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乱世栋梁-第6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丞相判断,奸臣三路大军,主攻是窦泰,其余两路不过是佯攻,于是当机立断,集中兵力向往潼关来。”

    “官军精锐走小道绕过潼关,于关东郊的小关附近,打了窦泰一个措手不及。”

    “窦泰兵败身亡,奸臣得知消息,吓得连夜拔营撤退,而那当世项羽虽然拿下上洛,得知主力已退,独立难支,也就退了。”

    雷声阵阵,绵延不绝,洞内墙壁微微颤抖,人心悸动。

    但是,兵卒们听老兵诉说着当年故事,得知当初官军面临的局面,比起现在还要凶险,忐忑不安的心,稍微稳了些。

    要知道,当年,朝廷的实力比起东贼(西魏对东魏的称呼),相差十分悬殊,奸臣一次次大举来犯,哪一次不是局势危急?

    可朝廷硬是一次次以弱胜强,一次次挺了过来。

    所以,这一次,官军也会挺过去的!

    我们一定会赢的!

    兵卒们自己给自己鼓劲,吃着炙羊肉,听着外面的动静,感受着地面和墙面的微微颤抖,心中不再害怕,反倒有些期盼。

    期盼着一会敌军攻进来,他们就利用地形,和对方短兵相接。

    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

    忽然间,洞口方向火光闪烁,有不少火焰在洞外地面绽放。

    火光照亮了兵卒们的脸,他们看着外面的动静,有些懵:不是有关墙挡着么?怎么会

    “他们或许有类似投石机的玩意,能把易燃之物抛过关墙。”老兵开口,依旧一脸淡定,“赶紧把门关上,莫要惊慌。”

    老兵就是主心骨,兵卒们回过神,赶紧动手关门。

    门是什么门?磨盘大小的石块,就放在洞口。

    抽去“绊脚”,将磨盘状石块“滚”到洞口挡住,又在其上垒几颗大石头,“门”就关好了。

    外面即便烧起来,也烧不进来。

    而藏兵洞另一头有通风口,所以他们躲在洞里,不怕憋死、熏死。

    很快,“门”关上,兵卒们心定不少,洞内虽然有些拥挤,却让他们觉得很安全。

    就等“雷声停下”,和攻入关城的敌兵厮杀。

    不知不觉,太阳西沉,夕阳余晖将大地染成黄色。

    潼关及关城,在持续了将近大半天的炮击下,已经燃起熊熊大火,化作一个巨大的火盆,火光将昏黄的天空映亮。

    潼关外,楚军炮兵阵地,一门门臼炮“忠勇伯”不停发出怒吼,仿佛怒火绵延不绝,离“息怒”遥遥无期。

    阵地旁,堆积着大量灰烬,那是纸质弹药筒的“遗骸”,被炮兵们清理出炮膛,倾倒在周围。

    旁边,围观“炮击”围观了大半天的几个年轻楚军军官,掏出堵耳朵的布团,打着哈欠,对身后乌央乌央一大群看热闹的兵卒说:

    “散了,散了,都散了,赶紧回营,吃完夕食,早些休息,明早可是要入城收尸的。”

    “记住,明早先别吃朝食,不然吃多少,就得吐多少。”

 第二百二十六章 上膛上膛

    黄河东岸,蒲坂,大量楚军战船离开码头,向西而去。

    西岸,沿岸浅水区,如林的木桩绵延数十里,举目望去,看不到头。

    横渡黄河的一艘楚军战船里,兰午坐在桅杆下,默默看着眼前甲板上的甲士,又看着西岸那些用于阻拦船只登岸的“木桩阵”。

    听着岸上越来越响、越来越多的号角声,他忽然想起了家乡。

    他家所在的村子,在安陆南郊、涢水畔,岸边有芦苇荡,远远看去,就如同眼前这些密密麻麻的木桩。

    入夜,劳作一日的人们陆续入睡,此时,若是村外有人过来,村里外沿的一些守户之犬就会叫起来。

    一犬吠人,百犬吠声,村里其他狗虽然没看见陌生人,但只要有狗开始叫,它们就会跟着一起叫,吵得不行。

    现在,西岸的“狗群”叫起来,确实很烦人。

    兰午正在走神,耳边传来军士们的吼声:“打起精神来!!一会下了水,机灵些,赶紧往岸上游!”

