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朝为田舍郎-第4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可以有。你如今官至司马,也算一方大员了,若有纳妾之意,想必不难的。”

    宋根生摇头:“我与秀儿相敬如宾,没考虑过纳妾的事。”

    张怀玉欣慰地笑了:“你比顾青专情,但顾青也说不上滥情,他只是缺少与女人相处的经验,不知如何拒绝。”

    张怀锦加重了语气道:“阿姐,相比之下,顾阿兄比这个书呆子强多了。男人就应该有理直气壮纳妾的霸气,连家事都畏之如虎,如何纵横天下,如何荡涤乾坤?”

    尽管她与宋根生今日只是初识,但宋根生还是忍不住向她投去幽怨的一瞥。

    你们当着我的面虐狗还不够,还想杀狗吗?

    张怀玉宠溺你捏了捏她的鼻子,笑道:“好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你生怕顾阿兄不纳妾,那就没你的份了,对吧?”

    张怀锦鼓着小嘴道:“我才不怕呢,反正顾阿兄一定会娶我的。”

    聊过闲事,张怀玉对宋根生道:“剑南道节府奉旨勤王,天子可有具体旨意,让你们开赴何地拒敌?”

    宋根生摇头:“尚未接到旨意,鲜于节帅的意思是先赶到长安再说。”

    张怀玉道:“顾青如今正率安西军与敌周旋于洛阳,天子的旨意是让他收复洛阳,虽说很艰难,但我相信他应该能做到,剑南道王师若至关中,平叛时不妨与安西军配合,洛阳若被收复,安西军多半要去潼关拒敌的,算算时日,你们应该赶得上……”

    宋根生不解地道:“收复洛阳后,顾青应该领军北上,逐一收复失地才对,为何回师去潼关拒敌?”

    张怀玉神秘地笑了笑,道:“此时收复北地,时机尚未成熟,根生,你是顾青自小到大的朋友,与亲兄弟无异,我可以告诉你,顾青要做的,不仅仅是平叛。他的谋算没那么简单。”

    宋根生愈发不解:“他还要做什么?”

    “你们若在关中相遇,你可自己去问他。根生,好好做你的官,顾青对你托以厚望,他若认可你的能力,纵然让你当上一镇节度使亦非难事,若有一天他需要你的帮助,你……莫拒绝他,莫辜负他。”

    宋根生急了:“你到底在说什么?为何我完全听不懂?”

 第四百七十六章 东宫密使

    69,最快更新朝为田舍郎 !

    洛阳城外,安西军大营。

    空荡荡的大营里,只有顾青和数十名亲卫,众人还沉浸在收复洛阳城的喜悦之中,一骑快马飞驰入营,马上的骑士手里高举着一个圆柱型打着火漆的竹筒,战马刚跨入大营辕门,便兴奋地吼道:“报——,函谷关大捷——!”

    兴奋的吼声在空旷的大营内回荡,骑士愣了一下,没得到预想中的满营沸腾的回应,骑士不由有些失落,于是催马朝中军帅帐飞驰而去。

    时已深夜,帅帐内点着一盏昏黄的孤灯,摇曳的灯影下,顾青独自站在沙盘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沙盘上的山河城池,神情忧虑。

    皇甫思思端着一碗面片汤走进来,轻声道:“你都看了一整夜了,歇息片刻,吃点东西吧。”

    顾青嗯了一声,转身坐下,端起碗沉默地吃着面片。

    吃了片刻后,顾青忽然脱口问道:“后军粮草可充足?”

    随即反应过来,顾青苦笑摇头:“罢了,问错人了,回头我问问粮官……”

    皇甫思思心疼地注视着他,一手抚上他的脸颊,叹道:“如今大唐君臣百姓皆云安西军是百胜王师,可谁人知道这百胜的背后,一军主帅默默担了多少心事,付出了多少辛苦,别人只见安西军的荣耀,却没人心疼你的积郁劳苦……”

    顾青不在乎地道:“这本就是一军主帅该做的,相比将士们在前线豁命厮杀,我已经很幸福了。”

    皇甫思思忧郁地道:“看看你这些日子,比当初在安西时消瘦了许多,只愿这乱世快些结束,从此将士卸甲,马放南山,你也能好好过一过安稳日子。”

    顾青叹道:“乱世已临,不是那么容易结束的。这天下恐怕还要动荡一些年头……”

    皇甫思思不解道:“按照如今的情势,安禄山在你手中一败再败,叛乱不是很快会被平定吗?怎会动荡多年?”

