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秦工程兵-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百二十一章 回师

    最后当项络等人逃到汝水时就只剩下两千余骑。

    而且这还不算完,楚骑在汝水集结准备渡河时又遭黑甲军一阵猛攻。

    其实楚骑这时已不需要害怕了,他们只需要下马结起盾阵等着对岸友军派船过来接应就行,黑甲军也不至于同时也无法对其强攻。

    插播一个app: 完美复刻追书神器旧版本可换源的

    但楚骑一路上已被黑甲军追得肝胆俱裂此时已毫无战意,慌乱之下竟有许多人不顾一切的纵马跳进河里逃走。

    结果楚军又平白折损了一批骑军。

    直到对岸楚军驾舟派来援兵,黑甲军才掉转马头扬长而去。

    此战沈兵全程都没有参与。

    他一上来就在阮桥镇看到成堆成堆的战利品:盔甲、青铜剑、弩,还有两千余匹排得整整齐齐的健壮的战马。

    正在沈兵惊叹这战果时,陈端领着黑甲军又带回两千余匹战马,且战马上还背着一捆捆的皮甲。

    魏呴看中的倒不是战马,他此时已受命统领大梁军,大梁军是步兵,配了战马也没什么大用。

    他看中的那些皮甲。

    皮甲其实一点都不比青铜甲便宜,只是因为其轻便所以更多的是装备骑军,若是能给大梁军用他当然不挑。

    于是魏呴就对沈兵说道:

    “副将,黑甲军已有藤甲,不若这皮甲”

    沈兵回道:

    “你便去清点一下,超过三千具就配给大梁军。

    “其余的留着另有用处,之后再配给大梁军。”

    魏呴大喜,当下就带着亲卫去清点了。

    清点下来竟有四千余具,于是就有一千余具分配给大梁军。

    魏呴没有迟疑,第一时间就把这些皮甲给了剑盾手。

    剑盾手站在队伍最前也是最危险的位置,当然也是最需要皮甲的。

    另一边的项燕在这时也收到了项络传来的消息。

    他一看黑甲军的战法就吃了一惊,暗道:

    “这沈兵竟如此了得,训练的黑甲军不只在水上无敌转为骑军也同样没有敌手。”

    “骑射竟有这等好处?为何我等却从未听说?”

    其实骑射的好处在这时代并不是什么秘密,尤其对北方几个国家比如秦、赵、燕等。它们长期与匈奴作战,匈奴用的就是这战法。

    甚至28年后刘邦就是被匈奴用这种战术打败的。

    但中原各国普遍没把这战术放在眼里。

    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原各国一出兵匈奴就逃,各国只道自己已胜了,于是根本就没体会到这战术的厉害。

    这状况持续了整个秦朝,到刘邦当皇帝时还自信满满的以为能轻松打败匈奴,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

    此时沈兵是完完整整的将这战术演示了一番。

    于是项燕才惊呼:竟有此等战法?

    项燕初时还没将这太放在心上,因为他收到的情报只有项络两战失利,且这两战都是在项络部只有两千余人出战的情况下。

    项燕理所当然的觉得项络在指挥上也存在不足,否则怎么会两千余人分批上前与敌作战。

    这么一想,这黑甲军的战法虽是厉害,但若是楚军一多,只怕那三千黑甲军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然而,当晚项络又让信使送来另一封信:

    “我部已撤回汝水东岸,幸存者不到两千。”

    “黑甲军极为凶悍,切不可以骑军对之!”

    这时项燕才算是体会到事态的严重性了。

    一万骑兵出去就只有不到两千人返回,且前后不过就一日,对阵的就只有那三千黑甲军

    那黑甲军伤亡多少呢?

    项燕无从得之,因为项络在信中没说。

    不过项燕转念一想,若黑甲军全程都采用骑射的战术而楚骑的弓弩又对其无可奈何,这黑甲军的伤亡只怕是极少。

    这

    项燕眉头紧锁将目光投往地图,心下暗道好在己方骑军已攻占城寨且构筑起防御无需出战。

    是以便是那黑甲军来了只怕也无可奈何。

    但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骑军又如何能不出战?

    若是骑军不出战又与步兵何异?

    且黑甲军攻击的若不是城寨而是步兵呢?

    步兵步兵可构起盾墙且可以弩箭还击,此战法或对步兵无甚效果。

    当然这只是项燕一厢情愿的想法,事实上骑射对步兵只要战术运用得当就会是另一种优势,蒙古骑兵的战术就证明了这一点。

    不过由于此时没有马镫只能骑射不能砍杀和冲阵,所以优势会弱化许多。

    接着项燕再往细里一想,霎时就被吓出一身冷汗

    若黑甲军不攻城寨也不攻步兵,转而进攻补给线却是正中楚军弱点。

    楚军不正是用骑军断了蒙武军的补给线吗?

    黑甲为何又不能反攻楚军补给线?

    到时黑甲军对上的便是补给粮队,那又如何是其敌手?!

    那时楚骑是增援好还是不增援好?

    若是增援,自己这一万骑军或许便是项络部第二。

    若是不增援,粮道并要为其所断,楚军便反被黑甲军、蒙武军、大梁军所围。

    项燕一时没了办法,在帐内走来走去也不知如何应对。

    这就是一种兵种优势。

    战场上之所以有这些兵种都自有其道理,都是各国在战场上通过鲜血和生命的教训发展出来的。

    比如战车可攻可防,可在地势平坦地区冲阵。

    比始骑军可以快速机动应对意外战情。

    步兵则是攻城掠地不二的选择。

    这些兵种可以弱,但不可以无。

    因为一旦完全不发展某一兵种,作战时就会出现无法解决的漏洞而为敌所乘。

    楚军有这些兵种,原本没什么问题。

    问题在于黑甲军一出,楚军那些骑军就不是“弱”了,而是几乎可以无视想当于“无”了。

    于是黑甲军在骑军这领域就可以为所欲为尽情发挥骑军优势压制楚军。

    然后项燕就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是保补给线还是将骑兵派上去送死?

