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极品县令-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显然几个照面之后,柳力也被打翻在地。

    柳力不气不恼,站起来对着羽月拱手笑道,“羽月教头功夫了得,柳某自叹不如,请羽月教头多多传授几招才是。”

    他这一带头喊起了羽月教头,余下的军卒自然也见风使舵,随着高喊起来。

    此时,县衙里,罗志和鲁汉两人却开始嘀咕起来了。让手底下的丫鬟训练二百军卒,这跟当初自己来的时候,太子殿下讲的具有雄才大略的杜雷是一个人吗?这还是他吗?

    两人决定把杜雷的表现上报给太子李建成。

    太子李建成看完罗志和鲁汉的汇报,说杜雷让自己的丫鬟出面训练二百军卒,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杜雷啊,杜雷本以为你是一旷世奇才,没想到这么点挫折,便自暴自弃,在障县搞起了这个,看来本王是高看你了。”

 第140章 三线告急

    听到太子李建成这么说,魏征却是不放心的。说道“殿下,杜雷这在恒安和障县前后表现差别太大,是否他用了韬光养晦之计来迷惑大家?”

    李建成哈哈一笑,“能做出让丫鬟训练军卒之举,这算哪门子的韬光养晦,不过是据此发泄对朝廷的不满而已,此人功利之心太重,我看以后不必再为他操心,找个机会让罗志和鲁汉回来吧。”

    太子李建成此时并不知道,自己的这个决定为以后埋下了隐患。

    杜雷的表现也传到了齐王李元吉的耳朵里。

    他摇头说道,“唉,本王还以为杜雷会是一个劲敌,现在看来让马彪刺杀他,反倒是本王高看他了。”

    薛万彻不解的问道,“殿下何出此言?”

    齐王李元吉不由得一声冷笑。“杜雷从长海调到恒安,又从恒安到了障县,为官三地,都是县令,一千守备军卒又被我二哥抽走了八百前往了渭州,想来这杜雷对朝廷不满,藉此发泄心中的私愤。”

    薛万彻听了点点头,说道“殿下言之有理,如此看来杜雷心胸狭隘,难成大器。”

    经过了一周的训练,这二百军卒的体能有了较大的提升,从军营跑到艾山再跑下来回到军营,也不过一个时辰,而武功在羽月的调教下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考虑再三,杜雷决定开始教授他们箭术。

    射箭并非羽月等人所擅长。

    这就轮到了耿庄、常富这几名老玄甲兵大显身手。

    不得不说,这几名老兵游子箭术,果然十分了得。

    百步之外,二石之弓,箭箭扎在靶心,绝无虚发,看着杜雷也忍不住击节叫好。

    韩庆等人自然是心服口服,一字排开,在耿庄他们的指导下先从半石之弓,五十步开外的箭靶射起。

    不知不觉半个月过去了,李世民和大元帅李靖也从渭州转到了雁门关。这一路看过来两人还是发现了不少的问题。

    最大的一个问题便是相互之间的衔接和敌情的通报。

    这个问题在冷兵器时代,显然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近了可以烽火狼烟,远了也只能靠八百里加急。

    回到长安城,李世民忧心忡忡,如果不能把这个情报传递的及时性给解决,显然在应对突厥方面还是要吃亏。

    障县。

    这天傍晚杜雷正要吃饭,忽然有人来报,说有恒安县来的特使求见。

    恒安县来人了,这倒是出乎杜雷的意料之外,急匆匆迎了出来。

    来人躬身一礼,笑着递上一封信,说道,“杜县令,我奉北恒州别驾彭晏之命,给您送来一箱东西。”

    彭晏送来的东西自然是银子了,开开心一看果然是银子纹银两千两。

    好了,现在一万两银子凑齐了,这个银子到底该何去何从?杜雷需要好好思索一番。

    ……

    此时突厥的军营里面却显得异常的忙碌,颉利可汗把自己的几员大将都召集起来。

    “各位现在唐朝里面,李渊的三个儿子明争暗斗,拉帮结派,边关的守军各自为政,相通不畅,正是我们进军的好时候。”

    大元帅吐蛮。第一个站出来。“可汗陛下,他们汉人有一句话叫做,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末将以为,上次我们进攻北恒州失利,这次还得进北恒州,唐军绝对意想不到。”

    叠罗支却是摇摇头,躬身一礼,朗声说道。“父可汗,孩儿以为北恒州位置偏僻,即使我们攻下来也没有多少的油水。”

    “倒是北恒州再往东几百里,突破了居庸关便是冀州和邯郸,那可都是富庶之地,想来不会让我们失望。”

    颉利可汗点点头。“嗯,不错不错,不过这一次我们干脆给李渊来个大点儿的动静。”

    沉思许久,颉利可汗制定出了作战方案,这次方案的出台,让叠罗支也看到了父王的决心。

    颉利可汗的算盘是他带突厥的本部大军攻打居庸关。

    命夷男率薛延陀部,攻击自北恒州到雁门关一线。

    命突利可汗攻击秦州。

    三线出击的最终目的,还是掩护他攻打居庸关。

    准备数日之后,随着一声号角,三线的战事正式打响。

    北恒州急报。

    居庸关急报。

    秦州急报。

    一时之间,边关处处狼烟,烽火连天。

    消息传进了长安城,当时引起了朝野震动。

    三路敌军压境,李渊也明显感觉到了压力。

    早朝之上。当众人三呼万岁之后,他直接开口问道。“诸位爱卿,现在大敌当前,你等可有何退兵良策?”

