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贞观俗人-第9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军潮水般的攻势,直到天彻底黑了之后才鸣金退下。

    一天激战下来,整个安市城疲惫不堪,白天北面几处城头,都被凶悍的唐人一度攻上了城头。

    唐人制作木车,上面覆盖牛皮,士兵躲在里面,冲到城墙下,再以高高的冲竿把士兵直接举起靠上城头,用这种方法,一度送了成百上千的勇士上城。

    城头几度危险,好在梁万春亲自救援,终于击退了这些唐人,守住了城头。

    夜深。

    梁万春依然还没有休息。

    他巡视完各段城墙,又去巡视医营慰问伤兵,再去巡视城中的物资,自唐军东征以来,安市城中也揪出了许多间谍奸细。而这几天,也还出现了有想投靠唐人的高奸。

    甚至有软弱的将领和贪婪的商人,在密谋着献城。

    好在最终都被梁万春给发现。

    今天又发现了城中景福寺的僧人们意图夺取城门献降的计划,这些平时享受百姓香火,不纳税不服役的和尚们,居然如此坏。

    愤怒的梁万春下令将意图造反的僧人全部处死,必查抄了整个景福寺,抄出了大量的粮食钱帛,这更令他愤怒。

    只剩下一人独处,梁万春放下了表面的自信,满是忧愁。

    虽然他在众人面前表现出自信满满,一直坚持说唐人坚持不了几天了,可心中却并不如此乐观。

    唐人并不缺粮。

    得到盖牟、辽东、建安诸城的粮草后,唐军的粮草足够他们消耗一年,而他们本身在卑沙、柳城等地也储备了大量粮草。

    就是现在,唐营也依然还每天都有中原的商人不断赶来,他们运来一船船的盐、粮、布匹、毯子、帐篷等物资,换走唐军手中的俘虏、钱财等战利品。

    这规模巨大的商队,使的唐人补给完全不成问题。

    天还不够寒冷,还无法让唐人停止攻城。

    而安市城却已经完全没有了援兵。

    高延寿、高惠真的大败,让辽东彻底没了援兵。

    梁万春心中对渊盖苏这个莫离支痛骂了一万句,却又无可奈何。

    他现在心中只期盼一场突然而至的大风雪,最好是能够一夜间把渤海湾封冻的大冰雪,否则以唐军现在的攻势,他不知道还能再撑几天。

    如今每撑一天,安市城都捉襟见肘,伤兵越来越多,战死者也越来越众。

    几天下来,守城战死者已经超过五千,伤者上万了。

    他尤其需要守城的箭矢,却无法得到补充。甚至他已经不得不开始折除房屋,取木石来协助守城了。

    唐人还能坚持多久,他又能坚持多久?

    梁万春走到屋门,来到廊下,看着墙角的水缸。

    呵气成冰。

    缸里的冰又厚了一层,但依然还不够厚。

    城中的守将已经开始有人动摇了,虽然大家都不愿意被迁去中原,更不愿意当奴隶,但也没有人真愿意与城共亡。

    所有的坚守,只为了胜利,但如果坚守的最好,只剩下死亡,大家就无法坚持。

    梁万春在想着该如何鼓励城中将士百姓,突然感觉到脚下一步晃动。

    然后那口水缸突然破裂开来,冰下的水哗啦流了一地,将站在旁边的梁万春的衣鞋都打湿了。

    梁万春有些站立不稳。

    难道是地龙翻身?

    剧烈的震动再次传来,这次连房子都在震动,廊顶上开始有瓦片掉落。

    再一次剧烈,梁万春被震倒在地。

    怎么回事?

    他心中认定是碰到了地龙翻身,心中几乎绝望,这个时候没有盼来大风雪,怎么却有地龙翻身?

    难道天要亡安市城,天要亡梁万春?

    “来人!”

    梁万春大喝。

    “城主,不好!”

    “秦琅在施法,向东海龙王借天雷了!”