    顾青摇头笑道:“一场叛乱,终结的不仅仅是太平,还有无数的连锁反应,朝堂,权力,利益,土地等等,很多都被打乱,平定了叛乱远远不够,至少朝堂还要乱很多年,更何况,安禄山虽然在我手中败过两次,不过两次皆是小败,未曾伤筋动骨,我安西军至今未与叛军主力正面交战,将来胜负还不好说。”

    皇甫思思加重了语气道:“安西军一定会胜的,妾身不是空言安慰,我也是将门出身,亲眼见过朝廷兵马如何操练,如何征战,但妾身从未见过如安西军这般的虎狼之师。”

    “当初在龟兹城时,妾身每次站在城头远远看着将士们操练,每次都被他们在校场上的凶悍骁勇而震惊,那是一股……嗯,一股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凌厉气势,这样的气势,妾身当年在父亲麾下的河西军中也未曾体会过。”

    “侯爷,你莫要妄自菲薄,妾身觉得你麾下的安西军足可称得天下第一了。”

    顾青挑眉,笑道:“此话不管真假,反正我爱听,往后可多夸几句,威风凛凛的大将军也需要不停鼓励的。”

    皇甫思思嫣然一笑,右手不自觉地抚上他的胸膛,然后不规矩地往下,再往下……

    “侯爷……也是天下第一。”

    顾青喉头蠕动了一下,苦笑道:“这位姑娘,你正经点,此时此地,不合时宜。”

    皇甫思思不高兴地撅嘴道:“妾身见侯爷积忧焦虑,只想帮侯爷宣泄一下……”

    “将士们还在浴血厮杀,我怎可将他们抛诸脑后独自享乐?快快住手,不要影响我拔刀的速度……”

    正说着,忽然听到帅帐外兴奋的大吼声。

    “函谷关大捷!”

    顾青腾的一下站起来,眼中忧虑瞬间尽去,转而一片兴奋激动之色,然后嗖的一下窜出了帅帐。

    帅帐外,韩介等亲卫也被惊醒了,见骑士策马飞驰而来,口中不停大吼着“函谷关大捷”,韩介等亲卫也纷纷露出了喜色。

    “恭喜侯爷,前有收复洛阳,后有函谷关大捷,双喜临门,功垂青史!”韩介兴奋地道。

    骑士飞快下马,向顾青行了一礼,大声道:“侯爷,函谷关大捷,昨日李嗣业将军奉命领陌刀营坚守函谷关,叛将史思明五万叛军不得寸进,后来常忠与刘宏伯伏兵杀至,与陌刀营前后夹击,叛军伤亡大半,歼敌约两万余,余者纷纷窜进山林,朝潼关方向败退,此战,我安西军大胜!”

    顾青急忙问道:“我军伤亡如何?陌刀营折损可严重?”

    骑士顿了一下,轻声道:“陌刀营坚守函谷关两个多时辰,叛军势大,陌刀营折损一千余,当时几乎快全军覆没,直到常忠将军赶来,才解了陌刀营之危。”

    顾青呆了片刻,叹道:“折损一千多……”

    韩介急忙道:“侯爷,沙场征战哪有不死人的,陌刀营用一千多伤亡的代价,令五万叛军不能前进一步,已经很了不起了。”

    顾青黯然道:“是了不起,但代价太大了,全营几乎折损过半,我实在承受不起,没想到易守难攻的函谷关也如此残酷……”

    “函谷关大捷,侯爷应该高兴才是,折损的将士咱们好生抚恤家人便是。”韩介轻声劝慰道。

    顾青沉默许久,道:“常忠和李嗣业他们应该在回来的路上,传令洛阳城里的粮官准备粮食和肉,待将士们回营后犒赏三军。另外,让沈田派人在洛阳城里发募兵令,就说军饷从厚,招募洛阳城平民或差役……”

