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乱世栋梁-第5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铤点头称是,李笠看向儿子:“似是而非的说法,还有很多,譬如现在,八座尚书定任期,风声放出去了,引起热议,就有一种说法”

    “说八座尚书若定任期,就会让尚书们产生任期内‘千万别出事’的念头,于是,任上所作所为就会求稳,循规蹈矩,甚至,讳病忌医。”

    “面对弊政,不是及时进行纠正和整治,而是选择遮掩,只要自己任内不出事,管他下任如何面对。”

    “或者,施政时,追求短期利益,避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结果,不想自己任内辛辛苦苦做出来的政绩,却被继任得了去。”

    “于是,为了确保自己任期内能尽快出政绩,急功近利,竭泽而渔,放任弊政做大而不处置,错过最佳纠正时机。”

    李笠说着说着,拿生病来举例,以便年纪小的儿子能听懂:

    “就像给病人看病那般,本来病人患病,是可以治好的小病,却因为历任庸医的求稳,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变成病入膏肓的绝症。”

    “要知道,天下官僚都有一个坏毛病,那就是求稳,不喜欢出事,出事了就喜欢遮掩,实在遮掩不了,那就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实在化不了,那就甩责任。”

    官斗的技能,几个年少的皇子当然不懂,所以听得似懂非懂,但早就历练过的皇太子李昉,那是明白得很。

    李笠喝了一杯茶,继续说:

    “而各尚书实行任期制,就会加剧官员‘求稳’、‘求无事’的心态,你稳,我稳,他也稳,弊政纠正不了,国家,渐渐病入膏肓。”

    说了一通,他问儿子:“你的看法?”

    李昉挠挠头:“不实行尚书任期制,难道各国尚书或者中枢宰辅,就是某人任某职十几年,不换人的?”

    这个反问,直指问题核心:但凡皇帝有脑子,有能力施政,就不会让任何一个宰辅之位,长期被某个人把持。

    一如地方官必须异地为官,必须定期轮换那样,皇帝会定期让中枢宰辅轮换。

    所以,数百年来,不仅地方官定期轮换,中枢高官其实也是定期轮换。

    只不过相比地方官的轮换期限相对较固定,中枢高官因为掌握着大权,所以其任期长短,全在皇帝把握。

    皇帝特别相信、依赖的大臣,有时可以长期担任某职,但总体来说,中枢宰辅各职务,都要时不时轮换,以防止出现权臣。

    尤其涉及官员升迁、选拔的吏部尚书(或相应职务),正常皇帝,谁敢让某个人长期把持这个职务?

    又有中领军、中护军这样的要职,因为统帅禁军、在宫里宿卫,直接关系着皇帝全家的性命。

    除非任职之人是皇帝特别相信的人,且其这人知道轻重,否则,两个职务也要隔三差五换人。

    不然,十几年的中护军、中领军当下来,这皇宫到底谁做主?

    现在,若实行任期制,明确尚书们的具体任期,其实只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将职务调动制度化,给出可以量化的指标:任期。

    任期可以是四年,五年,六年,具体多少年合适,都可以协商。

    若现任某位尚书不称职,或者皇帝不满意,亦或是引发众怒(官僚群体之怒),该怎么弹劾、罢免、补任,也可以协商。

    所以朝廷才放出风声,引来各方热议。

    李昉总结:既然一直以来,历朝历代中枢各职务,正常情况下都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那么,对于任期制的质疑,其实没必要反驳什么。

    李笠对儿子的回答很满意,于是开始问第三个问题。

    他晃了晃手中的兑换券:“徐州的兑换券,如今信誉已经建立起来了,而且发行量比当初翻了许多倍。”

    “许多地方,尤其是两淮、河南的商贾云集之地,这张纸,被越来越多的商家接受、认可,可以当做钱来用。”

    “因为有了众多钱庄、大商号的担保,有了众多豪商的认可,人们进行大宗货物交易的时候,兑换券用得很多。”

    “薄薄的一叠纸,可抵万贯,大宗货物交易,交易双方不再需要动用车队运钱,直接将兑换券作为交易媒介,再方便不过。”

    “所以,有人呼吁,朝廷发行纸币,限定在兑换券目前立足的区域流通,取代大量铜钱,省时省力,利国利民。”

    “你觉得,这建议如何?”

    李昉没有迟疑,直接回答:“这建议听起来不错,但不可行,所以,又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话题。”

    “如今不具备纸币发行的条件,恐怕接下来几十年,都不行,朝廷一旦发行纸币,一段时间后,必然超发。”

    “一开始,超发的规模不大,但必然逐步提升,于是,纸币的信用瞬间崩盘。”

    “兑换券花了十几年,才为纸质等价物建立起来的信用,可能一个月就会毁得干干净净。”

    李笠问:“为什么?”

    李昉回答:“因为钱总是不够用的,朝堂诸公,乃至皇帝,都无法抵御印纸当钱花的诱惑。”

    “而他们一旦起了这个念头,没有人可以阻止他们超发纸币。”

