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秦工程兵-第3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溃兵逃回沙洲后会做什么呢?

    说他沈兵太过厉害吗?

    或是说那五万秦军不该叛秦吗?

    亦或是怪其它秦军不应暴乱?

    当然不是。

    他们返回沙洲后定会控诉幸炽的罪行,而幸炽又是赵高的心腹……这会直接影响赵高一党的威望及控制力。

    沈兵若一路追杀这些溃兵,那岂不是帮了赵高?

    因此,沈兵不但没有追杀这些溃兵,反而下令沿途守着水源的骑兵撤回楼兰、姑师两地。

    甚至还担心秦军溃兵寻不到水源,将原本拆除的路牌再次建上,沿途还留下小股游骑指路,有时还将装满水的水袋抛给即将渴死的秦军。

    不过当然,骑军在做这些的同时又顺势为扶苏做了一波广告:

    “若非公子扶苏宅心仁厚,念你等均为大秦子民,此刻便让你等渴死异乡矣!”

    如此一来,那些秦军又会怎么想扶苏?

    当他们回到秦国时,又会如何评价扶苏?

    (

 第五百四十九章 书信

    沈兵在西域大胜杨端和的河内兵时,蒙良正在咸阳的北地小筑自斟自饮。

    “北地小筑”取自沈兵的北地大将军,同时也意指这是北地设在咸阳的客栈。

    这是蒙良为经营北地的布业、丝绸、纸业等,在咸阳开设的客栈,并日若是需要洽谈生意,蒙良便会在这客栈招待一番。

    这些日子蒙良倒也不负沈兵所托,将北地生意经营得如火如荼,尤其是后来又加上西域的种子、特色食物,再有匈奴的好马、塞琉西的玉石等,北地小筑已俨然成为咸阳达官贵人追逐的热点。

    然而,这些日子蒙良却终日愁眉不展。

    这并非因为北地小筑生意清淡。

    事实上,北地小筑之前说是日进斗金也不为过,北地乃至沈兵所领的北地军早已不为补给钱财发愁了,便是生意淡下不少也无甚要紧。

    问题在于……

    沈兵竟被冤为反贼?

    扶苏竟被冤为谋害皇上!

    岂有此理!

    蒙良将黄酒一杯接着一杯的往肚里灌。

    他借着酒兴放声大笑几声,但不久又转为了一阵哭腔,然后一边摇头叹气一边接着往杯里添酒。

    蒙良的父亲蒙嘉是赢政庞臣,所以早就听到了风声,让蒙良与沈兵一行断了来往,且再也不准提及沈兵及扶苏,否则便是“祸从口出”。

    蒙良倒也并非为此伤心,他只恨自己当初被安排到了咸阳打理生意,没能跟沈兵一起在西域在塞琉西快意人生。

    曾几何时,他蒙良不过就是一个终日无所事事的绔纨子弟,虽说衣食无忧但委实无聊至极。

    直至跟随了沈兵,他才发现原来这人世间还有这许多乐趣。

    作反?

    便是真的作反又如何?

    若非父亲所阻亦或顾及家人,蒙良早已带着家将追随沈兵去了。

    可如今……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两声轻磕,得到允许后,就见一名伙计端着一壶酒进来,说道:“大夫,您要的酒!”

    蒙良因为在北地军服役,再靠着父亲的关系,此时已成功蹭到了大夫的爵位,是以才被称为大夫。

    蒙良有些奇怪,自己并未叫酒,为何这伙计会突然上来添上一壶?

    接着蒙良就明白了,因为伙计在将酒壶递上来的同时飞快的将一封信从怀里取了出来放到蒙良面前,并小声说道:“大将军来信!”

    说着伙计又说了声:“大夫慢用!”接着就收起盘子离开了。

    蒙良愣了下,赶忙起身将窗户关上,然后迫不及待的打开书信。

    这不看还好,一看心下就暗暗心惊,接着便愁云尽去转为一脸兴奋,低声说了句:“却是好说法,不愧是沈兵,我怎生想不到?”

