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1918远东战云-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他们遇上危险,他们就撕掉了明的外衣,露出了野蛮的嘴脸!

    好在,对俄国百姓来说,他们的苦难终究是短暂的。因为曰军很快就进入了一个让他们不敢造次的地方!

    在他们的前方,正横亘着一个态度不明的势力!

 第99章 英国人的传统艺能

    横亘在古海严潮面前的,是高尔察克的白卫军。

    在陈启民拿下海参崴之后,古海严潮没有立刻北上,除了李景林的纠缠之外,还有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庙街和伯力之间的广阔地带,现在还是高尔察克的势力范围。

    外东北在名义上还是俄国的领土,高尔察克还是被国际广泛认可的俄国领导人。

    陈启民和曰本在外东北的一战,在名义上,还是在高尔察克的土地上打的。

    但是,直到目前为止,高尔察克对这一战依然没有任何表态。

    这对曰本来说,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

    高尔察克跟陈启民的关系,可比跟曰本人好多了。

    虽说曰本是打着帮助高尔察克的旗号进入外东北的,但是协约各国现在都明白了,曰本打的算盘是趁着这个机会,彻底打垮俄国。

    无论是对苏俄还是对高尔察克,曰本都没有安什么好心。

    而陈启民呢?

    至少在表面上,陈启民是真的在帮助高尔察克,如果没有陈启民的军火支援,高尔察克现在的进军脚步未必会如此顺利。

    如果硬要让高尔察克在曰本和陈启民之间选一个来支持的话,高尔察克十有八丨九会选陈启民。

    曰本干涉军进入外东北之后,主要占据的便是海参崴、伯力和庙街三个地方,并以伯力和海参崴为基点,顺着西伯利亚铁路向俄国延伸。

    但是,有一个地方因为不在西伯利亚铁路的主干线上,所以曰军的势力范围并不包括它,而它又确确实实算是一个重镇,那就是海兰泡!

    白卫军在海兰泡还留有一万多人的部队,海兰泡跟伯力之间的距离,跟海参崴到伯力之间的距离相当,如果高尔察克真的跟陈启民穿了一条裤子,那曰军的处境将更加的危险。

    虽然小曰本也知道,这种可能性并不大,但他们还是不得不防啊!

    尤其是古海严潮,他现在是直接面对危险的人,他自然要万分小心。

    古海严潮并不知道,此时的高尔察克,心情并不比他好到哪去。

    高尔察克是个坚定的民丨族主义者,而且还是一名职业军人,对他来说,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国家主权和领土的丧失。

    现在曰军和东北边防军在他的土地上打了起来,他的心情能好吗?

    他似乎隐约体会到了,日俄战争时期,满清政府的感受。

    只是,即便他再怎么难受,他也只能接受现实。

    协约国联军已经明确得向他表态,在他彻底打垮苏俄之前,外东北的防务最好还是暂时先交给东北边防军来负责。

    这是在逼他割让土地啊!

    高尔察克表示自己绝不能忍!

    可是想了想正在跟自己血拼的苏俄。。。。。。

    高尔察克最终还是忍了。

    虽然他现在在战场上貌似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但是他总好像是差了一股劲儿,就是打不垮苏俄,而且还被苏俄大军死死得挡在了喀山。

    高尔察克知道自己对协约列强的重要性,他们不会看着自己灭亡,但是他们可以决定在什么时候拉自己一把?也能决定是否在这关键时刻,继续支持自己。

    而且仔细想想,代表协约各国发言的英国佬不是说了吗?

    这些都是在他打垮苏俄之前的权宜之计,如果他能统一俄国,他还有机会收回自己的土地。

    更重要的是,陈启民也不算是漫天要价,英美都给陈启民做了担保,说在解决了曰本对东北的威胁之后,陈启民会率部干涉苏俄内战。

    高尔察克对东北边防军的实力算是比较了解的,虽然他没有直面过这支部队,但是东北边防军给他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弹药。

    他知道东北边防军的军工能力有多强?他也知道,一旦这样强大的军工能力毫无保留得投入到苏俄,会对苏俄的局势起到多么重大的影响?

    高尔察克相信陈启民有实力击溃曰本人,他也愿意相信陈启民有能力兑现承诺。

    即便陈启民输了也没关系,甚至陈启民输了可能对自己更加有利。

    因为到了那时,作为胜利者的曰本必然也将筋疲力尽,自己收回外东北将会更加的容易。

    于是,高尔察克便将外东北地区的兵力全部调往喀山前线,希望能借着这支生力军的力量,一举打垮苏俄!

    所以,小曰本此时的担心完全就是多余的。

    相比之下,陈启民是知道真实情况的,对于协约国的表态,陈启民只是微微冷笑。

    不愧是世界最强搅屎棍。

    这传统艺能还真不是盖的!

    也不知是职业病还是咋的?

    明明事先说好的,帮自己收回外东北的主权,英国人愣是打了折扣,给了高尔察克在未来反悔的理由。

    我陈启民愿称你们英国人为最强!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熟读历史的陈启民知道,苏俄内战的胜利者是谁?

    英国人不知道啊!

    他们把口子留给了高尔察克,他们怎么能想到,在未来的历史上,列宁还曾经提出要把外东北还给中国。

    英国人更不会想到,此时的苏俄正在酝酿一场大反攻,就在4月末,苏俄内战将彻底迎来转折点。

    所以,英国人的传统艺能,终究只会变成无用功。

    当然了,这些协约国之间的秘密交易,自然是不能告诉给曰本的,虽然现在的曰本还是协约国的成员国。

    但是。。。。。。

    谁让小曰本犯了众怒了呢!

