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1918远东战云-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像原本的历史上那样,如果原本的那位张大帅,能谨慎得考虑他可能会遇上的危险,他或许就不会死了。

    毕竟,在原本的历史上,在曰本人对他动手之前,曾经不止一人对他做出过预警。

    但是,都没有引起他足够的重视,最终,导致他殒命皇姑屯。

    如果当时他能正视曰本人的威胁,或许抗战的历史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别忘了,张大帅死的时候才只有五十三岁。。。。。。

    现在的张大帅,同样犯了类似的错误!

    终于!

    那名曰本士兵的眼睛完成了聚焦!

    张大帅的卫兵在巡视的时候,露出了一个小小的破绽。

    这个破绽可以让那名曰本伤兵瞄准张大帅!

    突然!

    那名曰本伤兵举起了手中的二六式转轮手枪,枪口瞄准了张大帅!

    这个动作几乎耗尽了他全身的力气!

    但他还是奋力得扣下了扳机!

    咔!

    伤兵一愣!

    居然出故障了!

    在这么关键的时刻,他手中的手枪居然出了故障!

    他颓然得放下了手臂,他知道一切都完了。

    他已经看到张大帅的卫兵举起了手中的枪,枪口正对着自己。

    砰!

    曰本伤兵的性命就此终结。

    枪响声惊动了张大帅,但是久经战阵的张大帅并没有表现出一点惊慌。

    他淡然得看了看枪声传来的方向,他正好看到自己卫兵的枪口正指着一名曰本兵。

    看那样子,自己的卫兵应该是刚处决了一名没死透的曰本兵。

    张大帅并没有对此事再投入过多的关注。

    他的卫兵也不认为自己救了张大帅的性命,毕竟,那名曰本伤兵能将枪口对准张大帅,就已经是他的失职了!

    张大帅并不知道自己刚刚逃过了一劫。

    甚至,他也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

    更重要的是,他并不知道旅顺一战对陈启民来说,有多么的重要?

    拿下了旅顺,将让陈启民的战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从今天起,陈启民将正式开始撼动整个世界!

 第106章 走向全球

    几乎就在张大帅拿下旅顺的同时,远在庙街的曰军第十四师团也开始撤出庙街。

    很快,在东北和外东北的土地上,再无一个能拿得起武器的曰本兵在。

    1918年,陈启民赶走了俄国人。

    1919年,陈启民又赶走了曰本人。

    从此,在他的地盘上再也没有外国人的势力在!

    很多人都认为,这意味着一个足以改变中华势力格局的地方军阀,从此彻底挣脱了牢笼。

    也有人认为,陈启民的崛起,意味着东北亚的格局将就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持有这种观点的,主要是英国人和美国人。

    我们这个时空的人都懂,在英国人完蛋之后。

    美国人拾起了自己爹地的传统艺能,将搅屎棍的本事继承了个十成十!

    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甚至任何一个西方列强。

    他们最大的核心利益之一,便是东亚势力的平衡。

    因为跟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区都不一样。

    东亚是唯一一个,能够挑战欧洲世界中心地位的地区!

    事实上,自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到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之间的这2061年间,东亚一直都是世界的中心。

    西方虽然借着大航海时代和工业化的先发性,在近代取代了东方成为了世界的中心。

    但是,历史是有它的惯性的,当工业化的潮水退去,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都将回到自己本来的位置上。

    生活在21世纪的人们应该很明白这一点,毕竟我们已经见证了一个伟大的国家,一点点的回到它原本的位置上。

    西方人很清楚东方的潜力,任何一个西方列强都在尽力避免东方的崛起。

    英美之所以支持陈启民,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在支持他们的东亚平衡战略。

    如果不是曰本的崛起,已经在实际上破坏了东方的平衡,他们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支持陈启民的。

    他们以为,陈启民只是他们手中的一把刀。

    但是陈启民的头脑却非常清醒!

    他早就已经为自己制定好了完备的计划,他要跳出西方国家给他圈定的牢笼!

    他有这个底气,这个底气并不来自于他本身,甚至不来自于已经强大起来的东北。

    他的底气,来自于他出身的民族,历经五千年积累下来的智慧。

    “未来的西方”在西方体系逐渐崩溃之后,用一手地缘政治格局,将无数的新兴国家困死在了自己的家门口。

    甚至就连曾经震慑了整个世界的老大哥,在其鼎盛时期都被牢牢得困在了欧洲,无法对世界格局造成根本性的改变。

    直到。。。。。。

    另一个伟大国家的崛起。

    它无视了西方人的游戏规则,它甚至无视了西方搅屎棍们,在它和它的邻居们那里制造的矛盾。

    它并没有专注于眼前,它建立了一条纽带、一条天路、一个面向整个大洲、甚至整个世界的投资银行。

    自大航海时代以来,第一次有国家跳出了西方的陷阱。

    有这么好的例子在前,陈启民又怎能不模仿?

    英美以为,陈启民参与苏俄内战,是为了帮他们消灭苏俄?

    错了!

    陈启民是要彻底得堵死苏俄东进的道路!

    他要逼迫苏俄向西发展!

    让他们在欧洲的后花园放火!

    意识形态和阶级立场的差异,让苏俄和欧洲根本不可能和解,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他们只会不停得对抗!再对抗!