    如果将骑兵派上去送死有用的话,项燕或许依旧会选择这个选项。

    因为这毕竟可以解了楚国这次危机。

    然而,骑兵死了之后呢?

    补给线依旧要断,这仗还怎么打?

    最终项燕只能恨恨的咬牙下令道:

    “撤军,回师城父!”

 第二百二十二章 追敌

    项燕这命令让部下有些懵。

    甚至就连项伯都不理解,他匆匆赶到帅帐问:

    “上将军,我军已切断秦军粮路将其逼退,何以在此时退兵?”

    项燕没说话,只是朝放在案桌上的情报扬了扬头。

    项燕其实是想考考项伯,看他是否能从情报做出与自己一样的推断。

    但项燕却失望了,项伯只扫了一眼情报,然后就恨恨的说道:

    “项络这厮可恨,口口声声说必会阻滞秦军,不想却无能至此!”

    “一万骑军竟被三千黑甲军杀得太败!”

    接着项伯又话锋一转,说道:

    “上将军,便是项络败了我军亦不至要退兵。”

    “秦军来援的不过是三万大梁军。”

    “来了正好,我等一并把他们也围了!”

    项燕怒目瞪了项伯一眼,嘴上“哼”了一声也懒得解释,只回了一句:

    “勿需多言,下去准备便是!”

    项伯还想说什么却被项燕的眼神制止了,于是也不敢多嘴拱了下手就退下。

    望着项伯的背影,项燕不由叹了口气,暗道这项伯如此短视将来又如何能担大任?

    这也是项燕让项梁独领一军而项伯却一直跟在身边的原因。

    此二子虽追随项燕多年却相去甚远:项梁心细慎密长谋远虑,而项伯却意气用事目光短浅,不知何时才能堪大用。

    项燕不知道的是,往后还是这项伯混得更好也更长命。

    项梁在二十年后揭竿而起带兵反秦,最后于定陶兵败身死。

    项伯则被刘邦收买,一而再再而三的从项羽手里将刘邦救下,之后更是被刘邦赐姓刘封为射阳候。

    项燕若是知道这些,只怕此时就要气得一剑把这项伯给砍了。

    别说项燕所部不解,便是其对手也就是蒙武在听到楚军撤回城父之后也大感意外。

    楚军明明已占了上风,只要继续控制着那些城寨,秦军数万人马就不得不撤往汝水。

    到时汝水也会粮草不足一条补给线难以支撑起两支军队的作战,且补给线还暴露在楚军的兵锋之下,秦军三面应敌形同孤军。

    这也是秦军要兵分两路分别进攻汝水和城父的原因。

    集中所有兵力进攻汝水不是不行,而是秦军深入楚境作战,只攻一处就会使秦军进攻路线尤如单刀直入三面临敌,极易被楚军包围。

    求助下,app 可以像偷菜一样的偷书票了,快来偷好友的书票投给我的书吧。

    而若是兵分两路彼此相隔两百里同时进攻,这样不仅两军可以互相呼应、互相支援,还可以在中间打出一片安全区域供后勤补给运作,两军顶多也只需要应付两面之敌。

    是以蒙武军一败,在汝水的杨端和军也就孤掌难鸣只有撤军一途了。

    然而就在蒙武军一路南撤楚军穿插并占领后方补给区时,楚军却撤退了?!

    蒙武自言自语的说道:

    “这会不会是项燕那厮设下的陷阱?”

    部将说道:

    “将军,或许是因为大梁军来援”

    还没等部将说完蒙武就打断他道:

    “大梁军不过三万余人,且还未接战,你道他们是神兵天将,如此就能吓退楚军?”

    部将连声称是,过了一会儿又忍不住说道:

    “据闻大梁军在阮桥镇大败楚军”

    蒙武想也不想就回了声:

    “三万余人击败一万楚军,如何能称大败?”

    也难怪蒙武会如是想。

    沈兵送给蒙武的情报就是轻描淡写的大概说了下状况。

    他总不可能说此战黑甲军怎么怎么以少胜多又用了什么什么战法如果这么说那就是赤裸裸的炫耀。

    所以蒙武知道的反没有项燕多。

    于是蒙武军便退也不是进也不能。

    退,楚军已撤军了,再往南退岂不是要让大梁军看笑话?

    进,又担心这是项燕的奸计,一进就掉坑里去了。

    就在蒙武迟疑时,就听探子进营来兴奋的大叫:

    “将军,援军已至,正是黑甲军!”

    蒙武走出帐外,只见外头已是欢声雷动,秦军兵士不断冲远处挥手致意。

    蒙武沿着兵士的目光望去,果然就见一里外一片黑压压的骑军策马而来,不是黑甲军还能有谁?

    黑甲军越来越近,马蹄声越来越响。

    蒙武还以为黑甲军会停下来与其汇合,却不想它直接绕过秦军大营继续往北。

    正在蒙武疑惑时,就见两骑策马入营,骑手娴熟的勒马停步接着跳下马来跑到蒙武面前,报道:

    “将军,属下奉校尉之命前来请罪。”

    “战情紧急,校尉领军追敌是以未来相见,请将军见谅。”

    报完之后,两骑又匆匆上马追大部队去了,一副担心楚军跑得太快追不上的模样。

    只留下蒙武军一众人目瞪口呆。

    这什么情况?

    项燕军少说也有十余万人,黑甲军这三千骑就敢上前追杀?

    这是不是嫌命长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