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秦工程兵-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沈兵处理各方事宜时,一名信使进帐送来了扶苏给沈兵的一封信。

    信中先是大概说了下河套及西套的发展状况,然后笔锋一转就提到了咸阳:

    “不知大将军可有听闻父皇又请了候生。”

    “先有卢生后有候生……据闻都是赵高引荐,说是这二人能为父皇寻得长生不老药。”

    “扶苏希望他们确能寻获此药!”

    然后就没了下文。

    不过沈兵却知道扶苏这话中的意思。

    扶苏其实是在怀疑“长生不老药”的真实性。

    其实不只是扶苏怀疑,只要脑袋还清醒的人都知道这不大可能。

    但嬴政是何许人也,他认定的事谁敢反驳?

    就连扶苏这个公子也不例外。

    其实尤其是扶苏不能议论,因为他一个不小心就会被扣上“居心不良”的帽子:

    扶苏身为公子是不是不希望皇上获得“长生不老药”?

    因为一旦皇上获得“长生不老药”就意味着扶苏没有机会成为皇帝。

    于是扶苏就可能有意从中作梗甚至对皇上不利……

    所以扶苏在信里只能隐晦的告诉沈兵这事。

    想到这,沈兵随手就取出火折子将信烧了。

    对于这事沈兵无法发表什么评论,因为此时沈兵的身份也极为特殊……他是扶苏的半个老师,与扶苏有利益关系。

    如果沈兵劝说嬴政,比如没有“长生不老药”之类的,那是不是就有与扶苏串通的嫌疑?

    到时不仅会害了自己,还有可能会连累扶苏。

    不过沈兵也不怎么担心。

    因为他知道这卢生、候生,之后还有个徐福都掀不起什么大浪。

    卢生、候生不过骗了些钱财,因为没找到“长生不老药”于是躲了起来引发了“坑儒”事件。

    徐福那边代价比较大一些,还骗走了三千童男童女。

    沈兵不认为自己能改变什么,于是也只有随它去了。

    如果说有什么需要担心的话,那就是这些所谓的方士都是赵高引荐。

    难道赵高和李斯有什么启图?

 第四百一十三章 试炮

    沈兵想来想去,也猜不透赵高和李斯有什么阴谋,于是只能作罢。

    沈兵心下暗想:

    “大不了就像历史说的一般,等嬴政死后赵高和李斯假传圣旨要赐死扶苏呗!”

    “如果是在以前,还需要担心。”

    “但是现在当沙州已被秦军控制在手里的时候就没什么好担心的。”

    “沙州这地方对外有阳关、玉门关两处防守,对内则是狭长的河西走廊。”

    “且距离秦国还数千里之遥。”

    “只要一自立至少沙州能守得住吧!”

    当然这只是保守的想法,其实以沈兵现在手里的十余万军力再加上正在培养的骑军以及占有优势的装备,与其余秦军都有一拼之力了。

    又过了几天,欠就使人来报说是铁芯铜炮已制出了一门。

    这比之前铭说的要提前几天,不过这并不奇怪欠对新铁的铸造早就熟能生巧,而浇铸法需要的只是把新铁冶炼出来然后浇进模具就可以了。

    沈兵没有急着去验收,而是让王贲去取几个药包来。

    所谓的“药包”就是火炮发射用的火药包。

    与其它火药不同的是,这药包里的火药就不再是胡乱配比了,而且硝石的比例还与现代黑火药一样,占四分之三。

    沈兵可不希望好不容易制出的火炮到时运到匈奴城下却因为威力不足而无法发挥作用。

    带着王贲、李岩两人乘坐马车赶到冶铁作坊的时候,就见欠正在打磨火门。

    如果说这浇铸炮有什么难度的话,那就是火门了。

    因为这火门是要求在厚厚的炮壁上留下一个小孔。

    这个孔不能太大,大了就会漏气严重使火炮的威力成级数降低。

    这样一个小孔无法用泥胚完成泥胚只适合用于大面积成形,若是留这么一个细长条的泥在那,只怕两下半就被倒入的铁水给冲垮了。

    另一方面,此时又没有钻孔工具,想要制好后再在炮壁上钻出一个小孔做火门,只怕没几个月时间是完成不了的。

    为此欠就想了一个办法:

    他先打制一个铁皮,然后将铁皮卷成一个空心小管,在里头填充上石墨粉两端封闭。

    等铁水浇铸下去后,就飞快的用这根铁棒插入泥模内铁管有一定的厚度,在铁水内没有那么容易熔化,于是就能保持住大致的位置并与铁炮融合在一起。

    而铁管内的石墨粉其熔点高达3600度,远高于铁水的1500度,于是其始终不会融化并将铁皮撑开。

    待模具冷却后,只要将铁管两端铲断倒出石墨粉,一个细长的小孔就成形了。

    听欠的介绍,沈兵不由对古人的智慧感到叹服,他们总是能用最简单的办法完成看似十分复杂的事。

    不过欠看着那木架上铁芯铜炮也有些不明白,问了一个与王贲同样的问题:

    插一句, app  真心不错,值得装个,毕竟书源多,书籍全,更新快!

    “大将军,我等制这铜铁管又有何用?”

