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贞观俗人-第9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双方对峙。

    吐蕃不退,秦琅不急。

    除了兄弟和义子们,还有一些这次战吐蕃诸军中一些年轻的低级军官们,也被嘉奖得到魏公亲自教导的机会,汇聚雷关听讲。

    相当于是秦琅办了一期军官讲武堂,教练兵法战阵这些。

    大家都以魏公门生自居,十分自豪。

    今天的课堂上,秦琅也是让大家拿此次吐蕃入侵来探讨。

    诸学生中,以秦存孝此时军职最高,他是赶来增援的客军主将,是岭南经略府的牙军指挥使。虽然在秦琅被征召还朝后,他已经请辞岭南经略使和南中宣抚之使职,但是直到此时,皇帝虽免去了他兼任的岭南三道经略使,兼南中二道经略使,但岭南经略牙军这支秦琅当初抽调精锐组成的兵马,却被皇帝保留,只是改了个名头。

    毕竟秦琅卸下岭南经略使后,朝廷已经不再派人接任,这本就是个临时性的差遣使职,非经制官职,本身权柄过大,属于有事时临时特设,事了即罢,避免地方权重的差使。

    原岭南经略使牙军这支精锐,并没有被并入广州镇海军,或是桂州的静江军,也不入邕州的建武军,交州静海军等,而是被赐军号忠武军,加以扩张后直接就移驻于云南新筑的昆明城了。

    秦存孝也一跃升为检校忠武军使。

    忠武军属于镇戍边军体系,虽说如今边军镇戍常备化,但各级军官仍属于临时使职,多以府兵军职为本官兼任,所以存孝本职是云南道昆州昆明折冲府检校折冲都尉。

    昆明折冲府是新设的府兵,为上折冲府,其长官折冲都尉在大唐的职官体系中,属于正四品上职,与中州刺史同级。

    不过秦存孝虽说也是羽林宫出来的天子门生,又是司徒、平章事秦琅的义子,加之在岭南、南中也新立了些功勋,可毕竟年轻,所以折冲都尉之职也是检校。

    故此本阶授的也只是从五品下的游击将军散阶,这是对应上折冲府副长官果毅都尉的散阶,正常来说,以存孝的资历、功绩授个正六品上的昭武校尉可能都有些高,毕竟从羽林宫出来也没多久,但毕竟身份背景在那,天子门生,魏公义子嘛,又有岭南经略牙军指挥使的任职履历在,所以这次得以破格授为游击将军。

    按朝廷贞观令规定,秦存孝这种职事官高于散阶不止一品的情况,则保留散官结衔中加一个守字。

    所以现在存孝的正式官衔是游击将军守昆明折冲府检校折冲都尉,检校忠武军使,太原县开国子秦存孝。

    而秦琅因为职事官是司徒、太子太师、检校中书令、侍中、太子詹事、河南府尹等身兼多职情况,但以最高的司徒为正一品,要高于他的散阶从一品的开府仪同三司,所以秦琅的正式官称结衔中可解去散阶。且既不用加守也不用加行或兼等。

    这种官衔中加兼守行,也是为了突出官员阶级,毕竟官员有阶有职,职阶并不是完全挂钩的。可以高阶低职也可以低阶高职,总的来说是以官阶为本,以职事为重。

    拿俸禄按本品官阶来,做事情则以职事来定。

    存孝就是拿从五品下的俸禄,做正四品上的职事,另外还要兼一份忠武军使的差使。

    做为这期学员中难得的绯袍将领,存孝已经晋身到了大唐中高级官员之列了,更是年轻一代的少壮派军官佼佼者,不过他还是很虚心听讲的,且有自己的思考见解。

    比如面对这场他辛苦赶来,却并没有赶上作战机会的吐蕃入侵之战,他就把在羽林宫时听代国公李靖所讲的兵法课上的兵法提了出来。

    李靖跟他们说兵力分散就力量薄弱,兵力集中就力量强大,还说这是指挥作战的基本常识,若我军分兵多处,敌大军向我进攻,就应集中兵力反击,如果兵力不集中,就成为自我削弱的孤旅。

