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1918远东战云-第3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对此事早已经有了预料,汤栋既然是军事专家,那么他对自己的几个对手自然也有所了解。

    在汤栋看来,美国人的命门就是他们的极端残暴和自私。

    美国的每一次出兵对当地来说几乎都是一次恶魔过境一般的体验。

    因为美军似乎从来就没有什么军纪的概念,无论是对别国的子民还是本国的子民都一样。

    只要是敌人的城市,他们下起手来从来都不会留情。在南北战争时期,美国的谢尔曼将军就曾经下令焚烧国南方的工业中心亚特兰大。

    虽然在火烧亚特兰大之前,他曾经给当地百姓时间,允许他们撤出亚特兰大。

    可是对于那些不愿意离开亚特兰大的百姓,谢尔曼选择了让他们和亚特兰大共存亡。

    美国建国百年之后在亚特兰大积累的所有财富都付之一炬。

    更重要的是,因为那时的美国还不是后世的美国。南方的经济结构还是以种植园为绝对的大头,所以南方真正的工业城市很少。

    这就是为什么?南方在南北战争初期明明还能占据一些优势,可是越是打到后来就越是打不过了的原因。

    因为他们的工业不行!

    而作为少数能发展工业的城市,亚特兰大的焚毁对美国南方来说可以说是绝对的绝杀。

    谢尔曼有充足的理由这么做,但是,作为一个美国人,他应该有更多的理由保护美国军民的财产,和美国百年来几代先贤的心血。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可是谢尔曼在美国居然仍然能被视为英雄。甚至,美国大名鼎鼎的“谢尔曼”坦克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也正是这样一个人说出了那句足以遗臭万年的话——“只有死掉的印第安人,才是好的印第安人。”

    作为一个抢夺了他人家园的殖民者,能说出如此残酷的话,并且这话还能被世人所传颂。可想而知,他所在的那个民族道德标准有多么的低下?

    其实,他能被推崇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他的所作所为都为当时的美国和后来的美国人带来了足够的利益。

    被这样红果果的利己主义捆绑着的国家的军队,到了别的国家的土地上能好好的守规矩吗?

    这自然是不可能的!

    汤栋早就预料到了美国人在卑诗省绝对会惹事儿。同时他也预料到了,绝对会有人在卑诗省给美国人制造麻烦。

    原因同样非常的简单——利益!

    美国人和加拿大人既然是同源同种,那么加拿大也同样是利己主义者。

    只要让他们看到足够大的利益,别说美国人的手里有枪炮,就算美国人把雅威搬出来都不好使!

    至于跟美国做对的利益?一省甚至一国的财富够不够用?

    古时候有吕不韦投资秦异人,现在自然就有人投资卑诗省独立建|国。

    看起来,卑诗国建国的可能性似乎非常的低,投资的风险似乎也非常大。

    可是吕不韦投资秦异人的时候,秦异人又有多大的希望能继承秦国的王位呢?

    汤栋料定,在卑诗国之中绝对会有人推动卑诗省的老百姓站出来造反。

    事实证明,他猜的一点都没错!

    虽然汤栋没有证据证明,卑诗省的动|乱是有人在背后支持的。

    但是无论是从卑诗省的百姓带着枪上街游行?还是卑诗省的百姓在受到攻击之后立刻反抗。

    都足以说明,这些百姓在走向美军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做好了和美国人拼命的心理准备。

    这要是有人说,在这些百姓的身后没有人支持,他这人不是蠢就是坏,反正汤栋是绝对不会信的。

    温哥华之战当然是美国人取胜了。温哥华百姓们只能依靠城市中的大楼和其他的建筑在温哥华和美国人周旋,但是他们却依然在渐渐的失去自己的土地。

    可是很快,在卑诗省的各地都有人站出来带领民众反抗美国人的暴行。

    这一下,卑诗省是彻底的乱了套了。美国人也有些傻眼了,他们也没有想到,加拿大人的反抗会这么的剧烈。

    他们本来以为,卑诗省的人民即便对他们美国人不满意,顶多也就是游行示威,或者是小规模的反抗一下而已。

    他们完全没有想到,加拿大人一上来就是一副要拼命的架势。

    更重要的是,美国人非常担心加拿大人和汤栋合作。

    这个其实根本就不用担心,只要不是傻子都能明白。加拿大人敢跟美国人干,打得绝对就是和中华联邦合作的念头。

    可是,中华联邦要是真有了这群带路党的帮助,美国人还能在卑诗省跟中华联邦的人抗衡吗?

    果然,汤栋并没有让美国人等待太久。很快,在卑诗省的上空就出现了中华联邦运输机的身影。

    北京热心市民陈先生再次上线,他这一次决定要给加拿大卑诗省的百姓送温暖了。

    更加可气的是,这一次热心市民送来的东西都不是中华联邦自己生产的。有很多都是美国援助给加拿大军队,然后又被加拿大军队“送给”国防军的武器弹药。

    真就是把他们美国人当运输大队了是吧?欺负人也不能这么欺负啊!简直太过分了吧?

    美国人气得牙根痒痒!但却无可奈何,因为国防军空投的地点都非常的鸡贼,基本上都是郊外、山区之类的地方。

    这些,都是由加拿大人组织的卑诗解放武装控制的地盘。美军轻易都不敢往那里面走。

    这时的美国人还没有在意,他们以为国防军不过就是空投了一些自动武器之类的装备。

    可是没想到,美国人很快就从加拿大人的手上看到了无后坐力炮和迫击炮这样的好东西!

