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实在太难了-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现在,大周的皇帝是赵岩。

    一个追求绝对完美,要改变世界进程的皇帝,这种冒险的事情,他觉得是非常值得去做的。

    赵岩从龙案处走了下来,朝着萧子杰说道:“你预测的不错,他们确实会千方百计组织,但朕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朕命你在这三天之内,将这些资料再规整一下,形成具体的新政条文,三日后,朕便要在全国开启新政!”

    “切记,不要走漏任何风声。”

    “是,陛下!”萧子杰激动地说道,他最崇敬的便是这种敢于斗天斗地的皇帝。

    萧子杰从怀里拿出一本书籍,说道:“陛下,这是臣在蜀州晚间睡不着时所做的诗篇,我不敢拿给我爹,只好让陛下斧正了!”

    赵岩接过诗集册子,笑了笑,说道:“好好,朕如厕的时候一定细读!”

    萧子杰知赵岩是调侃之言,当即也乐了,脸上露出一种千里马遇到伯乐的幸福笑容。

 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动作要来了

    接下来的三日,萧子杰在家中忙碌,而赵岩也不闲着。

    既然要施行新政,那赵岩便准备一刀切,将以往大周累积的坏毛病全都废除掉。

    其实在年前,他便已经让六部的一些官员收集信息了,但这些官员并不知道赵岩的目的是什么。

    此刻,在赵岩的龙案上放着三个册子。

    这三个册子若让朝廷百官看到,绝对会引起朝堂大动荡。

    第一个册子上写着一百二十八名官员的名字,这些官员皆是京官,并多是闲职,这是赵岩准备罢黜并将这些官职取消的名单,处理了这些人,那接下来便可以处理大周三十六州各类占着茅坑不拉屎,白吃朝廷俸禄的官员了。

    这类官员,朝廷对其已经很恩惠了,故而将他们罢免,赵岩觉得是理所应当。

    第二个册子乃是长郸城六千多名禁军的名单,此名单乃是申屠义整理出来的,在这个名单里的士兵,年龄基本都在四十岁以上,没有官阶,甚是是身患残疾了。

    这些人自然不适合在军队待着,赵岩的打算是根据军功给他们一份银钱,以此精兵简政,增大军队的活力。

    而第三个册子里,则是列着近三百例需要废除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多为繁琐的陈规陋习,若不废除,将会助长官场上的各种歪风邪气。

    这三个册子,正是对冗官冗兵冗制的制裁,赵岩还未曾让任何人看过,目的就是在宣布全国新政时,以此表明他的决心和态度。

    第三日黄昏,萧子杰将整理好的新政条文呈给了赵岩。

    赵岩看过之后,不由得大喜,当即决定明日召开朝会,但凡在长郸城的五品含五品官员皆不可缺席。

    大臣们听到此口谕,都隐隐觉得明日的朝会绝对非同寻常。

    翌日,天未亮,大周的文武大臣们便集结在城墙根儿了。

    而城墙根儿处还有各种小贩,卖羊肉汤的,卖胡饼的,卖金丝肚羹的,卖猪羊荷包、卖包子馒头的,足足排了有五百多米。

    大臣们或者坐在小板凳上,或蹲在城墙根儿上,一边吃,一边闲聊。

    朝会一般会持续到近午时,有些官员若早上不吃饭根本就撑不住,故而必须要在上朝前吃一点儿,久而久之,城墙根儿也就形成了一条专供臣子们吃饭的早市。

    当然,有些臣子是不会在这里吃的,比如萧敬业,他觉得有辱斯文,吃饭必须在家里吃好;也有早已经吃过并且已经开始围着城墙跑步的上官不悦。

    萧子杰乃是被召上朝,并且非常清楚自己要在朝堂上说些什么,故而心情尤为紧张,一个时辰内已经去如厕四次了。

    而萧敬业则是离得萧子杰远远的,自称是要避嫌,在朝堂之上,他和萧子杰乃是同僚,而非父子。

    至于赵岩究竟和萧子杰聊了什么,还有蜀州新政的情况如何,他都没有向萧子杰问上一句。

    片刻后,东方泛起鱼肚白。

    城墙大门敞开,百官们鱼贯入内。

    大庆殿,百官齐聚,按照各自的官职分列左右,站得齐齐整整。

    萧子杰站在靠门处,等待着赵岩召见。

    不多时,身穿锦色华服的赵岩来到了大庆殿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臣同时高呼道,并集体跪在地下,行叩拜礼。

    “诸位爱卿,都平身吧!”赵岩笑着说道。

    文武百官们顿时都站起身来,他们听赵岩的声音,便觉察出赵岩此时的心情非常不错。

    赵岩和百官们也不客套,也不废话,直接开口道:“诸位爱卿,今日朝会,朕只说一件事情,那便是新政事宜,下面让从蜀州归来的萧子杰为大家讲一讲蜀州新政的具体情况。”

    说罢,赵岩便看向门口的萧子杰。

    萧子杰早就准备好了,当即走到大殿中央,朗声道:“诸位大人,蜀州新政目前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关于《新政二百条》的实施,目前是这样的……”

    紧接着,萧子杰便开始详细讲起蜀州新政的情况。

    降低地税,导致地主商人大量购置土地,蜀州为此惩戒大量商人并按照土地数量,增加地税。

    蜀州新政一共处理了五百多名官员,轻则免职,重则判刑。

    蜀州知州潘文岳曾遭到盗匪刺杀,而此事竟然是某位官员指派。

    ……

    大周的文武百官听着听着,都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他们根本想不到蜀州新政竟然如此坎坷,甚至就连一州知州都有生命危险,并且目前新政的结果到底会是怎么样,还都是未知数呢!