    “好,好!!说得好!!!”李笠真的高兴,他对儿子们的教育,算是成功了。

    当然,他防不住儿子演戏,儿子或许是故意选他喜欢听的答案来作答。

    但是,他已经尽力教育儿子了,将来儿子真的要做死,也不关他的事。

    张铤见李笠教子有方,心中也很高兴。

    历来,雄主的太子难当,开国的第二代皇帝,也很难当。

    而宗室内讧,已经成了每个朝代挥之不去的噩梦。

    张铤知道李笠很想儿孙能够融洽相处,无论嫡庶都能好好地过完一生。

    也很想楚国能够活得长一些,至少国祚不那么短。

    所以,李笠想要改革体制,或者建立新的体制。

    确保他的儿子继位后,坐稳江山,身为兄长,能与弟弟们相安无事,国家没有造反的狂妄藩王,也没有屠杀宗室的暴君。

    而张铤,也想让自己的子孙,活在一个太平世道里。

    没有战乱,没有频繁的朝代更替,百姓安居乐业,四方平靖,天下太平,多好。

    这样的期望,不知他,无数官员,无数百姓都在期盼。

    期盼楚国真的统一天下后,大伙能够过上安稳日子,子子孙孙安稳下去。

    而不是如统一三国的晋国,虽然结束了乱世,却开启了更大、更血腥的乱世。

 第一百二十八章 人生得意须尽欢

    街道上,一辆马车在护卫的簇拥下前进,马车车厢里,祖珽端端正正坐着,闭目养神。

    仿佛又回到了当初,他即将参加对策,为前途奋力一搏的时候。

    不知不觉,几十年过去,往事历历在目。

    他家累世官宦,自己年少时便有起家秘书郎,因对策高第,为尚书仪曹郎中。

    然而祖珽的梦想,是终有一日跻身宰辅,位高权重,钟鸣鼎食,宾客如云,侍妾成群。

    但是,时局不同了,朝廷已经是武人的天下,高位为勋贵把持,想要靠过去的路数往上爬,更难了。

    为求仕途进步,他想了许多办法“扬名”,一如许多才子那样,成日里围着权贵们转。

    一次,他终于抓住机会,费尽心思为冀州刺史万俟受洛干做《清德赋》,名声大振。

    于是他的名字为当时权臣高欢所知,加上他又能吟诗作赋,与那些闻名已久的大才子和诗而唱,不落下风,于是名声更上一层楼。

    由此,得高欢看中,其世子高澄任并州刺史,他得以成为高澄佐吏、任并州仓曹参军,这是个油水很足的职务。

    虽然只是并州佐吏,但却管着山东(太上山以东地区)物资调入山西(太行山以西地区)的诸般事宜。

    【看书福利】送你一个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即可领取!

    只要时不时偷偷捞一把,可以轻松积累下不少家财。

    奈何被人抓了现行,丢了官。

    因为贪污而丢官,这很丢人么?

    也许吧,但谁在乎呢?

    高欢本人,就放纵勋贵们贪污受贿,横行不法,这些高官、勋臣明目张胆的大口吃肉,凭什么他喝一口汤就不行?

    才喝几口汤就倒霉,不是他错了,是他官位不够高而已。

    正所谓“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朝廷任由这些高官贪污,还故意放纵,那么他为什么要“迷途知返”?

    没有官做,就没法捞钱,没法应付迎来送往、花天酒地的巨大开支。

    没法花天酒地,怎么和人做朋友?这该怎么办?

    好办,勾引那些有钱但年老色衰的怨妇,凭他的手段,哪怕是耳顺老妪,也不在话下。

    人勾到了,爽也爽了,钱也不用愁了。

    有了钱,有了一起玩乐的怨妇乃至贵妇,他当然不会忘了朋友,正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一帮出身纨绔的朋友们拿了他的好处,一起玩女人玩得高兴,就会帮他跑门路,在贵人面前吹吹风。

    加上他有才华,终有一日,定能死灰复燃。

    果不其然,没得几年,又被高欢起用,这次可得换个路数。

    官军攻西贼,围了玉璧城,守将韦孝宽以孤军负隅顽抗,拒不投降,率军亲征的高欢,派人去劝,他主动请缨,入城劝降。

    如此冒险,所图当然是功名利禄。

    奈何韦孝宽不听劝,而且守城有一套,硬是耗得官军伤亡惨重,却依旧攻不下玉璧。

    高欢撤军后,不久于人世,而世子高澄,自有亲信,他一点机会也没有。

    反倒是好友陈元康,成为高澄心腹。

    不过,他也因此逃过一劫:数年后,高澄在私第为膳奴刺杀,当时在场议事的许多心腹丧命,陈元康也伤重不治。

    人生的际遇,就是这么奇妙,他要是为高澄重用,必然如崔暹、崔季舒那样,成为高澄撕咬勋贵的鹰犬。

    即便逃过当日膳奴行凶,事后,也会被找到机会报复的勋贵们弄死。

    要知道,不是谁都有崔季舒、崔暹那样的好运气,面对勋贵的报复,能保住性命,到边地走一遭而已。

    高澄死,权位兄终弟及,高洋掌权,重用的是杨愔,他依旧没什么指望能够高升。

    然而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谁也没想到,高洋竟然会在壮年之际去世。

    杨愔作为辅政大臣,想要尽心辅佐孤儿寡母,结果,两个皇叔在勋贵支持下发动宫变,杨愔被活活打死。

    换做是他,大概,也逃不过这一劫。

    还好,在那之前,一支梁军突然攻入邺城,他随机应变,做了一个选择,把自己当做筹码,押了出去。

    想到这里,祖珽睁开眼睛。

    从那时起,到现在,一眨眼,十几年过去,他终于走到了那个位置前。

    同在车厢里的一个女子,见祖珽睁开眼,赶紧将怀中抱着的水壶拿起,为郎主倒茶。

    如今已是秋末,天气转凉,郎主对茶水的冷热很有讲究,所以不能大意。

    祖珽看着这个皮肤黝黑如炭、样貌与中原人士颇有差异的女子,颇为满意,拿起茶杯慢慢品:人的模样丑是有些丑,不过谁在乎呢?

    吹了灯都一样嘛。

    其人来自南海,为海外番商舶来之奴婢,其国应该在扶南国以南,是南海诸多番国之一。

    至于是盘盘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