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乌金坠-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谁也不知道裕贵妃究竟有没有皇后命,所以凑趣儿的人中固然有心里不服的,也只能背后嘀咕。

    翊坤宫的宫门上,迈出了三双花盘底鞋,后头跟着一溜穿白绫袜子、平底青鞋的宫女,恭妃众星拱月般,率众往永和宫去。

    祺贵人摇着团扇,看了看潇潇的蓝天,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天幕纯净得能吸人魂儿似的。她吁了口气,“今儿天色真好,到了晌午吃冰都不为过了。”

    贞贵人说可不,“还没立夏呢,就热得人不知怎么才好了。”

    这话里头是有隐喻的,暗示裕贵妃还不是皇后,就摆足了皇后的气派。

    又不是过整寿,开着门头儿收六宫的贺礼,真好意思的!要是按着她们的心思,不赏她这个脸才好,又架不住宫里头软脚蟹多,你去了,她去了,独我不去,似乎不合群,有意和贵妃娘娘过不去似的。

    恭妃手里的桐叶式缂丝扇,不紧不慢地拍打着胸前垂挂的十八子手串,紫檀木的木柄撞击碧玺念珠,发出“嗒嗒”的清响。

    恭妃是翊坤宫的主位,底下两个随她而居的小小贵人,总想尽了法子为她出气解闷,纵是算不得好姐妹,也算是两条好狗。

    她笑了笑,把子头梳得紧了点儿,芙蓉般白嫩的脸盘,在天光底下显得大了两圈儿。

    “今儿你们送她,来日她也还你们的,好歹人家是贵妃,难道还占你们这点子便宜?”

    祺贵人当然专挑她喜欢的说,轻声道:“娘娘是善性人儿,哪里知道人家的心眼子,上年还不是照例送,永和宫不也照收吗,那个翠缥,只恨不能搬口大缸来装了。要说裕贵妃,娘家阿玛也是封疆大吏,怎么弄得这副贪小的模样。”

    恭妃手里的宫扇摇得更欢快了,“这是人家惯会的手段,从咱们这儿收罗的东西,听见皇太后要捐佛塔,全数拿出来凑了份子。这么着既得了贤名儿,又不伤筋动骨,但凡咱们有她一半儿的精明,早在万岁爷跟前露脸了。”

    这倒也是,满后宫都是翘首盼皇恩的女人,而男人只有一个,皇帝纵是头牛,也经不得一人薅一把毛。

    所以大多时候皇帝很安静,安静得仿佛不喜欢女人似的。后宫的嫔妃们夜夜精心打扮,在养心殿后围房里端坐着,等前头用膳时候翻牌子。而大多时候的叫“去”,连裕贵妃的脸上都不□□露出精致的丧气。

    好在大家都一样,都曾短暂地,自以为是地受过宠,也都很快淹没在花团锦簇里。裕贵妃拔尖儿的地方无外乎入宫久,资历深罢了,可后宫又不是前朝,会修堤坝,会凿母钱,就有官儿做。她代管六宫,行副后之职两年了,还不是妃字前头加个“贵”字,要想再加个“皇”字儿,怕是没个十年八年,熬不下来。

    这么一想,裕贵妃在她们眼里也不是什么能耐人儿,恭妃劝自个儿,就敬她是前辈吧。

    一行人进了永和宫,才过影壁就见这儿宫女都换了水红的纺绸衣裳,这是万寿月里格外的隆恩。平时宫女穿戴上不是淡绿就是老绿,裕贵妃是沾了皇帝的光,难怪她每每以和万岁爷同月生日为荣。

    先行赶到的嫔妃们已经坐定了,恭妃带着自己宫里的人姗姗来迟,进门先一通赔罪,笑着说:“我只顾着给贵妃娘娘预备贺礼,来迟了、来迟了……我该罚。”

    裕贵妃穿着一身茶青色缎绣平金云鹤便袍,两年管理六宫事物,已经把她锻造得十分老练了。

    这宫里每个女人都在装样儿,面上和气私底下较劲。好在皇帝从不偏袒任何一个,他的生命里没有“宠爱”这个词儿,她们这群女人,像他放养的羊,和也好,斗也罢,他可以做到充耳不闻。

    这样也挺好的,大家都觉得公平。

    恭妃带着祺贵人、贞贵人,施施然向裕贵妃行礼,裕贵妃脸上含着笑,抬了抬手道:“你们是前后脚,妹妹不必多礼,请坐下说话吧。”

    恭妃的位分在后宫之中算是比较高的,贵妃之下原该是四妃,可惜皇帝并没有收集的雅兴,因此到现在只有恭妃、和妃、怡妃这三员大将。嫔位以下的宫眷,见了这三妃都得行礼,屋子里便一大片向恭妃福下去,恭妃也没什么表示,回身在金漆木雕花椅里坐了下来。

    这时候就该向贵妃娘娘献上诚意了,恭妃和风细雨道:“我来得晚,预备的寿礼也未必赛得过各位姐妹,但却是我的一片心意。”边说边唤宝珠,“快把东西献上来。”