    “侯爷的意思是……”

    顾青咬了咬牙,道:“我要扩编陌刀营,人数由如今的一千多增至五千。”

    …………

    第二天下午时分,常忠和刘宏伯所部三万多兵马,以及李嗣业的一千余陌刀营将士疲惫地回到洛阳城外安西大营。

    顾青亲自迎出二十里,与常忠和李嗣业等人路上相遇,然后顾青将陌刀营将士召集起来,主动向他们行礼致谢,谢他们奋不顾身坚守函谷关,谢他们舍生忘死的付出。

    疲惫至极的陌刀营将士们感动得流泪,也纷纷向顾青行礼。

    主帅待将士如子如弟,将士们才会心甘情愿为主帅赴汤蹈火。

    付出,舍命,从来不是单方面的。

    回到安西大营,顾青下令全军休整,连夜从洛阳城搜集而来的各种肉被伙夫下锅,煮熟后一盆盆端到将士们的营帐外。

    与此同时,两道报捷的奏疏一前一后朝长安疾驰而去,一道是收复洛阳城的捷报,另一道是函谷关大捷的捷报。顾青非常固执地仍然坚持分两次报捷。

    不仅如此,顾青又向李隆基单独上了一道奏疏,奏疏里的内容丝毫没有夸耀功绩之类的话,而是继续向李隆基要封赏,要官职,要朝廷抚恤,随着奏疏一同递往长安的,还有一本厚厚的功劳簿,以及一本厚厚的战亡将士名录。

    休整了两日后,安西军大营终于恢复了些许生气,疲惫的将士们仿佛直到这时才体会到胜利的喜悦,经过最初怀缅战死将士的低压气氛后,大营内渐渐恢复了往常的欢快。

    安西军两战两捷的消息,作为安西军中的一员,每个人都恢复了良好的心情,他们领了赏钱,也知道朝廷还会有封赏,两次大战中的英勇者说不定还会被天子封官赐田。

    捷报刚出发不久,安西军大营却迎来了一位客人。

    客人不是天子派来的官员,而是东宫属官,太子李亨的谋臣,官居翰林待诏,与顾青在重阳节太子宴会上曾有过一面之缘的李泌。

    李泌比顾青大两岁,也是年轻人,而且自小聪慧,精读经史,幼时便有神童的美誉,与顾青虽说关系普通,至少也算是故旧之交。

    当亲卫向顾青通禀时,听到李泌这个名字,顾青立马明白了他的来意,反倒没急着出迎,而是独自坐在帅帐里思索了许久。

    对于太子属官的来访,顾青也在权衡利弊,究竟如何接待这位太子属官,天下大乱之时,作为太子的李亨为何突然派属官与边将接触,顾青若接待了李泌,李隆基若知道了会是怎样的反应,毕竟顾青不想做第二个皇甫惟明。

    说来是一件很犯忌的事,太子属官与掌握兵权的边将见面实在太冒风险了。顾青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决定低调接待李泌。

    令亲卫将李泌领进大营,顾青连帅帐都没出,只是坐在帅帐内等他。

    没多久,李泌一身寻常百姓的服饰,头上戴着一顶遮住面容的黑色斗笠出现在帅帐内,进来后李泌摘掉斗笠,含笑望着顾青。

    顾青对李泌的低调表示满意,若这家伙穿着官服大摇大摆出现在安西军大营,顾青一定马不停蹄立即向李隆基上疏,老老实实告诉李隆基,太子的属官来见过我了,这个锅我不背。

    顾青屏退左右,帅帐内只剩他和李泌二人,李泌未语先笑,朝顾青行了个长揖礼,口中大笑道:“暌违数年,‘遍插茱萸’兄得无恙乎?”

    顾青笑脸顿时一僵,被人挖出多年前的黑历史,好想下令把这家伙拖出去一刀剁了灭口。

 第四百七十七章 潼关换将

    顾青没想到古代人也玩梗,而且玩的还是烂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