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秦工程兵-第3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端和应了声,暗自抹了一把汗。

    同时心下有些意外,这幸炽什么时候这般好说话了?

    杨端和不知道的是,幸炽这是为自己小命着想。

    要知道身边这些军队都是杨端和旧部,杨端和要是不反,他这个监军还能起些作用,虽然那也是狐假虎威借大秦和皇上之力。

    若杨端和当真反了,便连皇上都不怕,还会怕他一个宦官?

    怕是当场就要将他斩于马下了吧!

    明白这一点的幸炽早就做了决定:杨端和若是没有反叛之心,自己便可放肆一些,否则就得小心性命了。

    所以,这会儿幸炽会这么快就信了杨端和,其实却是心下真的以为杨端和要反了。

    一向只知行军打仗的杨端和又哪里会想到这些,只顾着依令放出游骑查探,心中想的是:“沈兵一行数万骑兵,必会在这沙漠中留下大量蹄印,想知道他去往何处并非难事”。

    不久游骑便折返回来,报道:“将军,沈兵一行似是前往姑师方向!”

    杨端和脸色大变,叫道:“不好,沈兵这是要去取姑师了!”

    “姑师!”幸炽也变了脸色。

    要知道杨端和此次出兵咛泉再加上李岩出兵五万攻龟兹,姑师已是精锐尽出,只留五千人在城内防守。

    若沈兵以数万骑军飞夺姑师……那秦军便真要被一分为二了。

    幸炽张口刚要骂,转念一想,这莫不是杨端和早就与沈兵商量好的,只不过为顾及家人而演的一出戏吧?

    于是赶忙闭嘴不敢作声。

    杨端和暗叹了一口气,他知道沈兵已看破自己的计谋并将计就计,先取咛泉让自己带兵出寨,再以骑军之速奇袭姑师……

    杨端和原以为沈兵中计,不想自己才是中计之人哪!

    又看看面色古怪的幸炽,杨端和就知道此事无法善了了。

    杨端和猜的没错,沈兵的确一早就识破了杨端和的计谋。

    杨端和是何许人也,那是秦国不输王翦的名将,即便被幸炽所迫,也不至于明知必败也勉强出兵。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 众号【】 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就算不得不出兵,沈兵相信以杨端和的个性,也会说据理力争说服幸炽先不取龟兹,而是先取龟兹周边一小国做为前进基地。

    以杨端和的声望,他是能做到这一点的。

    能做到而不做,那么其中必有蹊跷。

    想到了这些,沈兵要猜出杨端和的计谋就不难了。

    他只要站在杨端和的角度上去思考,时而再改变下位置,想想自己在这情况下会如何做,接着再推演一番……

    最后,沈兵就断定此时姑师多半兵力空虚在唱空城计。

    当然,沈兵不能确定。

    同时也担心派人去侦察会打草惊蛇惊动了杨端和,于是干脆决定赌上一赌。

    若是赌对了,那就成功的破了杨端和的铁三角了。

    赌输了也无甚要紧,不过是战马掉些膘而已。

 第五百四十二章 姑师

    留守的姑师的是个叫阮渭的校尉。

    阮渭倒是觉得其驻守姑师可以高枕无忧。

    原因一方面是姑师军民十分配合……自从秦军进入姑师后,姑师乡善王(原为乡善君)带领全城军民又是送补给又是送宝物的,俨然一副大秦顺民的样子,甚至乡善君还主动要求帮助秦军守城。

    对此,阮渭可以说是意料之中也可以说是意料之外。

    说是意料之中,是因为姑师原本就是归顺秦国的,可以算是大秦的属国。

    说是意料之外,则是因为姑师是沈兵收服的,阮渭以为他们至少还有点向往沈兵之心,多少有些抵触心理才对。

    不过想想,阮渭又觉得这也是正常的。

    一个全国不过数万百姓两千余兵力的小国,说是一个国还不如他这一个校尉威风,大秦军队一到,哪还有不俯首称臣的道理?

