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工程兵-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城坚墙厚还只是其一,更重要的还是魏国一直以来在大梁一带挖掘运河引黄河水灌溉。
这些运河及沟渠像扇形一样在大梁周围展开,将开阔的地面分割成多个小块。
书友们之前用的小书亭 已经挂了,现在基本上都在用app 。
这给进攻一方造成诸多不便。
甚至魏军时不时从城内反攻而出再城池和水网结合防守,使敌军无可奈何。
王翦却对杨端和说:
“攻城我却不太担心,你置下不是有个工师叫沈兵吗?”
杨端和赶忙回答:
“禀大将军。”
“沈兵已升任啬夫!”
王翦点头道:
“如此甚好。”
“据闻他近来又制出一座叫什么浮桥?”
杨端和回答:
“大将军所言甚是。”
“这浮桥乃原木所制,便有若木筏般浮于水面。”
“前后只需几个时辰便可搭起一座桥供兵士通过。”
王翦点头道:
“这便是了。”
“以往我军无法攻下大梁多是因水网所阻。”
“如今我等何不以浮桥克水网,以投石机攻城墙?”
“要知在沈兵那投石机下,便是邯郸坚城也能轻松告破,大梁又能抵挡几日?”
杨端和想了想,就点头说道:
“大将军所言甚是,此法或是可行。”
嬴政点头道:
“那便成了。”
“若是我军能制出浮桥攻下水网,这水网便能为我所用。”
“如此一来,便是楚军来援也会被我等凭水网阻挡奈何不得。”
然后又哈哈一笑,道:
“倒头来,破这大梁城的还是沈兵”
“也不知道这沈兵是哪来的诸多主意。”
“水车、翻车、投石机此时又有浮桥。”
“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你二人可要将这沈兵看好了,莫让他出什么差错。”
“否则我大秦便失去一员福将矣!”
王、杨二人赶忙点头称是。
杨端和心下暗惊,这往后可不能把沈兵派到什么危险的地方去了,否则这大王怪罪下来
于是,沈兵一行人回到邯郸时还没歇上一口气就接到制作浮桥的命令。
沈兵不知道大批量的学制作浮桥意义何在,他只知道上级传达下命令照做就是。
确切的说不是制浮桥,而是将制浮桥的方法传授给其它工匠及兵士。
更确切的说不是传授制浮桥而应该是训练。
因为浮桥这东西制作起来相对比较简单,麻烦的在于能将其快速拼接。
如果说制作上有什么麻烦的话,就是木筏往往会出现高低不等及倾斜的情况。
上次渡河时就碰到过类似的问题。
只不过那次河水不急又有紧急修复,最后还是堪堪建成了一条不影响渡河的浮桥。
此时回想一下沈兵就感到有些后怕。
当时若因为这些问题部队无法顺利渡河,自己这颗脑袋只怕就保不住了。
不过这两个问题很容易解决。
沈兵一边在羊皮上画着图一边对胖子屯和苍说:
“若是发现有些木筏浮出水面的部份高了,莫要以为将高出的部份去掉一些便可降低高度!”
苍和胖子屯两人连连点头应是。
上一次他们中就有许多人犯这错误。
沈兵接着说道:
“相反,我们应该在高出的部位加上重量。”
“当然重量必须在边缘而不是中间。”
这其实就是一个浮力和重力的平衡问题。
胖子屯和苍两人不必理解这么深,他们只需要知道怎么操作就行了。
见两人没意见,沈兵就接着说道:
“更难的是平衡问题!”
这是重中之重,因为如果木符本身不平衡比如一边高一边低,其抗浪性及抗沉性就会很差。
要是把木板勉强往上架,一脚下去这木筏说不定就开始在水里打滚浮桥也就翻了。
解决起来也不容易。
通过加配重的方式的确可以。
但问题是加多少配重呢?
配重加在个位置呢?
这都需要计算且计算和操作起来都不简单。
不仅耗时长且容易出事。
沈兵知道战场上的事都要简单易做,一旦复杂起来在紧张的环境下就很容易出乱子。
于是沈兵就想了一个实用的方法:
“统一将木筏制成长形。”
“木材首尾交错互换相叠。”
木筏不平衡主要是木材一头粗一头细引起的浮力两头不等。
如果把头尾交错互换就可以某种程度轻重相抵使整体更趋于平衡。
就算最终依旧不平衡幅度也不会太大同时也更易调整。
胖子屯和苍一一记下然后按沈兵的话去操作,果然就比之前的情况要好得多。
苍是无所谓,他只需要知道方法就满足了。
但胖子屯却是个想知道原理的人,一时在河边盯着那木筏又是看又是算的,抓耳挠腮的怎么也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
唉!这是要坐浮力讲起吗?
第一百二十三章 探子
更难的应该是浮桥的搭建。
对此苍抱有不同意见,他说:
“师兄,这浮桥若是制好了。”
“搭建只需要推下水连成一片就成,有何困难?”
“上次我等也不过一柱香时间便搭好,若由兵士搭只怕更快吧”
沈兵回道:
“上次是乘燕军不备时搭桥。”
“往后你还希望无人防守任由你将桥搭好么?”
这么一说苍就没声音了。
沈兵说的是,实战中的搭桥是在敌人的投石机和箭矢下冒死搭桥,甚至还有登陆抢滩的问题,哪有想像的那么简单。
沈兵不确定上级要做什么,于是就只有训练兵士熟练搭桥步骤。
那蒙良却对这些毫无兴趣,只在旁边喊着:
“啬夫,据闻你烙得的葱油饼那是天下无双?”
