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打工人异界崛起-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零号玉米育种大棚,第三茬的玉米成熟收获了,产量较上一茬有小幅的提高。

    玉米棒收进了仓库,少量被张南用马克笔画下标记的,则是播种第四茬玉米的种子。

    至于那两万多斤的玉米杆、玉米叶,张南让工人们装上了卡车,全部运往了树青牧场。

    没错,

    随着温度的回升,树青牧场的那一千多头的哥龙兽,纷纷结束冬眠,苏醒过来。

    但现在雪还没有化完,青草还没有生长。

    饲料储备即将耗尽的穆树青,只得给张南打了个电话,想让他帮点忙。

    “没问题,饲料粮有的是,先给你送几百吨玉米过去?”

    “哥龙兽冬眠时间太长,肠胃功能还没有恢复,送点新鲜粗饲料过来吧,饲料太好反而不利消化。”穆树青道。

    “玉米杆行么?”

    “可以,再好不过。”

    ……

    上午十点。

    树青牧场。

    张南带着车队开了进来,前面三辆卡车装着玉米杆,后面七辆卡车装着玉米粒(已经算是陈粮),合计两百多吨饲料。

    将车停在仓库旁边。

    下了车。

    张南发现,复工之后,树青牧场的重建速度很快,原来损毁的设施与建筑,已经修复完毕。

    见到穆哥,发现他人瘦了不少,可见这段时间是没少忙碌,付出不少心血。

    “穆哥,这趟运来两百多吨,不够再打招呼。”

    “欠你小子的人情越来越大了,以后天天请你吃烤全羊都还不上了。”

    拍了拍张南的肩膀,穆树青感叹的道。

    “羊是无辜的,更不能天天吃,咱们兄弟的感情比什么都珍贵,比什么身外之物都强!”

    张南笑了笑,想到一个事情,话又一转的道:“穆哥,你牧场的哥龙兽都结束冬眠了么?可不可以带我去看看?”

    “一个月前就都醒了,吃光那些青贮饲料后,天天饿的打架,正好,你送的这些玉米杆能派上用场,我们开这车过去吧。”

    穆树青道。

    “好!”

    两人上了车。

    ……

    树青牧场以西,五公里,一处地势较高的土坡上,聚集着一大群的哥龙兽,正在啃食着地面的荒草,不时发出‘哥欧~’的声音。

    由于冬眠了将近两年,这些哥龙兽普遍掉膘严重,其中块头最大的,也不过是十吨左右,以四五六七吨中等体型居多。

    当然也有百十头的体重1吨左右的小哥龙兽,单独聚成一群,看起来憨憨的样子。

    看有几辆送饲料的卡车开了过来,有眼尖的哥龙兽,已经挪动了身躯,准备提前占据一个就餐位了。

    “吃饭了吃饭了,不要挤不要挤,头不要伸到车上!”

    穆树青一边喊着,一边把车斗里的玉米杆,一捆捆的扔进饲料槽中

    但哥龙兽太多,加之又饿的太狠,听话守规矩的不多,不一会就混乱起来,连卡车都被撞的咔咔作响,布满大牙的兽嘴,一度伸到车内,看起来十分凶险。

    张南都高度戒备了起来。

    等到玉米杆吃的一根不剩,哥龙兽们才缓缓的散去。

    “穆哥,这么喂养不行啊,玉米杆全被块头大的哥龙兽抢光了,你看那边几百头块头小的,一根玉米杆都没抢到,就那么生生的挨饿。”张南指着不远的那群小哥龙兽道。

    “我知道!”

    穆树青摇摇头道:“哥龙兽平时很温顺,但挨饿的时候脾气最燥,特别是这种刚刚结束冬眠又青黄不接的时候,这些哥龙兽最难管理,我都有点后悔养这么大的规模,养五百头就足够,只是现在我就是想卖,也没什么客户会买,春耕最早得三月份,只能我这样的牧场主自己,去想办法填饱它们的大胃。”

    “这些大型哥龙兽抢成这个样子,等它们吃饱了,那些小哥龙兽不得饿死了?”

    张南担忧的说,又不由感叹道:“那些小哥龙兽,都是大哥龙兽们的儿子、女儿,看到吃的,它们一口都不给儿女们留?真能狠的下那个心?”

    “哥龙兽扛饿能力强,一般是不会饿死的。”

    穆树青解释:“而且哥龙兽块头越大,消耗越大,越是需要食物。块头小的,消耗也小,反而能熬更长时间,这种现象在进化学上是有解释的,跟狠心不狠心没关系,只是一种自然现象,再说,一般蛋生的动物,照顾子女的用心程度没有哺乳动物高,甚至分不清谁是自己的后代,更理所当然的,不会让出食物。”

    “哦~”

    张南点了点头,又看他一副焦头烂额的样子。

    心里一动,张南说道:“穆哥,我看那些小哥龙兽挺可怜的,老这么饿着,抢不到食物,我都觉得不忍心,要不这样,那群小哥龙兽,带到我的农场,我帮你养,等你这边压力小了,再把它们送回来,这样如何?”

    “你帮我养?”

    穆树青吃惊的看着他:“你一种地的,会养哥龙兽么?”

    他不是不同意,相反很乐意看到有人帮忙,但术业有专攻,这领域跨的有点大了。

    别全部给养死了。

    “我当然会养!哥龙兽巴里我已经养了一年多了,现在有5000多斤重,前段时间丹丽丝去我农场看过巴里,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也不愿意跟丹丽丝回来,不信你可以去问问丹丽丝。”

    “好像是有这么回事。”

    穆树青想起来了,前段时间丹丽丝确实去了趟张南农场,说是把巴里接回来,但没有成功,为此抱怨了好几天。

    “不过张兄,就算你愿意帮这个忙,我也减轻了负担,但哥龙兽比养牛可难多了,食量又大的惊人,得占用不少的人手,你农场事情也不少,忙得过来么?”

