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工程兵-第2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扶苏想了想,就回答:
“若是扶苏上位,定当以大将军为相,那么”
“失势的便是当今丞相李斯。”
“而可以有意无意左右父皇想法的,便只有赵高!”
想到这扶苏一张脸霎时便失去了血色,道:
“被大将军这么一说,扶苏便想起来了。”
“自父皇决定让扶苏随大将军历练起,赵高便有些不对。”
“他似乎不乐见扶苏跟着大将军。”
沈兵回道:
“公子之前师从大儒淳于越。”
“沈兵非是小人之论,然淳于越过于计较礼义道德且一无心计二无兵权。”
“公子若是跟着淳于越,赵高一行只怕根本未将公子及淳于越放在眼中。”
“但公子随属下历练”
扶苏重重的点了点头,道:
“大将军此言有理。”
“扶苏若是与师傅一同游历便是任人宰割。”
“但随大将军历练却是兵权在握,所学亦是征战杀伐之兵法,自是不可同日而语。”
“因此赵高等人也压力倍增。”
“他们将大将军调往河套,实则是想将扶苏支往塞外,甚或还想借匈奴之手将扶苏和大将军除掉。”
“只是不想大将军不过年余时间便将河套一片荒地发展成一方沃土。”
“又先败月氏再收西域,此时又征服匈奴将势力坐大。”
说着扶苏突然朝沈兵跪下,道:
“大将军救我。”
“扶苏只道天下尽归大秦便能天下太平,不想危险步步紧逼却不自知。”
“若非大将军点明,扶苏只怕在梦中丢了性命还没明白缘由。”
“大将军定要救我”
沈兵赶忙扶起扶苏,道:
“公子何必行此大礼?”
“不管是为国为己,辅佐公子都是沈兵份内之事。”
“公子勿要担心,沈兵定不会让那干奸贼得逞。”
扶苏心下稍定,问道:
“可如今父皇下旨命大将军斩杀右贤王,该如何是好?”
这的确是个难题。
它或者也可以说是嬴政在试探沈兵。
若沈兵有反意,那么此时被嬴政这么一逼,就干脆反了。
但沈兵若没有反意,或者说有反意却又不敢,就只能听令杀了右贤王任凭草原再起战事。
所以,杀与不杀对沈兵而言都不是好选项。
沈兵想了想,就说道:
“为今之计,就只有请辞。”
扶苏奇道:
“请辞?”
沈兵点了点头,然后便取了纸笔写了一封信。
信上说的内容无法就是能力不足且在战事中受些伤之类的话,然后话锋一转,就说道:
插一句,我最近在用的app, app 安卓苹果手机都支持!
“若是依圣旨将右贤王一干人斩首示众,则草原必将大乱。”
“沈兵能力有限自认无力压制,恐因此祸及中原。”
“是以请皇上以他人为将镇守龙城,沈兵愿回咸阳听候发落。”
扶苏不擅权术,看着信里说的这些不由紧张兮兮的,问:
“大将军,若是父皇当真将你调回咸阳。”
“到时我等一无权二无势,又如何与赵高一干人斗?”
沈兵回道:
“你道草原这形势还有别人能压得住?”
扶苏不由“哦”了一声,然后点了点头:
“大将军所言有理。”
“若是大将军在,他们便希望草原大乱,于是要杀右贤王。”
“大将军要是回了咸阳,便是不杀右贤王草原也要各自为战再起烽烟。”
“于是父皇只能收回成命。”
沈兵点了点头,回答:
“除了这原因外,赵高等人也不愿我等回咸阳。”
“我等若是回咸阳,以公子的身份及沈兵的威望,他们便无法翻云覆雨了。”
扶苏连连点头,接着就松了一口气,道:
“好在有大将军,此事若是扶苏,便不知该如何处理。”
沈兵又道:
“公子以为此事就此了了?”
扶苏问:
“难道还有其它危险?”
沈兵点头道:
“就算皇上收回成命,若赵高等人偷偷放出风声,说是皇上命沈兵杀右贤王呢?”
扶苏不由为之色变,道:
“那右贤王及所部匈奴此时正如惊弓之鸟。”
“若听闻此事只怕便会先反了。”
沈兵点了点头。
扶苏虽说考虑的不是很全面,但只一提点就能分析到结果。
扶苏又问:
“那右贤王那边该如何解决?”
沈兵回道:
“简单,先将此事与右贤王合盘托出。”
“便声明只要有沈兵在的一天,便保右贤王一干人等无事。”
“于是”
扶苏大赞:
“于是右贤王不仅不会造反,反而会更忠于大将军。”
“大将军高明,扶苏却是受教了。”
沈兵只在心里叹了一声:
在这时代想要保住性命真不容易,就算兵权在握也一样。
第四百八十二章 试探
此时的右贤王熏狁还在燕然山以西待命……沈兵那没传来消息,谁也不敢擅自迁移。
接着熏狁就收到沈兵的书信。
熏狁一看不由大惊,马上就召集部下商议:
“我等虽是降了大秦,沈兵亦肯饶我等性命,奈何秦皇却容不下我等。”
这话有若晴天霹雳,立时便在一众部下中炸开了锅。
部下七嘴八舌的争论起来:
“右贤王,这该如何是好?”
“不若我等落草为寇,在偏远之地寻一处好地方自立。”
“说的轻松,偌大的草原又哪有什么偏远之地!”
