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工程兵-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桔槔共分三层。”
“第一层为槔基,便是将两根上端凿孔的圆木在地上插牢。”
沈兵“哦”了一声,槔基,记下了。
等等,这名字怎么这么耳熟?
好像在哪听过!
我去,是
张格当然不知道沈兵在想什么,他继续说道:
“第二层便是槔轴,可上下活动。”
“槔轴中央又有一根立木,用于连接第三层。”
“第三层是槔梢,由立木连接于槔之上可左右活动。”
“如此一来,槔梢便可上下左右活动自如。”
嗯嗯,沈兵不住点着头,等张格继续说。
没想到接下来好半晌也没声音,抬头看向张格,他已自顾自的忙着手里的活了。
就这么完了?
就这样?
或是察觉到沈兵疑惑的表情,张格就说道:
“言语或是难以理解。”
“待我等造出一具试试便知。”
“你身为工师,这等木艺该是不难。”
沈兵:
什么鬼?!
你特么的把这玩意称作“不难”?
还担心我学不会?
不就是一个杠杆吗?
样子有些像投石机的砲梢,区别就在于多了一根立木使砲梢可以左右转动。
推荐下, app 真心不错,值得书友都装个,安卓苹果手机都支持!
等等
沈兵疑惑的问:
“这桔槔是用来做什么的?”
张格望向沈兵的眼神就像看一个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语带不屑的回答道:
“此处旱情如此严重,桔槔又是建在河边,自然是用于取水。”
沈兵“哦”了一声。
接着又觉得不对,这么一个杠杆也能取水?
莫不是
沈兵眨吧眨吧着眼带着无奈的表情看着他们折腾着。
其间王翦看着沈兵无所事事还催促了下:
“工师可全记下了?”
沈兵回答:
“记下了,记下了。”
张格等人的忙活了一会儿就大功告成了。
果然如沈兵所想,这就是一个能上下左右活动的杠杆。
然后,张格在这一头绑上个大木桶另一头绑上个石块。
许应朝众人介绍道:
“之所以绑上石块,是我等发现其两头之力可左右相抵。”
“于是取水便有四两拔千斤之利。”
“寻常需两人才能抬起的水量,用桔槔一人便可轻松吊起。”
众人纷纷赞叹,尽管许多人不懂许应在说什么。
张格则得意洋洋的朝沈兵一扬头,说道:
“可要看仔细了。”
“稍会莫要惊掉了下巴!”
说着抬起槔梢移动,另一端木桶就转到河里。
张格操作着槔梢继续下放,接着一个震荡的动作一桶水就被缓缓抬起,进而旋转回岸。
另一头自有人接应,将那桶水倒进沟渠。
众人不由齐声惊呼,接着便纷纷道好。
许应又介绍道:
“此物可由两人操作。”
“若左、右各一具,便可为一道沟渠供水。”
“其水量虽小,但若分派人手轮番操作。”
“如此日夜不停取水,旱情或可缓解。”
王翦大喜,说道:
“此物甚好,我马上就命人仿制。”
“内史今趟是立了大功了。”
“王翦代三郡旱地军民谢过内史。”
王翦擅长官术,自然知道许应要的不是封赏而是百姓评价,于是便投其所好。
果然,那许应被这么一夸就有些飘飘然了,他轻抚胡须面上略带得意回答:
“诶,大将军此言差矣。”
“这本是许应份内之事,又何须感谢。”
“只望来年百姓能少些疾苦、少些饿殍,如此老朽也就心安了。”
这边张格则带着挑战似的眼神望向沈兵,问:
“如何?”
“知道这桔槔的用处了吧?”
“可学会了?”
沈兵半张着嘴艰难的点了点头,回道:
“知道,知道。”
“学会了,学会了!”
这时河里传来一阵欢呼,胖子屯兴奋的大叫:
“师傅,成了,水车成了!”
苍也大叫:
“师兄,你这法子果然能成。”
“你说的确是真的,它当真能将水自行舀至高处!”
沈兵无语:我真不是有意让你们难堪的。
第八十五章 水车
胖子屯和苍的叫声不重要。
重要的是那水车已在水流的冲击下开始转了。
水车开始转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转时还带着一筒筒水上来。
接着一筒筒水倒进沿伸至它旁边木制渠那水流便“哗哗”的被引到沟渠里。
原本干涸开裂的沟渠贪婪的吸着河水,不一会儿就像活过来似的渐渐恢复了生机。
众人全都愣住了,个个都盯着那水车看,便连许应也不例外。
过了好一会儿,许应才缓过气来,他像是受惊吓似的瞪眼望向沈兵,问:
“工师,那那是何物?”
“那可是你制作的?”
沈兵拱手回答:
“内史,此物名曰水车。正是属下制作。”
许应又问:
“它当真可将水自行舀至高处?”
这话刚问出口许应马上就知道问错了。
那不明摆着已经做到了吗?
于是许应马上改了个问题:
“你是如何做到的?它为何能如此”
沈兵回答:
“其实也简单。”
“无非便是利用水流冲击之力使水车转动。”
“水车转动便可带起竹筒。”
“然后”
沈兵朝水车摊了摊手,意思是就成这样子了。
原理其实很简单,关键在于想不想得到。
沈兵说的轻松,却是把许应震惊得无以复加。
他看看沈兵,再看看那水车。
下一秒就不顾弟子们阻止脱鞋下河近距离观察水车。
王翦赶忙招呼兵士下河去护着,同时瞪了沈兵一眼:
“有这等物事为何不早说?”
