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朝为田舍郎-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吉温站起身,冷冷道:“顾长史,天下为官者皆贪,我不过小贪了一笔,何必非要置我于死地?你究竟为了什么?为了正义公道吗?”
顾青笑容渐渐敛起,缓缓道:“我只是不想让世上唯一的亲人对我失望,说是为了正义也无不可,你们贪了钱不觉得什么,可怜那些每日值岗的将士们,穿着单薄劣质的军衣,拿着烧火棍都不如的兵器,站在寒风中为的却是守护你们这些蛀虫,我为他们不值。”
“吉郎中,我算不得什么好人,可至少比你有底线。喝兵血的人注定要遭报应的,天不报,我来报。”
…………
午时,兴庆宫,禁中演武。
李隆基身着龙袍金冠,面无表情地坐在兴庆殿外的广场边,广场正中,金吾卫和左卫的将士正披甲执兵,双方互相对峙,随着两卫大将军的令旗挥动,数千人忽然齐声大喝“杀”,双方迅速变换阵势。
李隆基坐在高台,满意地笑了,扭头朝杨国忠道:“大唐威武之师未负盛名,有这些将士为朕开疆辟土,朕无忧矣。”
杨国忠谄媚地笑道:“大唐正因有了陛下的励精图治,创下煌煌盛世,才有了我王师之威武,归根结底,终究是陛下圣明。”
台下站着数百名文官武将,见杨国忠带头拍马屁,群臣心中暗暗骂了一声“无耻”,但还是非常识时务地一齐朝李隆基躬身齐喝:“陛下圣明,王师威武。”
马屁拍得李隆基龙颜大悦,哈哈笑了两声,眼神却不自觉地朝西面望去,不时盯着西侧禁卫高举的龙旗,神情满是忐忑,生怕龙旗再次断裂,昨日的一幕已经让他有了心理阴影。
人群里,户部郎中吉温面无人色,浑身瑟瑟发抖,眼神充满了绝望。
钟鼓楼上,隆隆的鼓声忽然擂响,两卫大将军猛地挥落令旗,双方将士再次变阵,左卫两千余将士很快布好了雁翅阵型,见令旗挥落,这是进攻的命令,于是左卫将士忽然齐声大喝“杀”,接着风卷残云般朝对面的金吾卫将士掩杀而去。
一声“杀”字顿见风云变色,杀气盈野,齐刷刷的脚步声每迈一步,都仿佛重重踏在众人的心坎上,旁观的文官里,有些胆小的人已忍不住捂住胸口大口呼吸,还有的两腿一软,不由自主地瘫坐在地上。
李隆基都被那声“杀”字震得胸腔发闷,扭头朝杨国忠笑道:“郭子仪不愧当世名将,练的兵果真是精锐悍卒,纵是坚墙铁壁亦未可挡也。”
双方越来越接近,最后金吾卫与左卫的将士终于狠狠碰撞在一起,双方交战但阵势不乱,左卫将士在令旗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不停变换阵势,悄无声息间,默默对金吾卫完成了切割分离,片刻间将敌方数千人切割成了数十个小块,然后进行围剿。
李隆基看得心情大悦,昨日龙旗断裂的阴影终于渐渐消淡,有此威武王师拱卫宫闱禁内,他还有什么好怕的?
高兴的心情并没有维持多久,正在左卫完成切割,准备对敌实行最后的围剿时,李隆基忽然听到络绎不绝的喀嚓声,在场的文官武将们纷纷愕然。
李隆基不由自主起身望去,接着大惊。
他看到无数左卫将士手执的长戟长矛在与金吾卫厮杀时,兵器纷纷断成两截,一碰之下手里便只剩了光秃秃的半截握柄,很多明明看起来崭新的兵器往往一碰便断,这不是偶然,而是普遍现象,交战仅仅才一炷香时辰,左卫将士已有近三分之一的兵器断掉。
群臣看得发愣,纷纷交头接耳议论不停。
李隆基脸色已涨成了猪肝色,双手死死握着龙椅扶手,两眼露出骇人的凶光。
杨国忠心中暗笑,但脸上也和其他的朝臣一样一脸惊愕不解。
良久,李隆基从唇缝里迸出几个阴冷的字:“左卫将士的兵器是何人所办?他们给将士们配的是烧火棍吗?”
