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18远东战云-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种情况下,将法国的分裂如此明明白白的展现在世人的面前,无疑是非常不明智的!
可是即便有这么多的不利因素,保罗杜美的敌人还是做了。那就说明,对方跟保罗杜美之间有着不可调和而且非常紧迫的矛盾!
在历史上,这个矛盾毫无疑问就是对苏态度的问题。当初法国的一部分资ben家认为,所谓的互不侵犯条约就是法国要跟苏联联合的前奏。
如果法国承认了苏联,那苏联的思想就可以更顺利的传入法国,甚至是在法国公然活动。这对法国资ben家的利益是不小的冲击!保罗杜美的死,跟这一点绝对有很大的关系。
可是在现在,保罗杜美的死恐怕还有其他因素在里面。那就是中国!
更明白一点说,保罗杜美强硬的对华政策危害了法国的殖民地安全。可是无论是作为原料的产地还是作为产品的倾销市场,殖民地对法国资ben都是极其重要的。
人口密度大!资源丰富的印支殖民地,在法国资ben的商业版图之中,更是重中之重!
作者题外话:这章总提示我违禁词过多,我就对所有可能危险的词汇做了处理。如果影响了阅读体验还请各位大佬多多担待!
第404章 国内国外两重天!
这一世,保罗杜美比前世更早身亡。固然有可能是因为那份条约的原因,可是要说跟中国一点关系都没有,恐怕也不太现实。
陈启民觉得,保罗杜美的继任者在稳定了国内的局势之后,一定会在对华、对苏政策上出现反复。
尤其在对苏政策上,法国是绝对会出现反复的。
陈启民甚至觉得,在保罗独美遇刺事件中,背后搞不好还有英国人的身影在。
法国和苏联签订的那份条约在陈启民看来有非常多不合理的地方。
首先,以现在法国和苏联以及整个欧洲的态势而言,双方的军队直接爆发冲突的可能性极小。别的不说了,在两国中间隔着的德国和意大利,对两国而言就是彼此最好的安全保障。
所以,这份条约的真正意义还在约束双方不能作为对方敌人的盟友参与作战。
可以说,法国内部的判断是没错的。这份条约确实是法苏关系转好甚至构建同盟的前奏。
可是!
这份前奏对英国的利益是不小的挑战。英国人现在更希望的是诱使德国和苏联对抗,而不是加入其中哪一方跟另一国对抗。
保罗杜美既想抱紧英国的大腿,又在苏德问题上跟英国的利益相冲。
除了保罗杜美利用了英法在亚洲的共同利益,以及保罗杜美确实手段高超之外。恐怕还有别的原因,在陈启民看来,这个别的原因就在于英国人有后手。
不管保罗杜美的死跟英国到底有没有关系?在他死后,英国一定会促使法国在对苏问题上转向。
那么在对华问题上,法国会不会跟英国同步搞怀柔政策,恐怕就非常值得关注啦。
陈启民的动作还是有些慢了。巴利阿里群岛的基地建设还是没有跟上。它还无法帮陈启民观测法国的动向。
但是陈启民现在也没有办法,只能先把自己能做的做好。
就在陈启民紧张的关注着法国动向的时候,大年三十到来了,全国都陷入了一片欢天喜地之中。
因为这一次的春节联欢晚会是以欢庆游子回家为主题的。
所以春节联欢晚会开篇的第一首歌陈启民就完美点题。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
一首歌瞬间就让全国人民泪奔。
这还不算完,就在春节联欢晚会的开篇节目感动了整个中国的时候。
这开篇的第一个节目却让麦克唐纳和整个英国不敢动了。
不知是什么原因?这一世,闻一多先生创作七子之歌的年份早了几年。
那时的陈启民还没有走向全国,所以两世两版七子之歌几乎没有区别。
十年过后,七子之中只有两子还没有回家。港岛和九龙岛,正好都是被港英殖民的英国殖民地香港。
麦克唐纳不停的哀嚎:“陈启民果然还没有放弃香港!”
在催泪的环节结束之后,接下来就是让大家感受到过年的喜庆的时候了。
“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三声人民真争气。”
一个中气十足的东北男声念出了一首打油诗。
“风景这边独好!谢谢!”
这个名为昨天,今天,明天的节目逗笑了全中国的人民,也将过年的氛围推向了高峰。
当然了,中国的传统节日,自然不能没有中国传统的节目。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不如男!”
传统戏曲让很多戏迷如痴如醉。
不过,为了将深入改革种入百姓的心中,陈启民也不忘了加一些针砭时弊的节目。
当听众们听到一个相声演员在相声中,模仿一个领导对海盗们说:“给你两千万,给我开个一亿的发票。”
听众们在哈哈一笑的同时,也不由自主的开始警惕官僚阶级和官僚主义的诞生。
在零点的钟声被敲响之后,陈启民没有选择我们熟悉的那首歌曲作为整个晚会的压轴节目。
因为第一届的春节晚会主要是爱国的题材嘛,所以在最后时刻,陈启民选了一首非常应景的歌来结束整台晚会。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梢公地号子,看惯了船上地白帆。”
。。。。。。
一首时而优美动听,时而慷慨激昂的一条大河让全国观众的爱国热情纷纷高涨!