    这下,加拿大人打美国人的坦克就有家伙使了!

 第685章 陈启民的打算!

    很快,一个名字渐渐的浮出水面——爱德华·芬格莱特。

    在卑诗省独|立浪潮之中,他渐渐的成了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很多人都将他视为卑诗省的民意代表和独|立斗争的领导者。

    然而,在他出现在这次的浪潮中之前,他的人生却非常的平淡。

    这个人是加拿大卑诗省一个普普通通的商人,他的资产在温哥华的商人之中最多算是中游。

    毫无疑问,他的身家并不足以让他成为温哥华的上层人士。

    芬格莱特的出身也比较普通,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英格兰移民后代。他的祖父在淘金潮到来之前便已经在温哥华安了家。

    如果要在他的身上找一些亮点的话,应该就是他的履历了。

    他自小便在教会学校之中学习,成年之后他又到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读书。

    这所大学虽然名字里有英国和哥伦比亚两个地名,但是实际上他是温哥华的大学,而且还是温哥华最好的大学。

    以芬格莱特的身家他能在这里读书就足以说明,曾经的他绝对是一个非常努力、也非常优秀的孩子。

    然后,他就一直作为一名普通的商人在温哥华奋斗着。

    很明显,他就是英美文化圈之中常说的“nobody”,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

    显然,他并不是主导卑诗省独|立的幕后黑手。所以,当他派出使者和汤栋联系的时候,汤栋对这个人也并不是很在意。

    但是,汤栋还是装模作样的跟他的使者谈了起来。

    其实汤栋能理解这种模式,这个爱德华·芬格莱特实际上就是一个白手套。

    如果卑诗省独|立运|动失败,那么他作为主导了这一切的幕后黑手,自然是要被人淦掉的。

    一旦独|立运|动成功,那么他就将作为别人的傀儡,在名义上掌握这个新生的国家。

    总之,即便最后卑诗省的独|立运|动失败了。

    真正在他背后推动他的那些人也不会有什么损失,都是千年的狐狸了,没有人会将自己的把柄留下。

    这又不是好莱坞的电视剧,没有人会在策划阴谋的时候,还把线索留给主角和侦探,让他们追查到自己的身上。

    甚至,汤栋还在怀疑,这个芬格莱特的幕后老板之中说不定还会有美国和加拿大的上层人物。

    因为在乱世之中,资本和有非常强大影响力的幕后势力在两边下注简直不要太常见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三国时代的诸葛家,他们一家在魏蜀吴三家之中都下了注。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三国时代的最后不管是谁胜了,他们家都能永享荣华富贵。

    只可惜,算计的确实很不错,但是最后却还是出了意外。

    不过这跟加拿大这边的局势没有任何的关系。

    汤栋倒是更希望芬格莱特背后的老板之中有那些美国和加拿大的大人物,这样美国的力量不就被进一步削弱了吗?

    而且,这种可能性还非常的大。因为卑诗省这边的情况闹的实在是太大了。

    如果连美国人都想不到,卑诗省会闹的这么大,那就说明加拿大人在私下联系的时候,没有让美国人发现一丁点的蛛丝马迹。

    可这并不容易,一群平民怎么能在专业军队和军事情报机关的注视下,在整个卑诗省的范围内策划这么大规模的行动,而且还不引起他们的注意?

    别忘了,卑诗省的准备时间其实非常短暂,顶多也就只有半个多月的时间。

    能做到这一点,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他们的内部出现了奸细。

    汤栋笑了,这不就是一出狗咬狗的戏码吗?

    看来,这一次的攻势可以提前结束了。虽然卑诗省独|立之后,这块土地不会属于中华联邦。可是中华联邦要的根本就不是北美的土地。

    从一开始,陈启民就没有想过要在世界上大肆跑马圈地。虽然这样看起来非常爽,可是最终的结局一定会非常惨烈。

    甚至,陈启民重建的强大国家也有可能因为这些土地而被拖垮。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在历史上类似的先例简直多如牛毛!

    有一句著名的话,说的就是这种现象——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

    在世界历史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带嘤和美国。

    带嘤的国力在维多利亚时代达到了顶点,美国的国力在红色帝国倒塌之后同样达到了顶点。

    但是,他们两个衰落的速度何其快?甚至,连两者衰落的标志都是那么的相似。

    两者同样选择了征伐万里之外的一个小国,双方同样耗资巨大、最后也确实都将那个小国灭亡了。

    1902年布尔战争结束,带嘤在实质上占领了南非。

    可是到一战结束,在巴黎和会召开期间,南非就以一个独|立国家的身份参与了和会,那时的南非在实际上就已经独|立。

    这才过去十几年的时间啊!

    地主家的傻贼鹰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人们都知道布尔战争是带嘤国势衰落的标志,在未来,帝国坟场或许也会是地主家傻贼鹰衰落的标志。

    这两个举世无敌的强国最后都在一个边陲小国之中被耗干了国力。

    难道,美国人真的像世人所想的那样——“永远不懂得学习教训”吗?

    这显然不是,只不过他们就算再怎么熟读史书,也无法挽回这一切。

    这两个庞大国家的衰落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帝国过于庞大的疆土,最终压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