    接着蒙良就不再迟疑了,正要收起书信……想了想又将书信摊在桌上,拿过酒壶缓缓往上浇着酒,直至信纸糊成一团什么也看不清,这才拧干了揉成一团放入袖内。

    回到蒙府后,蒙良第一时间就问家将蒙涣:“父亲在哪?”

    蒙涣拱手回道:“正在书房!”

    蒙良匆匆赶往书房,却见蒙嘉正在练字。

    蒙嘉其实看到了蒙良进来,笔下却半点也不停。

    他其实知道蒙良所为何来,定又是为那沈兵说好话了。

    这沈兵确有过人之处,比如他所制的纸,便是上好的书写作画之物。

    然现今已为反贼,再与其有来往岂非人头不保?

    同时蒙嘉心下暗叹:这个逆子为何总也学不会明哲保身这一套,若是如此,往后蒙家又如何在这咸阳立足!

    想着,蒙嘉便头也不抬的冷声说道:“你若是再为沈兵而来,便自去领三十板子吧!”

    蒙良自信满满的笑了笑,给蒙嘉施了一礼,说道:“父亲,良此来可以说是为沈兵,也可以说是为救父亲,乃至蒙家!”

    蒙嘉笔下一顿,接着又继续往下写,同时笑着说道:“你若想以此骗得我放你去助那沈兵,那便太小看为父了!”

    蒙良再施一礼,说道:“父亲,你以为此时是在明哲保身,却不知蒙家已大难将至,若再不省悟,只怕为时晚矣!”

    蒙嘉眼皮跳了跳。

    他一向极为忌讳“大难将至”这个词,蒙良当然清楚,此时却当面说出而且还用在蒙家之上。

    蒙嘉咬了咬牙正想发作,但一想,先听听这逆子有何说法再深究不迟。

    于是“哼”了一声,将笔往桌上一摔,说道:“今趟你要不说出个道理,我定饶不了你!”

    蒙良又一施礼,说道:“若是如此,良甘受父亲责罚!”

    蒙嘉眉头一皱,暗道今日蒙良有些古怪,说不定还真有什么事,于是便坐回椅子点头道:“有话快说,莫要装腔作势!”

    蒙良一拱手,说道:“父亲可曾听说近日沈兵大败杨端和,杨端和被杀,二十万河内兵有十数万投了沈兵,又有数万溃逃至沙洲?”

    “听说了又如何,没听说又能如何?”蒙嘉反问。

    “父亲。”蒙良问道:“以此战可知,扶苏以沈兵之力便足以与大秦分庭抗礼,甚至以沈兵之能,在塞外发展数年灭了大秦也未为不可……”

    话还没说完便被蒙嘉举手打断了。

    蒙嘉匆匆走到窗前往外看了看,将窗户关上后回身就压低声音训着蒙良:“这等大逆不道之语岂能乱说?往后万万不可再胡言乱语……”

    “父亲!”蒙良摇头说道:“良只想反问一句,扶苏及沈兵既有如此能耐,为何还要谋害皇上?这岂非多此一举?”

    蒙嘉手指在虚空飞点蒙良,怒道:“你给我闭嘴,这些事又岂是我等能非议的?”

    若是在平时,蒙嘉这么一怒,蒙良早就有若受惊的羊羔似的服服贴贴了,但这时蒙良却一点不让,道:“父亲,你好生糊涂。若再不‘非议’,我等蒙家便要大难临头了!”

    蒙嘉见蒙良言之真切,不由为之一惊,问:“此话怎讲?”

    蒙良回道:“扶苏若是无谋反之心,那便是被赵高、李斯两人所害。若赵高、李斯上位,又岂能容得下我蒙家?第一个便是将蒙家连根拔起呀!”

    蒙嘉闻言不由张大了嘴半天也合不拢,他却没想到这一点。

 第五百五十章

    蒙嘉听了蒙良一席话后,就匆匆赶往位于城东的蒙武处。

    蒙嘉与蒙武虽是叔侄关系,但因一为宠臣一为武将,利益、立场不同,两家已不太往来……宠臣出于自身利益必须贬低武将,否则又如何能取信于皇上并在庙堂占得一席之地!

