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朝为田舍郎-第2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伤兵腹部一个拳头大的伤口,依稀能见到伤口里面的森森白骨和缓缓蠕动的内脏,这个人眼见是活不了了。

    顾青忍住悲痛,轻声道:“我不是潼关人,但你若有未了之事,我可以帮你做到。”

    伤兵如见救星,奋力拽住了顾青的手,断断续续道:“我是潼关吴乡人……家有父母,还有一个六岁的孩子,我……求你,朝廷若有抚恤,一定要……给他们,转告,转告双亲,我……我……”

    话没说完,伤兵喉头发出喀喀的声音,随即气绝。

    顾青仍握着他的手,哽咽道:“我记下了,潼关吴乡人,记下了,记下了。”

    仿佛给周围重伤的将士提了个醒,好几个伤兵顿时虚弱地喊了起来。

    “有咸阳的么?我是咸阳的……”

    “有扶风的么?扶风县张四郎,我叫张四郎……”

    “蓝田县东乡周大喜,我叫周大喜……我的命能换多少抚恤?一定要带给我的妻儿……”

    此起彼伏的自报家门,此起彼伏的难舍难离。

    都知道自己已毫无希望,没人关心自己的救治情况,嘴上说的,心里念的,都是家中的父母妻儿,都是割舍不下的最后一缕尘世亲情。

    顾青眼泪簌簌而下,不停地点头,哽咽道:“记住了,我都记住了,会转告的,你们安心,抚恤一文都不会少。”

    向随军大夫要来纸笔,顾青开始忙碌地奔走于每一个重伤的将士之间,用心地记录着他们临死前最后的请托。

    不记得忙碌了多久,顾青终于记完了所有的心愿,转身再看时,又有许多生命悄然消逝。

    顾青将写满了字的纸折起来,很郑重地放入怀中,与怀中当初宋根生写的那道无法递上去的奏疏一起,紧贴着顾青的心脏。

    孤臣的奏疏,战士的遗愿,它们都是顾青此生对这个世界发出的问题,他将带着它们寻找答案。

    拖着沉重的脚步,顾青离开了伤兵区。

    仰天望向漆黑的夜空。

    夜空繁星闪烁,密密麻麻宛如银河流动,美丽而宁静。

    人世的生死悲欢,与这些美丽无关。

    …………

    后半夜时,战场已打扫得差不多了,顾青下令原地搭起营房,尤其是伤兵区更要小心照拂。

    韩介过来禀报了一个好消息,王贵找到了,而且没死,只是受了不轻的伤,整个人被埋在一堆尸首里差点闭过气,他是被韩介带着人从死人堆里刨出来的。

    韩介禀报过后,由衷地朝顾青单膝跪拜。

    “末将代所有亲卫袍泽谢侯爷慷慨之恩,若无侯爷在长安时花费巨金给我们打造的镔铁板甲,今日之战亲卫袍泽们的伤亡将会更大,活着的亲卫弟兄们都深感侯爷之大恩,此恩如同再造……”

    顾青心情低落,黯然道:“行了,战死的终究已战死,再坚硬的板甲也无法挽救所有的性命,告诉王贵,好好养伤,还有,让随军文吏马上起拟奏疏,向长安和焉耆城的高节帅报捷……”

 第三百章 战后回城

    后半夜时,东面的于阗军传来了消息,一支亡国异族组成的杂牌军被于阗军和后来赶到的常忠所部围而合歼。

    为了完成顾青的军令,沈田命赵平领三千于阗军脱离战场,赶往伏击圈封死吐蕃军的后路,沈田则领着剩下不到两千人马与四千人的杂牌军对阵。

    原本实力不对等的一场交战,但沈田却是个不错的将才,冷静分析了战场上的利弊后,选择了率军游走周旋,不与敌军正面交锋,与敌对阵一触即离,然后掉头便跑,杂牌军追杀,沈田便逃,杂牌军停下打算放弃沈田所部,往西面吐蕃军方向行军,沈田便下令放箭,惹得杂牌军大怒再次追来,沈田再逃。