    “放心,不会耽误正事,抽调十几个人就足够了,再说到春耕少说得两个月,这段时间人手不会短缺。”

    “行吧张兄,你又帮我的大忙了!”

    穆树青没有矫情,点点头就答应了,管理上千头不太听话的哥龙兽,确实让他有点力不从心了,有人帮忙分担下也好。

    ……

    很快。

    体重在15吨以下的小哥龙兽数量,被统计了出来,合计134头。

    这些小哥龙兽被一头头的带上卡车,分成好几次的,送到了张南农场。

    除此之外,还是担心张南不太懂哥龙兽饲养的穆树青,从自己牧场宝贵的人口中,挑了五位人手,三女两男,也借给了张南,帮忙管理这一百多头的哥龙兽。

    丹丽丝就在其中。

    而足足134头的哥龙兽,送到自己的农场后,张南极其重视,亲自带人搭建畜棚,让人采摘了几千斤的绿色蔬菜,混上炖熟的黄豆,第一顿就让哥龙兽们吃了个九分饱。

    自然而然,喂养的过程中,一团团的白色光粒,也不忘注入它们的身体中。

    结果除了少数的十几头,完全不发生融入,大部分还是顺利融入。

    能薅到生命能的哥龙兽数量,从巴里一头,顿时增加到上百头。

    效果是极其显著的。

    在张南农场生活的第一天,这一百多头哥龙兽,就合计贡献了62单位的生命能。

    这还只是第一天而已。

    后面提供的生命能抽成还会更多!

 第六十六章 麒麟臂

    一年之计在于春。

    但在玄梦大陆,则是三年之计都在于春——未来三年要做什么,都得在这个春天提前做好决定。

    张南也召集了自己农场的几个种地老把式、管事,开了次讨论会议,商讨了下未来的耕种规划。

    集思广益,共同探讨。

    当然张南也告知了开拓局的发展政策,因为开拓局要搞那个《科技树补全计划》,所以农业领域的产出,交易所会全部无偿征收,只保留够用的口粮。

    虽然交易所会报销种地过程中的一切成本,但未来三年,赚钱发财之类的别去想了,没有这个可能。

    不管农场有多大的产出,工人们有多么辛苦努力。

    “老板,既然这样,要不我们就搞单一化种植吧。”

    弗格斯提议道:“春耕开始后,农场十多万亩的土地,只种一种作物,比如小麦,以后就只种这一种,每三个月收获一次,可以省心省力。”

    毕竟不同的农作物有不同的习性,需要用到不同的管理方式,才能保证高产。

    种植的作物如果经常发生更换,对农业工人不太友好,学习成本较高,劳动过程复杂,身体心理都容易疲劳。

    但农田轮作的话,对土壤肥力的保持,抗板结化,土壤生物健康,都有很大的好处。

    如果长期种植单一的农作物的话,对土壤的破坏性很大,如肥力流失、易板结化,有害菌落大量繁衍,病虫害概率提升等,好处只是可以如同工业流水线般,不断的重复同一套动作,熟练之后,确实可以轻松很多。

    但……

    “不能搞单一化。”

    张南摇头道:“虽然我也这么想过,一方面这对土地的伤害大;另外,开拓局的特殊时期,不会一直下去,以后会恢复正常,所以我们也得为以后的发展做准备。”

    “老板,您的意思是?”巴索问道。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我们农场,以后经营的方向,不再是成为大宗粮食的供应农场,而是成为一个种子培育基地,为广大的农场主,提供最优质的良种,卖出一个更高的价格,这个计划,我称之为‘种子计划’……”

    张南说出了自己脑中的想法。

    也顺便介绍了开拓局的‘种子退化危机’。

    “虽然这是一场危机,于我们却是一场机会,张南农场地势偏高,较为缺水,最主要种植的几种农作物,是玉米、小麦跟大豆这三种,那么我们就先从这三种作物开始,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研究出至少三个品种的高产种子,让它们的优良性状稳定下来,成功之后,再对外进行推广。”

    “老板,你说的非常好,我也觉得很有前景,但具体怎么育种,我们都不知道,您知道具体该怎么做么?”

    卢姆开口说道,提出了他的问题。

    “这个问题很不错!”

    张南对他点点头:“农业育种技术你们不懂,我可以对你们进行相关培训,掌握理论基础,甚至有人完全不懂也没关系,照我说的去做就行了,最核心的技术由我去搞定,你们不用担心跟害怕。”

    “实际工作中的做法,就是模仿‘十百千万’农业工程,搞一个类似的筛选流程,以小麦为例,每次种上万亩的‘普选田’,从里面选出一批优秀植株的种子,种一百亩的‘潜力选拔田’;‘潜力选拔田’成熟后,再从其中选出一批优秀植株种子,种在五亩面积的温室大棚中,不受外界环境干扰。”

    “而五亩的温室大棚田,可以称之为‘冠军选拔田’。”

    “经过这层层选拔,从‘冠军选拔田’里胜出的冠军种子,再经过几轮的种植与筛选,想办法让它的性状稳定下来,保持不变,然后就可以先在农场推广,再推广到其他农场。”

    万亩普选田——百亩潜力选拔田——五亩冠军选拔田。

    这么一套‘万百五’体系,是张南花了多天时间,绞尽脑汁构思出来的。

    其中百亩潜力田与五亩冠军田,张南肯定是会用到白色光粒,进行精确观察的。

    如果后面的白色光团足够多,万亩的普选田,也是有可能实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