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1918远东战云-第3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双方无论是在隐蔽性还是在突然性上都不是一个档次的!

    这才是丘吉尔真正怕的那种空投!

    不得不说,英印军想的是真多。

    现在的事实证明了,想太多真的没啥大用,实力不足想再多都是白想。

    中国国防军会跟英印军陷入到激烈的战斗中?

    呵呵?

    咋想的?

    当中国的空降兵在吉大港的背面着陆之后,他们遇到的抵抗力量非常有限。

    因为英印军战前的自信,他们在吉大港背面建立的大部分都是以沙袋和铁丝网为核心的临时工事。

    而且为了防止中国国防军真的动用空降,英印军还特意的抢修了一下吉大港背面的道路。

    他们当初这么做本来是为了在中国国防军真的发动空降的时候,他们能快速的机动到位。

    可是没想到,他们反倒成了国防军这边的“好心人”。

    面对着印度境内难得一见的好路,中国国防军空降兵门迅速的赶到了吉大港背面的一线阵地上。

    英印军根本还没来得及组织防御,就被中国空降兵冲进了吉大港。

    残酷的巷战开始了!

    从中国国防军建军的那天起,他们最不怕的就是巷战!

    哪怕是在保安旅的时代,陈启民手上的兵力那么有限,他们也不怕巷战。

    这一点当年的蝗军已经用自己的生命证实过了。

    无论是国防军手中的突击步枪还是他们的步兵战术,都能让他们在巷战之中占据优势。

    而英印军呢?他们还在用李恩菲尔德呢!步兵战术更是不用说。

    好在,英印军之前也为跟中国国防军打巷战做过一些准备。

 第546章 双方的底气!

    这个准备就是增强他们的步兵班火力。

    在国防军创造性的将轻机枪配备到每个步兵班之后,世界各国都见识到了这种配备的优势。

    所以世界各国也都先后采用了类似的配置。

    但是!

    之前世界各国对突击步枪是否能完全取代栓动步枪还是有迟疑的。

    大部分的军事专家还是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交战距离会超过突击步枪的射程。

    所以除了中国之外,几乎所有的国家都保留了栓动步枪、或者是像美国一样装备半自动步枪。

    可是!

    突击步枪在巷战之中的优势又太过明显了。

    怎么办呢?

    有人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给每个班装备两把冲锋枪!

    这种配备在这个时代绝对是非常先进的了。

    很多人对二战的印象其实是错误的,有些人总是认为装备MP38/40冲锋枪的德军士兵,就是整个二战时期的德军形象。

    可这实际上是二战中后期的形象,准确点说是1941年之后的德军配置。

    在整个二战期间德军步兵班的核心一直都是通用机枪,早期的德军步兵班之中,除了机枪手和副机枪手之外,其余的士兵装备的全都是毛瑟步枪。

    这种情况直到1941年之后才发生转变。

    不仅仅是德军,那些在二战期间打出赫赫威名的冲锋枪之中,除了MP38/40和美国的汤普森冲锋枪之外,包括苏联**沙、美国M3、英国的司登冲锋枪都是二战开打之后才紧急上马的产物。

    就连汤普森冲锋枪也经历过被嫌弃、被拿来应急、被淘汰的过程。

    真正为了二战而设计的冲锋枪,严格来说可能就只有德国的MP38/40了。

    所以说,英印军能想到让每个班装备两把冲锋枪来对付中国国防军,那绝对是非常先进的理念了。

    这个理念先进到,他们装备的冲锋枪大部分人可能都没听过——兰彻斯特冲锋枪。

    这种枪基本上就是英制版的MP28,所以外形上非常像“花机关”冲锋枪。

    而且!

    英印军几乎是兰彻斯特冲锋枪唯一的客户,毕竟如果没有英印军的干预,这货要到1941年6月才开始服役。

    正是因为英印军有这个需求,所以英国的供应商们才加快了研发和生产的进度,这才让英印军的设想得以实现。

    有了冲锋枪之后,英印军对于跟国防军打巷战有了不少底气。

    讲道理,虽说玩儿过枪战类游戏的朋友都知道,冲锋枪的威力远没有突击步枪大。

    但是如果在100米以内,甚至是更近的距离之内,突击步枪还真未必是冲锋枪的对手。因为冲锋枪使用的是手枪弹,所以枪的后坐力更小、更容易操控,射速自然也就可以设计的更快。

    这就造成一种结果,在近距离对拼的时候冲锋枪的火力比突击步枪更强。

    所以很多国家执法机构的特种部队的主战武器都是冲锋枪,苏联为特种部队设计的AK…74U虽然采用的还是中间威力子弹,但是有效射程只有200米火力也比一般的突击步枪强,活脱脱就是一把冲锋枪。

    可以看出来,以后的实践证明了英印军的想法是没错的。

    可惜,当他们真的跟国防军打起了巷战之后,他们才发现自己还是太天真了。

    士兵战术素养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而且一个班两把冲锋枪,和一个班11把突击步枪之间的火力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有一个细节就是,中国国防军现在对外用兵的总数!

    苏联那边中国国防军动用了两百余万人,南征动用了120万人,再加上戴安澜的部队和南洋各地的驻军,国防军动用的兵力已经达到了350万人往上。

    可是!