第一百六十七章 祖孙夜话
如果说李隆基如今心中有什么违禁词的话,莫过于“断裂”二字,禁中演武是太史监正的建议,为的是消弭龙旗断裂的不祥之兆。
结果演武刚开始没多久,左卫将士的兵器却纷纷断裂了。
这个不祥之兆就大了,可谓雪上加霜,李隆基原本惴惴不安的心情此刻正如火上浇油,心态瞬间也断裂了。
龙颜大怒,雷霆变色。
若换在平时,左卫将士的兵器断裂一批不算事,李隆基最多只表示一下不满,然后下旨彻查。
可是今日演武时左卫将士的兵器断裂,却令李隆基大为愤怒,因为今日不一样,今日演武的目的很玄幻,属于玄学内容,玄学最忌添堵,结果演武刚开始就给李隆基触了霉头。
“将断裂的兵器拿过来,朕亲自看看。”李隆基阴沉着脸道。
兵器很快被宦官呈上来,乱七八糟在李隆基面前摆了一排,李隆基弯腰拿起一柄长戟仔细端详,长戟是新打造的,握柄为木制,戟尖为铁制,断裂的部分为戟尖。
李隆基凝目盯着戟尖断裂的部分,用手指轻搓断裂面,手感粗糙,簇新的断裂面上有许多不规则的颗粒,以及一个个小孔。
李隆基看了一眼便明白了,他虽当了四十年的太平天子,可当初也是靠宫变上位的,也曾亲自掌过多年的兵权,对兵家之事并非一窍不通,手里这件兵器他一看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何人采办的生铁?这种质地的生铁连打造农具都不够,竟然敢将它拿来打造兵器,此事是何人所办?”李隆基大怒道。
群臣面面相觑,不敢吱声。
郭子仪手握令旗大步走来,抱拳道:“禀陛下,是左卫内的官员采办,臣治下无方,请陛下治罪。”
对郭子仪,李隆基还是颇为尊敬的,毕竟是当世名将,于是李隆基朝他勉强一笑,道:“郭大将军无须自责,此事会查清楚,若采办之事未经郭大将军之手,自是与你无干。”
目光凶狠地环视群臣,李隆基恶声道:“贪腐贪到朕的宫闱禁内之中,你们的胆子太大了,此事若不查清,朕岂能卧榻安睡?”
“此事当严办,无论牵扯到谁,都不能放过!高力士!”
身旁的高力士站出来躬身:“老奴在。”
“此事交给你办,着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法司协办,必须给朕查个水落石出,南北衙各卫的兵器军衣全都查一遍,先从左卫的官员查起!”
群臣哗然,却不敢言。
三法司共同办理一桩案子,已然多年未曾有过了,李隆基一句话便将这桩案子钉死,再无转圜的余地。
人群中,户部郎中吉温已面无人色,脸上汗如雨下,他知道自己的末日来了。
高力士垂头苦笑,虽然不知是哪路神仙主谋,但能把手伸进禁宫左卫,足可见权势滔天,这桩案子办下去不知最后会揪出怎样的大人物。朝堂上有能量做出这件事的,一个巴掌能数过来,无非就是那么几位罢了。
谁叫这人瞎了眼呢,连左卫都敢伸手,还敢在兵器上做手脚,胆子大得可谓狂妄了。
昨日龙旗断裂,今日兵器断裂,可想而知李隆基有多愤怒,更何况左卫的职责是拱卫禁内,天子的安全都要靠左卫金吾卫这些精锐将士的保护,这帮人贪腐到给将士们配备烧火棍都不如的东西,这是触动了李隆基的逆鳞啊。
李隆基那么深爱杨贵妃,杨贵妃的姐姐在禁宫只不过不愿下马,又抽了禁卫几鞭子,李隆基都勃然大怒,将杨贵妃赶回了娘家,如今给左卫将士配劣质生铁打造的兵器该是什么罪名?
