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工程兵-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此时沈兵却主动承认大梁军军力不济自愿守城,蒙武心下自然十分受用。
于是蒙武想也不想就应了下来:
“此言有理。”
“不过,副将要防大梁军”
蒙武话虽没说完,但沈兵却听明白了。
蒙武这是信不过大梁军,担心大梁军会在后方作乱。
沈兵赶忙回答:
“将军放心,这大梁军是魏国降兵,陈城已是楚国城池。”
“大梁军若是作乱亦不得楚国百姓支持。”
“何况陈城百姓还尽是些老弱病残,大梁军不至愚蠢至此会据陈城作乱。”
“属下以人头担保,大梁军不敢造次。”
一座城池有没有生命力有没有价值,除了兵力和粮草之外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百姓。
插一句, app 真心不错,值得装个,毕竟书源多,书籍全,更新快!
陈城的百姓可以说几乎没有价值,甚至还是累赘,大梁军会以其为根据地那就是脑子进水了。
蒙武想想也觉得有理,就点头说道:
“如此甚好,便交由你部驻守。”
于是沈兵就留下了一支五千人的部队驻守陈城。
其实蒙武是中了沈兵的计了。
沈兵之所以想驻守陈城,是因为担心昌平君举事不利。
昌平君手下不过百余人,百姓不过数千老弱,便是加上城外被赶进城内的村落百姓只怕也只有数万人。
以数万手无寸铁的百姓而且还没有青壮,对五千秦军兵士那可不是易事。
虽说史上昌平君最后成功乘乱逃走,但历史已被沈兵改变,万一昌平君被秦军抓住或杀死呢?
沈兵的一番苦心岂不白费力气?
统领这支五千驻军的是个叫王徨的校尉。
五千人的驻军原本交给军侯统领就可以了,但考虑到陈城地处交通要道是秦军进攻楚国的前进基地,有大批军备和粮草会在这里进出事务繁琐,于是就分配了一名校尉。
关于这王徨,沈兵还向魏呴打听了下,知道此人曾是魏呴的亲卫对其忠心耿耿,沈兵这才敢用。
沈兵找来了王徨,摒退了身旁的亲卫,问道:
“王校尉可知驻守陈城的重要之处么?”
王徨赶忙回答:
“属下知道,陈城乃我军后方补给重地。”
“副将放心,属下必全力以赴确保陈城不失。”
沈兵点了点头,然后就压低声音说道:
“此次驻守陈城,我要的不是陈城不失,而是陈城有失。”
王徨听着就不明白了:
“副将,这”
沈兵直接把话挑明了:
“过些日子,城内楚人恐会作乱。”
“王校尉切记,勿需赶尽杀绝,尽可放楚人出城。”
“你只需将粮草事先转移至它处,造成损失惨重的迷惑楚军,你可明白?”
王徨不是傻瓜,话说到这份上了哪还有不明白的道理,当下点头回答道:
“属下明白,副将放心,属下定会将此事办妥。”
沈兵满意的点了点头。
他之所以不明说是昌平君,是因为这昌平君当上楚王后还指不准会不会降。
若昌平君不降而沈兵又有今天有意放昌平君走这一着,到时被嬴政知道那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但如果没指明道姓是昌平君,就完全可以说是预料到“楚民”会作乱于是将计就计。
这样虽说无法推个干净,但至少还有个借口。
如果昌平君最后还是投降了,那就没什么好说的,就算嬴政知道整件事的前因后果也只会有功。
陈城安排妥当后,大军便再次开拔。
毕竟兵贵神速,越早赶到楚军防线就意味着留给楚军的准备时间越短。
从陈城发兵依旧是兵分两路:
蒙武带着秦军直奔城父,而沈兵则带着大梁军在其后慢行。
之所以会以这种方式行军,依旧是蒙武所领的秦军战斗力更强
至少沈兵也很愿意这么认为。
能少打点仗少点危险有什么不好?
争什么军功来着?
活着不好吗?
蒙武就不是这样的想法,所以就很乐意带兵先行。
这样蒙武的十万大军就能先一步赶到楚军防线前给楚军更多的压力。
而沈兵的部队,则在后方一边前进一边清理河道,然后沿途再搜索并占领重要的村落和城邑。
此战河道当然是重中之重,因为粮食和援兵可以顺流而下运来。
因此沈兵占领的城邑通常也是沿河或河道交汇处的城邑。
这些都算不上什么,虽然封河木桩及铁链的确烦人,但对数万大梁军及黑甲军来说却并非难事。
难就难在大梁军一路这样占领、驻防下去,七万余人就变成了五万人,而且还在持续减少中。
魏呴见此就有些担心了:
“副将,大梁军原本就兵力不足。”
“此时又分散到各地驻守,这般下去到了汝阴城下,只怕只余三万人。”
“到时又如何能攻城?”
