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乱世栋梁-第4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知道,太后可是提防着这帮小叔子,提防叔夺侄位,毕竟前不久,齐国那边才刚来了一出。”

    见胡炜一脸生无可恋的模样,李笠安慰:“人生不会坦坦荡荡,你也莫要往心里去,想开点。”

    更应该郁闷的是李笠,胡炜见李笠一脸轻松,叹了口气,点点头。

    。。。。。。

    翌日,午后,私第,刚回建康不久的王琳,招待应邀前来作客的李笠。

    “大王情况如何了?”李笠问,王琳摇摇头:“唉,就靠人参吊命。”

    李笠又问:“那,将来王妃闹起来,你们怎么办?”

    “还能如何,朝廷来定吧。”王琳不住叹气,他被湘东王叫回来,无非是给世子萧方诸撑腰。

    湘东王知道自己一旦去世,王妃必然闹事,找太后哭闹,要让嫡孙萧庄继任湘东王王位。

    于是湘东王把在淮北亳州任职的王琳叫回来,也好给王氏姊妹和萧方诸壮胆。

    外任刺史,未得许可不得擅自离开任职地,所以湘东王在请辞“录尚书事”之前,动用权力,把王琳调回来。

    王家兄弟,如今在世的是王珣、王琳,王琳比起兄长王珣,能力更强,更有胆识,人脉也更广。

    给姊妹以及萧方诸撑腰,胜算更大些。

    毕竟,涉及“兄终弟及”还是“父死子继”的话题,当朝太后以及宰辅们,不好反驳湘东王妃的请求。

    虽然湘东王自有门生故吏以及心腹,但涉及这种事,其他人也不好多说什么。

    且湘东王死后,湘东王妃就是王府后宅之主,到时候搞起事来,王氏姊妹这两个妾,十分被动,萧方诸也不好对嫡母有什么过激行为。

    毕竟东海徐氏子弟,在朝中也颇有任职高位者,湘东王妃的兄弟没几个在世的,却还有侄儿们可以依靠一下。

    所以,湘东王让王琳回京,就是让王琳这个兄弟、舅舅,来尽心尽力给姊妹和外甥撑腰。

    王琳明白事不宜迟,马不停蹄赶回来。

    说了一会,王琳把话题转到另一边:“我有所耳闻,说等寻阳王录尚书事,于军事这边,要重用勋臣子弟、将门之后。”

    “虽然不知是怎么个重用法,不过,希望你莫要多想。”

    “你这是安慰起我来了。”李笠笑起来,接过话茬。

    “国朝定鼎,勋臣及将门子弟,出身为京兆韦氏,河东柳氏,河东裴氏,又有南归的泰山羊氏等,他们虽然比不上王谢高门,但名声依旧显赫。”

    “朝廷用他们来装点门面,和齐国那边比起来,也颇为气派不是?”

    “况且远亲众多,在周、齐两国,都有同宗子弟身居要职,关键时刻,这种宗亲关系,能派上用场也说不一定。”

    “譬如招降纳叛,同宗之谊,天生就能拉近相互关系,若招纳其他士族出身官员,士族对士族,也让对方觉得有面子。”

    王琳听出李笠语气中的“怪调”,却不接话,而是听着。

    李笠继续说:“再说京兆韦氏,当年钟离大战,大破魏军的韦睿,威振天下,有韦虎之称。”

    “其子孙在侯景作乱时,或勤王,或守台城,无愧国恩、皇恩。”

    “其孙韦粲,为文帝心腹,侯景作乱时率军勤王,在建康鏖战,为国捐躯,同时战死的还有几个儿子,以及族人上百,可谓满门忠烈。”

    “现在,朝廷要重用韦氏子弟,担当军戎重任,也是理所当然。”

    “河东柳氏也是同理,而河东裴氏、谯郡夏侯氏,本就是国朝勋臣,在两淮深耕多年,如今对其子弟加以重用,无可厚非。”