    “虽说是冲滩,可人家在岸边钉了木桩阵,所以别指着船能靠岸,一会离岸差不多了,立刻跳船,游过去!!”

    “身上别带那么多累赘,能上岸是最重要的,但也别拉下兵器,没兵器你上岸就是送死!!”

    “全都打起精神来,现在是玩命,不是文化课学写字!!”

    吼声把兰午的思绪拉回现实,听着军士们声嘶力竭的吼叫,看着前方“开路”的快船。

    快船的移动速度很快,先一步出发,所以这些快船即将抵达西岸那“木桩阵”。

    却见船上划棹的棹手纷纷跳入水中。

    片刻后,撞入“木桩阵”的快船消失在雷鸣、火光和浓烟之中。

    爆炸清障的效果如何?看是看不出来的,不过兰午知道爆炸清障战术在实验时的效果:勉勉强强。

    事到如今,无论这些清障船是否能够成功清障,后续船只都要“冲滩”。

    甲板下,响起激烈的鼓点声,划船的棹手们喊着号子,奋力划船,让船只开始冲刺。

    兰午很快就感觉到自己所在的船快起来,距离前方烟雾弥漫的西岸越来越近。

    左右火光大作,那是同行冲滩的船只燃放“一窝蜂”,对岸上那些木栅后聚集的周兵进行攻击。

    然而船只摇摆不定,本来准头就不怎么样的“一窝蜂”,发射出去的“火蜂”真就是到处乱窜,毫无准头额可言。

    不过大量“一窝蜂”发射的动静很大,呼啸声此起彼伏,仿佛有人不断吹响冲锋的号角,鼓舞着己方士气。

    陆续有船冲到岸边浅水区“木桩阵”处,船上甲士呼喊着,跳下水,直接向岸边游去。

    兰午只觉脚下一震,见是自己所在的船撞到了木桩,停下。

    船首忽然消失,却是兼做跳板的船首横板向前放下,许多先登甲士呼喊着向前跑,经过横板,跳下水,往岸上游。

    “一窝蜂”的呼啸声中,岸上有无数箭矢迎面飞来,钉在船板上,发出“剁、剁、剁”的声音。

    兰午脑袋中了一箭,不过因为戴着兜鍪,并无大碍。

    他和同伴翻过船帮,进入船舷外挂着的小船上,松开缆绳,拿起短棹奋力划船,向前而去。

    船很窄,所以勉强穿过水中木桩阵,顺利抵达岸边,而岸上此刻火光大作,雷声此起彼伏。

    那是己方先登和赶来拦截的周兵交锋,先登们不断投掷出火油弹、轰天雷,试图击退数倍于己的敌人。

    然而周兵数量很多,来得也快,因为其戎服为黑色,所以如同一波波黑潮,不断拍向登岸的楚军。

    一直在西岸驻防的周军,已经尽可能的集结兵力,日夜提防,不让东岸蒲坂的楚军有强度黄河的可能,现在,自然是倾巢而出。

    他们凭着数量优势,以及悍不畏死的冲锋,突破火与光的障碍,撞入楚军先登之中。

    血腥的白刃战爆发,数里长的黄河滩涂一片混乱。

    就在这一片血腥之中,一张张迎风飘扬的白旗分外显眼。

    兰午所在小队,打出的旗帜就是白旗,白旗在阳光、火光、浓烟之中,显得分外显眼。

    无数登岸的楚军先登,如同被花朵吸引的蜜蜂一般,向着一张张白旗所在位置聚集。

    他们用血肉之躯,拨开“黑潮”,护送着白旗不断前进。

    兰午和同伴身上多处中箭,也亏得身着铠甲、戴着兜鍪和铁面,所以即便被射成刺猬,依旧安然无恙。

    他们奋力拖曳着从船上卸下的滑橇,要按计划,将滑橇上的“管风琴”,拖到岸上高处,哪怕只是某个土丘,也得上去。

    赶在敌军骑兵发动大规模冲锋前,让“管风琴”准备就绪。

    眼前一处丘陵,距离越来越近,而护卫他们前进的同袍,伤亡也越来越大。