    如此反复耗着,在广阔的沙漠上与杂牌军兜圈子,一直等到赵平完成了狙击吐蕃军的任务,领军回援时,与沈田一同打了个配合,两面同时发起进攻,杂牌军顿知上当,攻守之势逆转,直到后来常忠领五千左卫兵马来援,杂牌军终于完全没了生望。

    与吐蕃军待遇不同的是,战事到了最后,杂牌军陷入绝境,很多人下马投降,但沈田没有接受,他不需要俘虏。

    被灭国的异族军队,留下他们的性命对大唐而言绝对是个隐患,一个都不能留。

    于是这支杂牌军在真正的意义上被全歼了,仅只留了几个会关中话的俘虏用来审问,其余的全部杀了。

    全歼杂牌军之后,沈田匆忙赶回来禀报,并向顾青请罪。

    顾青并未治他的罪,这属于战场上人力不可抗的意外情况,没办法怪沈田,至于这支杂牌军为何如此凑巧,为何远远缀在吐蕃军后面向龟兹城进发,一切真相等待审问俘虏后的结果。

    “找个地方睡觉,睡一觉醒来再说。”顾青拍了拍沈田的肩道。

    “侯爷,末将该死,贻误战机,请侯爷治罪。”沈田愧疚得不行。

    “不怪你,真的不怪你,是我思虑不周,没想到冒出这么个意外……”顾青温言安慰道。

    大战之后,善后事宜很繁琐,作为主帅,顾青不需要参与这些,他只需要耐心地等着下面的将领呈上来的军报。

    第二天一早,天刚亮顾青便回了龟兹城。

    亲卫少了三分之一,活着的亲卫大多数都带着轻重不等的伤,王贵被抬在担架上,固定在两匹马之间,昨日冲锋时王贵算是命大,第一个冲出去后,立马被吐蕃败军的洪流湮没,但他仍在洪流中奋力劈砍,不知砍翻了多少人,然后被一匹骆驼撞翻栽落在地,被吐蕃军踩了无数脚。

    王贵在人流中不停翻滚躲避,还抽冷子来一记暗算。吐蕃将士忙着逃命,没空收拾他,最后王贵力竭,被一名吐蕃军士用兵器劈在后背,又给他的脖颈来了一记,幸好王贵躲得快,砍向脖颈的那一刀偏移了一下,砍到肩膀上,于是王贵晕过去了,被埋在深深的沙堆里,捡回了一条命。

    回龟兹城的路上,王贵的心情很好,躺在简易的担架上,仰望头顶的蓝天白云,嘴角咧得大大的。

    原本是抱着赎罪的心态,怀着必死之心义无反顾地第一个冲向敌阵,却没想到意外地活了下来,尽管受了很重的伤,但王贵觉得很幸福。

    相比昨日那些战死的袍泽,他真的很幸福。

    活着真好,至于赎罪,赎了么?不重要了,反正,活着真好。

    …………

    顾青一路沉默,看着少了三分之一的亲卫,他的心情更难受了。

    回到龟兹城外,顾青赫然发现无数百姓静静地站在城门外,数千人密密麻麻占满了城外的空地,却鸦雀无声。

    见到顾青等人走来,百姓们纷纷朝顾青躬身行礼,仿佛约定好了似的,异口同声道:“侯爷抗击外侮,解万民倒悬,阖城子民世代感恩。”

    顾青急忙下马,将为首的几位老人亲自搀扶起来,缓缓环视百姓们,顾青说不出话来,只好长揖回礼。

    一名老人叹道:“侯爷用兵有术,以少胜多,未让战火蔓延到龟兹城,大恩大德,龟兹城百姓没齿难忘。”

    顾青苦笑道:“长者言重了,运气好罢了。”

    长者摇头道:“不是运气,是您的本事,自侯爷上任安西以来,扩城建市,抵御吐蕃,大家都知道侯爷是想让龟兹城繁华,让百姓们富裕,龟兹城有幸,迎来了一位好官儿。”

    见顾青一脸疲态,长者如梦初醒,急忙笑道:“年纪大了爱唠叨,侯爷快回府歇息,可要保重千金贵体。”