“凭空让我等为旱情操心。”
王翦没说出口的是:
你这家伙还让许应栽了个大跟头,看把大家都尴尬成什么样了?
沈兵一脸委屈:
“大将军,属下不知这水车如此重要!”
“是以”
这话差点就把王翦给气哭了。
这家伙可以啊。
不知水车重要?
这玩意可是能把水弄到高处,而且还不需人力。
三郡旱情就靠它了,三郡百姓的死活就靠它了,明年的征战就靠它了!
居然还不知水车重要?
这不是成心寒碜人吗?
杨端和忍着笑,附耳上来小声教着沈兵:
“稍后言辞上谦卑些,免得内史丢了颜面。”
沈兵赶忙回答:
“属下明白。”
在河里的许应看着那水车“哗哗”的走,心情久久无法平静。
好东西啊,好东西!
竟可以利用水流冲力旋转带起竹筒。
看那遍布周围的许多竹筒,全都呈一反斜角度。
这使它们下行时开口朝下入水,再上行朝上出水时便盛满一筒筒河水。
接着逐渐升高又因倾角朝外倒水。
那河水便自行倒入下方的木制沟渠。
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止,河水便源源不断进入沟渠。
许应都些看愣了。
这水车既可引水又有趣好玩,再看看自己所做的桔槔跟这水车相去又何止十万八千里。
在一旁侍候着的张格则整张脸都黑了。
他直到这时才明白适才教沈兵桔槔时他的表情及眼神是什么意思
那可不是无知,而是对无知的无奈。
而那个无知的人恰恰是他张格。
过了好一会儿,许应才在弟子的劝说下上了岸。
那时许应身上的褐衣也被浸湿到处滴着水,但许应却十分高兴。
他一上岸就乐呵呵的抓住沈兵的手,上下打量沈兵一番,道:
“工师大材啊,竟能制出如此精妙绝伦的水车。”
“有此水车,何愁旱情不治?何愁无法屯田?何愁来年收成?”
“工师请受老朽一拜”
说着就真要下拜行礼,沈兵赶忙上前将许应扶起:
“内史这是折煞沈兵了,沈兵怎担得起如此大礼?”
许应坚定的举手回道:
“担得,担得!”
“有此水车,何止是三郡灾民,天下苍生都将因此受益。”
“许应替百姓谢过工师”
说着又要下拜,自然又被沈兵、王翦一行拦住。
此时那几个主薄却依旧跟在许应身旁不断记着他的话,杨端和一阵气苦挥手让他们下去。
接着许应话锋一转,就笑眯眯的看着沈兵:
“不知工师师承何处,家住何方哪?”
沈兵回答:
“属下汉中南郑人,师父循是上任工师。”
许应“哦”了一声:
“难怪工师木艺如此了得。”
“不知工师可有意投入农家门下?”
沈兵不由“啊”了一声颇感意外。
还有这样拉人的?
沈兵在现代时对这农家就略有了解。
知道这农家是个良心学派。
其成员虽然大多是知识份子,也就是“仕”这阶层,却主动入农。
因为他们觉得如果自己都不会种田不了解农业又谈何发展农业?
甚至生活作风都以农民为标准:
打草鞋,编席子,住土房。
不求高官厚禄,只求一宅一地从事耕种造福百姓,颇有超凡脱俗之风。
就像眼前这许应,他虽被任命为治粟内史却依旧身着褐衣脚穿草鞋。
要知道这治粟内史官阶可不小,秩两千石与郡守、郡尉平级,这身穿着就与身份不相符了。
沈兵敬重农家,但真要加入农家去种田
还是算了吧!
沈兵的目标是星辰大海,种田虽然与世无争,但在这乱世那是连自己小命都无法掌握啊。
见沈兵犹豫,许应又忙不迭的劝说道:
“工师,你这一身本领若是投身农家。必能大放异彩造福万民啊!”
“军队乃杀戮之地,我等何苦以技艺造业?”
“何去何从请工师务必三思”
王翦看这画风不对,这许应要是真把沈兵给忽悠去投身了农家,那对秦军岂不是一大损失?
当下便以担心许应着凉为由让兵士及弟子扶许应下去换衣服。
那许应却还不甘心,隔远了还在朝沈兵叫:
“工师,我等稍后再详谈。”
“不若老朽备下薄酒,请工师到舍下一叙?”
声音渐行渐远,最后终于没了身影。
照想王翦也会找借口拖住许应轻易不会让他再给沈兵洗脑了。
杨端和望着许应离开的方向,摇头笑道:
“这农家自创立以来便是奉行来去自如的原则。”
“如今却因你破例了,而且还是许应”
不过杨端和最后还小声加了句:
“别听他胡言乱语,哪有什么以技艺造业之说。”
沈兵:
第八十六章 样式
沈兵这边马上就着手传授水车的制作方法。
此时王翦之前的安排倒是起了作用。
比如那郡守、郡尉、里典之流,一个个纷拥上来学习取经。
当然还有记录的主薄。
只不过对像由许应变成了沈兵。
“工师,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