“今夜再一展身手如何?”
“到时属下再取上两坛美酒,岂不美哉?”
沈兵也许久没烙葱油饼了,主要是军营中脂膏不常有且价格不便宜,而烙饼却需要很多脂膏
不料那蒙良连这也想好了,他接着说道:
“属下已备好脂膏,就等啬夫出手了!”
那就没啥说的了,沈兵也正嘴馋,葱油饼可算是这时代少数几样能称得上“香脆”的食物了。
蒙良果然没骗人,他足足准备了一镬上好的油膏,而且还是新鲜的。
蒙良解释道:
“王城街李二家的隔壁今日正好杀猪。”
“属下见它新鲜便买上了几石。”
“不知这些够还是不够?”
沈兵当然不信蒙良的话,这邯郸百姓之前因为旱情已经到了饿死人的地步,邯郸百姓也不例外,又哪里养得起猪。
不过沈兵也不去管蒙良是怎么弄到这些的,让人把油膏切小块熬成猪油。
这久违的油香味道虽然沈兵此时已是大夫,但饭菜里依旧没有半点油沫。
接着,沈兵就用切碎的油渣做了一次葱油饼。
那独特的味道差点都让工匠们把舌头都咬掉。
蒙良更是一块接着一块最后眼睛还盯着已经空荡荡的镬,感叹道:
“唉!之前还道就着美酒。”
“如今看来,这酒又哪里会配得上葱油饼的香味!”
说着果然就不喝酒了,一副生怕酒味会将葱油饼余香冲淡的样子回味无穷。
完了还问:
“啬夫,我等何时再做?”
“想要多少油膏属下都能取到!”
沈兵摸着肚子打了个饱嗝:
“过几日再说吧,此物虽是香脆可口却也不能多吃。”
蒙良当下就应道:
“好,那便两日后,到时属下会备上更多脂膏”
沈兵心下暗骂,又是一个吃货,不过他会弄到脂膏也不亏,剩下的猪油也可以炒炒菜什么的。
沈兵不知道的是,等夜深人静时蒙良就偷偷溜了出去。
他给亲卫查了验之后,就钻进了帅帐旁的一顶帐蓬内。
进帐后蒙良赶忙跪地:
“微臣参见大王。”
“大王,属下已探明那葱油饼的制法。”
正在油灯下批阅奏折的嬴政一听就来劲了:
“哦?快说,如何才能制成薄如蝉翼且有数层之多?”
蒙良回答:
“与御厨一层层叠加的制法不同,沈兵是将其涂抹油膏之后卷成一团再辗平”
“属下以为,是油膏使其数层之间无法粘结。”
“于是自然会形成薄如蝉翼的多层!”
嬴政“哦”了一声,大点其头:
“有理,有理马上让御厨如此法制作!”
蒙良补充道:
“大王,今趟属下发现”
“沈兵将油膏置于镬内煎熬,制出那被称作油渣的物事亦是极为美味。”
“若将其置于葱油饼内则更是香味扑鼻”
这一来连嬴政都被说得口水直流。
“还有这等制法?御厨何在?”
原来这蒙良是嬴政安排到沈兵身边“刺探情报”的探子。
他一个大王可没那么多时间去沈兵那转,就算是以马商的身份老是去蹭吃蹭喝也不是什么好事,就像上次一样还被人赶。
同时嬴政又不希望沈兵再弄出什么美食他却不知道,于是就打算派个人去时刻盯着。
派什么人好呢?
赵高之类的太监肯定不行,时间久了肯定会被发现。
身边那些侍臣也不行,年经大了不说还个个老气横秋,怎么能混进工匠里?
就算能混进去他们那把老骨头也受不了!
这要是让人知道他这个大王为了口食之欲竟安排人“刺探”,又成何体统?!
突然想到侍臣的家人于是就把蒙嘉叫来如此这般的说了一番。
那蒙嘉闻言不由大喜。
这可是大王对自己的信任啊,顺带连儿子也入大王法眼了。
所以哪还能不答应,当下就将蒙良以承功之名安排到杨端和置下。
临行前蒙嘉还对蒙良千叮万嘱:
“儿啊!”
“这虽是我蒙家千载难逢的机会,但千万要记住机遇与凶险往往只一线之隔!”
“此去你定要谨记几点。”
“其一:大王甚为器重这沈兵,万万得罪不得。”
“其二:大王不愿暴露身份,莫要露了马脚。”
“其三:此事定要严守口风,莫说与它人知道。”
“切记切记”
蒙良平日里虽是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但大王交待下的任务却是半点也不敢马虎开玩笑,这动不动就是满门抄斩的,谁敢马虎?
是以蒙良时刻将蒙嘉交待的三条谨记在心。
编入工兵任上左啬夫后也不敢刻意接触沈兵,就担心露了马脚让沈兵起疑。
接着使了银子想以承功名义混进砲师,不想沈兵就升任啬夫了。
这么好的机会蒙良哪肯放过,于是一番操作后就突然“发奋图强”、“励精图志”了。
有了方法后,御厨很快就制好了油渣烙饼。
嬴政迫不及待的吃了几块,一边嚼一边点头,同时喉头还不断发出心满意足的“嗯嗯”声。
好一会儿,嬴政才叹道:
“美味,极品美味。”
“这沈兵也是了得,怎生知道这许多制法!”
接着又对蒙良下令道:
“再探,若还有什么美食便立刻来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