    而武将却是在战场刀口舔血生死用命,功劳被宠臣贬低不说,还时常遭其非议。

    若是寻常人等还好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但双方有血缘关系却不念亲情,便越发让人愤慨。

    是以蒙武一家才会与蒙嘉一系闹僵。

    蒙武此时正在府中坐立难安,原因一方面是他不信沈兵、扶苏会反秦,另一方面又为蒙恬同时也为蒙家担心:

    蒙恬若是击败沈兵也就罢了,若是败于沈兵之手,蒙家只怕难免会遭牵连。

    但蒙武却深知沈兵之能,心知蒙恬虽是天生将才却还是难以与之匹敌。

    如此一来,蒙武就不得不考虑蒙家的出路了!

    这时下人来报,说是蒙嘉来见。

    蒙武想也不想就回了声:“不见!”

    话音未落,却见蒙嘉已闯了进来,任下人如何阻拦也无济于事。

    蒙武上前冷声问道:“季父何事如此惊慌,竟要强闯蒙府!”

    蒙嘉冷笑一声:“却是为蒙氏数百人命而来,你若不愿一谈,便不说也罢!”

    蒙武心下一惊,他早有不祥的预感,此时见蒙嘉又如此说法,当下便信了几分,于是赶忙将蒙嘉请到书房。

    蒙嘉上来就说道:“我已数月未见皇上,皇上或己被赵高、李斯胁迫,是以才有今日之乱局!”

    蒙武闻言不由大惊,外界虽有传出这般说法,但他只道是谣言。

    如今出自蒙嘉之口,想必却是真的。

    又一细想,当下就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蒙武次子蒙毅曾断了赵高死罪,最终还是嬴政顾私情恕了赵高之罪。

    蒙氏也因此得罪了赵高。

    今趟若是让赵高一党得势,又岂有蒙氏的活路?

    其实要真论起来,却不只是这个原因。

    嬴政自王翦功高震主时就有意培植蒙氏以抗衡王翦,王翦告老还乡后,嬴政又欲以蒙氏抗衡沈兵,于是就对蒙氏宠信有嘉。

    嬴政宠信蒙氏,则自然遭赵高一党所忌,于是便将其视为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

    蒙武当然知道其中的道理,被蒙嘉一提醒,便猜到蒙恬会被派往西域征剿沈兵或是赵高一石二鸟之计:

    蒙恬胜,则除掉沈兵和扶苏。

    蒙恬败,败乘机降罪蒙氏。

    蒙武忙问:“季父,如今我等该如何是好?”

    蒙嘉如此这般的与蒙武说道一番,两人便定下了大计。

    当夜,咸阳城便“谣言”四起,说是皇上被赵高、李斯胁迫陷害扶苏,又说扶苏、沈兵以一己之力便可灭了大秦,何必要毒害皇上纂位?

    由于“谣言”很有说服力,尤其是后者,沈兵带领着大军在塞外连败秦军,大有入主中原之势,若公子有此等能耐,只需安心等着继承皇位便可,毒害皇上岂非多此一举?

    于是文武百官心下疑心更甚,在老臣冯去疾的带领下恳请皇上上朝救国于危难之中。

    这当然是蒙武与蒙嘉二人在幕后推动。

    众臣名为“恳请皇上上朝”,实则是想见皇上一面已证“谣言”之虚实。

    群臣声势浩大便连李斯也无法阻止。

    慌了手脚的赵高只得冒险让嬴政的替身上朝……替身一直都在,但赵高却轻易不敢用。

    原因是替身只是形似,却远没有嬴政的神韵和气场,其骗骗刺客还可以,想瞒过大臣却万万不能。

    此时也是在万般无奈之下才将替身祭出。

    赵高还与李斯商议,两人在庙堂之上以皇上伤病未愈为托词尽力应答为替身遮掩。

    但蒙武、蒙嘉早有准备,三言两语就揭穿了替身的身份。

    一时群臣激愤,这几乎就证明了“谣言”并非谣言,而是确有此事!

    早有准备的蒙武借此机会以救驾为名带兵攻入皇宫拿下了赵高。

    真相就此大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