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秦工程兵-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对沈兵来说或许算不了什么,它在现代不过是基础知识。

    但对胖子屯却是打开了一个大门,一个崭新的运算世界。

    从此,在旁人看起来难于登天的计算,胖子屯也只需排上一些草稿就能轻松解决了。

    这些都是小事。

    原本秦灭赵的收官之战是可以继续这么玩下去的。

    毕竟战局已定,秦军只需要等上几个月,等邯郸的粮食吃完了也就结束了。

    但有人却不愿意这么玩。

    咸阳宫内,秦王嬴政在殿上焦急的走来走去,武百官大气都不敢吭一声。

    李牧身死之前嬴政还没有这么心急。

    因为那时灭赵还是未知之数,且从战场形势来看多半还是如以前一般无功而返。

    但现在,李牧已死二十万秦军重重包围邯郸,嬴政马上就坐不住了。

    如果说六国里有哪个国家是嬴政最想灭的,那绝对是赵国。

    这不是因为赵国重要的战略地位,也不是因为赵军与秦军有一较高下的战力。

    更重要的是赵国对嬴政来说就是屈辱、是污点、是折磨。

    嬴政迫不及待的想把它从地图上抹掉,就像抹掉那些不堪往事一样。

    现在,灭赵已近在眼前,嬴政又如何会同意让王翦慢慢来?

    走了一会儿,嬴政突然停下脚步,厉声问:

    “李牧已死赵军士气低落,此乃灭赵大好时机!王翦为何不攻?”

    “莫不是年事已高,心有余而力不足?”

    李斯跪地回答道:

    “大王。”

    “赵军虽士气低落,然邯郸善有一战之力。”

    “强攻只怕损兵折将徒增伤亡。”

    “是以围而不攻才是上上之策,我等只需待邯郸粮尽”

    只要是个明眼人就知道此时“围而不攻”才是正确的做法。

    尤其赵国之前还经历了地震和旱灾,邯郸城内存粮不足坚持不了多久。

    但嬴政甚至连建造赵皇宫的人手都准备好了

    嬴政有个嗜好:“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

    也就是每灭掉一国就在咸阳宫帝仿建该国宫殿。

    而他对赵国最是迫不及待,又哪里会听得进这些话。

    嬴政挥了挥手打断李斯的话,道:

    “迟恐生变。”

    “我等又如何能知道楚、魏等国是否会派兵来援!”

    这担心倒有一定道理。

    因为之前就发生过这样的事:

    赵国因长平之战被坑杀四十万,秦军乘胜追击眼看就要灭赵。

    然而魏国信陵君却来个窃符救赵解了赵国之危。

    眼前形势与当时相似,难保会有哪国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带兵来援。

    然而这其实只是嬴政找的借口。

    此一时彼一时。

    如今不说其余各国国力消退自保善且不易,又如何能救赵?

    且赵国也随着李牧身死而名存实亡,便是想救也救不了了。

    但李斯却没再说什么,因为他知道嬴政心意已决,多说无益。

    果然,下一刻嬴政就下令道:

    “来人!”

    “八百里加急!”

    “令王翦收信之时便强攻邯郸,不得违令。”

    传令兵应声领命而去。

    这还不算完,退朝后嬴政在寝室内依旧坐立难安。

    不管是坐是躺,邯郸的往事便会一幕幕闪现在脑海里。

    最终嬴政忍受不了这折磨,他朝立在一旁侍候的赵高下令:

    “备上人马!”

    “寡人要亲自去邯郸一趟!”

 第六十八章 督阵

    咸阳距邯郸1500里,嬴政的命令两天多的时间就递到王翦手里。

    之所以要“两天多”,是因为进入赵国境内后就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

    毕竟刚打下来的地盘,流窜的赵兵和盗贼比较多,尤其夜路不好走。

    万一要是把秦王的命令弄丢了那就是连坐家族的大罪。

    所以进入赵国境内就需要骑兵护送,有骑兵护送速度就慢了。

    王翦收到这命令后就皱起了眉头。

    秦军也是兵力不足。

    只赵国一家就让秦军伤亡惨重,这么玩下去还怎么对付其余四国?

    魏、齐、燕这几国还好说,还有一家幅员辽阔兵多将广的楚国呢!

    不是还有楚人叫嚷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吗?

    所以这部队不省着点用怎么行哪?

    然而这是秦王的命令,王翦也不敢不从。

    迟疑了下只得依令攻城。

    一时间麻衣火弹成片成片的朝城内抛射,兵士黑压压的往城墙涌

    改良投石机的技术已交给王翦,王翦大军自然连夜赶制将投石机更新换代。

    不过几日时间,邯郸四周就到处都是新式投石机。

    由于其它三面城墙较低,投石机可将麻衣火弹抛射到城内更远距离。

    然后秦军就乘着火弹的威势朝城内攻去。

    然而,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此时的赵军也变聪明了。

    他们事先将城墙百步范围内的房屋尽数摧毁并将易燃物清空。

    往内延伸的房屋也是隔上数十步就拉倒一间以免火势蔓延。

    其实,杨端和猛攻北面那晚秦军确是很有机会破城的。

    那时赵军还没准备,火势一起不只是给赵国军民士气造成严重的打击,纷乱救火的百姓以及倒塌的废墟还阻止赵军往城墙增援。

    也就是兵士、箭矢、擂木等守城必备的补给运送都受到了影响。

    只要秦军持续攻城一段时间,赵军的抵抗就会越来越弱,用不了多久秦军就会破城而入。

    谁想那陈隗会在这关键时刻告密,把杨端和吓得赶忙收住了攻势。

    也就是说,其实是陈隗给邯郸续了一段时间的命。

    隔了一段时间到现在,再用火攻就没那么好的效果了,尽管这回是四面同时进攻。

    沈兵身为砲师右工师的好处,就是不需要亲自上阵指挥,这事由左工师负责。

    插一句, app  真心不错,值得装个,毕竟书源多,书籍全,更新快!

