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秦工程兵-第2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敌人怕是身着盔甲也无法阻挡此物!”

    剺看着这根铁管居然有这么大的威力也目瞪口呆,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

    “这东西虽然好,但是却打不准……”

    王贲却反驳道:

    “准头又能如何?若我等装备上数千把,对着敌人一通乱射,还要那准备做甚?”

    剺一听马上就明白过来,当下点头道:

    “校尉所言极是,便若那弓箭一般,虽是都没有准头但箭矢一多总能射中敌人。”

    沈兵没多说什么,他只是制定了几个测试方案让仞一干亲卫去测试。

    他希望找出这火绳枪在什么距离上可以击穿木盾和盔甲的组合,需要多少装药量。

    经过一番测试后发现是六十步的距离,也就是八十米左右。

    这个威力应该说是差强人意,正常的火绳枪应该是一百米左右还可以将身着盔甲的敌人击毙。

    之所以威力不足,或许是因为弹药密闭性不足。

    不过此时也已足够用了,八十几米的距离,以罗马步兵或是塞琉西超长枪兵的前进速度,大概要两分钟,而两分钟对于熟练的火枪手可以发射十次……通常情况是每分钟3发子弹。

    但那是属于软铅弹丸需要通条使劲将其捅入枪膛的情况。

    弹丸较小也有小的好处,那就是装弹相对来说更容易,沈兵甚至可以觉得可以考虑让枪手装好弹丸后将枪托在地面使劲砸两下就行……这是火枪手偷懒的做法,虽然可行但枪的寿命降低且容易走火。

    沈兵最后还是决定不这样做,因为士兵一多就要对其进行格式化训练,否则就很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另一方面,火枪手一分钟发射3次的原因,是装药量很难确定。

    在这方面沈兵可以对其进行必要的简化。

    比如装药量是在之前就称好的,一包一包用纸包装着,士兵将其中的火药倒入枪管之后,接着就可以将包装纸塞进枪管增加气密性。

    另外,沈兵觉得火门也可以进行必要的改进而使装弹速度更快。

    比如普鲁士火枪就将其火门设计成倒锥状,也就是里头大外面小。

    设计成这种形状的好处,就是火药装进药室后,其由于通条的顶塞会使火药从倒锥装火门处漏出来一些。

    于是装点火药这个步骤就可以省略了,装好弹丸后直接就可以举枪射击。

    普鲁士的火枪就是因为这个小设计,使其普通士兵都可以在一分钟内发射五发。

    五发对敌人的三发,这使普鲁士军队一度占了很大的便宜。

    此时沈兵当然也可以用上这个设计。

    只是爱德蒙那边制作起来会更麻烦一些。

    当沈兵把这个修改画给爱德蒙看的时候,爱德蒙似乎还没从刚才的震惊中反应过来,有些唯唯诺诺的不知所以。

    沈兵问:

    “能做到吗?”

    “若是你出什么错的话,爱德蒙,我就用你来测试那火枪的威力!”

    爱德蒙吃了一惊,马上回答:

    “能,将军,我保证!”

    “另外……请原谅我之前说的,现在就算是塞琉西再打回霍木桑,我也不会背叛您了!”

    沈兵“哦”了一声,问:

    “为什么?”

    “你认为塞琉西不可能打回来吗?”

    “你小看他们了,爱德蒙,他们可是几国联军,据说有二十几万人!”

    爱德蒙回答:

    “这是其中一个原因,将军。”

    “除此之外,我知道,就算塞琉西再打回来占领了霍木桑,但总有一天,你们还是会打败他们的!”

    沈兵笑了笑,这话说的倒是有些道理。

    于是火绳枪稍作修改后就进入了批量生产。

    同时造纸作坊也被建了起来,火药则用一张张纸用相同的重量包成圆柱形的一个个小包。

    之后沈兵又设计了一个可以挂在腰间的弹药袋,袋中一边插着圆柱形的药包,另一边则放着弹丸。

    这样既可以防水防潮,又可以将弹药、弹丸放在一个包里方便士兵取用。

    沈兵也有想过设计刺刀。

    但想了想又觉得没有太大的必要,至少现在没必要。

    因为火绳枪的刺刀主要是针对骑兵的……火绳枪发明时由于其装弹慢且射程近,所以对骑兵总是力有未逮。

    而如果步兵手里只有火绳枪的话,那在骑兵面前几乎就是待宰的羔羊。

    因此,火绳枪出现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其方阵还是一定的长枪兵配上火枪兵。

    初时是五五配置,长枪兵用于对付骑兵,火枪兵用来对付步兵。

    后来长枪兵的比例越来越少,直到刺刀出现……刺刀实际上就是将长枪与火枪结合在一起成为一种装备,于是长枪兵就彻底消失了。

    此时对于沈兵而言,是完全没必要配刺刀的。

    因为秦军是骑军强,基本不可能出现秦火枪兵要面对敌军骑兵的时候。

    至于步兵近战……携带一把火枪的同时腰间再挂一把剑,这并不冲突。

    沈兵反而是担心有朝一日若刺刀让敌人学去了,那时沈兵手里的骑兵就无用武之地了。

    在火绳枪进入制作流程时,另一边沈兵就让王贲对神武军进行火绳枪的操作训练。

    这训练原本应该是等李岩的两万步兵到了更合适,但那两万步兵只怕都要两、三个月才能赶到。

    到时再组织训练,只怕已经来不及了。

 第五百一十四章 线式战术

    将神武军训练成火枪兵的另一个好处,就是他们本身是骑军而且还是精锐骑军。

    火枪兵如果单纯作为步兵训练的话,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机动速度慢的问题。

    但如果将火枪兵与骑兵相结合,就会同时拥有骑兵的机动性和火枪兵的战斗力。

    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此时的火绳枪几乎无法在马匹上操作,尤其是填充弹药。

    但这不算什么大问题,他们可以赶到战场然后像步兵一样下马作战。

    这类兵种,在18世纪火绳枪出现时被称为“龙骑兵”。

    沈兵为此还不得不发明一个简易马桩……它其实就是一个顶部有个锁扣的铁制长钉,骑兵随身携带,到达目的地准备步战时就将这长钉扎入土里,将缰绳往锁扣里一套,马匹就不会乱跑了。