    萧敬业、刘朝同、孔墨山、杨兴怀、上官不悦都是一脸严肃,此时的他们,觉得此种新政改革,简直就是走在悬崖边上,稍有不慎便会出现意外,甚至都有可能激起民变和一些人造反。

    新政虽好,但要伤害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萧子杰说完后,大殿之内,顿时鸦鹊无声,谁都没有说话。

    众人不是对新政没信心,而大多都觉得,新政太过于锋利,应该缓缓图之。

    但赵岩以一个过来人的经验却觉得,重疾一定要下猛药,不然即使是擎天大厦,倒塌也只在瞬间,最明显的例子,便是唐朝的安史之乱和大宋的靖康之耻。

    安史之乱不是因为乱贼叛上,而是因为朝廷体制的衰败;靖康之耻,不是因为北宋军队无能,而是因为不懂得居安思危。

    赵岩环顾四周,高声道:“经过蜀州新政展现的初步成果,朕决定即日起,在其余三十五州内,全面开启新政变法。”

    “啊?”

    群臣皆惊!

    若是其他州府像蜀州那样出现乱相,但没有潘文岳坐阵,也没有提前清理过一批贪官污吏,一旦出了问题,那就是大问题了。

    发言最积极的上官不悦大步走出,高声道:“陛下,臣以为不妥,根据蜀州的经验,新政变革并不宜迅速展开!”

    赵岩眼睛一瞪,站起身来,一手抓着衣服,高声道:“朕今日不是与你们商量的,而是要你们去执行的!”

    一看到赵岩又要上演“脱龙袍”的戏码,群臣皆是无奈,毕竟小皇子还没有出生呢,此刻定然不能激赵岩生气。

    而赵岩此举,也并不是无赖之举,他是提前防止有些朝臣比他更无赖!

 第一百八十八章 君臣一心

    自古新政难行,并多以失败告终,皆因为皇帝不果断,朝臣不同心,执行不彻底。

    赵岩今日就是要独断专行了。

    也许新政在未来三年内,会为大周造成一些意外的麻烦,但这种麻烦只是为了提前暴露以往政策的弊端。

    若不施行,畏首畏尾,将会导致更多的祸端出现。

    赵岩可不愿自己到了四五十岁,本应该是尽享天下之乐的时候,却还因某个地方因地税商税造反,导致他要亲自去平乱。

    将困难扼杀在萌芽之中,方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众大臣见赵岩已经是铁了心施行新政,心中都不由得甚是忐忑。

    就连朝廷三巨头也面色深沉,因为大周若依照目前的样子发展下去,也不会太差,而若新政不成导致大周衰败,那他们可能就晚节不保了。

    就在几个朝臣正准备张口劝诫的时候,赵岩突然朝着喜子挥了挥手。

    喜子当即会意,拿出一份卷轴,朗声道:“遵陛下口谕,全国新政自即日开始执行,现在宣布新政的第一条御旨。”

    “为解决冗官冗兵冗制问题,现特罢黜长郸城京官一百二十八人,神策军减员六千八百四十五人,删减六部制度规法二百七十四例,部分为朝廷有大功勋者,可以银钱补偿的方式对待。”

    听到此御旨,群臣皆惊,没想到赵岩早就准备妥当了。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一出手,就让人胆战心惊!

    喜子说完后,将三份卷宗分别递给了萧敬业、杨兴怀和刘朝同。

    三人望着上面的内容,不由得感觉到头皮发麻,此事若彻底执行下去,不管是军营还是朝堂都会引发一场大动荡。

    “陛下,此事是不是要再议一议,一旦诸州反对新政者成势,对朝廷造成的打击几乎是毁灭型的啊!”萧敬业大步走上前去,拱手说道。

    “是啊,陛下,实在太冒险了!”

    “臣认为,此事还应该从长计议,并且慢上一年半载对我大周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陛下,你一定要三思啊!”

    ……

    在萧敬业站出来说话后,群臣纷纷发言。

    赵岩望着下方朝臣的目光,缓缓从龙椅上走了下来。

    “朕在刚登基时说过:自朕即位起,我大周要坚持一个新国策,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赐岁币,犯我大周者,虽远必诛,很多人都不相信,但朕做到了。”

    “朕要御驾亲征的时候,也有很多人反对,你们记得朕说的那句话吗,最强大的国家应该拥有改变世界,创造文明的能力。也许你们觉得现在的大周已经很强大了,但是,我们依然改变不了一亩田地只产两、三石粮食的现实,绝症、瘟疫、干旱、洪水这些灾难一旦到来,都能摧毁我们近百年的积累。我们什么都做不了。”

    “要让这个世界更适合我们生存,拥有一个赵岩可以吗?拥有一个萧敬业可以吗?拥有我们这些朝堂里的所有人,可以吗?”

    “不可以!”

    “量变才能产生质变,百姓才是根基所在。你们觉得延缓三五年再进行改革也没有问题,站在你们的角度上来讲,确实没错,朝廷为你们发俸禄,民间给予你们名望,你们都是大周的柱石,你们生活无忧,为了活着不需要拼命。”

    “但是,百姓们是这样吗?也许我们早改革一天,便能挽救上百名百姓的性命,便能改变一个县城百姓的发展。在你们眼里,有些制度条令看似没有什么用处,但对于有些人来讲,它们却能救命!”

    “朕希望的是,到了百年之后,我们这些人不仅仅只是贤君能臣,我们应该是这个世界的开拓者和冒险者,我们要用我们的经历告诉后人,这个世界绝对不是目前这样,它拥有着更多的可能,而我们本可以活得更好!”

    ……

    赵岩的声音响彻在大庆殿中,百官们也都进入沉思状态。

    有些官员并听不太明白赵岩的有些话语,但他们能听出,赵岩正在做一件前无古人甚至后无来者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