    话音未落,齐王李元吉率先站了出来。“父皇,孩儿愿领兵前往居庸关,击退突厥,保卫我边境安全。”

    见自己的三儿子,如此的迫切请战,高祖皇帝李渊满脸的欣慰。

    “元吉呀,你跟朕说说,你想要多少兵马。”

    秦王李元吉也不含糊,笑着说道“回父皇,当年韩信统兵,汉高祖刘邦问他能带多少兵,韩信当时说了一句多多益善。”

    听他说完,高祖皇帝哈哈一笑。

    “也好,既然我儿开口了,朕就许你十万兵马,你看如何。”

    十万!

    李元吉自然是乐不可支的答应下来,躬身谢过之后站回原位。

    搞定了居庸关,还有两路。

    李渊看了看自己另外两个儿子,心里话该你俩了,别傻愣着站出来呀。

    等了一会儿,太子李建成终于开口了,“父皇,孩儿愿领兵五万,前往北恒州御敌。”

    北恒州的刺史蔡扬和别驾彭晏,那都是太子李建成的死忠,他选择前往北恒州抵御夷男的薛延陀部,也在情理之中。

    “好,很好!”高祖皇帝李渊赞许的点点头,脸上露出了笑意,关键时刻还得靠自己的亲儿子。“建成啊,你前往北恒州,选何人为先锋?”

    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李建成自然要选择他的死忠冯立。

    高祖李渊点点头,笑着说道。“那朕就给你五万兵马前往北恒州,你可愿意?”

    五万足矣。李建成心中很是得意,人数比李元吉少一半,自己脸上登时觉得多了几分光彩。

    最后全场人的目光集中在了老二,秦王李世民的身上。

 第141章 急性子的李世民

    秦王李世民不紧不慢的出来,对着李渊躬身一礼,徐徐说道。“启禀父皇,儿臣世民,愿领兵前往秦州,退去突利可汗之兵。”

    “好,很好!”李渊还是这句话,他看了看李世民,自然问了同样的问题。“世民啊,你打算带多少兵啊?”

    秦王李世民微微一笑,“父皇,儿臣率本部兵马即可。”

    秦王李世民,所谓的本部兵马,除了城内秦王府的守卫八百,城外大概也就不足一万人。

    这和其他两位。相比自然是有点儿寒酸。

    李渊沉思片刻,转脸看向李靖。“李药师何在?”

    李靖离药时急忙闪身出来,撩衣跪倒,朗声说道。“老臣李药师,听候圣谕。”

    高祖皇帝点点头说道。“爱卿,你点起三万人马,跟世民一起前往秦州,务必要击退来犯之敌。”

    来犯之敌三路,李渊一口气派出了自己的三个儿子。

    而且这三个儿子行动相当的积极,下朝之后,当天齐王李元吉就率兵出城赶往居庸关。

    太子李建成自然是不甘落后,紧锣密鼓的准备,刚要下令开拔出城,却被魏征拦下了。

    “殿下你且慢走一步,可派冯立冯将军率一万兵马,星夜赶往北恒州驰援。”

    太子李建成一脸不悦,“魏爱卿,边关形势危机,北恒州三关朝不保夕,你为何阻拦本王出征?”

    魏征禀退了左右,往太子李建成身边靠了靠,低低的声音说道。“殿下,现在秦王还未出走,您放心离开长安吗?”

    这一句话就让太子李建成出了一身冷汗。

    他一拍额头,“哎呀,幸亏爱卿提醒,我险些犯下大错。”

    他在提防着李世民,而此时的秦王李世民却无暇顾及这些事。

    长孙无忌也在力劝李世民暂缓出征。

    “殿下,现在齐王已经带兵离京,太子也传出消息,今天日落之前要走。”

    “这可是个好机会呀,若是您趁机控制了长安城,尊高祖皇帝为太上皇,兵不血刃便可谋得那九五之尊的位置。”

    秦王李世民听完却是轻轻摇了摇头。

    “唉,此时边境危急,若是我趁机发难,就算是掌控了太极宫,坐上了皇位,试问文武百官有几人能服?试问天下百姓,有几人能拥戴本王?”

    “这个,这个”长孙无忌略一沉思,再次劝道,“殿下,人心可以慢慢挽回,可机会丢失了,恐怕就再也回不来了。”

    李世民依旧是坚定的摇摇头。“我意已决,你莫要再多言,走吧,随我去看看李靖是否准备妥当,我们也该出发了。”

    此时的李靖早已经迫不及待,收拾利索,就等着秦王李世民的到来。

    两人已经并肩作战多次,见面之后没有客套,也没有寒暄。

    秦王李世民一挥手,吹号出征。

    太子李建成得到消息,说李世民出长安了,他还是有些不放心,一直等到天黑,等李世民已经走出了几十里地。

    他这才放下心来对魏征说道。“大敌当前,二弟的胸襟还是令人佩服。”

    魏征自然也顺着他的话说道,“殿下所言极是,是魏征妄自揣测了秦王,还请太子殿下莫要怪罪。”

    “好了,本王就要出征了,你留在家里可要看好长安。”

    太极宫太极殿。

    高祖皇帝李渊,听小太监来报,说自己的三个儿子已经离开了长安。不免还是有一些的唏嘘。

    “此时此景,朕已经多年未见,一下子把三人都派出去,朕的心里还真的有点儿不放心。”

    贴身的小太监,德贵见状,小心的赔礼说道。“圣人,请恕奴婢说句大不敬的话。”

    李渊微微抬了抬手,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圣人,三位皇子领兵三路,看起来似乎没什么问题,可是圣人您想过没有,秦王殿下前往秦州,今日出发,明日天黑前必到。”

    “太子殿下前往北恒州,路途遥远,快马加鞭,至少也要跑四天。”

    “而齐王殿下的路程那就更加远了。若没有个五六天,恐怕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