    亲兵跑着进来惊惶的喊道。

    “胡说八道,子不语怪力乱神!”

    “是真的,城西南,城西南的城墙正被神雷劈!”

    梁万春赶紧返身往后走,他所在的城主府本就是在安市城的内城,跟建安城一样,内城也是在一座城中山上,居于全城最高处,他还在内城里建有碉楼,居高可远眺全城。

    顾不得地面还在震动,梁万春手脚并用爬上高塔。

    西南方向。

    无数的火把汇聚成一条条火龙,正往安市城涌来。

    他数了一下。

    九条火龙。

    原本应当阻挡这些火龙的安市城西南城墙,居然被火龙迅速的穿过。

    九条火龙穿城而过。

    “这怎么可能?”

    梁万春怔怔的自言自语。

    火龙越城而过。

    这说明城墙被突破了,而看火龙的速度,城墙塌了。

    “地龙翻身震塌了城墙?”

    亲兵赶到,“是神雷,唐军中的太尉秦琅,精通鬼神之法,懂借神雷之术。”

    另外一个则道,“听说秦琅本就是天王,他父亲秦琼死后更是飞升天宫,成了仙界天军大帅,定是秦琅做法,向秦琼请借天兵降下天雷,轰开了城防”

    “一派胡言!”梁万春怒斥。

    他根本不信什么天兵天雷之说,可城墙确实已经被唐人打开。

    “城主,这是真的,当初秦琅夜袭卑沙,便是借东海龙王的天雷轰破城池,以一千护卫就夺下了十里卑沙的。如今秦琅的父亲成了仙宫天兵大帅,所以可以直接轰开我们城墙九道缺口啊,大帅,完了,我们全完了!”亲兵说着已经带着口腔,无比的惊惧。

    九条火龙正是准备许久的唐军,白天的激烈攻城,只是佯攻掩饰。李世民另外安排了九支精兵一直在养精蓄锐就为了这一刻。

    当神机军爆破营同时起爆,将安市城的西南几里城墙,狠狠轰开了九道巨大豁口的时候,根本不需要命令,唐军一齐杀出。

    而城守虽然早驻防有一万守军,时刻预防唐军突击,但白天的时候,城防几乎失守,梁万春已经不止一次的调用了这支兵马协防,他们也是十分疲惫。

    而唐军的九连爆,更是直接把紧靠着城墙驻营的这些守军,震的头晕目炫,甚至许多人直接就被震的七窍出血。

    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唐军已经顺着缺口杀进了城。

    还晕乎乎的守军,几乎遭遇到了致命的打击。

    火龙不断的向前延伸。

    梁万春站在高高的碉楼上,几乎绝望。

    再也没有人能阻挡的了唐军了。

    九条火龙入城,迅速袭卷全城,许多安市军民都还在睡梦之中,被震的七荤八素之后,还没搞明白发生了什么,就被唐军砍翻在地。

    梁万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九条火龙,最后席卷全城。

    须臾之间,全城陷入火中。

    每一支火把代表一队唐军的话,安市城已经陷落了。

    小小的内城,已经根本没法防守了。

    在他的惊惧之中,他发现内城居然也已经有唐军涌入,终究还是有人降唐。

    有火龙向碉楼冲来。

    绝望的梁万春把手中的油灯打翻在地,任由灯火把木制的碉楼引燃。

    看着火舌吞噬,梁万春站在那里如雕像一样。

    亲兵惊惶的喊叫,试图灭火,梁万春拔刀将他们砍翻。

    “我曾说过与安市共存亡,既然安市已破,那我也断无幸存之理!”

