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秦工程兵-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攻下赵国虽说打通秦国通往燕、齐的道路,但连年灾害后却使赵国饿殍遍野。

    这不仅没能减轻秦国负担还多了许多要吃饭的嘴。

    于是乎,就连那在沈兵嘴里“不足为虑”的魏国都无力进攻。

    尽管这魏国已形如瓮中之鳖在秦国的三面包围之中。

    嬴政不由“唉”了一声,长长叹了口气。

    他原本心下还抱着一丝希望,希望王翦告诉他可以打下魏国。

    那时就可以从魏国征兵征粮继续作战。

    这样他就可以无所顾忌将仇人尽数坑杀。

    但是现在随着得到否定的回答,这唯一的希望也就此破灭了。

    沉默了一会儿,嬴政又问:

    “王将军,交待你的事进行得如何?”

    王翦重重一揖,回答:

    “臣正尽力追查。”

    “请大王放心,若不是路途遥远,三日内定能尽数捉到。”

    追查什么就不用多说了,就是将赵国贵族亲戚逐一查出等待三日后坑杀。

    这其中当然免不了大刑侍候

    古人科技虽说不发达,但审犯人的酷刑却是层出不穷、极尽残忍、极具创意而且让人不寒而栗。

    于是,那些贵族很快就会有一种想法:

    反正是死,何必要在死前受这些罪?

    不招对自己又能有什么好处?

    还不如多拉几个垫背!

    于是用不了多久就会一五一十的全招了。

    甚至有时没有亲戚而是有仇怨,也会千方百计扯上点关系招了出来。

    嬴政想了想,接着就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咬着牙说道:

    “罢了,不必追查了,放他们去吧。”

    “大牢里那些人继续收押,每日供上饭菜不得难为他们。”

    王翦疑惑的抬头望向嬴政,他怀疑自己听错了。

    要知道如果从军事角度考量,灭六国的顺序本应是先灭实力更弱的韩魏再攻齐。

    这样就能从西打到东将最强的楚国与赵国分割开彼此无法联系。

    然后再分而击之。

    而嬴政一开始就拼命攻打地理位置偏北且军事实力十分强悍的赵国。

    究其原因,便是嬴政日思夜想的都是将赵国这些仇人坑杀以遂心愿。

    韩国之所以第一个被灭,只是因为秦军屡攻赵国不下顺带灭个国回点血而已。

    推荐下, !

    可是现在,眼看大仇得报大王居然放弃了?

    而且还命他饭菜将这些仇人养着?

    杨端和也愣了,他是负责挖坑的,于是就问了声:

    “大王。”

    “那行刑的土坑”

    嬴政打断了杨端和的话:

    “填了吧!”

    然后又朝案上的葱油饼扬了扬头:

    “你们不是想尝尝葱油饼吗?”

    “拿去吧!”

    王翦看了葱油饼一眼,马上拱手回道:

    “大王恕罪,微臣刚刚想起是用过饭才来的。”

    “此时腹胀难忍,是半点都吃不下了。”

    杨端和正想谢过大王然后上前一饱口福,一听王翦这话就马上刹住。

    不对啊,刚才这家伙还在跟我商量用刑一事。

    怎么现在就说用过饭来着?

    现在正是巳时,离饭点还远着呢。

    接着杨端和突然想起嬴政说的话,发现案上摆的葱油饼是七国地图。

    不由暗呼一声“好险”。

    这要是上前吃了,那挖的坑只怕就是用来填自己的吧。

    还得加上九族。

    于是赶忙拱手道:

    “大王恕罪。”

    “微臣近日腹部屡有不适,医工交待不宜多食。”

    “若不是大将军说起,微臣都差点忘了。”

    嬴政笑了笑:

    “如此,那寡人也就不勉强二位将军了。”

    王、杨二人异口同声的回答:

    “多谢大王。”

    两人暗暗捏了把汗。

    这特么的太难了,大王这才叫挖坑啊!

    而且还是深不见底的坑。

    这时嬴政肃容叫道:“王翦。”

    王翦赶忙上前应道:“臣在。”

    嬴政下令:

    “即日你召工匠于大牢旁建一座房舍。”

    “建成之日便让赵国降臣迁于房舍不得外出。”

    “记住,须召赵国工匠,明白吗?”

    王翦回答:

    “微臣明白。”

    王翦的确是明白了。

    高明啊。

    用赵国工匠,就是用最快的速度诏告天下他嬴政已留那些贵族一条命。

    又在大牢旁,那意思就是随时还可以将他们收押甚至用刑。

    既可笼络人心又可威摄那干贵族,可谓一举两得。

    更重要的是,这似乎便是嬴政当年在赵国受的待遇

    贵族们虽然活着,却日夜听着大牢里的哭声和惨叫,偶尔还有几个被抓去审上一番。

    也就是他们须时刻担心自身安危,于是惶惶不可终日。

    “下去吧!”

    王、杨二人应了声便躬身退下。

    待王、杨二人走后,赢政就再也忍不住葱油饼的诱惑了。

    他一手抓起“魏国”一手抓起“燕国”,来个左右开弓狼吞虎咽

 第八十章 薄礼

    第二天一早嬴政就匆匆返回咸阳了。

    他这么急回咸阳不是为别的,正是为沈兵的另一个建议:鼓励生产。

    这可不是个简单的命令就可以的,它需要大量繁杂的工作

    鼓励生产就必须对土地、百姓及农具进行管理和分配。

    比如秦灭赵后将赵的土地纳入秦国版图,那么耕地自然需要重新分配。

    家里有几口人,有几个主要劳力,有什么困难等等。

    这其中尤其是后者。

    嬴政虽是残暴但互利共赢的道理还是懂的。

    赵国连年灾害、民不聊生,百姓都要饿死了又哪有余粮播种?