    “此物重七百余斤,只怕很难用于战场”

    秦时的七百余斤其实只有现代的三百多斤。

    沈兵之所以不把它做得更大,并不是因为没有铜铁,而是因为想着将来是要拉着它在沙漠行军三百多斤是骆驼长途运输的载重上限,实在不行用马车装也没多大问题。

    沈兵也没多做解释,只是从王贲手里取过一个圆柱形药包塞了进去。

    当然,这其中要用一根木棍将药包捅到药室塞紧。

    接着再放一颗实心铁球进去,同样用木棍将其顶到底部以防在中部卡住。

    接着就取一根长针自火门探入刺破药包,抽出长针后再插入早就制好的导火索这导火索其实可以直接用火药代替,也就是用长针刺破药包后就从火门处倒入火药。

    由于火门只是个小孔,很快就会被火药填满,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内外相通的点火通道。

    但很明显,导火索比火药要安全得多。

    因为一旦操作不当,那火药就散乱得到处都是,一点火很容易就会点着放置在外的药包引发事故。

    另一方面,就是用火药点火基本上是一点就开火,而导火索则会有一点时间延迟,这样点火的炮手有时间避开。

    从没操作过火炮的古代兵士当然不会有这方面的的经验,于是沈兵宁愿多花点时间让人制作导火索。

    一切准备妥当后,沈兵就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下取出火折子。

    正要点火就被王贲阻止了:

    “大将军,这些小事让属下代劳便可。”

    “大将军还是避远些!”

    王贲知道那药包里装的是火药,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才让沈兵避开。

    沈兵也没拒绝,毕竟他自己也不确定这火炮到底能不能成,若是因为制造工艺落后第一发就炸膛呢?

    不过,若是这样考虑的话,就应该让一个亲卫去点。

    但已经来不及了,正当沈兵这么想的时候,王贲已吹燃了火折子然后往导火索处一点导火索当即“索索”的跳着火星往炮体里钻。

    过了一会儿,只听“轰”的一声巨响,众人只见炮体剧烈的震动了下就翻到了一边却是炮架不稳。

    沈兵脑海里想的就是,应该将炮架改进一下,或是装上一对轮子让它能更好的消耗掉后座力而不是死死的顶在地上。

    而且装上轮子后还便于战场机动,比如要转移时就可以直接用马拖拉。

    再一看众人,全都呆若木鸡的望着那门炮,好半晌他们才反应过来,疑惑的问着沈兵:

    “大将军,便是如此吗?”

    “此物却是以巨响吓退敌军?”

    沈兵“呃”了一声,然后就意识到他们并不知道炮弹已在这过程中发射出去了。

    这也不怪他们。

    炮弹飞出去的速度很快,同时炮口还有一道浓烟,再加上那声巨响把他们吓得三魂丢了六魄谁还会去注意有没有东西从炮口飞出去。

    沈兵笑了笑,对两侧的亲卫说道:

    “往前两百步,去找找弹丸!”

    亲卫愣了下:

    “弹丸?”

    “大将军说的可是那铁球?”

    沈兵没好气的点了点头:

    “正是铁球,找到便指出位置!”

 第四百一十四章 射程

    亲卫将信将疑的往前走。

    在他想来,那实心铁球至少也有数十秦斤,这又如何能打出两百步远。

    可是越往前走就越是心惊,因为在三百步左右的确有一道被重物砸出的土坑……

    铁球以较为平直的弹道射出时方向主要是往前,又因为它是球形而不是现代炮弹的锥形,所以会在地面以“打水飘”的方式往前跳。

    亲卫那是一脸不信,难道这铁球居然能打到三百步?

    其实这是亲卫无知,类似这种级数的铁芯铜炮其有效射程为500米,最大射程都能达到1500米。

    沈兵制作的这铁芯铜炮质量虽说因制作工艺、原料等原因略逊一筹,但打出三百步远还是不在话下,若调整好角度也就是以四十五度角发射,少说也能打出六百步。

    最终亲卫在四百步外找到了铁球,然后他们既兴奋又有些怀疑的晃动了令旗。

    之所以说“怀疑”,是因为他们不确定那铁球是不是本身就在那此时碰巧被他们找到的!

    王贲、李岩等人不由纷纷变色。

    王贲眼里透着兴奋,说道:

    “大将军,此物竟能将实心铁球抛射出四百余步?”

    李岩一边打量着铁芯铜炮一边说:

    “这……这便是投石机?能抛射铁弹的投石机!”

    “且射程要比投石机远得多!”

    欠毕竟是铁匠,知道铁球落地后会滚动,于是就说了句:

    “此物射程或没有四百余步!”

    沈兵也不解释,回答道:

    “不若我等再试一发如何?”

    说着就将命亲卫将火炮抬了起来,同时在炮架下方垫上石块使火炮仰角大致呈45度……之所以设计时不用45度角,是因为火炮用于攻城尤其是摧毁城墙时不需要45度角。

    45度角虽然能打得最远,但同时弹道也太高呈抛物线,如此一来其命中率就成级数下降。

    另一方面,就是这时代基本没有超过射程两百步的装备,这就意味着火炮可以在三百步内放心的进攻,于是增加射程对于当前来说就不是很重要。

    这一回会麻烦一些,因为还要清除炮膛内的残留物。

    其它的便都如之前一般操作,然后“轰”的一声,又打出一枚铁球……这一回因为众人都有心理准备,所以都看清了,有一个东西从炮口腾的一下飞了出去,然后在老远的地方落地接着就不见了踪影。

    距离太远,众人只依稀看到远处有沙土飞溅。

    过了好一会儿,王贲就感叹道:

    “此物何只四百步射程,少说也有六百步!”

    古时可没有什么“有效射程”之说,且投石机也没有“有效射程”。

    “有效射程”应该是近代步枪的概念……子弹、炮弹的速度超过音速时飞行得比较稳定,散布面积就小,于是音速飞行的距离大概就是“有效射程”。

    之所以说“大概”,是因为有些枪械本身制作较粗糙震动大,在音速距离散布面积也超出了可接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