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乱世栋梁-第4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梁森闻言一愣,问:“世子呢?世子可得找个好人家的女郎,将来大有助益。”

    “好人家?你是说世家高门?哪个世家高门看得上我的出身?呵呵!”李笠也不只是喝多了还是怎么的,语气有些不善。

    “世家高门又怎么了,他们懂什么!!懂实务?懂兵事?除了空谈,还会什么?”

    “他们天生就是贵人?和我们有什么不同,莫非dna多几对碱基?”

    梁森听得莫名其妙,心里嘀咕:“滴恩埃”是什么?“捡鸡”又是什么?

    “他们垄断知识,就想世世代代衣食无忧?呸!妄想!!我迟早要开公办学校,普及义务教育!”

    梁森见李笠好像喝得有些上头,却继续倒酒,赶紧劝,哪里劝得住。

    李笠酒后很容易话多,现在絮絮叨叨的,东拉西扯,又扯到儿女亲事。

    梁森的儿子还小,女儿更小,武祥也不例外,所以现在说亲事太早,但不妨碍李笠提前给未来亲家吹风。

    他有不少儿女,将来还会跟多,但李笠不想厚着脸皮找世家高门联姻,他只想儿女找到好伴侣。

    至于前途,当爹的来办就行了!

    梁森见李笠好像一肚子牢骚,便问:“最近不少官员上表,请求皇帝亲政,你怎么看?”

    “怎么看?看热闹,录尚书事的又不是我”李笠哼哼着,“若要表态,我认为好歹等年满十八岁,毕竟按国朝户籍制度,男子十八岁才算成丁。”

    梁森有些疑虑:“若这么表态的话,皇帝会不会不满?似乎,皇帝很想大展拳脚。”

    李笠不以为意:“太后会给他套笼头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而且,皇帝如今抱得美人归,干柴烈火的烧,亲不亲政,也不那么紧要了”

