那最后肯定是上当。

    历史上,松州之战也差不多是这个时候,甚至也差不多是这种局势下进行的,而松州之战真打起来,也就是各一个来回。

    先是吐蕃以吐谷浑这种破落户都能尚大国公主,大唐安能欺我,让我在诸藩面前没面子为由出兵二十余万众,一路把诸羌揍了个遍,直抵松州城下。

    然后喊出口号,公主不至我且深入,你们不送公主来和亲我们就要率兵一路打到长安城去亲自接亲。

    然后松州都督韩威浪了,出城野战,反为吐蕃所败,败退回松州守城。朝廷闻讯派了牛进达程咬金侯君集执失思力等数位大将,兵分三路,督步骑五万讨之。

    牛进达带前锋率先抵达,发动夜袭,斩杀千余人。

    然后吐蕃就徐徐退之了。

    这场松州之战雷声大雨点小,就这么结束了。

    这一战虽然草草收场,却也让吐蕃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先是向大唐展示了自己的肌肉,确实很有本事本钱,然后当然是一路过来时把诸羌都收拾服帖了。占据了很大的主动权,把大片的羌部缓冲区,都纳入他的治下。

    最后,虽然上表请罪称臣等等,可大唐最终还是同意和亲下嫁公主,又是赐官又是赏钱等等,吐蕃是里子面子都捞到了,也让吐蕃试探出了大唐在西面边境上的虚实,为之后他们真正进军吐谷浑做好了准备。

    后来,吐蕃便正式出兵夺取了吐谷浑之地,然后终唐一朝,就一直成为大唐的西北大患,他们以吐谷浑故地为大本营,一次次的攻略河陇,甚至是夺取西域,最后还打进了长安城。

    这可能是当初长安城里李世民和大臣们都想不到的事情。

    历史上的吐蕃战略很成功,松州之战一个回合,死伤不过千余,收获却巨大。不仅大唐天可汗转变态度,不再视吐蕃为小藩,同意将公主和亲下嫁,同时也让原本依附大唐的白兰党项等诸羌,都转而依附吐蕃了,甚至为他们接下来打吐谷浑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

    只是如今吐蕃人估计料不到,秦琅居然能早早就猜测出他们的所有阴谋意图。

    在历史上,大唐朝廷当时处理吐蕃这件事上,觉得自己是成功了,先是保住了边疆不失,然后是让吐蕃称臣纳贡,正式加入到了大唐天朝体系中,成不藩属一员。

    另一面,大唐也通过这次事件,保证了之后唐蕃边境十几年的太平,甚至是后来让吐蕃一度退出了吐谷浑,让吐谷浑这个藩属小弟成功复国,这些在大唐这边都认为是胜利。

    在秦琅看来,大唐是保住了面子,可真正的战略上是大失败,对吐蕃战略上的错误认知,导致了最后西边局势的崩塌,最终让吐蕃成了尾大不掉,后患无穷。

    在吐蕃自己的记录里,当仁不让的也把自己称为胜利者,甚至说此战过后,李唐和吐谷浑皆向吐蕃进贡。

    大唐说是赏赐,吐蕃就认为这是进贡,反正大唐当时也确实是绥靖政策。

    五月中旬,秦琅终于抵达松州。

    松州此时已经全面戒严,到处厉兵秣马,一副大战来临的紧张气氛。

    宁远军上下更是已经全面动员,不仅五千宁远军都已经取消休假轮值,全都发放武器到岗,而且就连附属的一万城傍、侧近蕃兵也都动员了起来,松州边境线上的守捉、镇戍、堡垒全都已经整兵备战。

    不过也仅此而已。

    因为主帅秦琼的病逝,现在松州这边群龙无首,没有一个有足够威望的大将领导,所以只是被动防御。

    都以为吐蕃二十万人真是要来攻夺松州城的,甚至有人提出干脆把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