    于是神武军就成了上马是骑兵,下马就是火枪兵的特殊兵种。

    火枪方面的训练,沈兵基本是按照18世纪末期的线式战术也就是所谓的“排队枪毙”。

    这种战术看起来傻:交战双方在鼓点和横笛的节奏下,排着整齐而密集的队形互相接近,然后一声令下朝对方开火,接着各自被杀伤直到一方崩溃为止。

    但其实这是滑膛枪时代无奈的选择:步枪的精度太差了,如果步兵分散开朝多个目标开火,那基本无法命中。

    于是只能排成密集的队形就像射箭一样打击成片的弹丸,依靠数量形成规模击倒对方。

    此时沈兵制出的火绳枪,其精度和威力甚至都比不上线式战术时代的滑膛枪,所以也只能依靠这种方法作战。

    沈兵以一百人为单位将部队分为两排。

    线式战术时代大多国家都分为三排,只有英国分为两排。

    之所以分三排,是为了第一时间有更多的枪支发挥作用然后能先发制人,这在战场上往往能第一时间就压着敌人打使其处于下风。

    原因很简单,在兵力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开始就有更多的火力发挥作用使对方伤亡更多,那么敌人的火力就会因为伤亡而减少,于是就会越来越越少形成恶性循环。

    但其实三排一直都不科学也很危险:

    第一排可以用跪姿发射,第二排可以用站姿,第三排就必须将枪口从第二排肩部中间穿过发射。

    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是会使第二排人员受枪声和浓烟困扰,另一方面则是第三排发射出的弹丸很容易误伤以跪姿操作的第一排士兵……

    滑膛枪的弹刃是锥形发散射出的,而以跪姿操作的第一排士兵在填充弹药时不可避免的要抬高手臂用通条装弹丸,于是后方射来的一发发子弹就正好打在第一排士兵的手臂或肩部。

    因此,后期采用三排阵形的步兵,第三排其实大多都不开枪射击,而是为第二排装弹并作为替补。

    沈兵知道这些,当然就不会采用三排线式。

    此时的秦军也不适合采用三排线式……采用三排线式其编制就必须每个战术单位是三的倍数,只有这样才能将其分为三排并方便指挥。

    而秦军则是以“伍”、“什”为编制基础,这就决定了其很难编成三排,除非沈兵打乱编制使用新编制。

    但这显然会造成更大的麻烦而且还会让秦军不习惯。

    反之如果是编成两排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一伍为“伍”,二伍为“什”,十伍为“屯”,二屯为“佰”。

    这其中有很多是“二”的整数倍,于是在作战时可以很好的指挥或是灵活的合并、分割等调动。

    此时火枪还没生产出来,训练只能用木枪代替。

    这些木枪都是让霍木桑木匠按火枪的原尺寸制作的……这是为了让兵士能更好、更快的适应新装备及操作。

    甚至这木枪的枪管都是中空的。

    这中空枪管制作有些麻烦,需要将枪管先锯成两半,接着分别挖出一个半圆再合上。

    有中空的枪管很重要。

    因为训练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装填弹药,不只是速度,还有过程步骤必须到位,否则一不小心就会走火误伤。

    主要原因是秦军使用的是火绳枪,扣动扳机之后火绳枪的火头就会保持在火门的位置,如果没有将其移开就装填火药……而这在紧张的战场上是很常见的。

    另一个常犯的错误,就是通条将弹丸压进枪膛后就急着朝目标发射而没将通条取出。

    于是通条会跟着弹丸一起飞向敌人。

    其结果就是失去通条无法再装填弹药了。

    这些错误还算好,其顶多就是让一名兵士受伤或是失去战斗力。

    还有一个错误就是没有检查火绳是否正确点火将弹丸发射出去……火绳枪的火绳往往是弯曲的,而火门较小,有时在十分碰巧的情况下虽然扣动扳机但火绳上的火头却没压在火门上,也就是火药没有被点燃。

    虽然火绳枪的后座力不小枪声也很大,但在战场的紧张状态而且周围枪声响成一片的时候往往会忽略这一点,习惯性的以为扣动扳机就把弹丸发射出去了。

    于是接着再次装弹,然后再一次……

    很快枪管里头就填充着太多的火药和弹丸,这时如果成功将其点燃,那毫无疑问会炸膛并将里头的弹丸爆射出来,就算是有个套筒在外保护只怕也无济于事。

    为了尽量避免在战场上出现这类错误而发生事故,沈兵将整个装填过程分成标准化的十二步,比如取火药,倒火药,塞纸,用通条压至底部……

    每一步都让神武军反复演练,直到闭着眼睛都能操作而且准确无误到一步都不漏为止。

    至于练习枪法……

    这对火绳枪一点都不重要。

    以现在火绳枪的精度,谁都无法准确命中,因为你无法知道弹丸离开枪口时的角度……它是在枪膛内上下跳动,最后再呈一个散射角度发射出去。

    有时偏左,有时偏右,有时上有时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