    天亮。

    安市城已经结束了动荡。

    李世民在秦琅等陪同下来到安市城下,皇帝特意没走城门,而是来到西南爆破的豁口前。

    高大的夯土城墙,被爆破出巨大的豁口。

    站在那遍地的碎石渣土前,李世民也不由的面色严肃,虽然神机营的火器和爆破术他早观看过无数次学习,亲眼见识过强大的威力,如何破山开墙。

    但这一次,一座把二十万唐军死死挡住的安市城,却被这几万斤火药就给轰破,这份震撼依然让李世民心中波澜起伏。

    皇帝的心中并没有太大的喜悦,反而是担忧。

    他不知道这等杀器用出来后,将来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但现在心中有了一个决定,严禁火药外泄,神机军必须严格保守火器秘密,必须严格控制火器,不能扩散出去,否则后患无穷。

    他甚至都有封印火器,解散神机军的念头。

    以后硫磺、硝石必须严格控制。

    “陛下,梁万春在我军攻入城中时,在内城碉楼自焚,烧成干了。”

    李世民回过神了,冷哼一声,“便宜他了,将他的尸体悬于安市城南门。”

    秦琅看着满目疮痍的安市城,“恭喜陛下成功拿下安市,臣请求陛下下旨班师凯旋!”

    郑元璹等许多随驾官员都纷纷附议,请求下旨班师。

    安市既下,那么东征也就胜利了,寒冬已至,大军没必要继续留在辽东。

    李世民望向秦琅,秦琅目光移开。

    皇帝目光又望向其余将领,最后道,“好,择日班师凯旋。”

    “安东都护府改为镇东大都督府,仍以牛进达为镇东大都督府长史,兼辽州刺史、镇东军使。”

    张俭改调为大都督府司马、卑沙金州刺史、旅顺军使。

    盖牟、建安、新城、玄菟、安市、白岩等诸城,各授命军将留守,辽西辽东皆隶于镇东大都督府,下编五个军,编额两万五千人镇守。

    其余将士,皆随天子凯旋。

    直接走海路,分别由登州、天津、秦皇岛诸港返回。

    所有东征将士,命记录功勋,授田赐钱赏官授爵以赏!

 第1139章 天子归来

    天津港。

    沿岸一里结着厚厚的冰,厚达一尺有余,港口进入了为期三月左右的冰期。

    秦琅笼着袖子坐在津门茶楼里听书,自从天子凯旋,自辽东海上返津后,御驾便暂时驻跸天津。

    津门之兴在隋朝之时,当初修建大运河后,在南运河与北运河的交汇处立起城池,史称三会海口。而等到大唐统一天下,尤其是贞观以来大兴工商海贸后,天津做为河北重要的出海港,也迅速兴荣起来。

    朝廷也在此设立了重要的盐场、盐仓,同时这里也成为南北商货的重要商埠港,海船入港,再沿河进入大运河。

    时间已是贞观十五年的腊月,高句丽国王派王子入唐请罪,自称粪土之臣,纳贡献金,请大唐退出辽东。

    只是这等请求大唐如何可能答应,事实上大唐天子自安市城下撤兵后,另一路偏师也传来捷讯,牛见虎率领的水师偏军连下积利、石城、大行、泊灼四城后,再次拿下了空虚的乌骨城。

    牛进达诸将赶到,高句丽军更是畏惧万分,纷纷撤过鸭绿江。

    辽东百万高句丽人只能龟缩于各个山城堡寨之中。

    若不是天寒唐军主动撤离,只两万余人马留守,以唐军之威,尤其是天雷震碎安市城之危,整个辽东几乎是可以传檄而定的,在失去了辽东几大重镇和其主力后,剩下的那些堡寨山城,根本无力抵抗。

    秦琅呆在天津港也不得清静,河北几大豪门天天来拜见,范阳卢清河崔赵郡李博陵崔,四大士族是天津港的地头蛇,天津港的盐、粮,皮毛、牲畜、药材,以及对海东诸国的贸易,他们以往都占据了很大的份额。

    而在这次天子御驾亲征,以雷霆之力扫荡了辽东后,这些豪门都如同闻到腥的猫一样扑来。

    谁都知道辽东变天了,大唐即将接管整个辽东,这么几千里的沃土,意味着什么,所有人都清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