    所以,在阮渭的想法里,驻守姑师的不只是五千秦军,另外还要加上两千姑师军,必要时还能将姑师百姓用上。

    再加上还有姑师城防……就算那沈兵领着骑兵前来攻城又能如何?

    不过当然,阮渭对姑师还是有所提防的。

    他并没有将城门交由姑师军防守,万一他们有投靠沈兵之心,让他们守城门岂非自寻死路?

    因此,阮渭只打算战时让姑师军守边墙,亦或是修补城墙之类的。

    阮渭不知道的是,乡善君早就在暗中派人与沈兵联系上了。

    在此之前就有部下劝说过乡善君:

    “我等不过是数千兵力的小国。”

    “沈兵与大秦之争非是我等能参与得了的,一不小心便灰飞烟灭。”

    “是以,我等以为大王应识时务,还是顺从大秦为妙!”

    但乡善君却力排众议,他大手一挥回答道:

    “大将军对我等不薄,当初若非大将军鼎力相助,我等已命丧匈奴之手了。”

    “如今大将军有难,我等又岂能袖手旁观?”

    “更何况,你等以为此战秦军必胜?”

    “大将军何许人也,当初不过带数万兵将便平了月氏赶走了匈奴!”

    “如今秦军不过二十万而已,此地又远离秦国,哪有必胜的道理。”

    “今日我等若是降秦,改日大将军退了秦军,我等还有何面目见大将军!”

    这番话说得合情合理,尤其沈兵之前的战绩太过耀眼,以至于相当一部份人都认为沈兵依旧能赢。

    既然预计沈兵能赢,而姑师这小国又必须靠向胜利一方才能生存,那么当然就是靠向沈兵而非秦国。

    否则,此时靠向秦国虽是暂时保住性命,有朝一日沈兵又卷土重来,他们哪还有活命的道理?

    于是商议来商议去,最终决定明着归顺了秦国暗中却与沈兵互通消息以为策应。

    阮渭及杨端和对此甚至一无所知。

    其实杨端和根本就不需要关心这一点,因为姑师不过才两千余人,杨端和数万大军往姑师一摆,这两千人便是想乱都乱不起来。

    但现如今,杨端和主力已出城只余阮渭五千秦军,那姑师这两千余人就极为可观了。

    是夜,姑师城外突然马嘶蹄响,原本还一片空旷的姑师城外不一会儿就被数万骑军给包围在中心。

    沈兵策马上前大喊一声:“阮校尉可在?我乃北地大将军沈兵,大秦公子扶苏命你等速速开了城门,可免你等一死!”

    阮渭定了定神,然后哈哈大笑道:“反贼沈兵,还敢自称北地大将军。有本事便上来攻城,看我不砍下你的人头!”

    阮渭之所以敢这么说,是因为他见沈兵一行尽是骑军,放眼望去既没有投石机也没有攻城梯。

    虽说这姑师城墙不高,但也不是徒手就能爬上来的。

    而附近的树木又被杨端和砍光了。

    阮渭心想,沈兵这便是要攻城只怕也要几天之后,到时杨端和早就派人来援了。

    然而,阮渭没想到的是,沈兵还当真下令攻城。

    战鼓一起,城外的骑兵就纷纷下马排起队形逼近城墙。

    阮渭赶忙下令部下准备应战。

    正当阮渭心下疑惑时,突然后方大乱,只见姑师大军自后方杀了过来,措手不及的秦军哪里想到还有这着,立时就被杀得阵脚大乱,城门很快便告失守。

    接着,那一群群如狼似虎手持弯刀的匈奴人便有如潮水般涌进姑师城。

    阮渭大惊失色,这才明白他一直以为固若金汤的姑师城其实早就是沈兵的囊中之物了。

    这却是一场真刀真枪的大战。

    原因是阮渭一军是杨端和所属的精锐,跟随杨端和东征西讨十余年,不会轻言投降。

    但这同时又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沈兵与姑师军内外夹攻,且军力还是秦军的数倍,尤其蒲类军手里还装备有火绳枪。