高力士在揣度着李隆基的心思,从李隆基的愤怒程度来推测这桩案子究竟该办到什么程度才能令李隆基解气。
禁中演武到了这一步,基本已经算是失败了。
李隆基怒气未消,心头愈发恐惧,两天连出两个不祥之兆,不知会有怎样的大灾大劫在等着他,想到今日的演武被一群贪官破坏了,李隆基尤觉愤怒。
“都散了吧,传太史监监正来花萼楼。”
…………
长安城风波乍起。
李隆基是下定决心要严办这件贪腐案了,从他委派身边最信任的高力士亲自查办便能看得出他的决心何等坚定。
长安城各卫官员人心惶惶,明明只是左卫的事,但各卫都要被严查,这就麻烦了。
虽然各卫并未牵扯进这桩贪腐案,可如今天下承平已久,无论文官也好,武将也好,谁在职上没干过几件见不得人的事?高力士若查下去,拔出萝卜带出泥,很多见不得人的事也会暴露出来。
于是李隆基下旨后,长安各卫官员表面平静,实际上已然一片兵荒马乱。很多官员都在默默地填补窟窿,或者忙着湮灭证据,长安城内这几日甚至出了几桩杀人灭口的命案。
顾青悄无声息地布下了这个局,原本只是针对李林甫,没想到将长安城各卫都撬动了,搅动得天翻地覆。
左卫贪腐案不难查,难的是李隆基愿不愿意查,派什么人去查。证据很容易找,甚至幕后主使也容易找,难的是找到幕后之人后,敢不敢动他。
李隆基派出了高力士,一个只对李隆基效忠的老宦官。
高力士入驻左卫第三日,共计十余名官员被拿进大理寺,连顾青都被高力士当面讯问,幸好顾青根本没沾过这桩案子,而为何清单必经的流程里不见长史的签押,顾青也解释说因为看出清单不对劲,不敢贸然担责任,于是拒绝签押,所以那些贪官将流程绕了过去。
第五日,户部三名官员被高力士下令拿下,其中包括户部郎中吉温。
吉温是酷吏,但显然不算好汉,大牢里还没对他动刑他便痛哭流涕地招了,最后供出了李林甫。
高力士一阵心惊肉跳,不敢再查了,因为他知道接下来的事已与贪腐案无关,已然上升到政治高度,李隆基对李林甫究竟是杀是放,全看李隆基如何权衡。
于是高力士将吉温的供状递给了李隆基,李隆基仔细看过供状后,忽然冷笑两声,告诉高力士,此案到此为止,所有涉案官员全部依律治罪,其中户部三名官员包括吉温在内,当街斩首。
随即李隆基还问起了李林甫的病情,得知李林甫的病情愈发严重后,李隆基令高力士将所有涉案的卷宗和供状送去李林甫府上,按规矩,大唐涉及官员的死刑是要三省共议后再勾准的,而李林甫是右相,这个事恰好在他的职权范围。
将所有涉案的名单和供状交给此案的幕后主使去审核,李隆基的心思之狠辣可见一斑。
高力士亲自将供状和名单送进李林甫府上,哪怕李林甫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高力士也耐着性子等他醒来,然后给他看了供状。李隆基终究还是留了几分君臣情面,吉温的那份供状并没有拿给李林甫看。
李林甫看了供状后沉默无语,半晌没说一句话,看着看着,竟当着高力士的面昏昏睡去。
第二天一早,李林甫向李隆基递了一道奏疏,乞骸骨,求致仕。
李隆基批示,不准。李相明明还能为人民多服务几年嘛。
李林甫再上疏,再请致仕。李隆基仍旧不准,批示的言辞热情洋溢,深情挽留,君臣一生不疑,你知道我对你,不仅仅是喜欢……
君臣反复对飙了几次演技后,李林甫最后上了一道奏疏,臣已老迈,病疴沉重,不堪劳碌,既然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