    李笠举例:“谯郡夏侯氏,郡望可就在如今的亳州地界,若以谯郡夏侯氏子弟任亳州刺史,对于收买当地豪族人心,大有助益。”

    “虽然当年,夏侯氏出了个忘恩负义的逆臣贼子夏侯譒,但树有枯枝,不能就此否定夏侯氏子弟的一片报国之心,所以朝廷也该给个机会了。”

    “而说到泰山羊氏,坚守台城的羊侃老将军,我可是佩服之至,如今泰山羊氏诸将,蓄势待发,为国效命,不会拖泥带水。”

    “有这些勋臣、将门子弟在,朝廷不愁没有栋梁之才可用,让这些勋臣、将门子弟担当大任,才是正本清源之举。”

    李笠的话愈发阴阳怪调起来,让王琳觉得十分尴尬,情绪不知不觉间被对方调动。

    战场之上,出身有何用?

    难道能面门中箭不死?头被砍断不死?还是报了名号就能打胜仗?

    打仗,看的是实力,能打胜仗就是有实力,和出身无关。

    自侯景之乱起,梁国国内战火不断,能否在战场上立功,机会对于武人们来说都是一样的。

    对于王琳来说,他是会稽兵家出身,大多数部下说得好听是江湖好汉,说得难听就是群盗。

    十余年来,他们靠在战场上浴血奋战,流泪、流汗又流血,才有了今天的官职和爵位。

    而不是靠抢勋臣、将门子弟的机会,捡便宜捡回来的。

    现在好了,国内无事,也无外患,就觉得我们是粗鄙莽夫,觉得摆不上台面。

    要让士族子弟取而代之,登堂入室、谈笑风生,我们就被拒之门外,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真是岂有此

    王琳越想越不痛快,却忽然惊觉:我怎么被李笠给带歪了?

    明明是我来劝你想开点,结果变成我想不开了

    他收拾心情,看向李笠:“寻阳王录尚书事,执掌朝政,总是要考虑多一点,有些人事任命,我觉得应该是表面功夫,所以,莫要往心里去”

    李笠见王琳一副“明明自己一肚子火,还要劝别人冷静”的样子,真想笑。

    人亡政息,主政之人一换,政策大调整在所难免,古往今来大体如此。

    所以,李笠敢搞事的前提,是有能力平事。

    湘东王完蛋,接任“录尚书事”的必然是某位皇叔,退一步是某位老资历的宗室藩王,再怎么轮也轮不到李笠。

    除非他直接造反、夺权。

    寻阳王录尚书事后,必须“回馈”支持者们,接下来定要“正本清源”,如此,才能做到“人心所向”。

    “尚书省会很热闹,今日,寻阳王正式录尚书事。”李笠说完,喝了一杯茶,说:“我忽然想起一件事。”

 第八十九章 忠臣

    叙述一件事,应当包含四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李笠要说的事,是去年二月,发生在齐国国都邺城尚书省里的一件大事。

    涉及人物,是齐国的辅政大臣杨愔、燕子献、郑颐等,以及齐国少帝的叔叔,常山王高演、长广王高湛。

    王琳听到这里,眼皮一条,面色平静,侧耳倾听。

    李笠继续说下去,说的是自己听人说过的事件细节。

    高演和高湛是少帝亲叔,位高权重,又是太皇太后娄昭君的嫡子。

    当高洋去世时,娄昭君动过“兄终弟及”立高演为帝的念头,所以二王对少帝构成了极大威胁。

    杨愔决定调虎离山,将二王调出京城,然后剪其羽翼。

    同时将二王调离京城,此举意图太过明显,于是杨愔和燕子献、郑颐想了个办法。

    让高湛任并州刺史,坐镇晋阳,而高演留在京城,录尚书事。

    依例,常山王高演录尚书事,要在尚书省设宴,接受百官道贺,顺便为即将离京的长广王高湛践行。

    杨愔等辅政大臣也应邀赴宴,但临行前燕子献觉得情况不对,觉得此去凶多吉少。

    但杨愔却觉得不必疑神疑鬼,自认行事坦荡、一心为国,没道理连去一趟尚书省都不敢。

    若如此,让同样参加宴会的勋贵们怎么看?