总的来说,这一天的晚会还是非常成功的。这也算是陈启民给中国留下的永恒经典之一了。
之后一两个月的时间内,有关春晚的话题始终在民间拥有着极高的热度。
而对外国人而言,整整一台春节晚会让他们感受到的只有恐惧!
在中国百姓看来,他们看到的是一个繁荣而又强盛的祖国。
可是在外人看来,一个繁荣昌盛的中国足以让任何将之看成是潜在敌人的人感到害怕。更何况是一个团结一致的中国了。
在中国的外国人对中国的春节晚会同样非常关注。他们针对春节晚会造成的影响,评价几乎都是一致的“这场春节晚会让中国变得比平时更加的团结。也或许,这场晚会只是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究竟有多么的团结?”
“更加让人在意的是。一个带领四亿多民众走向繁荣的政府并没有因为自己取得的成绩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反倒是表现出了很强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的精神。这足以证明,陈启民带领下的中国政府一定会带领中国走向更加繁荣和昌盛的未来。”
“如果可能的话,我们一定不能跟这样一个国家为敌!否则后果一定是灾难性的!”
第405章 超级大国!
很快,境外谍报人员的报告就被各国所接受。他们不接受也不行,因为中国的飞速发展很快就闪瞎了他们的眼睛。
当时间来到1936年初的时候,中国新的一轮五年计划也已经完成。
在这个五年计划结束之后,中国的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飞跃!
在陈启民和宗云的领导下,在中国人民无私奉献和忘我的辛勤劳动下,中国深化改革和刺激经济的五年计划执行结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中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全国人民难以置信的努力为代价,成功的帮助原东南联盟地区建立了新时代的工业和经济秩序,实现了国民经济的飞跃,经济实力比1931年大大增强。
193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比1931年增加了73,国民收入比1931年实际增长了64。中国的重工业比1931年增长了107,轻工业增长了38。
1935年英国的GDP总量为231。28亿美元,相比起1929年的228。03亿美元,英国已经完完全全的从大萧条之中复苏。
同样是在1935年美国的GDP总量为742亿美元,相比起1929年的1045亿美元,美国无疑还没有从大萧条之中恢复,现在美国的经济水平只恢复到了1919年的水平。
同年,中国的GDP达到了483亿美元,总量超过了英国的一倍还多,也超过了美国的六成正在不断得向七成逼近。
不仅仅是英国,就连已经开始飞速发展的苏联都被中国远远的甩在了身后。1935年苏联的GDP总量也只有230亿美元左右。
不过这里不得不夸奖苏联一句,或许是因为陈启民给他们带来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在总的领土和资源远不如历史同期的情况下,他们在经济建设上取得的成绩却一点都没有落下。
按照原本的历史,苏联直到1938年才能实现类似的经济规模。
除去以上国家之外,另外两大强国德国和法国的经济规模也远不如中国。
德国的经济总量只有374。3亿美金。法国连本土和殖民地加在一起也只有161。8亿美金的经济总量。
就连英联邦加在一起的经济总和也只有449。8亿美金。
可以说,这时的中国已经稳稳的坐在了世界第二的位置上,反倒是英国第三的位置有可能会不保。因为据说希特勒正在谋划吞并奥地利,而这年的奥地利还有21。7亿美金的经济总量。
虽说德国和奥地利加在一起也赶不上英联邦,但是英联邦毕竟只是一个相对松散的联盟。而德国和奥地利和在一起之后,能形成更大的合力,超越英联邦也不是梦想。
值得一提的是,意大利同年的GDP只有87亿美金,日本也只有81亿美金。反倒是俄联邦的经济规模达到了131亿美金,跟法国本土的经济规模相当。
虽然因为抱紧了天朝爸爸大腿的原因,日本经济比历史上还要好上很多。不过日本也因此开始渐渐走上了俄联邦的道路,看起来似乎随时都有可能成为中国的经济殖民地。
从以上数据就能看出,作为一个世界强国,此时的中国已经稳稳的坐二望一,而在民生领域中国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新一轮五年计划完成之后,中国的国民收入比1931年增加了64。再加上宗云三次调控市场经济,在五年之间三次降低物价,中国人民的物质、化生活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在教育领域,从19351936学年起,国家开始把教育转为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教育模式成功的转到了我们熟悉的方向。
同时国家还着手启用“劳动后备军”制度培养工人干部企业开设了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的分校来培养本生产企业的专家。
到了1935年中国大学生在校人数达到了260万人。可以看见,中国已经渐渐变成了一个教育强国。兴盛的教育行业为中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
不过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也不是没有暴露出问题来。
首先,轻工业的发展还是没有跟上重工业的脚步。国家产业结构依然还是处在失衡的状态。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为了准备下一次的大战。陈启民不得不通过这种饮鸩止渴的方式来提升国家的军备能力。
此时中国的工业实力已经基本上达到了1950年左右的苏联的水平,轻工业领域甚至还略有提升。
要知道19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