    耳边又响起号角声,声音来自前方,且前方尘土大作,看样子,敌军骑兵已经在集结。

    兰午心中焦急,呼喊着“动作快些!”,和同伴以及一些兵卒一道,奋力将滑橇往前方那土丘上拖/推。

    那里,就是他们的阵地,人在阵地在,阵地丢了,人也没了。

    只有守住阵地,才能确保后续兵马顺利登岸,兰午明白自己任务的重要性。

    官军从蒲坂强渡黄河,登陆军队必然面临西岸驻防周军的疯狂反扑,因为西岸一片平坦,所以敌军必然会出动骑兵,对登陆后阵型散乱的己方进行冲击。

    所以,如何阻挡敌骑的冲撞,是登陆军队必须考虑的问题。

    面对集群冲锋的骑兵,用火炮发射散弹最有效,但抢滩登陆时,没有充裕时间运送火炮上岸,毕竟火炮登陆期间,移动起来太慢了。

    若光靠登陆步兵投掷火油弹、轰天雷,效果也不行。

    用“一窝蜂”,聊胜于无,因为在没有障碍、没有结阵的情况下,步兵要和骑兵对抗,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虽然铁丝网是不错的障碍,但是要在船只无法顺利靠岸的情况下,靠着人力泅渡把沉重的铁丝网弄上岸后,赶在敌骑冲过来前布设完毕,显然也做不到。

    兰午和同伴好不容易把滑橇拖/推上土丘,却被眼前一幕惊呆:前方,大量周军骑兵已经排开队形,时刻等着冲锋。

    之所以现在还没冲锋,是因为其步兵还在岸边激战。

    可一旦楚军击退拦截,这些周军骑兵就要发动冲锋。

    “架起来,架起来!把管风琴架起来!!”

    兰午呼喊着,眼角余光瞥见不远处的一个空地,另一个小队也开始假设滑橇上的“管风琴”。

    岸边不断有火光闪烁,楚军先登不断投掷出火油弹和轰天雷,勉强击退了周国步兵的疯狂反扑。

    就在这时,号角声起,周军步兵后退,而周军骑兵动起来,一场腥风血雨就要降临。

    骑兵在动,速度越来越快,兰午看见敌骑化作一把把尖刀,快速向岸边逼近。

    包括他这小队在内的“管风琴”,已经架设完毕,在滩涂和敌军骑兵之间,构成一道细细的防线。

    直面敌军骑兵的冲锋,但每个小队身边,不过寥寥十余个步兵守卫。

    号角声愈发凄厉,敌骑距离楚军防线越来越近,兰午奋力喊着“上膛!”,和同伴一道,不断转动“管风琴”的摇柄。

    机括声起,“咔哒咔哒”响个不停,仿佛弹子音乐盒在运转。

    大量弹珠被提升到机器顶部,然后有序进入管道。

    不,是铳膛。

    “管风琴”这种兵器,共有三十根“风管”(铳管),分三排、上下排列,参考弹子音乐盒的“供弹原理”,以手摇装置将弹丸和纸皮火药筒“上膛”。

    “咔哒”声中,敌骑越来越近,兰午奋力扯动扳机,让“管风琴”的三十个独立燧发装置“发火”。

    “爆竹声”起,“管风琴”前端不断喷射着火焰,兰午再次喊着“上膛!上膛!”,和同伴继续转动摇柄。

    不断在铳膛里燃烧的火药,不断将弹丸发射出去,一台台“管风琴”不断喷射着弹丸,由此形成金属弹丸的风暴,将当面冲来敌骑席卷。

    血花随后在骑兵群前端绽放。

    “爆竹声”中,冲锋的周军骑兵伤亡惨重,人、马倒地,随后绊倒后续的骑兵。

    冲锋的势头总是被打断,正面冲击各“管风琴”小阵地的骑兵,根本就无法接近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