    而这一去,就出了事。

    席间,高演、高湛一声令下,预先埋伏的僮仆冲出来,将杨愔等辅政大臣拿下,而赴宴的几位勋贵则冷眼旁观。

    杨愔知道事泄,以至于二王和勋贵们勾结,设宴诱他们前来自投罗网,便大声质问高演,自己为了少帝和国家而削藩,有何过错。

    高演无言以对,和杨愔有过节的高湛直接下令动手,杨愔等人被打得头破血流,杨愔被打得眼珠都爆了一个。

    二王随后押着伤重的杨愔,率兵冲入皇宫,直趋皇太后李祖娥和少帝高殷所在昭阳殿。

    这时,忠心护主的武卫将军娥永乐,率领上千禁军赶到,和二王在殿前对峙,只等少帝一声令下,便要奋力一搏。

    结果,同在昭阳殿的太皇太后娄昭君,三言两语,把皇太后李祖娥及少帝高殷震慑得瑟瑟发抖。

    娄昭君又给儿子高演、高湛做保,说此举绝不是造反,而是为国除奸,事后,也绝不会叔夺侄位。

    说高演会如周公姬旦辅佐周成王那样,即便把持朝政,也一定会“七年归政”。

    皇太后和少帝已经说不出话,娥永乐未得皇帝旨意,无法号令禁军将士拼命,只能放弃抵抗。

    于是,高演、高湛二王发动的宫变大获成功,杨愔伤重,当时就死了,忠心护主的娥永乐也被处决。

    李笠说完,问王琳:“我是听人说起,才知道一些细节,你对这件事,清楚么?”

    王琳摇摇头,李笠又说:

    “我听人说,娄昭君得知杨愔遇害,痛哭流涕,说杨愔是栋梁之臣,所作所为,虽然不利二王,但也是为了少帝,为了国家,不该痛下杀手。”

    “后来还参加杨愔的葬礼,并为杨愔按上一只金眼。”

    “高演也追悔莫及,便下令不抓捕杨愔等辅政大臣的家眷问罪。”

    说到这里,李笠问王琳:“你觉得,这对母子的表态,可信么?”

    王琳看着李笠,沉默片刻,回答:“不可信,无非是演戏给别人看罢了。”

    李笠笑起来:“对,就是演戏。”

    “娄昭君演戏给别人看,为的是降低些许儿子发动宫变带来的不良影响。”

    “至于高演,刚说完不追究亲属,才过几天,就要逮捕各辅政大臣家眷,一个都不放过。”

    “也亏得佐官看不过去,觉得如此食言真的太不像话了,苦劝之下,高演才改为只杀各辅政大臣长房,以此立威。”

    李笠又问王琳:“你觉得,这样立得了威么?”

    王琳依旧看着李笠,心脏剧烈跳动,后背发凉。

    良久,回答:“不,只会让人看出,当忠臣没有什么好下场。”

    “噢?何以见得?”李笠明知故问,王琳回答:

    “很简单,辅政大臣为少帝着想,削宗王权力却落得惨死,禁卫将军忠心护主,事后被处决,那么往后,就不会再有文武官员,为维护国君而坚持臣节。”

    李笠拍案叫好:“所以我觉得,这年头,当忠臣真是艰难。”

    王琳再次盯着李笠,感觉眼前这个老熟人,此刻如同一头猛虎,正不怀好意盯着被逼到角落、无处可逃的小兽。

    那小兽,就是王琳自己。

    王琳艰难开口:“李郎,李郎,再再多坐一会吧。”

    这不是请求,是哀求。

    他心中哀叹:你既然觉得当忠臣好难,那今天就就别掺和

    王琳此次回京,确实是因为外甥,但具体要对付的人,不是湘东王妃,而是李笠。

    但他不想和李笠为敌,一为交情,二是因为,若以李笠为对手,他没有信心可以获胜。

    然而李笠方才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