    而他观这一战,秦琅在松州却是把兵分分散于各处。

    年轻的存孝认为,面对吐蕃人的进攻,早就应当集中兵力,然后重点进攻吐蕃,要打防御反击,以进攻取代防守。

    若是以攻代守,只怕早就已经大败吐蕃军了。

    年轻人很有想法,这是好事。

    虽然关于这次防御战略他也不止一次向将军们解释过,但毕竟这期学员们,大多以低级年轻军官们为主,他们平时也接触不到这上层的战略部署。

    “李卫公所说的集中兵力,这点是对的,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当然,这个集中兵力你也得具体分析,就比如说我们这次战役,你也不能说我就没有集中兵力,事实上,当吐蕃来袭,接到警报之后,我临危受命,接下防御之责,便立即开始调动兵马,而在我调兵之前,松州都督府也开始向各处求援,以及聚集兵马了。”

    “现如今,松州聚集了不下八万兵马,其中有边军也有不当值的府兵,还有地方团结兵,有蕃部的城傍侧近,这么多人马,甚至不仅来自于松州,也有来自茂州都督府的,也有来自于益州大都督府的,更有来自西宁都督府、剑州等地的,这就是集中兵力。”

    “吐蕃二十余万众来袭,我也集中剑南之兵力于松州,故此我松州兵力集结,非孤旅也。”

    秦琅说的李卫公,也就是李靖,原封代国公,在秦琅改封为魏国公后,李靖被改封为卫国公,也进封司徒。

    “那为何我们不以攻代守,主动反击呢?”

    秦琅笑着道,“那是因为我们有天险可依,可据险而守,正好以逸待劳。雷关、甘松寨、宁远镇等皆扼守险要,易守难攻,吐蕃倾国远来,千里迢迢,必图速战速决,而且我早已判定吐蕃此次来犯,主要是想趁虚而入,占点便宜然后以此敲诈大唐也,故此,我们只要守好关隘,便立于不败之地。”

    事实也证明秦琅的战略是对的,毕竟吐蕃现在被困于松州边境关城之前,打了一个多月,死伤了差不多三万人,已经是有些伤筋动骨了。

    而唐军呢,死伤都不过千,这正是因为占了守关据险的便宜。

    就算是正常平地城池攻防之战,都须有五倍之兵力优势才好攻城,而现在守的还是那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关隘,自然更是占尽便宜,吐蕃空有大军,也无法有效施展开来,只是添油战术送人头。

    当然,吐蕃人伤亡这么大,最关键的还是秦琅玩了点阴招,故意封锁消息,没让吐蕃人知道松州这边虚实,让他们一直以为松州还是秦琼新逝正是空虚和混乱的群龙无首的时候,谁知道秦琅只是一直在钓鱼引诱呢。

    “李卫公的兵法我也经常研读,写的是非常好,但是你们也要牢记一句话,水无常形,兵无常势,用兵之法,最忌教条。”

    存孝点头,表示受教。

    秦琅扫过众学生,这些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军职多是队头旅率,也就是在阵前冲锋的那一批人,刚从前线下来,都经历了血火拼杀,荣立新功的幸运儿。

    “好,今天的课就到这了,给你们布置点课外作业,你们可以思考一下这一仗接下来要如何打,就把你们当成是此战的主将,任由天马行空,只要合理就行。”

    刚下课,张超就在外面等着了。

    “三郎,雷关前来了吐蕃使者,又是上次那个什么禄东赞。”

    “是论东赞不是禄东赞。”

    “那家伙这次挺有诚意的,在关下很客气,先把小蕃酋长的书信呈上,然后还带了许多礼物来,你看,黄金一千两,白银五千两,另外珠宝两箱,还有骏马百匹,又美人十个”

    “三郎,看来你好美色贪财宝之名,连雪域高原上的小蕃都人尽皆知啊,这是投其所好啊,送了这么多好东西,怎么样,收不收?”

