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1918远东战云-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山建章知道,当国防军发起了总攻,苏俄人是没有精力来管自己的。

    山建章的底气突然就足了很多,他凝视着金树仁所在的方向大喝了一声:“金树仁,我再问你最后一遍,这路你到底是让还是不让?”

    金树仁的额头上留下了冷汗!

    在迪化城中,此时还有一个人跟金树仁一样的紧张,这人就是卡塔诺夫!

    金树仁和山建章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苏俄军队却始终都没有介入。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早就发现了城外国防军的异动。他们知道,国防军马上就要发起总攻了。

    不管他们愿不愿意,他们都只能选择相信金树仁有能力处理迪化的事态。

    战斗还没开始,卡塔诺夫便被郭松龄的家底震惊到了。

    在来中国之前,苏俄高层已经从俄罗斯联邦军的装备中猜测到,现在的国防军可能早就跟从前不一样了。

    现在就连俄罗斯联邦军中都装备了数量不少的大口径重炮,中国国防军的大口径重炮怎么会少呢?

    尤其陈启民这个人可是人所共知的大炮兵主义者。

    但是,当郭松龄将自己的家底亮出来之后,卡塔诺夫还是被震惊到了。

    这次进入新疆作战,因为是长途奔袭,为了保障部队的机动性。

    郭松龄的部队舍弃了很多重装备,他这次来“只”带来了两个重炮旅。

    分别是一个加农炮旅和一个榴弹炮旅,光是这两个旅每个旅的120毫米口径以上的重炮数量就达到了72门,两个旅加起来那就是144门重炮。

    这个装备水平都快赶上冷战时期的苏军了。

    冷战时期的苏军我们都知道,那基本上可以说就是大炮兵主义的巅峰。

    当然了,现在的国防军可没有当初的苏军那么厚的家底。

    要让国防军赶上苏军的炮兵实力那是不现实的!

    但是!

    先辈们的智慧是无穷的,陈启民仿造解放战争时期的办法,将重型火炮集中使用。

    至少先保证炮兵团以上的部队,其装备水平能尽量的向苏军靠拢。

    就这样,两个在这个时代堪称是丧心病狂的炮兵旅。就这么出现在了卡塔诺夫的眼前。

    不过,卡塔诺夫已经可以感到幸运了。

    这毕竟是在自己的土地上作战,郭松龄的炮兵已经非常克制了。

    他们在观测手和炮兵侦察兵们的指引下,尽可能不让炮弹波及到除苏军阵地之外的地方。

    否则,如果让郭松龄的炮兵们放开了手脚干!

    以这个时代的迪化城的基建水平,不用多,只要一个小时甚至只要半个小时的炮火准备过后,迪化城核心区域之外的地方,可能都会被他们夷为平地。

    至于说。。。。。。

    卡塔诺夫是否真的感到幸运?

    他现在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自家的炮兵实力实在是太弱了。

    之所以这么弱,完全就是因为他们被陈启民给带偏了。

    此时,苏俄炮兵正抱着自己的无后坐力炮挨炸!

    卡塔诺夫不由得开始咒骂陈启民,如果不是因为模仿他,现在的苏军至于这么惨吗?

 第225章 被误导的苏军

    在同俄罗斯联邦军交手之前,苏军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模仿陈启民其实是将路走窄了。

    陈启民之前的成功实在是太有迷惑性了。

    尤其是汤栋指挥的国防军同北洋军的那一战,以及陈启民亲自指挥的同曰军的战斗,这两场战斗都实在是太成功了!

    当初的北洋军和曰军,在当时的国际上普遍被认为是至少达到了二级列强水平战斗力的军队。

    可就是这两支部队,在国防军的面前,居然被打得完全没有还手的能力!

    其中汤栋指挥的同北洋军的战斗,更是被无数军事专家反反复复的拿出来研究。

    他们甚至还将汤栋在热河打的那场,看似非常混乱、但其实井然有序的乱战奉为了经典。

    汤栋在那时使用的战术,甚至被列强的军事专家们命名为“群狼战术”!

    汤栋也凭借那一战,正式成为了和陈启民一样,在各国军校教科书上有姓名的男人!

    几乎所有分析这一战都专家都认为,无论是陈启民还是汤栋?

    他们之所以能成功,除了他们本人的军事素养确实非常出众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无后坐力炮、迫击炮这样的轻型火炮的大规模应用,让国防军拥有了同等规模的军队无法比拟的高机动性和火力!

    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之后,几乎所有的军事专家都将无后坐力炮奉为神器!

    无后坐力炮成了继法国的“75小姐”之后,另一种“唯一的火炮”。

    现在,卡塔诺夫就为这种论调付出了代价。

    其实,在苏军之中,也不是没有人对这种论调提出过质疑。

    其中有两个人格外的著名!

    第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米哈伊尔瓦西利维奇伏龙芝!伏龙芝军事学院的创始人!

    可惜,伏龙芝死的太早了,还没等他拿出完整理论证明陈启民的战术是弊大于利的战术,他就在1925年逝世了。

    第二位的名气并不比伏龙芝的名气差到哪里。他就是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图哈切夫斯基!

    没错!就是那位自诩为陈启民最出色的学生的图哈切夫斯基。

    他自认为自己能战胜陈启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自认为自己找到了陈启民战术中的一个致命弱点!