    于是很自然的,政府要分配给百姓一块田地、一处宅地,然后再借一些稻种予其播种,甚至还要借出耕牛。

    最后还要借百姓一些粮食作为其全家生存下去的口粮。

    当然,这些都是“借”而不是“给”,更确切的说是“贷”。

    也就是今天给了百姓啥啥,全都要记录在册,明年收成时就要加倍返还。

    这样一来,第二年百姓收成时实际上就是秦国的收成。

    而百姓为了生存下去又不得不接受这种制度及“放贷”。

    这就是秦国制胜甚至可以说是统一六国的根本原因

    六国使用更落后且不利于百姓生产的分封制、奴隶制或小规模封建制。

    而秦国则是采用了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并在法律上全面承认封建制。

    因此,秦国总能征收到更多的粮食征召更多兵士支撑起更大规模的战争。

    再加上秦国人才辈出君贤臣明,于是六国在其攻势下便不堪一击。

    所有这一切都需要管理。

    于是郡县设立、官员任免、登记造册、户籍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全都要提上日程。

    而且所有一切必须赶在一个月内完成,否则就将错过农期。

    因此嬴政昨晚彻夜未眠在赵国设下邯郸、巨鹿、太原三郡并任免相关官员。

    接着天色还未放亮就急着赶回咸阳。

    那里需要粮食调配、政策制定等事务需要处理。

    事实上,他在马车上就已经忙开了。

    从这方面说,沈兵之前那句“励精为治,亲练群臣”还真没说错。

    不过离开前,嬴政还不忘向沈兵交待了一下。

    这是人之常情,吃了人家的嘴软,走时总要说一声吧。

    但在赵高眼里却是了不得的事嬴政什么时候要向人交待了?

    当时沈兵正在校场操练。

    古时操练更多的是排演阵法,也就是跟着鼓声和旗号摆出各种形状。

    沈兵对这些东西是一脸懵。

    不过好在仞十分在行,在他的指挥下砲师进退有度、左右有局。

    沈兵只要跟着走就可以了,整场操练下来倒也没出什么乱子。

    回来之后就看到了商人留下的一封竹简。

    说的是有要事先行日后有缘再见云云,最后又说留下一点薄礼略表谢意。

    薄礼?

    哪呢?

    沈兵翻来翻去愣是没找到。

    然后外面就传来一声马嘶

    我去,不会就是那匹马吧?

    进来时沈兵和一干工匠就已看到那匹马了,他们只道那是哪个骑兵顺手系那的。

    剺还在马前停了好久,一直赞叹“好马好马”久久不愿离去。

    再往细里一想,可能还真是!

    那商人不就是卖马的吗?

    不送马还能送啥?

    沈兵愣愣的拿着竹简走出房舍。

    剺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几步跟了出来,带着兴奋和期待的眼神问:

    “工师,这马莫不是那马商送予你的吧?”

    沈兵看了看周围,见没人来领,就缓缓点头:

    “应该是了。”

    剺立时便瞪大了眼睛满脸羡慕:

    “工师,你今趟是得了大便宜了。”

    “此马大眼阔鼻、筋健发达,便是那北地骑兵都少有这等品相。”

    “实乃可遇不可求之物,不想那马商却如此大方,这便送予你了。”

    随即又笑道:

    “那马商倒也有趣,随随便便系在门外,若是让人顺手牵走了”

    剺又哪里会想到那“马商”的真实身份是嬴政。

    嬴政送出的东西又岂是别人敢动的?

    沈兵倒没什么感觉。

    一来他不懂马,良马劣马放在他面前都差不多。

    二来他不会骑马,送这样一匹马来感觉就是浪费。

    如果真要说有用的话,那就是丢给马夫拉车。

    不过话说回来。

    这马要是用来拉车只怕是暴殓天物吧?

    就像用跑车装拉货怎么想都有点违合。

    更重要的还是这时代不会骑马可是个大问题。

    有一天若是被敌人追着砍又有一匹马在眼前。

    那时不会骑马还不是要把小命都送掉了?

    于是沈兵咬了咬牙,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学会骑马。

    可这时代要学会骑马真不是易事,更重要的是还危险

    在没有马蹬的情况下,他可无法像其它人那样一跳就能上去。

    那动作少说也可练上几个月吧!

    而且骑着骑着,一跤摔下来或是被马踢上一脚,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沈兵看着眼前都差不多有自己肩膀高的马背发愁。

    把马蹬整出来?

    沈兵犹豫了。

    就像投石机一样,马蹬、马鞍其实都没什么科技含量更多的是创意。

    眼前要是发明出来虽然可以暂时占点先机。

    但敌人一看就会很快就学去了。

    而秦军则以步兵为主,骑兵数量不多且只是辅助作战。

    也就是说发明马蹬对秦军没有多大帮助,反而对骑兵较多的敌人更有利。

    幸运的是六国中骑兵最强的赵国已经倒下了,这方面的顾虑会少得多。

    然而

    北边还有匈奴。

    他们可是在马背上从小在玩到大的。

    这马蹬、马鞍整出来要是传到匈奴那,他们还不是要上天了?

    且此时嬴政还没把长城连成一片,到时匈奴铁骑若是自北而下杀入中原

    这责任沈兵担得起吗?

    到时还有大秦帝国吗?

    他沈兵还能阻止吗?

    不过很快沈兵就有了主意。

    铁制马蹬不能上布制马蹬总可以吧?

    马蹬最初发明时就是用布带打个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