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乱世栋梁-第3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据说自晋末以来,历代朝廷兵马,都未攻入邺城!

    我们却做到了!哪怕只是入城片刻就出来,但也是做到了!

    一处处篝火边,兵卒们唱着歌,烤着采必然了得,但北国人物众多,祖珽这么有名,主要是因为其人品行极其恶劣。

    用八个字来形容,就是:坑蒙拐骗,贪财好色。

    为官,贪污受贿,中饱私囊。

    任仓曹时,蛊惑上司一起伪造公文,从粮仓里偷运粮食十车,倒卖赚钱,此为监守自盗。

    事发后,当时的丞相高欢亲自审案,祖珽凭借诡辩之才,把责任全部推到了上司的身上,自己却全身而退。

    不久,祖珽再次伪造公文,从粮仓运走了三千石粟米,要发一笔横财,却再度败露。

    高欢暴怒,将祖珽打了二百鞭之后,贬去做苦役,因表现突出,后来得释放,成了丞相府的奴仆,替代苦役。

    为人,偷窃成癖。

    出席酒宴,经常偷贵重餐具,譬如某次于席间偷铜碟,被当场查出来,不以为耻,满不在乎。

    甚至参加高欢举办的酒宴时,也要偷,偷金酒杯,被当场查出来,高欢爱才,不予追究。

    祖珽因为医术高超,曾任尚药丞,管御药,结果偷窃贵重的胡桃油,再度被免官。

    给高欢嫡长子高澄做佐官时,偷窃宫中藏书,按律当绞,高澄惜才,免罪。

    结果祖珽死性不改,又继续偷书,其惯偷恶名传播甚广,连齐帝高洋见了祖珽,也常说“贼来了”。

    祖珽除了喜欢偷窃,还没良心,道德底线极低。

    当年高澄准备受禅称帝,却被膳奴刺杀身亡,当时在场的心腹也伤亡殆尽。

    被砍成重伤的陈元康,临死前拜托好友祖珽写遗书,把自己存在另一好友处的二十五锭金子取出来,交给家人。

    祖珽答应了,事后凭遗书从其好友处拿金子,分两锭给对方,以作封口费,剩下二十三锭据为己有。

    甚至还偷陈元康藏书数千卷。

    为人好色,和同好们纵情声色且不说,居然和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妪私通,还当着其他人的面和老妪打情骂俏。

    还以财物引诱官眷到府一起快活,并与其他轻薄子弟“递寝”。

    这“递寝”,就是“轮流睡”的意思。

    简而言之,祖珽此人品行极其恶劣,劣迹斑斑,屡次被贬、罚、服苦役,却总是能死灰复燃,得上位者任用。

    原因就就是真的有才学,且能力极其出众。

    所以,这是个优点和缺点都极其突出的人。

    对于李笠而言,他觉得最惊悚的就是这位老兄居然和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妪私通。

    李笠觉得男人好色不算什么,但也不由得惊叹:一个老阿婆你都下得去手,简直是奇葩啊!

    本来,“敌国皇帝身边秘书来投效”这种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李笠该高兴,但来投效的居然是“奇葩”,那就尴尬了。

    李笠甚至有一种担心,担心这品行极差的人物进了自己的团队,会不会极大拉低自己团队的道德水准及风评?

    未必。

    首先从时代背景看,高欢执政时期,魏国东魏的风气就是权贵大肆贪污受贿,而有司不管,也不敢管。

    权贵子弟终日声色犬马,有奇葩言行的人多得是。

    所以祖铤的品行虽然差,却不过是个随大流的俗人,无非是道德底线更低一些。

    手头紧,开销大,却无法大贪,就只能靠监守自盗、小偷小摸敛财。

    若环境改变,对方未必会如此行事。

    其次,从个人能力看,祖珽既然劣迹斑斑却依旧得高家父子三人任用,想来确实是有才学,甚至是脱颖而出的那种才学。

    其三,让祖珽给自己效力,可以千金买马骨,这种品行极差的人,若在他手下都能量才而用,别人看了,只会愈发有投效之心。

    最后,对于官员而言,个人品行和才能为两码事,不影响其担当重任,最典型的就是汉初功臣、“盗嫂受金”的陈平。

    李笠觉得祖珽品行恶劣是事实,才华出众、能力强也是事实,居然来投奔他,或许是情急之下的变通,但也说得过去。

    因为对方目睹了火炮的威力,所以可能意识到一点:有了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就有了绝对的武力,可以扫平一切。