    这足以让欧洲人无力东顾!

    另外,西方人以为陈启民这么激烈的对抗曰本,就完全是因为民族情感吗?

    不!

    陈启民要断绝曰本走向大陆的念头,让他们只能去“探索海洋”!

    西方国家想玩儿东方平衡战略?

    陈启民反手就送给他们一个欧洲平衡战略,外加一个太平洋平衡战略!

    但是,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陈启民的后花园里没有外国势力的前提下。

    虽然陈启民的实力还很有限,但他已经开始做出属于自己的全球布局了!

    现在,他的第一步已经实现!

    接下来,他只需要在朝鲜战胜曰本,然后再逼迫苏俄承认外东北的回归就可以了!

    不过在此之前,有些事,陈启民必须先做了。

    4月21日上午,宇都宫太郎的第二十师团先一步赶到了平壤。

    他们继承了曾经的第十九师团留下的驻地和防御工事,表面上来看,宇都宫太郎赢得了这场竞速大战的胜利。

    但是宇都宫太郎却有些忐忑不安。

    他总觉得安娜输的有些莫名其妙,在竞速的途中,他曾无数次得以为自己输定了。

    但是没想到,最后居然是自己赢得了胜利。

    事有反常必为妖!

    宇都宫太郎对此深感不安!

    4月21日下午,安娜的第二十三师到达了平壤外围。

    二十三师和第二十师团展开了对峙。

    宇都宫太郎没有独立战胜安娜的信心,安娜则在等待陈启民的命令。

    4月22日清晨!

    借着中东铁路,保警总团和边防军第二师在哈尔滨会师。

    曰本的三大师团上船,向朝鲜进发!

    第十四师团也已经到了朝鲜附近海域,很快就能登上朝鲜的土地!

    4月22日上午,东北各地的生产建设兵团管理机构相继成立!

    同时,东北六个保安旅的兵力进入外东北,用以维持外东北的稳定。

    李景林则带着部队重回黑龙江。

    六个保安旅的部队将分驻海兰泡、波力、海参崴、庙街四地,同时也会重点保障中东铁路的安全。

    形势了这一步,陈启民也算实行了协约国对苏俄内战应尽的义务。

    至此,曰本和陈启民的排兵布阵算是初步完成。

    双方的后方支援兵力,也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4月22日中午,哈尔滨举行了规模盛大的誓师大会!

    这场誓师大会正式宣告东北三省同曰本的战争进一步扩大,并即将进入新的阶段。

    一场赌国运的战争,即将在朝鲜爆发!

    在誓师大会上,陈启民宣布了三项命令。

    第一项命令,是陈启民重新调整了自己部队的番号。

    第二十三师改编为边防军教导第一师,保警总团改编为教导第二师!

    奉军的两个师被改编为东北边防军第三师和第四师!

    这条命令的发布,当时就让很多人感受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信号!

    第二十三师、第二十七师、第二十八师这三个番号,可都是北洋政府陆军部,给予奉天和吉林两省部队的正式番号啊!

    陈启民取缔了这三个番号。。。。。。

    他想做什么?

 第107章 老银币对决

    很快,陈启民便解答了他们的疑惑。

    陈启民的第二道命令,很快就在誓师大会上下达了下去。

    为了整合全东北的力量对抗曰本,陈启民决定东北三省暂时实行联省自保!

    陈启民在哈尔滨成立东北联省自治政府,并自任总督!进而宣布对外东北地区暂时实行代管权。

    有了对抗曰本这个大义在,陈启民还祭出了联省自保的大旗,一副独抗曰本,绝不给全国添麻烦的架势。

    对于老百姓和底层知识分子来说,陈启民的举动无疑是对国家有益的。

    值得一提的是,陈启民的联省自保和清末东南各省的自保可不是一回事儿,他这个版本更接近于“联省自治”。

    这种举措,在我们这个时代看来无疑是极其错误,甚至可以说是罪大恶极。

    但是在那个时代,陈启民的举动对民国来说却是一种很有市场的新尝试。

    所谓的联省自治,说白了就是模仿美国的联邦制。

    至于人家的制度到底咋样。。。。。。

    只能说懂得都懂,不懂的可以百度一下利比里亚,很有惊喜哦!

    陈启民自然不是真心想要用这种制度,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需要更大的自由度,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在不威胁国家完整的前提下,这一举措似乎是最能帮陈启民达到目的的。

    而且1920年前后的民国,联省自治非常有市场,也得到了梁启超、胡适、章太炎等顶级知识分子的支持。

    当然了,最支持这种制度的自然就是各地的督军们了。

    有顶层知识分子背书,又有各地督军的鼎力支持。

    又有对曰作战,这个看似必要的前提。

    陈启民率先在国内尝试联省自治。

    小范围的争议一定会有!

    大的阻力基本不可能有!

    但是,民国那些顶级的游戏者们,却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

    他们敏锐得发现,陈启民这个所谓的联省政府,跟清末那个松散的联盟,可完全不一样。

    甚至,陈启民的联省政府比南方的军政府更像军政府。

    最直观的一点,陈启民干脆用生产建设兵团,把整个东北都变成了一座大兵营。

    有生产建设兵团和强大的东北边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