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工程兵-第3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如今,赵高既敢赐死扶苏,则说明嬴政已遭不测或毫无反抗能力了。
兹阳公主之所以不说,只是因为担心扶苏不顾一切回咸阳救驾而已。
“那么。”接着扶苏又问:“为今之计,我等该如何是好?”
兹阳公主将一双美目转向沈兵,微微颔首,道:“往后一切,应由大将军定夺。”
沈兵朝扶苏拱手道:
“属下以为,我等应稳、防、等三字!”
扶苏奇道:“稳、防、等?此三字何解?”
沈兵解释道:
“稳,便是要稳住西域及匈奴。”
“皇上赐死公子一事不久之后必定会在西域及匈奴间传开,且必有于属下不利的谣传。”
“于是刚刚才安定下来的西域及匈奴各部便再次蠢蠢欲动。”
“我等应将其稳住。”
扶苏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大将军此言有理。”
“赵高若要害我,必然会传出不利大将军的谣言。”
“最常用的,莫过于谣传大将军谋反。”
“如此一来,秦军担心家人遭受诛连而人心不齐,西域及匈奴见有机可乘,必定起兵叛乱。”
“若是稳不住,塞外将再无我等容身之处。”
沈兵心下甚慰,扶苏这些人随自己游历确是长进了不少,这分析得头头是道条理清晰。
接着扶苏又说道:
“那么这个防字,便是防备赵高以父皇之名派人来攻?”
扶苏笑了起来:
“若是我等能稳住,以大将军之才,又有谁是大将军的敌手?”
“是以这倒勿需担心。”
接着扶苏便皱起了眉头:
“那么这等字……”
“大将军说的可是坐等赵高生变?”
接着扶苏就“腾”的一声站了起来,道:
“大将军,若是如此,父皇焉有命在?”
沈兵看了看兹阳公主,眼神有些无奈。
兹阳公主也无可奈何,这事就算是想瞒也瞒不下去了。
第五百三十三章 西域
见沈兵和兹阳公主二人沉默不语,扶苏就说道:
“大将军,我等在稳、防之后便已是稳操胜券,此时为何不反攻?”
沈兵回答:
“塞外军队大多为骑兵,他们擅长在野外作战而不擅攻城。”
“反攻秦军驻守的城池,不过是徒增伤亡而已。”
扶苏反问:
“难道我等便坐视父皇为奸人所害而无动于衷不成?”
“若是如此,我等又与赵高之流有何区别?”
扶苏着急的在案前走来走去。
沈兵回答道:
“这就要看,公子是胸怀天下还是胸怀皇上了。”
扶苏愤怒的反问道:
“胸怀天下又如何?胸怀父皇又能如何?”
“扶苏若是见死不救便枉为人子,谈何胸怀天下?”
沈兵接着说道:
“若公子胸怀天下,便该明白,那些战死沙场的士卒亦有父亲,亦或同是父亲。”
“公子岂可为一己之私,为自身的孝道而陷千万人于不孝?”
沈兵这么一说扶苏就愣住了,但依旧是愁眉不展。
沈兵接着说道:
“更何况,即便我等打到咸阳城下,公子以为便可救出皇上?”
“赵高又岂有不知自己罪不可恕之理?”
“他若是自知必死,又如何能放过皇上?”
“是以,公子此举实不是为救皇上,而只是用千万士卒的死伤掩世人耳目,使公子免受‘不孝’之骂名而已。”
“公子若是当真要这般行事,恕沈兵不奉陪。”
“公子亦称不上当世明君无法治理天下!”
扶苏一屁股坐倒在地上,好半天才说道:
“如此说来,父皇他……”
兹阳公主安慰道:
“大将军此言有理,若我等镇守塞外按兵不动,父皇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却是攻入咸阳,反倒逼着赵高与父皇同归于尽。”
“公子勿要再做如此打算了。”
扶苏点了点头,说道:
“确是扶苏不智,便以将军之法行事。”
大的战略方向是定了下来,但难处却在第一步,稳。
或许是为了转移话题,兹阳公主直接问沈兵:
“大将军可有把握稳住塞外局势?”
沈兵摇了摇头,道:
“正如公子所言,赵高一党为瓦解塞外军力,必会放出谣言说我沈兵意图谋反。”
“如此一来,秦军便不可信,甚至神武军都不例外。”
“这并非他们不信沈兵,而是他们家人都在秦国而秦法极为残酷。”
兹阳公主和扶苏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
就像扶苏因为其父皇有了危险就差点乱了分寸一样,秦军士卒在秦国又何尝没有父母兄弟?
而且他们若是跟着沈兵一起背上“谋反”的罪名,那就不仅是满门抄斩的问题,更是有连坐诛连的问题。
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又有几个人能承受得住?
“我们是否可以封锁消息?”扶苏问。
沈兵摇了摇头,道:
“却是迟了,此时谣言只怕已传遍西域及龙城一带。”
这是很正常的,谣言传播的速度要比想像的快得多。
而若是西域、匈奴、月氏等部都知道谣言,又如何能瞒得了身在其中的秦军?
兹阳公主说:
“秦军若不可信,匈奴只怕也无法依靠。”
这很现实,国与国之间讲的是利益,当年沈兵能打没错,但起家的兵却是秦军。
现在秦军没了,沈兵就是“虎落平阳遭犬欺”的局面,那些曾经被沈兵收服的国家和部落又哪里会不顾自身利益跟沈兵讲情义?