    。。。。。。

    清晨,寝宫,睡眼惺忪的萧询,看着身边秀色可餐的郑静语,安耐不住躁动,再次“翻身上马”。

    干柴烈火就要烧起来,却见美人一脸羞涩,萧询这才发现旁边候着、准备侍奉他起床的宫女,颇为碍眼。

    宫女见皇帝摆摆手,识相的转到外间回避,听着里面动静,低头不语。

    皇帝御驾亲征,带回一位美人,这位美人出身荥阳郑氏,其门第不亚于王、谢。

    得太后允许,皇帝如愿以偿。

    但太后有些不放心,安排宫女每晚侍奉,一来担心皇帝索求无度伤了身子,二来提防郑氏“失态”。

    什么是提防“失态”?太后所指,是提防郑氏心不甘情不愿、奋力反抗时伤到陛下。

    不过,自第一晚起,皇帝就得偿所愿,然后欲罢不能,和新人好得如胶似漆,每晚干柴烈火都要烧许久才消停。

    清早还不够,还要折腾,很晚才起床,于是这段时间以来,宫女们已经习惯了。

    风雨声大作,宫女们只当没听到,心里却想着皇帝是如何宠爱郑氏,也不知自己能否有如此福气。

    床上,萧询不住挣扎,蹬着双腿,渐渐窒息。

    他仰面躺着,被郑静语坐在胸膛,对方双腿跪压萧询双臂,而萧询口中塞着布巾,脖子被一条丝带勒着,胸膛被压迫,根本就喊不出话。

    化名“郑静语”的何玉缘,奋力扯着丝带,要将这个男人勒死,为死难的亲人报仇。

    她出身陈郡(阳夏)何氏,陈郡何氏的门第虽然比不上在南朝跻身一流的陈郡谢氏,但依旧是上流士族。

    本来,她即将嫁做人妇,夫妇相敬如宾,未曾料吴贼来袭,不分青红皂白,攻破家族堡寨,抢夺粮食、财物,杀害无辜。

    何玉媛的亲人死于这场兵祸,亏得兄长率部曲奋力突围,带着她逃出去,才躲过一劫。

    而她的未来夫家,也因为树大招风,引来吴贼围攻,家破人亡。

    何氏兄妹经此劫难,悲痛欲绝,发誓要为死难亲人报仇。

    既为何家,也为何玉媛夫家,又为所有在此兵祸之中丧生的人们,报仇。

    何歆要刺杀攻破自家堡寨的梁将,又要为其他死难者报仇,光杀几个梁将,无济于事。

    所以,何玉媛牺牲自己,在兄长的安排下,扮做阳夏郡守郑蕴的女儿郑静玉,接近梁国皇帝。

    这个男人,占有了她,夜夜索求,她心中悲愤,却曲意奉承,寻求机会动手。

    但总有宫女碍事,何玉媛等了几日,现在终于等到了机会。

    机会稍纵即逝,她急切间找不到利器,而发簪尖也是钝的,无法一击致命——她不确定戳眼能否弄死萧询。

    但用丝带勒,一样能勒死人!

    看着面色铁青、奋力挣扎的萧询,她的心中只有恨,每一次被对方侵占,她心中都痛苦不已,却要装作欲拒还迎,身心备受煎熬。

    事毕,自己蜷缩着躺在仇人身边,想起横死的亲人,心里的伤口不断滴血。

    所以,她快装不下去了,也顾不得藏什么利器,机会一来,就要一击致命。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于是,河南烽烟四起,她的家人,死在天子之怒下。

    而匹夫之怒,天子血溅五步,所以,梁国天子,要死在她手上。

    此刻,即便何玉媛体力不支,也死死扯着丝带,

    面色铁青的萧询,已经喘不过气,双蹬着蹬着,渐渐无力。

    意识在消失,他看着眼前那一脸怒容的美人,只觉难以置信。

    想喊,喊不出来。

    外间,有宫女觉得不对劲,偷偷望进来,却见郑贵人坐在皇帝身上,身形摇晃。

    这一幕有些眼熟,因为之前,皇帝就和贵人这么弄过。

    宫女瞬间面颊发烫,羞得赶紧缩回去。

    心如鹿撞地幻想着,若是自己坐在皇帝身上,那该多好?

 第一百五十章 何事如此惊慌?

    宫殿,谢太后抱着小孙女,与皇后李平安交谈。

    今日一早,天气不错,本来太后想带着小孙女到花园走走,但小家伙赖在娘身边不肯离开。

    而有了身孕的李平安觉得身子乏力,不想出去,所以出游便改成了室内聊天。

    聊来聊去,聊到孩子,然后是孩子的父亲。

    小家伙长得像父亲,太后看着小孙女,自然就想到儿子小时候。

    忍不住感慨:“看见她,就想起皇帝小时候,唉,他刚生下来,就经历一场磨难”