沈兵回答:
“到汝阴城下自然不会只有我等三万人。”
“我等首要任务便是清理河道,到时上将军领着十万人便会沿河而下与我军一同攻城。”
魏呴应了声后就不再言语了。
其实魏呴是心下有些不快,他还道此番大梁军可以多立些战功以便晋爵后配甲,谁想此战却是用来清理河道及保障补给线用的。
如果不是之前被楚军夜袭,此战只怕连楚军主力的影子都摸不到。
沈兵看着魏呴若有所失的样子心下不由暗笑,这魏呴似乎也被秦军的军功制度给同化了,变得急功好战了。
第二百一十二章 尚在谋划
杨端和会这么分配兵力是合理的。
秦军用于攻楚的一共有二十七万人。
其中十万是杨端和带领的秦军,另十万是蒙武带领的秦军,剩余七万则是沈兵带领的大梁军。
三支军队毫无疑问是沈兵带领的大梁军最弱,就算是大梁军有狼筅有鸳鸯阵也不例外。
尤其狼筅更适合野战,到了攻城时抱着这一根毛竹而且还是带着枝叶的毛竹只怕连攻城梯都爬不上去。
再加上大梁军又没有配甲,防御力又减一分。
于是不用多想,分别由蒙武攻城父而杨端和所领的主力则攻汝阴。
沈兵的大梁军自然就用于二线。
然而却没有人知道,沈兵心里其实有另一套计划。
在这套计划里,大梁军及黑甲军才是主角。
项燕这边,他总算是赶在蒙武大军赶到城父前将曹州兵拉回防线。
另一边江东八千子弟兵及一万水军也适时赶到,项燕当即着手在汝水一线布置防线。
汝阴在南城父在北,两城相距两百余里,其间由汝水相连在寿春以西形成一道天然屏障阻挡着秦军。
项燕一赶到城父,马上就对水军进行改革。
他对领军的项伯说道:
“所有战船都装上拍竿并抓紧时间训练,务必要在数日内学会使用。”
“另外,在汝水东岸增设弓弩手及投石机,秦军所用配重式投石机!”
项伯应了声就去心急火燎的带人去布置了。
项燕的安排是没有问题的。
这道防线的漏洞并非汝阴也非城父。
因为汝阴与城父两城经过楚国数十年经营已坚若磐石、固若金汤,何况楚军兵力还在秦军之上,且有更多的操作空间。
便若之前所言,秦军一路占领城邑必定兵力不足。
项燕甚至都准备好一支数万人的骑军随时准备突袭秦军补给线。
在这情况下,秦军或是死攻汝阴或城父,必定只有损兵折将一个结局
汝阴、城父两城与其它城池不同,这两城均是以汝水为护城河,秦军若要攻城便得跨过汝水。
如此不但兵力不易展开还极易为楚军反击。
项燕也考虑过秦军是否会像水淹大梁一般水淹两城。
但这一点几乎不可能,因为汝水上游在楚军手里,秦军无法筑堤蓄水。
反观楚军,其两城却可以沿水路互相增援互为掩护。
所以,楚军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秦军以无敌水军也就是沈兵的黑甲军攻破汝水断了两城的联系再各个击破。
这也是项燕调来江东一万水军的原因。
这一万水军可不是楚国一万水军可比,且其战船上还装有拍竿,再加上岸边又有大量投石机和弓弩手掩护,谅那黑甲水军也无用武之地。
项燕考虑的这些还真是那么回事。
黑甲水军更适合打的是水战,也就是两支水军对阵。
就算是江东水军上阵也不一定能讨得了好,原因是黑甲军有车轮战船。
车轮战船的好处就是速度快,而战场上速度往往可能决定胜负。
因为从相对运动来说,若一方速度快另一方速度慢,几乎可以认为是两者速度求差之后,速度慢的一方静止不动。
于是速度慢就只有被动挨打,到时车轮战船可以很灵活的绕到楚军战船后部拍竿死角处再靠近发起攻击。
问题在于楚军还在岸边布设了投石机和弓弩手只要车轮战船一进入其射程,就会遭到多方位的打击。
这与其说是水战还不如说是抢滩登陆战。
所以即便是沈兵的黑甲军再加上车轮战船也讨不了好。
好在沈兵从一开始也没打算这么做。
此时的项梁已将部队驻扎在汝水,然后奉命轻骑亲往寿春汇报战况。
这是项燕的命令。
按说临战将军不得离开驻地,但项燕却是不得已而为之。
因为此时楚国内部意见还不统一,各贵族依旧各自为阵拒不出兵。
项燕派项梁去寿春,正是为了说服一众贵族并给他们一些危机感。
项燕这一着是下了心思的,因为项梁打过一场败仗,甚至右臂还有道箭伤这一路风尘又是伤又是血的往那殿内一站,立时就有了战争的紧迫感。
项梁在一众衣冠整洁的大臣中向楚王负刍报告道:
“大王,大将军遣末将还都禀报:因淮南诸军尚未尽数抵达,不能还都与会。”
“敢请大王立即派谴得力大臣,向汝阴、城父两地输送粮草。”
“并着力筹划大军兵器箭镞!”
楚王负刍有些紧张的问了声:
“据闻我军先败一仗?”
项梁倒也不回避,大大方方的回答道:
“正是,末将乘夜带兵偷袭秦军。”
“不想秦军却以毛竹结阵阻我攻势,我军折损三万余人。”
这话立时就在殿内引起一阵哄动,贵族们更是脸色煞白。
这项梁的本领他们是知道的,项氏子弟个个擅长用兵,其中又以项梁为最,这也是项燕命项梁独自驻守的陈城重地的原因。
然而,项梁领兵偷袭秦军,居然能让秦军打得大败而归这秦军是厉害到什么程度?
项梁没有细说原因,更没有辩解。
其实这也是项燕交待的,就是要吓他们一吓。
贵族们原本的心思还是:说不定项燕带着楚王负刍这三十万兵就能挡住秦军,那么他们这些贵族却无需耗费一兵一卒就能坐享其成。
这样既能退秦又能削弱大王势力,何乐而不为呢?
但此时一听,项梁只一战就被消耗掉三万,那三十万兵力岂不是几天就打完了?
广个告, app 真心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