沈兵回答:
“依沈兵之见,可靠的部队就只有两支。”
“一是革庾所部的一万匈奴骑军。”
“二是剺所部蒲类军,有两万余骑。”
“此外,月氏妫录或也可用。”
“总兵力应有三万余骑。”
这还是沈兵早做准备的结果,而且这次出征还将大多信得过的骑军带出来,否则只怕连这些骑兵都没有。
只是沈兵怎么也没想到嬴政会提前几年死,于是有些措手不及。
扶苏说:
“若是以这些兵力,大将军可否稳住西域?”
扶苏这话问的是。
若能稳住西域,那么匈奴自然也不敢轻举妄动。
沈兵回答:
“若只是西域,那还好说。”
“但若是秦军在我等立足未稳之时就派兵出征……”
然后扶苏就明白这其间的凶险在哪了。
扶苏之前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以为沈兵所说的稳、防、等是一个接一个的来。
但事实却是当沈兵在西域着手“稳”时,赵高一行人肯定不会坐视不理,更不会等沈兵稳住局势时才出手。
于是,在西域就很可能会出现势均力敌、你争我抢的局面。
沉默了一会儿,扶苏又问:
“大将军以为赵高等人会派何人出战?”
沈兵想也不想就回答:
“杨端和。”
扶苏似乎也早就想到这一点,当即就反问了声:
“赵高就不担心你说服杨端和将其拉入我方帐下?”
关注公众号:,关注即送现金、点币!
沈兵叹了口气,回答:
“正如之前所言,杨端和若是敢反,全家老小难免受诛连。”
“便是杨端和敢反,其部下也会因为担心家人而不反。”
“到时只怕连杨端和都自身难保。”
扶苏不由皱起了眉头:
“此人对大将军极为了解,且拥有大秦的兵力和补给,大将军又打通了中原至西域的通道,再加上西域诸国态度不明,鹿死谁死尚不可知。”
扶苏这一点倒是分析得很对。
往常,无论是月氏还是匈奴,其重要性都在西域之上。
因为西域诸国太弱也太分散了,一个地区就有三十六国。
哪国要是敢反,沈兵随便带上几千上万人就能将其灭国。
但如果这其中再加上一支秦军,一支由杨端和率领的秦军……这问题就大了。
因为西域地形特殊,其极度缺水,于是利守不利攻。
只要西域偏向杨端和向其敞开大门或是为其提供淡水,那沈兵就算比杨端和厉害几倍也是无计可施。
当然,也有西域国会偏向沈兵的。
但这样一来,沈兵在塞外的“稳”就无从谈起。
就在沈兵和扶苏都为此感到头疼时,兹阳公主却说了一句话:
“兹阳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第五百三十四章 近在咫尺
扶苏说道:
“此间便只有我三人,兹阳有话旦说无妨。”
兹阳公主看了沈兵一眼,又犹豫了下,然后像是下了决心似的说道:
“大将军应知,若要稳定西域,龟兹便至关重要。”
沈兵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这点勿庸置疑,龟兹是西域第一大国,周边十余个国家都是看龟兹王脸色行事。
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龟兹在西域的影响力甚至连秦国都有所不及……秦国虽然强大,但天高皇帝远,而龟兹却近在咫尺,这两者间谁都知道该如何选择。
是以,若是能争取到龟兹,那西域半壁江山就稳了。
西域若是占了一半再加上沈兵的影响力和战绩,那西域三十六国哪还有不服之理?!
沈兵也想过此点,但问题是……
沈兵苦笑道:
“公主有所不知,沈兵已与龟兹交恶,只怕……”
兹阳公主打断沈兵的话道:
“大将军与龟兹交恶,不过是因为与兹阳的婚事罢了。”
“若大将军公布天下,说要休了兹阳迎娶无忧,大将军以为如何?”
扶苏闻言不由大惊失色:
“兹阳,你……”
兹阳公主面若寒霜的打断了扶苏的话:
现金/点币等你拿!
“公子,兹阳亦不愿如此。”
“然只有此法才能找到无忧化解如今僵局。”
“若是休了兹阳迎娶无忧,大将军与龟兹便再无交恶之说。”
“甚至大将军到时已是龟兹的乘龙快婿……”
“再加上龟兹又有野心一统西域,我等又何愁西域不稳?”
“西域一稳,便是秦国派来大军,只怕也只能无功而返。”
“大将军以为如何?”
扶苏听着有些心动。
因为这听起来似乎没什么损失,不过就是休了兹阳让她受点委屈而已。
要知此事关系重大,几乎可以说是左右整场战役的生死,是以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扶苏心想,大不了,等大局已定时,再由他作主为沈兵和兹阳证婚。
不想沈兵却哈哈大笑了起来:
“公主也太小看我沈兵了。”
“沈兵既已娶公主为妻,那么公主便是我沈兵的女人。”
“公主一没犯错二未口舌(古人七个休妻的条件之一),沈兵为何要休你?”
“更何况,沈兵又岂是那种以裙带关系获利之人?”
扶苏有些不理解。
因为这时代以裙带关系获利可以说是稀松平常,政治婚娶更是数不胜数,沈兵为何会如此不屑。
不过沈兵这番话,听在兹阳公主耳中却十分受用,尤其是那句“沈兵的女人”……兹阳公主乍听之下还道是听错了,再细细将沈兵所言咀嚼一遍才确定沈兵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