    沈兵要做的,就是在后方看着。

    身边围着几个全副武装的亲卫。

    为首的亲卫叫仞,他从被编入砲师成为沈兵的亲卫起就始终板着个脸。

    沈兵还以为这家伙天性不苟言笑,所以也没在意。

    后来才知道这家伙是不乐意

    砲师工师亲卫?

    仞的目标是快意恩仇、驰骋沙场。

    在后方保护不需要保护的人?

    仞不自觉的将目光投往正密密麻麻攻城的秦军兵士。

    那才是他的梦想,那才是他的归宿,那才是他应该在的位置。

    他手里握着的应是青铜剑而不是令旗

    仞的职责之一就是盯着后方的将台,其上有一面指挥砲师的令旗。

    将台下什么命令,仞就用手中的令旗将命令传达下去。

    这本是沈兵该做的事,但沈兵连照着样子挥旗都担心会出错,现在有“更专业”的人代劳又何乐而不为?

    沈兵当然没注意仞的想法。

    这并不是因为仞只是一名伍长,也不是因为他只是二级爵上造。

    而是沈兵根本就不认为有什么人会向往前方的战场除非是脑袋进水了还差不多。

    这只怕就是不同时代的鸿沟。

    所以沈兵以为仞应该为编入砲师而庆幸,事实却是仞正为此闷闷不乐。

    不过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投石机打出的麻衣火弹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这从邯郸城内没有多少火势可以看得出来。

    这直接导致秦军的攻势徒劳无功,攻了一整天也没能攻下,只在城脚留下大片的尸体。

    杨端和当晚就找到了沈兵,问:

    “麻衣火弹可否打得更远些?”

    “那些赵兵必是看出麻衣火弹的射程,将附近房屋清空了。”

    “若是无法打得更远,只怕徒劳无功。”

    沈兵想了想,就回答道:

    “更远些也并非不行,只是属下认为同样也是徒劳无功。”

    杨端和不解的问:“此话怎讲?”

    沈兵回答:

    “缩小麻衣火球的体积或可以增加一些射程。”

    “但其威力便大大降低”

    什么原因就不用说了,体积减小就意味着能包裹的松脂和麻衣更少,于是燃烧值更低也更易被扑灭。

    沈兵继续说道:

    “另一方法便是将投石机往前推,然后再用高台将其架高。”

    “如此一来便可使火弹在城内的行程更远。”

    这需要稍微解释一下,所以沈兵在地上画了个示意图。

    高台增加投石机高度用于解决火弹能否越过城墙的问题。

    往前推,自然就能使火弹打得更深。

    问题就是要冒着被赵军城墙投石机和弓弩压制的危险。

    不过杨端和当然不在意这点危险,他一听这方法就点头赞道:

    “好计,明日攻城便这般行事。”

    “不,今晚我等便搭起高台。”

    “天色一亮就开始攻城。”

    沈兵迟疑了下,就反对道:

    “可是将军。”

    “赵军若是对火攻有所防备,必会事先做准备。”

    “我等便是勉强增加射程,只怕也无法伤其根本。”

    火攻这东西尤其是向城墙抛射火球的火攻,更多的应该是出其不意。

    比如,杨端和火攻当晚若一开始就四面同时火攻

    那邯郸的火势只怕都控制不住一把火就此烧光了。

    但是现在,赵军有了准备这火势便很容易控制。

    说来说去就是拉倒几幢房整一个隔离带出来的问题。

    只要这条隔离带够宽、够长,外面怎么烧火势都不会往里蔓延。

    杨端和苦恼的说道:

    “其实我等都知道围而不攻才是上上之策。”

    “但大王有令不得不从。”

    “更何况,大王已亲自赶往邯郸,不日便至。”

    “若那时邯郸还未拿下,只怕大王怪罪下来”

    沈兵当时就懵了。

    大王?

    说的难道就是秦始皇嬴政?

    嬴政要亲监邯郸督阵了?

 第六十九章 一己私欲

    于是沈兵当晚就不得不带着砲师到阵前搭建高台。

    要想让火弹尽可能远的深入城内,投石机距离城墙就得足够近,高台也要够高。

    够高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那不过是耗些时间和人力搭建。

    距城墙足够近这问题就大了。

    赵军城墙上也有投石机,这些投石机不仅经过改良而且还居高临下。

    虽然这些投石机依旧是以萝筐为配重精度不高。

    但若秦军不得不将投石机前移且搭建高台,情况就有所不同了。

    当晚倒没发生什么意外。

    这段时间秦军一直在城外建寨,成天敲敲打打的,赵军早已习惯了。

    于是秦军很顺利的在阵前搭起了一座座几步高的高台并在其上造好投石机。

    第二天,天色才朦朦亮时就出了状况

    那立起的一座座高台在空旷的城外十分显眼,赵军当下就发现了它们。

    于是邯郸城头马上就响起了牛角号声。

    不久就有投石机远远朝高台打来石弹

    这时沈兵才发现更严重的问题:高台被弹面很大,就像一个竖起的靶子。

    这缺点导致它很容易被赵军投石机砸中。

    再加上赵军也学会了用配重调整弹着点,一发过去是近了还是远了,是左偏还是右偏,调整过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