    那就是,以无后坐力炮为核心的部队,在面对兵力更为雄厚,而且重型火炮数量更多的敌人的时候,它很可能会陷入到只能挨打而无法还手的境地之中。

    如果对手的重炮威力比无后坐力炮更大、射程更远,而且部队规模也比装备无后坐力炮的部队庞大。

    那么很可能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对手的火炮比自己口径更大、数量也更多,那装备无后坐力炮的部队要怎么办呢?

    其实,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将所有的无后坐力炮集中在一起,然后对一个方向发起猛烈的进攻,或许足以让他们杀出重围!

    但是这样打法在进攻和突围的时候还好,在需要坚守的时候怎么办呢?

    不得不说,图哈切夫斯基不愧是号称“红色拿破仑”、并且创立了“大纵深战略”的天才统帅,这个未来在苏俄获得了元帅军衔的人,在军事理论上的成就确实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

    他的发现其实一点都没有错!

    无后坐力炮这种武器是最适合伞兵和海军陆战队的装备。

    因为这两支部队都没有足够的载具,让他们在陆地上装备大量的重型火炮。

    可是,他们面对的战场环境往往是最险恶的,伞兵更是号称天生就会被包围的部队。

    在这两种部队的作战任务中,也确实会有很多情况是要严守阵地的。

    但是!这两支部队其实都很少会承担陆军战役规模的战斗。如果承担了,那无疑是一种浪费。

    更不用说,他们出现在战场上,往往是为了更大规模的陆军行动服务的。

    最典型的就是二战时期的“市场花园战役”。

    同样,也是市场花园战役证明了,让空降兵部队跟陆军精锐决战就是在找死!

    图哈切夫斯基确实看到了陈启民战术的缺点,在他看来,只要苏俄能集中更多的兵力逼迫陈启民不得不坚守,那么他就能战胜陈启民。

    但是,图哈切夫斯基同样认为,陈启民的这种战术是目前为止最适合苏俄的战术。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图哈切夫斯基才没有对这种战术的推行表示反对,他甚至还大力的推行了这种战术!

    当然了,这其中也或许有图哈切夫斯基的脑袋里面已经产生了“大纵深战略”的雏形的原因。

    只是,图哈切夫斯基万万没想到,陈启民居然也知道这种战术的弱点!

    而且陈启民在一五计划期间,居然还针对这种弱点对国防军的火力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强!

    图哈切夫斯基哪里知道?这其实就是陈启民的烟雾弹,甚至可以说,这就是陈启民为了对付苏俄而准备的计划之一。

    陈启民早就预料到了,他的二五计划所要面对的最大的挑战就是英美和苏俄。

    这两股力量,是最有可能让自己陷入到战争的泥潭之中,最终致使二五计划失败的元凶。

    但是这两股力量又有所不同。在前两个五年计划没有完成的时候,苏俄的工业实力其实也非常有限,如果说英美还有资格不模仿陈启民的战术。

    那苏俄就没有这种底气了!

    如果苏俄没有足够的工业实力装备大量的重型火炮,那么想要战胜陈启民,用魔法对抗魔法就是他们最好的办法。

    只要陈启民能先苏俄一步完成一五计划,他就能先苏俄一步在陆军之中普及重型火炮。

    那么,苏俄在同俄罗斯联邦军和国防军的战斗中就会落入到下风。

    甚至,光凭俄罗斯联邦军自己就有非常大的可能,为陈启民争取到二五计划所需的时间!

    事实证明,陈启民的计划成功了!苏俄果然中了陈启民的圈套!

    无论是在乌拉尔的图哈切夫斯基还是在迪化的卡塔诺夫,在重型火炮的打击下都陷入到了苦战之中!

    尤其是卡塔诺夫,郭松龄的炮弹甚至能直接轰到他的指挥部上方!

    这个时候,卡塔诺夫必须得做出抉择,究竟是继续坚守?还是集中所有无后坐力炮向一个方向突围?

 第226章 神话传说

    卡塔诺夫其实没有选择,他也不打算做选择。

    斯大林之所以派他出来,就是因为他是一个死脑筋的人,对斯大林的命令,他会不打任何折扣的去完成。

    斯大林比谁都清楚,迪化城的战斗对苏军队来说绝对会非常残酷。

    如果换一个脑子活泛的人来指挥,那么那人会有非常大的可能,在战役不顺利的时候选择放弃。

    既然如此,那么斯大林莫不如就选一个死脑筋的人来打这一仗,搞不好还真就有可能有奇效呢?

    其实斯大林也没想到,经过了这几年的沉淀,现在的国防军居然已经强大到了这个地步!

    否则的话,他甚至可能会放弃这次的行动。

    因为如果他早知道国防军已经强大到了这个地步,他就应该明白他的行动不仅毫无意义,甚至一个搞不好,他还有可能会引火烧身!

    好在,苏军的士气还是比较高昂的。

    尤其底层士兵,他们是抱着“解放”新疆的信念来的,虽然眼前的敌人比他们想像的强大太多了,不过没关系!

    苏军士兵相信,自己是正义的一方,是不可战胜的!

    然后

    他们就被国防军压得的抬不起头来了。

    无数炮弹和子弹,像是雨点一般落在苏军的阵地上。

    那些苏军士兵想要拼死反击,但是无奈战场形势太过凶险,贸然冒头只能让自己白白送命。

    也幸亏,金树仁在拿下新疆之后,无论是他自己,还是后来的苏俄军队,都在迪化城修建了不少防御工事。

    否则,现在的苏军士兵想在堑壕中龟缩都不可能!

    迪化城的城墙在国防军的重炮轰击下根本没能坚持多久。

    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