    那是太清年间,魏国叛将侯景,南投梁国之后,再次作乱,挥师攻向建康,很快便围了台城。

    当时,萧询刚诞生,而台城已经被叛军围困,和外面消息断绝。

    叛军昼夜攻城,萧询的父亲萧大器,被高祖(萧衍)任命为台内大都督,负责城防事宜。

    不过,实际城防事务由宿将羊侃负责。

    因为战事旷日持久,台城内情况愈发不妙,因为粮食、物资短缺、又缺燃料(木柴、木炭),加上瘟疫横行,许多人陆续生病,然后病死。

    羊侃也病死了,而叛军越来越多,援军迟迟不到,台城内人心惶惶。

    瘟疫让宫里不少人丧命,襁褓中的萧询生了病,身子不舒服,昼夜啼哭,让做娘的谢氏心急如焚。

    还好,转机出现了。

    年轻的少府寺监作李笠,表现神勇,协助鄱阳王世子,以及其他官军将领,接连击破叛军拦截,靠近宫城。

    李笠甚至乘坐神奇的飞天器械,与湘东王世子一起,飞到了台城里。

    谢太后当时有幸目睹了“飞天怪物”从远处经过,当时她真是吓坏了。

    这怪物确实引起一阵惊慌,不过后来得知是援军使者入城,城内人心振奋。

    李笠入城后,叛军晚上破城门而入,当时城中局势危机,是李笠献策,挡住了叛军,将其赶出去,确保台城转危为安。

    台城解围,人们随后清理城中尸体,瘟疫消失,萧询的病也好了。

    后来,官军与叛军作战,李笠击败并活捉了侯景,让朝廷得以尽快平叛。

    那是将近十五年前的事了,谢太后说起来,仿佛这事刚过去不久,李平安静静的听着,听着别人口中所说自己父亲的英勇事迹。

    侯景开始作乱时,她还不到一岁,跟着娘在鄱阳,当然什么都不懂。

    等到稍微懂事了,和娘到建康居住,父亲却回到鄱阳当父母官。

    再后来,父亲一直在外奔波,打仗,直到收复徐州,任徐州刺史,李平安才随母亲一道,去寒山,与父亲团聚。

    母亲没有说太多父亲的英勇事迹,所以在李平安心里,父亲和蔼可亲,并不是什么驰骋沙场的威猛武将。

    再后来,又长大了些,才渐渐知道,自己父亲有多了不起。

    现在听姑婆(婆婆)这么一说,李平安再次意识到,自己父亲这十来年,立下多少功劳、做了多少了不起的事情。

    太后见李平安心情不错,便趁热打铁:“平安,皇帝总是少不了纳妃嫔,你莫要往心里去。”

    “你是皇后,莫要和妃嫔一般见识。”

    李平安笑了笑,表示没关系,她和张贵人都有了身孕,皇帝无人侍奉,也不是个事。

    郑氏是名门闺秀,举止得体,知书达理,会照顾好皇帝的。

    太后不清楚李平安这么说,到底是真心还是敷衍,不过见李平安心情不错,放了心。

    太后希望李平安这次能生下皇子,如此一来,李笠这边心就定了,也只有这样,皇帝的位置才能坐稳。

    而她也希望儿子莫要喜新厌旧,不能因为有了出身名门的张贵人、郑贵人,就冷落李平安。

    因为太后看得出来,李笠很关心女儿李平安,只要能让对方有牵挂,至少,这头猛虎出问题的可能性就小一些。

    太后认为只有李笠,才有办法协助皇帝抗衡诸位皇叔、宗室,而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皇帝御驾亲征,接连两次北伐,在李笠协助下,都大获成功,由此积累了巨大的声望,文武官员、朝野内外对皇帝的信心与日俱增。

    而萧询这两年也成长了许多,李笠功不可没,太后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假以时日,皇帝就能牢牢掌握大权,但在那之前,必须小心谨慎。

    最近,多有官员上表,请求皇帝亲政,皇帝对此跃跃欲试,但太后不同意。

    因为她认为儿子年纪还小了些,手里没有太多可用之人,时机不成熟。

    而这些官员,无非是想给皇帝留个好印象,未必能靠着这些人的支持,就让皇帝亲政、掌握大权。

    所以,太后希望儿子再等几年,建起自己的班底,理顺方方面面,届时再亲政。

    譬如,将北伐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功勋武将拉拢,让其效命,只要手中有能打硬仗的军队,有愿为马前卒的文官武将,就不怕叔叔们造反。

    这期间,需要李笠遮风挡雨,那么无论如何,萧询都要对李平安好。

    太后很注意这点,所以心里时刻绷着一根弦,督促儿子对李平安多关心,哪怕有了新欢,也得每天陪着李平安说说话。

    两人正交谈间,有内侍在外求见,太后传对方进来,传令的内侍,表情却有些奇怪。

    说什么“有奴婢做错了事,不好声张,请太后亲自处分。”

    太后心中一动,知道或许是不好给皇后看见的事,便让小孙女跟着娘玩耍,自己往外走去。

    来到殿门,见一个面色惨白的内侍,靠着殿门站立,气喘吁吁,仿佛双腿发软的模样,觉得奇怪:

    “何事如此惊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