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工程兵-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兵接着说道:
“当然不只是如此。”
“我等派去送粮的应是能说会道的兵士。”
“他们至少要向百姓说明一个道理:今年之所以少分发粮食是因为要播种。”
“只有播种才会有收成。”
“若是今年辛苦耕作,又有水车、翻车治旱,再加上税收减免,明年便不难过上好日子。”
“若是能过上好日子”
王翦和杨端和听着频频点头暗道厉害。
这先是送粮后又洗脑,而且还洗得合情合理天衣无缝。
百姓若是能过上好日子,又何苦造反?
若是聪明人再做个比较:
赵王迁时期可是对旱情束手无策。
而秦军一来不过几日时间便将水引进沟渠,这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
那么是姓赵好还是姓秦好呢?
这王位变来变去终归都是贵族之事,与百姓无干。
老百姓就想着能否温饱。
这么一想,会为了赵国而不顾身家性命造反的那岂不是傻子?
于是王翦当下就点头同意了这个方案:
“便这么办,只是减免税赋之事还要几日后才知道结果。”
沈兵回答:
“不打紧,我等可以先行放出风声,说是已向咸阳请求减免税赋。”
“只要安排妥当,城内民心便可稳上一段时间。”
“只要过了这段农期,城内兵力便不至空虚了。”
王翦和杨端和点头表示赞同。
除此之外王翦还耍了个花招,那就是在兵营内闹出很大的动静让人以为秦军兵力充足。
不过这似乎起不了太大作用,因为兵营地处低处,周围许多百姓的房舍都能看到兵营内的虚实。
广个告, !
宣传攻势这方面当然由沈兵负责,王翦和杨端和也就相信沈兵。
沈兵当仁不让,毕竟事关自己身家性命半点马虎不得。
首先是去郡尉那调来困难户的数据。
这个只需要王翦交待一声然后派几个主薄去抄一份名单也就完了。
然后是拨粮。
这个也简单,只是一道命令。
重要的是人员的训练
“宣传攻势”可不能随便派上一队人去送上一点粮聊聊天乱侃一通就可以。
王翦选出了五百余人五千人里能挑出五百多个会讲话的已经算是不容易了。
沈兵对他们进行了为期半天的培训。
这难度还是相当大的,原因是这些兵士大多都有爵位,平时看那些庶人都不屑一顾,哪里还会对新降的赵人客气。
沈兵扬了扬手中的名册,大声对他们喊道:
“知道这些都是谁吗?”
“他们是你们的家人,你们的父母、妻儿。”
“他们在家中忍饥挨饿、翘首以待。”
“而你们,正凯旋而归提着半袋粮食回家。”
“知道该做什么了吗?”
这么一说,众人就都有了感觉,异口同声的回答:“知道!”
然后沈兵就将要洗脑的内容和要点跟他们说了一遍交待他们记住。
再让这些人分批演示一番,其中还加上了为百姓劈柴、挑水、上屋顶补漏等等。
直到沈兵感到满意时才放他们出去。
这任务贵精不贵多。
原因很简单,只需要务实有效的帮助一户人,其它人自然便会看在眼里。
百姓就是这样,而且他们还会自发的将这事宣传出去。
但如果只是走马观花送了粮食讲几句话就到下一家,那便会给人一种作秀的感觉反而得不偿失。
所以沈兵严令每人一下午只负责一户人家。
就算呆也要呆足一下午,没事也要找些事来做。
这方法果然收到了奇效,当天沈兵就感觉走在街上的百姓那种紧张戒备的神情放下了许多。
然而,沈兵的方法却不只是这些。
他打算过几天再来个狠的
第九十七章 狼来了
第一日无事。
第二日在一具马车下搜到几把兵刃,几名流匪见事情败露拔腿就逃,但三、两下便被砲师一干人射倒在地。
砲师工匠虽说不戴甲,但弩箭还是会使的,否则也守不了城门。
仞带着几名亲卫上前就将那几名流匪拖了回来。
正要审问却不想他们各自从怀中掏出短刃自尽了。
会如此硬气,照想以前也是赵军兵士。
第三日是在夜里出了点状况。
巡逻的兵士发现几道黑影在墙院间翻过,追上去时已不见了踪影。
这就证实沈兵的担忧是对的,肯定有流匪混进城内打算见机行事。
而且
这些流匪还熟悉地形且受百姓的袒护。
王翦也明白。
他皱眉对沈兵说道:
“事情似乎不对。”
“工师的宣传攻势或许有用,但并非对所有人有用。”
“至少那些流匪已藏于百姓之中。”
沈兵知道王翦这话的意思。
那些流匪之所以“不见踪影”就是因为他们藏在民舍中。
也就是说有人收留了他们。
这问题就严重了。
且民心这东西又不可以量化,谁也不知道此时邯郸的民心是更靠向赵一边还是秦一边。
或是两者都不靠,纯粹只是惦记着秦军手里的粮食。
沈兵对此却自信满满:
“大将军放心,明日属下便会将这些流匪治捉拿归案。”
“而且会比兵士们看到的多得多。”
“只是,属下人手不足”
王翦想也不想就回答道:
“我调一支千人队交予工师指挥。”
“工师可便宜行事。”
沈兵应了是,心下突然有些紧张起来。
这可是一千人,而且还都是带甲兵士沈兵可从没指挥过这么多人。
不过想想,也就是一千人而已,冷兵器作战一千人根本就算不上什么。
等这支千人队来的时候,沈兵却愕然发现前来报道的二五百主竟是张眩。
照想是王翦知道张眩之前与沈兵相识,所以更易合作。
这的确省了沈兵不少功夫,沈兵当下就对张眩说道:
“我等将部队分为五队,每队两百人。”
“其中四队分守城墙四角,另一队布置正中。”
“明白吗?”