    顾青点点头,又朝百姓们歉意地笑笑,然后领着亲卫们进城。

    一位满脸风霜疲惫之色的将军,领着一群战甲破碎,浑身血迹斑斑如同从地狱杀到人间的剽悍将士,牵着马默默地从人群中穿行而入。

    百姓们自动自觉地给顾青让开了一条道,然后再次行礼,用朴素的礼节表达对顾青的敬意。

    迎接的人群里,顾青不经意一瞥,赫然发现一双清澈的眼睛,在人群中静静地注视着他。

    那双眼睛不再像以前那般充满了伪装出来的妩媚,眼神里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味道,像倒映在清泉里的明月,皎洁明亮。

    顾青匆匆一瞥而过,径自入城回了节度使府。

    回到府里,顾青找了间厢房大睡一场,一直睡到日落时分才醒来。

    醒来的顾青一身冷汗,这一觉睡得并不踏实,不停在做噩梦,梦里充斥着刀剑,杀戮,鲜血,和将士们的惨叫,还有那些临死仍挂念着父母妻儿的伤兵,都成了噩梦中无法摆脱的一部分。

    披衣来到前堂,顾青仍是一脸的疲惫之色。常忠等将领已等候多时,顾青睡觉时韩介和亲卫们拦在门外,不准任何人打扰,常忠等人只好等顾青醒来。

    文吏写好了报捷奏疏,奏疏写得很漂亮,“全歼两万余”,“全歼突骑施石国残余势力四千余”,这份奏疏递上长安,可以想象李隆基是何等的龙颜大悦。

    安西都护府沉寂久矣,近年对外征战有胜有败,但像顾青今日这般全歼两万吐蕃军,还有四千余杂牌军,委实是自天宝年来少见的大胜。

    晚年的李隆基好大喜功,尤喜对朝臣和使节炫耀盛世文治武功,顾青指挥的这场大胜无疑给李隆基一个极佳的炫耀功绩,让李隆基脸上更添光彩,尤其是顾青是他亲自下旨调任安西都护府,来了安西不到半年便立下此功,岂不是更证明了大唐天子有知人识才之明,是古往今来难得的英明君主。

    总之,这场胜利是大唐少有的大胜,顾青和这场胜利都将成为李隆基口中炫耀的一个典型标杆。

    顾青在意的却不是胜利。

    “我方伤亡多少?”

    常忠一滞,原本带着喜色的面庞忽然一黯,叹道:“我左卫和于阗军共计一万五千人,战死者四千余,伤者三千余……折损的兵器,军械,战马尚未清点完毕。”

    顾青叹道:“说是‘大胜’,不过是以命换命罢了……”

    常忠面色一肃,加重了语气道:“是大胜,侯爷,是大胜!四千换两万多,大唐近年绝无仅有的大胜,两国交战哪有不死人的?我们已经占了大便宜了。”

    顿了顿,常忠又道:“对了,侯爷,昨夜清点吐蕃俘虏,我们的将士从俘虏里揪出了一条大鱼,吐蕃的主帅乞扎普被咱们揪出来了,兵败之后乞扎普换了装束,混在投降的吐蕃军士中,后来将士们发现吐蕃降军看乞扎普的眼神异样,审问之后便发现了这条大鱼。”

    顾青点点头道:“将这个吐蕃主帅好生看押,审问过后派一支偏军将他和吐蕃将领一齐押赴长安献俘,陛下一定很高兴的。”

    常忠兴奋地道:“大胜献俘,长安定会热闹非凡,天子龙颜大悦之下,给咱们的赏赐一定不少吧?”

    “军功经诸将商议后排定名次,至于天子赏赐,那就不清楚了。此次军功不分左卫和于阗军,都一视同仁,常忠,说实话,沈田的军功排名应该在你之上,你打的是顺风仗,而沈田却是逆风翻盘,比你艰难多了,看看他们于阗军将士归来时的惨烈模样,沈田的军功在你之上,你服不服气?”

    常忠点头,叹道:“末将服气,沈田运道不好撞上了这伙亡命之徒,末将后来率部与那伙杂牌军厮杀了一回,他们的战力比吐蕃军更强,而沈田却是以寡敌众,在不贻误大局的前提下仍保存下了实力,等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