    所以,对方要投机,觉得他有可能成为第二个高欢,虽然出身微寒,却能依靠武力,击败对手,权倾朝野,然后

    届时,这位就是从龙之臣,起家元老,能获得最大程度的利益回报。

    当然,这奇行种能否真的为他所用,还是个未知数。

    对方道德底线很低,脸皮厚,节操、良心估计是没有的,若觉得在他这里不顺心,说不定还会偷溜。

    眼见着祖珽滔滔不绝说了不知多久,李笠递了杯温水过去,趁着对方喝水、不再说话,便开门见山:

    “我是不会投奔齐国的,也不会放你走,不如,就为我做事吧。”

    祖珽却没直接表态:“不知君侯需要在下做什么?”

    李笠也不直接回答:“先到寒山再说,那里到处都缺人。”

    “既如此,在下从命。”

    求职者和用人单位达成了试用意向。

    李笠又问:“我烧了齐国太庙,齐军必然大举南侵,若对徐州只围不攻,却入淮南烧杀抢掠,如之奈何?”

    祖珽笑起来:“君侯既然敢入邺城烧太庙,想来已有应对之策,在下何必多言?”

    李笠懒得废话:“说来听听,闲着也是闲着。”

    祖珽闻言挠了挠右眉眉尖:“想来,君侯的后手,就是兵锋直指青州吧,若官军咳咳,齐军南下入淮,恐怕青州后院就着火了。”

    “这一点,陛下邺城那边,迟早会想明白的,而西面关中,又不得不防,所以权衡利弊,恐怕最后,还是得直奔徐州而来。”

    “而君侯在徐州严阵以待”祖珽看着篝火,轻轻笑起来:“说不定,又能有一场大捷了?”

 第一百三十四章 期盼

    建康,皇宫,太极殿前东堂内,架子上摆着许多牌位,许多官员驻足架前,看着这些牌位,议论纷纷。

    有官员向观众们介绍起各牌位代表之人物及身份。

    牌位分两拨,归属于两位齐国先帝:

    第一拨,为神武皇帝及配享其庙庭的大臣已故的牌位。

    第二拨,为文襄皇帝及配享其庙庭的大臣已故的牌位。

    神武皇帝即高欢,文襄皇帝即高欢之子高澄,帝号均为追封。

    因为高澄掌权不过数年,又有许多老臣还活着,所以配享其庙庭的大臣很少。

    这些配享太庙大臣的职位、爵位,包含追赠、追封。

    虽然只是牌位,但意义非凡,因为这些牌位,本来供奉在邺城齐国太庙,如今却在建康。

    今日向满朝文武展示过后,便会收入武库。

    有这些牌位在,便能彰显大梁的赫赫武功:王师攻入齐国国都邺城,烧太庙,全身而归,来去自如。

    群臣之中,鄱阳王萧范看着这些牌位,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李笠果然说到做到,真的率军攻入邺城。

    哪怕只是进城片刻,也是进了,所以,这是自衣冠南渡以来,王师第一次攻入邺城。

    前不久,徐州刺史、新平公李笠,得知先帝遇刺身亡一事,有齐国细作参与其中,于是愤而起兵,渡过黄河直扑齐都邺城。

    突破齐军重重拦截,从东面攻入邺城,击杀齐国宗室、上党王高涣,烧了齐国的太庙,救贞阳侯萧渊明。

    然后全身而退,收兵回徐州,如此武功,怎能不让人激动?