    于是,陈启民和李景林在外东北地区,可以说是毫无顾忌得狂飙突进,而古海严潮却只能小心翼翼得前进。

    很快,古海严潮便一脸懵逼得看着追上来的边防军第二师。。。。。。

    这就追上来了?

    怎么就这么快?

    我那么大一支第五十三联队呢?

    说没就没了?

    古海严潮眼看着第二师在追上他们之后,不紧不慢得在他们附近做起了战斗准备,他傻眼了。

    看这意思,你们消灭我的第五十三联队根本就没费多大力气?

    坂本总司那货呢?

    我要杀了他祭旗!

    说好的挡住李景林三天呢?

    而且你小子挡不住李景林,为啥不给我发一份报告呢?

    你是想让我跟你一起死吗?

 第100章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在战场的另一边,李景林的心情那是相当的不错。他也没想到居然这么容易就追上了第十七师团。

    第十七师团早上撤离,自己在傍晚就又重新追上了他们。

    李景林也没想到,明明是一帮丧家之犬,在逃亡的路上,居然还不忘打劫俄国老百姓。

    他哪里知道,古海严潮这么做,完全是被第二师的机动性吓得!

    不过有一点他还是很清楚的,那就是第十七师团绝对死定了!

    现在的古海严潮已经没有了别的选择,他只能硬碰硬得跟自己的边防军第二师打一仗,而且还必须得是干净利落得击溃战。

    否则古海严潮就会被自己死死得拖在这里,等到边防军真正的主力部队,保警总团赶到之后,古海严潮就死定了。

    可是。。。。。。

    第十七师团有这个能力吗?

    不管有没有这个能力,古海严潮都只能一试!

    因为古海严潮是真的怕保警总团啊!

    因为广泛采用了无后坐力炮这种“便宜货”,所以陈启民的三支主力部队的炮兵火力,都被他配备得极为丧心病狂。

    就以保警总团为例,保警总团和另外两支主力部队一样,是两旅加一个教导团和一个炮兵团的编制,只不过在保警总团,他们不叫旅叫纵队。

    保警总团的炮兵火力配置和其他主力部队一样,他们的每一个步兵团,不算迫击炮和57毫米无后坐力炮,光是75毫米无后坐力炮就有72门。

    每个纵队下面还有一个重炮营,装备18门106毫米无后坐力炮。

    要说最丧心病狂的,还是陈启民的炮团,他的炮团中有两个75毫米炮营和1个106毫米重炮营,总计72门75毫米无后坐力炮和18门106毫米无后坐力炮。

    这样算下来,保警总团共有75毫米无后坐力炮432门,以及106毫米无后坐力炮54门。

    这种火力配置,该怎么形容呢?

    二战时一个普通的德军师,75毫米口径以上的火炮也不过只有68门。

    陈启民的火力,足足能够达到德军的七倍!

    当然了,陈启民的部队大家都懂,那是名为师、实为军!

    德军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军的编制,但是即便把他们的师级火力按照三三制编制乘以三,他们的炮兵火力也只有陈启民的一半。

    不过,双方要是真打起来,恐怕陈启民输的可能性更大。

    且不说二战时的德军已经有坦克了,就是他们的12门师属150毫米重型榴弹炮,就够陈启民喝一壶的了。

    可是别忘了,现在是一战刚刚结束的时期!

    而且小曰本也不是德三!

    现在的小曰本缺火炮缺得很严重,在日俄战争时期,如果不是他们缴获了不少俄军大炮,曰军甚至都没有跟俄军展开炮战的资格。

    这主要是因为小曰本现在的军工能力不行,但又偏偏心比天高。

    日俄战争之前的小曰本,几乎没有自主生产火炮的能力,他们的火炮主要采购自德国的克虏伯。

    日俄战争之后,小曰本通过购买克虏伯的技术,仿制了克虏伯75毫米山野炮自产了38式山野炮,但是很可惜,这种火炮的性能实在是不怎么样。

    不得已之下,在1908年,小曰本只能在38式山野炮的基础上又研制了41式山野炮。

    可是等到41式山野炮开始装备部队,那都已经是1917年的事儿了。

    这还是在小曰本购买了很多外国技术的前提下,这才勉强弄出了一门还算成功的山野炮。

    可见,在还没有消化完一战红利之前,小曰本的军工技术属实是不怎么样。

    但他们偏偏还总想着弯道超车,75毫米的山野炮还没研究明白呢,他们就开始攻关大口径的榴弹炮和加农炮。

    最后的结果如何呢?

    那就是整个二战时期,小曰本最成功的火炮,就只能是九二式步兵炮!

    总之,小曰本的火炮,口径和性能那是成反比的,口径越大性能便越是渣!

    顺带一提,小曰本的军工技术,即便到了二战也就那么回事儿,海空军尚可,陆军。。。。。。懂得都懂。

    说了那么多,古海严潮现在的火炮实力如何呢?

    很不幸!

    如果不算迫击炮和步兵炮,单算75毫米以上口径的大炮,古海严潮一个师团加起来才只有36门,而且还没有重型火炮。

    威力最强大的,也不过是75毫米口径的四一式山野炮。

    就是四一式山野炮,古海严潮也就只有师属炮兵部队才用得起,下面的各个联队用的还是性能堪忧的三八式山野炮。

    至于说步兵炮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