张眩应了声:“明白”。
其实他什么也没明白,这样将部队分散在城内能抓得住流匪?
抓流匪不应该是挨家挨户搜索查验吗?
但张眩也没多问,他知道沈兵自有主张。
是夜,月朗星稀、凉风习习。
更夫一边敲着梆锣一边喊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啦”。
待更夫渐行渐远,黑暗中突然响起了一阵紧密的锣声,接着便有数十人齐声呐喊:
“邯郸父老乡亲!”
“秦人残暴,坑我士卒占我城池。”
“现空有万石粮食却任我等忍饥挨饿。”
“此时不反更待何时?”
“抢粮杀敌,迎赵归城!”
“杀呀!”
各个街角都响起这样的喊声,看起来声势相当浩大。
而且还烧着了几间民舍,一时火光熊熊人头攒动,偶尔还有几声金铁交击及惨叫声,喊杀声更是此起彼伏。
不一会儿,就有几间民舍打开房门,数十人大喊着从各个方向杀将出来
然而,当他们杀出时便愣住了。
哪有什么厮斗?
街外站着的分明是一排排秦兵,此时正端着一把把弓弩严阵以待。
我去,这都能上当?
就这点智商还能当流匪?
这么有前途的职业就毁在你们手上了!
沈兵往前一站,冲着那帮人喊道:
“放下武器投降,否则便是死路一条。”
流匪一看情况不妙,赶忙抽身就退。
但此时想退却已迟了,一转身就发现后方已亮起了一个个火把,同样也是一队盔明甲亮的兵士。
流匪人数不多且大多手持农具,显然不是久经战阵全副武装的秦军的对手。
于是迟疑一会儿后,只得抛下武器投降。
此事不只发生在一处,当夜全城都上演类似的一幕。
几天前沈兵可不敢玩这一着。
开玩笑,那时邯郸百姓对秦军恨意极深且眼馋秦军手中的粮种。
一个不好就弄假成真了。
但是现在,在几天的“宣传攻势”后沈兵认为时机已至。
于是便来个引蛇出洞
是夜秦军不费吹灰之力便抓住了三百余名流匪。
当然,这三百余名并非全是流匪,其中大多数都是被流匪说服的百姓。
沈兵暗自心惊。
这才不过几日,流匪便说服了三百余人,如果再发展下去
不过现在已没有“再”了。
王翦听到这消息时当下便“哈哈”大笑:
“工师大材,竟能想出这妙计引流匪自投罗网。”
“如此一来,城内流匪就算没有被连根拔除只怕也相去不远了。”
随即又有些心悸:
“这么一喊便有三百余人响应。”
“假以时日若形成规模,只怕”
接着又赞赏的朝沈兵点头说道:
“好在工师有先见之明,否则邯郸将不堪设想。”
杨端和在旁提醒:
“大将军,邯郸的流匪是铲除了,可巨鹿和太原”
王翦想也不想就下令:
“明日所有人不得出城。”
“明晚太原、巨鹿两郡也如此操作。”
杨端和应了声便去布置。
不让人出城是担心流匪残余或是百姓将消息传到另两郡,这样一来这引蛇出洞的计策便不灵了。
想了想,王翦就问着沈兵:
“既然流匪已除,我等是否可以解除宵禁”
沈兵回答:
“不,大将军。”
“属下以为不仅不能解除宵禁,往后隔上一两日还要这么引蛇出洞一回。”
王翦不解的问:
“这引蛇出洞之计用上一回还能骗得了人。”
“再用又如何奏效?”
沈兵装出一脸高深莫测:
“不知道大将军可听过狼来了这则故事否?”
王翦一脸懵:“不曾听过。”
沈兵起身,望向窗外的月光,道:
“从前,有个牧童”
王翦听完这则故事后还是有些不明白,想了想就猛然醒悟:
“我等便是那牧童。”
“若是这么多喊几遍。”
“有朝一日便是真的流匪大喊造反,百姓也只道是陷阱不加理会了!”
“妙,妙计!”
“这狼来了却比那引蛇出洞还要高明几分!”
第九十八章 枭首示众
其实那流匪降与不降没多大区别。
因为在这非常时期王翦是不可能轻饶他们的,必须得“杀鸡儆猴”。
于是第二天一早,告示便一张张贴了出去。
流匪全被关在囚车里便开到街上那可是三百余名流匪,囚车一字排开老长的一个队。
王翦要的也正是这个效果,以此威摄那些还有小心思的百姓。
车队前方是数百名全副武装的秦军开道,前后有兵士一路敲着锣高喊:
“流匪作恶,游街示众!”
“禁例法令,自合执覆!”
队伍在邯郸城主干道转了三圈,然后才将犯人押至菜市口。
沈兵本不想见这场面。
但因为是他和张眩抓住这些流匪,所以必须亲临。
那场面有够吓人:
每批三十人跪着,三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