    也就只有将近三十年前,大通年间陈庆之率七千兵马,护送元魏宗室元颢入洛阳之功,才能与之媲美。

    那年,萧范三十岁。

    往事历历在目,转眼三十年过去,六十岁的萧范,又见到一次令人热血沸腾的入京之战,如能不激动。

    而李笠,还不到三十岁。

    毫无疑问,齐国接下来会大举反扑,极有可能渡淮南下,烧杀抢掠。

    但是,按照李笠的判断,只要淮南一线城池严加防备,齐军迟早会因为顾忌青州地区被梁军猛攻,而被迫把兵锋对准淮北徐州。

    届时,李笠来负责解决齐军主力,将齐国的疯狂进攻化解。

    如果别人这么说,萧范只会认为对方是大言不惭,但若是李笠这么说,他就相信对方能做到。

    若做到了,对于萧范也颇有好处,方便他在中枢抓权。

    萧范在期盼未来,参观牌位的官员们也喜形于色,有官员感慨:“新平公真乃国之栋梁,不枉先帝取字维桢。”

    这感慨得其他官员认同,即便有人鄙夷李笠的出身,但李笠的表现,无人可以质疑。

    自太清二年侯景作乱以来,将近十年间,李笠的表现,对得起先帝的知遇之恩,对得起徐州刺史一职所肩负的重任。

    李笠镇守淮北徐州,为国家防御北境,保淮南平安,那么别人赞一声“国之栋梁”,不为过。

    一旁,湘东王萧绎有些走神。

    经过前一阵子的折腾后,他精力不济,病怏怏的,加上鄱阳王萧范凭借破获谋逆大案之功,坐稳位置,辅政之权,萧绎自然是拿不回来了。

    而王妃徐昭佩已经回到王府,气焰极其嚣张,成日里和他对着干,又与王氏姊妹针锋相对,湘东王府里气氛极其微妙。

    心力憔悴的萧绎,恨徐昭佩入骨,却又不可能休妻,只能与其周旋,哪有心思争权夺利。

    一想到今日那毒妇不知还会搞出什么事来,萧绎的独眼中目光暗淡,背影看上去有些萧瑟。

    眼前这些被缴获的齐国君臣牌位,对他而言,仿佛不存在一般。

    。。。。。。

    私第,彭均正与到访的王琳饮酒,又有各自部下在座,推杯换盏,现场气氛十分热闹。

    彭均护送贞阳侯萧渊明回建康,并作为官军入邺的主要将领之一,顺便回京报捷,所以这几日应酬极多,不断向其他人讲述此战过程。

    今日王琳应邀到访,彭均自然要介绍一番,但重点在于沿途所见所闻,而战斗细节则模糊带过。

    尤其是如何歼灭邺城东郊敌军、如何破门,入城后如何坚守街道,把来犯之敌瞬间击溃。

    因为涉及火炮,所以战斗经过不可能据实相告,彭均按着李笠教的台词,给出一个说得过去的缘由。

    那就是:敌军虽然凶猛,但我军将士奋力拼杀,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趁其被打懵之际,入城烧太庙、救贞阳侯,然后马上撤。

    彭均做了个比喻:

    “就像一个权贵子弟出行,随从众多,前呼后拥,可我们趴在墙头,趁他从面前经过,跳下去抽一个耳光就跑,打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

    “这招数只能用一次,往后可就不好使了,现在再让我们来一遍,怕是连黄河都过不了。”

    这比喻很形象,王琳笑道:“他们以为,把南岸船只聚拢到北岸,你们没船就无法过河。”

    “没想到,你们居然把船装上轮子,如同马车一般,带着出征,不需要用他们的船。”

    王琳的左臂殷晏,之前就和李笠、彭均打过交道,颇为相熟,由衷赞叹:“李郎用兵从来都是出其不意,给船装轮子,谁能想到?”

    彭均笑着摆摆手:“莫要说你们,我们都没想到,所以,北虏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