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工程兵-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匈奴占领姑师后就将姑师军民驱逐,这些百姓到周边国家四处流浪遭人白眼。
沈兵当然知道利用这批势力同时也是一种舆论宣传,派人到处打着助姑师复国的旗号收拢姑师军民。
姑师军民原本还不信,天下哪有这种好事,会有人助自己打跑匈奴把国家还给他们。
然而再一听从楼兰传出的消息,就知道确有其事。
于是纷纷从各方向汇聚至交河及萨尔两地。
这其中剺以及他的蒲类国自然又起着联系的作用。
此时的西域大多国家用塞种语(伊朗语族),这对中原秦军而言是一种全新的语言,沟通上很成问题。
若不是有剺在,很多事情都无法顺利完成。
沈兵甚至还接见了几个姑师贵族:一个是姑师王的弟弟,两个姑师王同父异母的儿子:通善君、乡善君。另外还有两个大臣:一个辅国候、一个安国候。
姑师大多贵族都被匈奴俘虏软禁在姑师了,这几个贵族要么是因为出使它国要么就是在外狩猎或者驻守边疆于是逃过一劫。
两个大臣虽是人微言轻,但重点是他们手里有兵,辅国侯带着一千骑,安国侯则有八百。
要知道姑师全国只有五千骑,所以这两个“侯”差不多都可以说是占了姑师的半壁江山了。
这些人都有着自己的势力并且互不相让,各自要求沈兵助其复国。
负责翻译和游说的剺有些头疼。
因为这存在一个问题:五个势力要助哪一个才行?若助其中一个,其余四个自然就分崩离析自成一派。
但沈兵想也没想就一一答应了。
剺就疑惑的问着沈兵:
“大将军,姑师只有一个,而来投的势力却有五个之多。”
“我等如何能助他们全部复国?”
沈兵不答反问道:
“姑师之外还有几片绿洲?”
剺不由“哦”了一声:
“大将军的意思,是让他们每方势力独守一处?”
沈兵只点了点头。
剺又说:
“那定是辅国候驻姑师了!”
剺会这么说不奇怪,因为辅国侯手中的兵力最多,跟随他的百姓有三千余人。
而姑师则是最大的绿洲,还有一座城池。
其不但可以容下更多的百姓,还可以尽快组织起防御应对有可能的来自匈奴的威胁。
然后沈兵却摇了摇头,回答:
“我打算让通善君驻姑师。”
剺吃惊的望着沈兵:
“通善君?那个只知吃喝玩乐的二王子?”
【送红包】阅读福利来啦!你有最高888现金红包待抽取!关注公众号【】抽红包!
“大将军为何会选他坐镇姑师。”
沈兵淡淡的回答:
“否则,姑师岂非很快便会合为一国成为大秦的威胁了?”
剺不由“哦”了一声微微点点头。
道理很简单,一个统一、团结的姑师显然不符合秦国的利益。
这一套在现代的西方国家玩得炉火纯青。
比如强行以宗教将印度分割成印巴,于是两国战乱不断。
再比如将卢旺达分成胡图、图西两族并刻意激化其矛盾……其实胡图、图西在当地语言中不过是放牧和种田的,结果就有卢旺达大屠杀。
……
这些其实都是为了能更好控制而人为制造分裂和矛盾。
中国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之下往往讲究仁义道德,即便在现代还以邻国的统一及和平做贡献,其结果往往就是邻国统一了马上就反目成仇成为白眼狼。
这不能说邻国没良心或恩将仇报,而是国与国之间只讲利益不讲人情。
邻国若统一了也就意味着没有敌人,中国自然就会成为它的竞争对手,不以中国为敌还能以谁为敌?
沈兵已经知道了这些血的教训,自然就不会再傻到跟在国家利益里代入个人感情。
因此对待姑师时就必须像对待羌人一样,坚持“扶植弱小打压强大”的原则。
否则,若是扶植最强大的辅国侯,那用不了多久辅国侯就会将其它各部收拢到自己帐下自成一派,到时是不是又要给沈兵整点事或是摆脸色了?
现在,沈兵有意扶植弱小让他们几派势均力敌,彼此争来斗去,结果各派都无法强大不说,还都需要秦军出来主持公道……到时秦军才有话语权才能四两拔千金运筹帷幄嘛!