    此战火绳枪也发挥了作用。

    秦军战至最后便守着城墙及楼台顽抗,城墙上更是以盾牌结阵堵住通道防守。

    沈兵所领的骑兵虽是强悍,但却更擅骑战而不擅近战,弓箭又都被盾牌遮挡,于是攻了几回都没能攻上去。

    这段时间蒲类军一直在训练如何使用火绳枪,沈兵觉得正好可以试试,于是就调来了一只火枪兵。

    他们只排成一排按部就班的安装火药和弹药,然后举枪对准盾牌,“轰轰”的一片响,秦军就惨叫着倒下了一大片。

    那盾牌又哪里能挡得住火绳的弹丸,而且还是近距离射击。

    秦军勿自不甘心,或者说不敢相信还有东西能击穿盾牌,于是又组成了一队。

    结果还是与上回一般,只一片轰响之后秦军刀盾手就躺倒了一地。

    这一来秦军便再也没有抵抗的勇气了,因为谁都知道这样下去的结果只有死路一条,于是纷纷放下武器投降。

    另一边的乡善君则在暗自庆幸,好在选择了站在沈兵一边。否则,这火枪阵往前一堆,那还不是谁挡谁死?

    姑师将士见此也是纷纷色变,从而也更坚定的站在了沈兵一边……他们可不想试试是否能用盾牌挡住这从未见过的火器。

 第五百四十三章 补给

    拿下姑师后,扶苏就松了一口气,他对沈兵说道:“恭贺大将军又下一城,扶苏还道拿下姑苏会有些周折,不想在大将军手下却有如探囊取物。”

    沈兵笑了笑,回道:“实在也是运气,若是没有乡善君带着姑师军全力相助,只怕还真要费一番周折。”

    沈兵这话不是谦虚,事实也的确如此。

    姑师城墙虽是不高,但问题在于姑师周边都是荒漠没有树木,几个绿洲原本有树木但也被杨端和砍光了。

    若没有姑师军打开城门……沈兵纵有数万大军,但总不能用尸体去堆着攻城墙吧!

    另一方面,杨端和的主力其实离姑师也不远,咛泉距姑师只有八十余里,急行军只需两日就可赶至,所以想攻下姑师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兹阳带着钦佩的眼神望着沈兵,兴奋的说道:“但毕竟是攻下了。姑师一下,楼兰也就危险了,杨端和大军只怕不得不撤出西域。”

    兹阳说的没错。

    原因就像之前沈兵攻楼兰时面临的问题一样。

    沈兵攻楼兰时,因为从沙洲至楼兰的路线一路是沙山极难行走,而匈奴却可以以姑师为基地策马南下骚扰这条补给线,使楼兰岌岌可危。

    这也是当初沈兵取了楼兰之后一定要取姑师才算站稳脚跟的原因。

    同样,此时沈兵已经取了姑师,那么沙洲至姑师这条好走的路线就断了。

    同时沈兵还可以派出骑兵南下骚扰秦军补给线……事实上不是骚扰,沈兵与匈奴骑兵不同。

    匈奴骑兵那是没有马鞍没有马镫的骑兵,它们只能以骑射远攻而无法与步兵对冲。

    沈兵的骑兵就不一样了。

    更何况,蒲类军里还有三千火枪兵。

    秦军要是摆出枪阵来阻挡骑军……那么就以火枪射杀秦枪阵,乘其大乱时再以骑兵冲击,秦军补给队哪里能敌!

    因此,这就不是骚扰的问题,而是补给线路被断的问题。

    杨端和要是明智的话,就应该弃楼兰而走,专心守住沙洲以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杨端和要是守沙洲的话,那还是能守得住的。

    因为不管从姑师出发还是从楼兰出发,前往沙洲都路途遥远,普通马队便是横穿这千里荒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