    陈启民可是奔着一千万部队动员的啊!而且全国各地报名参军入伍的浪潮也非常高涨。

    剩下的那几百万部队哪去了呢?

    事实上,陈启民至今动用的部队都是老牌的国防军,都是在战前都已经入伍的老兵了。

    这些人都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正是战斗素养最好的一群人!

    至于新招募的部队,按理来说他们的战斗力也不弱,毕竟这一次招募的新兵,有相当一部分是退伍老兵,以及预备役军人。

    除此之外,在中国全民体制下,大部分的国民多多少少都接受过军事训练,这种军事训练可不是学校的军训,而是真正到民兵训练场接受民兵训练那种。

    可是即便如此!

    陈启民也没有直接把他们送上战场。他要以那些重新入伍的老兵和预备役做骨干,然后迅速的武装起数百万不下于前辈们的强军。

    至少,在让士兵们上战场之前,也要让他们经历几次逼真的实战演习,而且还要用真枪实弹让他们感受下战场的氛围。

    陈启民有能力这么做,中华联邦也有时间等这些新兵成长起来,这就是中华联邦的底气!

    陈启民不想像历史上的二战各国那样,把刚学会打枪的士兵送上战场,这和送死没有太大的区别。

    只要国家还有余力,就不应该让那些名为军人实为武装平民的人上战场。

    这也是中华联邦到现在还没有尽全力的原因之一,反正中华联邦现在在战场上也是游刃有余的,没有必要急着用人命去往上填。

    可这样一来,当中国国防军的对手和中国国防军交锋之后,他们面对的可都是参加过很多演习,不知磨练了多久杀戮技艺的老兵了。

    在短兵相接的时候,军事技能、装备、心态都能决定士兵的生死。

    英印军的训练和士气虽说被英国人和国大党**的都不错,但是又怎么能跟国防军相比?

    再加上装备的劣势,英印军很快就被中国国防军打得大败亏输!

    在正面战场上,中国国防军早已经开始登陆战,前沿阵地也已经建设好,更是已经有先头部队冲进了吉大港之中。

    英印军在正面战场的压力极大,虽然后方的空降部队对他们的威胁也很大,可是一时之间,英印军却突然有些迷茫了。

    他们不知道到底应该优先重点防御哪一边?他们到底应不应该派兵回援后方?他们还有回援的能力吗?

    这些都是问题。

 第547章 焦灼!(+1)

    这些问题其实根本不用去追求答案,因为真正的答案大家都懂。

    当中国国防军开始使用空降战术对付英印军的时候,英印军就已经输了。

    没有防备来自背面的攻击本就是一个败笔,更不用说,进攻他们背面的这支部队战斗力还很强。

    腹背受敌之下,英印军更是完全没法挡住来自正面的敌人,本来还可以凭借多达两倍的兵力优势坚持一下的英印军,眼看着就要坚持不住了。

    可英印军的指挥官还是没能拿出一个合适的方案来解决问题!

    战场上的变化从来都是瞬息万变的,国防军怎么可能给英印军的士兵这么长的反应时间?

    就在他们还犹豫不决的时候,在仰光和毛淡棉,第二批的空降兵已经做好了登机准备。

    本来按照作战计划,陈启民只打算运送两个师的兵力到吉大港之中。

    然而,无论是陈启民还是冯玉祥,他们都没想到,空降兵部队的战果居然这么丰富!

    于是,陈启民便紧急增派了两个师的空降兵力量到吉大港。

    因为陈启民看到了一个机会——全歼敌人的机会!

    之前陈启民打的主意是将英印军击溃再说,毕竟在二战的时候英印军也算是多多少少打出了一些威名。

    德国人的空降兵部队可不是好惹的,能跟德国人的空降兵部队打得有来有往的,想来英印军还是有点实力的。

    然而!

    陈启民是真没想到,英印军居然这么不禁打!

    其实仔细想想这也很合理,一将无能累死千军的道理古今中外都一样。

    不管士兵的战斗力再怎么强大,如果指挥官无能,把士兵葬送进去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英印军在这一战之中,除了人数上还有一点优势,在其他方面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处在下风之中。

    尤其是中国海军的战列舰和巡洋舰的舰炮,以及中国的空军,更是能把整个吉大港都笼罩在火炮的打击之中。

    这一战英印军本来就非常不好打,结果他们的指挥官还错误的判断了中国国防军空降在他们身后的可能性。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这么出现了。

    陈启民一看!

    好机会啊!

    于是他果断的加派了两个师的兵力支援空降兵部队,让他们能堵住英印军可能的突围道路。

    如果陈启民在这一战之中,能干净利落的干掉这五十万英印军,那么对整个英印军和英属印度都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不过陈启民这一次的增兵行动其实是比较冒险的,因为和之前的那一次空降不一样。

    第一次空袭,陈启民动用的是空军的空降兵部队,而这一次陈启民动用的可是陆军!

    随着中国国防军的装备越来越先进,士兵们的训练科目也越来越多,很多本来是陆军的部队也接受了伞降训练,这个倒是有一点现代步兵的影子了。

    可是陈启民第二次出动支援的两个师才刚刚接受了五次实战伞降训练,在伞降部队之中他们算是一等一的新兵了。

    结果他们的第一次登场就要面对这么大场面的战斗,陈启民可以说也是很对不起他们了。

    好在这些陆军兄弟们着实是非常给力,在伞降的过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