所以沈兵甚至连国名都给他们想好了。
将来收复姑师之后就不叫姑师,几个绿洲分别叫:车师前王国,车师后国,车师都尉国,车师后城长国……
剺虽说还不是很明白,但隐隐也知道沈兵这么做的意图,他只暗暗心惊,庆幸蒲类已归顺大秦,否则只怕也要面临姑师一般的命运。
当然,这些还要在匈奴退出姑师之后。
不过这似乎已不是问题。
因为随着交河和萨尔落入秦军手中,匈奴在姑师的“人地矛盾”就进一步恶化。
这其中尤其是萨尔,萨尔一失就意味着匈奴无法长时间深入沙漠进攻秦军补给线,不出几日只能撤退。
其撤退的结果就是王徨一万援兵顺利到达楼兰,于是炮弹、羊群、弩箭等进一步补充。
第三批增援和补给也已在路上,甚至售卖丝绸的商队也跟着军队一起来了。
此时的秦军可以说是财大气粗,他们从中原带来丝绸已从月氏那换了不少牛羊马匹。
事实上从月氏那换还是很不划算的,带楼兰来显然能有更高的价值……物以稀为贵,从月氏到楼兰要跨越一千五百里的沙漠地区,且还要担着被匈奴截杀的风险,到楼兰当然要卖个高价。
楼兰或许没有这么多财力,但西域各国却不缺,商人带着丝绸往各国一走,带回来的就是成批成批的牛羊。
于是秦军在西域的补给几乎不需要担心。
反观匈奴,其兵力集中在姑师却是度日如年。
熏狁天天盼着望着秦军来进攻,可就是看不到秦军的影子……
第四百三十三章 道民君
熏狁知道这么等下去不是办法,其结果就只有看着秦军越来越强大,而匈奴却因为水草不足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将部队撤往草原。
此消彼长之下,用不了多久匈奴在姑师的兵力就会被秦军超过了。
所以,摆在熏狁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要么趁兵力比秦军多时进攻,要么放弃姑师。
熏狁很想选择前者,因为此时匈奴在姑师还有五万,而秦军即便加上新赶到楼兰援军也不过万余……沈兵所部只有八千余人,王徨的援军说是一万,但在与匈奴的激战中实际只剩下七千。
于是秦军实际只有一万五千余人。
很明显,匈奴在兵力上依旧占绝对的优势。
甚至熏狁都制定了一个进攻计划,他对革庾说:
“秦军在交河的兵力最弱,只有三千余人,且没有火器。”
“我等可以先夺交河再围萨尔。”
“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解决我军水草之急,还可挫败秦军的锐气!”
革庾反对道:
“属下曾在交河驻守过。”
“此处乃两河交汇之处,而秦军的城寨正是建在交汇口。”
“先不说城寨四周遍布陷阱不利骑兵出入,便是那几道弯曲交错的河流就能让我军极易被包围。”
“到时我军该如何进攻交河?”
“下马步战进攻秦军城寨?”
这么一问就把熏狁给问住了。
进攻城寨对匈奴来说是个大问题,尤其是秦军驻守的城寨……这就不是简单的兵力对比的问题了,而是秦军什么时候把弩箭射完的问题了。
而且秦军在交河的城寨也确是像革庾所说的那样,建在两河交汇之处。
这样一来有两条河实际上是被秦军当然护城河用……秦军十分擅长选址建寨。
到时匈奴若是不想渡河攻寨的话,就只能从一个方向进攻城寨,就算千军万马兵力占据绝对兵力优势又能如何?兵力根本无法展开。
想了想,熏狁就长叹一口气,道:
“交河是如此,萨尔只怕也差不多。”
“难不成我等就只能撤军么?”
熏狁说的没错,进攻萨尔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事实上进攻交河可能还会轻松一些,因为交河是河,是三条河交汇之处,秦军无法控制河流,于是匈奴骑军在交河作战还没有水源的担心。
但萨尔却是一个湖,秦军构筑的城寨将水源围在其中。
这就意味着匈奴若是进攻萨尔的话,不仅要带装备箭矢,还要带饮水及马匹食用的草料。
这么一来,匈奴只怕进攻几天就会被补给打败了。
革庾想了想,就说道:
“以属下之见,我军倒也未必只有撤军一途!”
说着革庾就如此这般的在熏狁耳旁低语了一番,熏狁听着连连点头脸上随即现出喜色。
这天,沈兵正与道民君在帐内把酒闲聊。
这道民君正是姑师王的弟弟,他可以说是在所有势力中最没势力的一方……原因是他一直为姑师王所忌,虽是皇亲国戚却只是被当作使者用,寒酸到手下只有五个亲卫一辆马车。
这是正常的,王弟这个身份较为特殊,因其有可能威胁到姑师王的地位,所以各国都会被雪藏甚至找个机会斩草除根。
比如胡亥上位就把兄弟姐妹全杀光。
不过因为道民君经常出使各国,于是在政治及口才上有些手腕,自然就成为姑师贵族与沈兵交涉的代表。
甚至沈兵还听说,这道民君私下已经在向剺学习中原的语言、文字和礼节……
这点倒是难得可贵。
不过这似乎也正常,出使各国的使者嘛,如果不通晓各方语言和文字,这出使也就无从谈起了。
道民君举杯朝沈兵遥遥致敬,道:
“为秦军驱逐匈奴为姑师复国,本君敬大将军一杯!”
却是地道的中原礼节。
沈兵一边回礼一边暗道这家伙学的倒快,看来是个聪明人。
接着道民君就问了声:
“据闻大将军应了我等五方的复国之请,不知可有此事?”
沈兵揣着明白装糊涂:
“你等有五方么?沈兵才刚知道,我还道你等都是姑师余部!”
道民君笑了笑,回道:
“本君心知大将军是明白人,也知姑师没有与大将军谈条件的资格。”
“本君只想知道,若本君欲放弃角逐并全力辅佐乡善君,不知能否得大将军首肯?”
乡善君是姑师王的第三子,虽然只有十六岁但自小爱好狩猎练得一身骑射本领。
沈兵一听道民君这话,就明白道民君的打算。
他显然是看穿了沈兵的想法,又不愿姑师四分五裂,同时也知道他们一干人等的生死其实都是在沈兵的一念之间,所以干脆把这话摆到台面上来问而不是偷偷摸摸的做。
因为偷偷摸摸的做不仅没有成功的可能,沈兵一怒之下他们可能连性命都保不住更谈不上复国。
但若是摆上台面直接询问沈兵的意见……沈兵肯就做,不肯那要分裂就分裂,也不致害了性命。
由此也可知这道民君的确是有些手段。
沈兵只是略一沉吟,就回答道:
“道民君在此之前可听说过大秦?”
道民君拱手回答:
“本君出使月氏时曾听过几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