……
熏狁接着说道:
“众将稍安勿燥!”
“好在沈兵愿以性命力劝秦皇,此事……或许尚没到要落草为寇的境地。”
部下却有些担心的问道:
“右贤王切莫轻信了那沈兵。”
“他身为大将军或许也不敢忤逆秦皇,我等终究还是难逃一死。”
熏狁想了想,就摇头说道:
“这信便是沈兵送来的。”
“他若是想要我等人头,只需暗中派兵将此地包围便可,又何需多此一举将此事告知于我?”
此言一出众部下便无话可说了。
熏狁接着说道:
“是以我等切不可轻言叛秦。”
“秦皇原本就不信匈奴降将而沈兵又不顾性命担保。”
“若此时叛秦,害了自己性命不说,还因此会牵连沈兵。”
众部将连连点头表示同意。
想了想,熏狁就说道:
“本王这就去面见沈兵!”
部下不由大惊,劝阻道:
“右贤王万万不可。”
“那沈兵正想要右贤王人头,此去岂非有去无回?”
熏狁笑了笑,回道:
“那沈兵若是想要我人头,你道我还逃得了?”
于是只带着数十名亲卫便策马往龙城而去了。
沈兵倒是没料到右贤王会亲自来龙城见他。
原因是匈奴与秦军此时的关系还很微妙。
虽说是降了吧,但匈奴还有三万骑军,若是加上革庾那一万还有四万。
这些都是有武装保持战斗力的。
若说没降吧,他们也的确是走投无路,只有降秦一条路可走。
问题在于右贤王还有保命的资本……他手里的三万骑军虽说不敌秦军,但至少还能让秦军付出伤亡有点顾忌。
如今右贤王只带数十名亲卫前来,那想杀他就连这仅有的一点顾忌都没有了。
因此右贤王虽说是降秦,却只限于书信和使节来往。
此时孤身前来,就说明已彻底相信沈兵。
果然,熏狁刚进沈兵的帅帐便拜倒在地,说道:
“降将熏狁拜见大将军!”
“大将军对熏狁一部大恩大德,熏狁铭记在心。”
“往后熏狁唯大将军马首是瞻。”
沈兵赶忙将熏狁扶起,说道:
“右贤王何需如此客气。”
“自右贤王降秦起,你我谈好的条件便是保右贤王性命。”
“如今若是毁诺,沈兵又何以面对天下。”
右贤王此来实际上也是想探听沈兵这边如何应对,于是便问了声:
“可是皇上那边……不知大将军如何应对?”
沈兵回答:
“沈兵已向皇上请辞。”
“若皇上坚持要拿右贤王问罪的话,沈兵便只能到咸阳去向皇上解释了。”
一听沈兵这话熏狁悬着的心就放下一半了。
熏狁身为右贤王也是有些政治手腕的,知道沈兵一说请辞那秦皇就没什么办法了。
果然,嬴政那边看到沈兵的回信心下虽是不悦却也拿沈兵没办法。
要知道西域三十六国以及月氏和右贤王要么败在沈兵之手要么便是由沈兵联盟。
若是此时将沈兵撤了,那几乎就意味着在还没站稳脚跟的时候就把这联盟打散将战果拱手送人。
到时不只是草原大乱,就连西域甚至河西走廊可能都保不住。
嬴政虽说不乐见沈兵势力坐大,但也不至于傻到此时与沈兵翻脸。
想了想,嬴政就皱眉“哼”了一声,对赵高说道:
“传旨,让沈兵即刻回五原面圣!”
赵高心下暗喜,应声便去传旨了。
在赵高看来,沈兵这趟只怕是凶多吉少。
因为沈兵的拱辞虽说是请辞,但谁都知道这是抗命。
此时皇上又要求沈兵回五原面圣,说不准……
赵高才不关心什么草原乱不乱,西域散不散呢,他关心的只是权力。
如果此时能除掉沈兵或是让沈兵失势,那么扶苏也就不足为虑了。
不久沈兵便收到了圣旨。
扶苏得知圣旨内容后被吓得冒了一身冷汗:
“大将军,父皇难不成……是让大将军回五原问罪?”
沈兵想了想,便摇头道:
“沈兵以为不至如此。”
“皇上此举,实则是在试探沈兵。”
扶苏奇道:
“试探?”
沈兵点了点头:
“此时的西域及草原需要沈兵,此点勿庸置疑。”
大家好,我们公众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请大家抓住机会。公众号''
“皇上又摆出一副要兴师问罪的样子让沈兵回五原……”
“理由只有一个,想试试沈兵是否有胆回去。”
扶苏恍然大悟:
“若大将军不敢回去便是图谋不诡。”
“于是父皇便无需迟疑,即便草原大乱也要将大将军撤职?”
沈兵点了点头:
“所以,此趟沈兵必须回去!”
扶苏赶忙说道:
“扶苏跟大将军同去……”
沈兵举手制止扶苏道:
“他们是不可能让公子回去的。”
“何况皇上只说让沈兵去面圣,若公子回去……便又是抗命!”
扶苏急道:
“若大将军猜的不对,却是那赵高一干人要害大将军呢?”
沈兵安慰道:
“公子放心。”
“沈兵功名在外在军中还算有些名望,赵高等人不到万不得已不敢动手。”
扶苏还想说什么却被沈兵阻止了。
此次五原之行是不得不去,否则就只有造反一途了。
这些事沈兵甚至都没对杨端和、王贲等人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