    秦琅看着那张礼单,确实份量不轻了。

    当然,秦琅也不是史万岁那种贪财好色之人,当年史万岁征云南爨氏,爨玩节节败退,最后派人送上无数金银财宝,然后史万岁还真就放爨玩一马收兵了,不过后来这大笔财富史万岁也没享受到,不久他被弹劾,朝廷派人来调查,史万岁直接就把那大笔财宝投入了江中,又把爨玩送的美人名马等全杀了,甚至连当初接触、知情的人一并杀了灭口,来了个死无对证。

    虽然这次调查最后不了了之,但最终史万岁还是没逃过被杀的命运,后来被杨坚找了点小借口,杖杀庭下。

    “吐蕃这是畏战求和了。”

    张超道,“那别理他们,或者把这金银美人收了,然后不见论东赞?”

    “用的着这样吗,这样,先晾那论东赞一天,等明天再放他过来。”

    “万一他回了呢?”

    “哼,吐蕃现在骑虎难下,论东赞做为使者,怎么可能轻易就回?晾着先吧!”

 第1076章 下马威

    “如果我有罪,请神灵责罚,而不是让我遇到秦琅。”

    深夜。

    雷关前,吐蕃使者噶尔东赞披着毯子坐在山崖下背风处,面向着一堆篝火,属下在烤着肉。

    肉香四溢,噶尔东赞却不为所动,仍然愁眉不展。

    今天一大早,他就在虎服勇士的护卫下,再次来到了雷关前,叩关献上赞普国书,还提交了礼单,并再三言明要去吊唁唐家秦忠武王和代赞普拜见魏国公等。

    可关上守将并没放他们进关,礼物也没收,几封书信和夹附的礼单倒收进去了,却只让他们等着。

    这一等,就是清晨到日落,白天等到晚上。

    相随的一百虎服勇士都已经很不耐烦,但东赞却很有耐心,或者说经历上次的失败后,这位吐蕃内大臣如今变的耐心多了,他不可能转头回去,手里的筹码太少,回去了就只是失败。

    身为噶尔家族年轻一代的佼佼者,虽说东赞也三十多岁了,但却也已经是吐蕃朝中重要大臣,虽还没进入政务九大臣之列,也未能成为大相下的九臣,可却也已经做到了三班领班的四名内大臣之一。

    若不是先前出使失败和攻关再败,本来这次东征顺利,他又能趁势立功,那么东赞是很有机会顺势就进入大相府,成为小内相。可他搞砸了,这次不能再失败了。

    唐人虽没让他入关,但也说让他等着,所以还有希望。

    “唐人究竟何意?”

    一名身着虎皮褂、虎皮裙,外罩虎皮袍的噶尔子弟将烤好的羊肉递上,一边问。

    噶尔叹了声,“谁让唐家如今占据着上风,自然也就占据主动了,等着吧,既然唐人只让等着,说明还有机会。”

    “会不会又是唐人的什么阴谋,或只是耍我们?”

    东赞看着这位家族的堂弟,他身着六勇饰,是吐蕃一等一的勇士,吐蕃尚勇好战,对于有战功的勇士赐以虎豹皮为饰,除了虎皮褂虎皮裙虎皮袍外,还有虎皮做虎皮鞍和虎皮马镫垫项巾等。

    而赞普身边还有更高级的侍卫勇士,更是穿着虎皮衣豹皮裙。

    这次他来,赞普特意让他带一百虎服勇士,一来是带多了怕唐人误会,二是带少了又怕被唐人轻视,所以最后带一百虎服勇士,数量不多又能展示实力。

    可谁知,人家唐人连关门都不开。

    东赞看着这一百名吐蕃虎服勇士们,他们的肩膀上还缀着一块长方形的告身,是红铜材质,上面又嵌了一些图案。

    吐蕃国内改革,向赞普集权改,从原来的贵族部落联盟制度,渐变成如今的赞普中央集权制度,不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