    众人转头看,叫宝珠的宫女捧着一尊利益珊瑚无量寿佛,从落地罩外走了进来。

    这佛不大,高不过一尺罢了,外头拿紫檀嵌螺钿的盒子装着,透过一面玻璃,能看见里头珊瑚红得发亮。

    若说不尽心,那是断断不能的,多好的寓意啊,又是大红又是佛的。宫里头讨生活就是这样,肚子里再多的埋怨,恨起来巴不得咬人家一块肉,场面上还是得费心做文章。

    当然人分千种,有人善周旋,就有人阴阳怪气。

    懋嫔“哟”了声,“这么上佳的料子可不好找,上回见这珊瑚佛,还是在太后老佛爷那儿。要说品相,那尊可不及这尊,难怪恭妃娘娘来得晚,果真是尽心了。”

    祺贵人和恭妃是一派的,自然向着主位娘娘说话,只见她撇唇一笑,道:“贵妃娘娘的生辰,恭妃娘娘常记在心上,每年交了五月,就再三选看究竟哪一件为好。万岁爷的寿诞是大日子,贵妃娘娘的就不是来着?我们恭妃娘娘对贵主儿的心是一样的,阖宫谁不知道,恭妃娘娘心最细,最是百样周全。”说得恭妃既尴尬,又受用。

    不过这话一出,边上旁听的妃嫔们都囫囵笑了,心说祺贵人敢夸,她们还不敢听呢。恭妃是什么人,仗着娘家势大有钱,没少背着裕贵妃使手段。就拿上回选秀,把尚家老姑奶奶踢出局的事儿来说,裕贵妃没言声,她倒来劲了,她算哪块名牌上的人物呀。

    当然人心分两面,尚家那位三选没过,众人才拿这个说事儿。要是过了,今天也坐在这里,就再也没人觉得恭妃越权专横了。

    裕贵妃呢,惯常是个温和中庸的做派,含笑说:“我知道妹妹心里总惦记我的生日,这原不算什么,怎么好偏劳你破费。今天诸位妹妹的礼,我是一个也不收的,宫里头过日子,手上就这几个月例银子,扒开了说,大家都不容易。回头万岁爷的喜日子又要到了,我的想头是大伙儿且把东西收着,到时候多给主子爷凑趣儿,岂不热闹?”

    听听这话,横是给她的礼,已够上送万岁爷的了。

    懋嫔调开了视线,她的脾气容易上脸,当众翻了白眼怕裕贵妃面上过不去,索性端起茶盏喝了一口。两根掐丝银錾花的指甲套,横在天青色精瓷茶盏前,很有“一半春休”的味道。

    在场的众人不能不赏贵妃脸,纷纷应承,并感慨贵妃娘娘贤德。

    和妃一直没出声,手里照旧撸着她的白猫。这猫满紫禁城跑惯了,到哪儿都不认生,这也好,不怕带它出门,它跑倦了自己会回去。

    百无聊赖了,她把视线落在了懋嫔的肚子上。今儿懋嫔穿了件月白色缂丝八团梅兰竹菊纹褂子,小肚子位置正好盖着一片团花,看上去像在肚子上扣了个雕花钢盔。

    “你这肚子,总算显怀了。”

    和妃老这么突兀,别人说天的时候,她冷不丁就说起了地。

    懋嫔的肚子是大家羡慕的焦点,皇帝不常翻牌子,因此后宫子嗣并不健旺。懋嫔这一胎,距离上一位皇子降生已经相隔三年了,要不是懋嫔有了信儿,大伙儿都要怀疑,皇帝是不是戒了翻牌子这项公务了。

    懋嫔捵了捵衣角,笑得很含蓄,“有的人显怀早,有的人显怀晚,孩子得慢慢长个儿,不着急的。”

    康嫔凑嘴说了一句,“我听说圆身子的人易显怀,扁身子的人常到六个月了,还只有人家三四个月大小,懋嫔姐姐大约是个扁身子。”

    懋嫔没有说话,笑着扫了扫膝伤的褶皱。

    康嫔讨了个没趣,转头对裕贵妃道:“今儿是贵妃娘娘生日,万岁爷想必记着吧?”

    其实宫里女人多,皇帝哪里愿意费这心思。只是裕贵妃身为贵妃,又掌六宫事,落得和寻常妃嫔没两样,脸上自觉无光。

    她“嗳”了声,正要说两句顺风话,外头守门的太监隔窗道了声“回事”,“万岁爷跟前满福传话来了。”

    一众嫔妃立刻打了鸡血般,直起身子竖起了脑袋。

    御前太监都是极体面的,脸上挂着谦卑的笑,进来垂袖打千儿,“给贵妃娘娘请安,给各位主儿请安啦。奴才奉万岁爷之命,来给贵妃娘娘传个话,今儿是您喜日子,万岁爷进完了日讲,要上您这儿坐坐来,请贵妃娘娘预备预备,回头接驾吧。”

 第 18 章

    贵妃原本那张强打精神的脸,因这个消息忽然容光焕发起来,那些妃嫔送点子寿礼有什么稀奇,这才是实打实的大礼呢!

    裕贵妃顿时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在所有人或羡慕或嫉妒的目光里,找到了凌驾众人之上的快乐。

    皇帝极少有主动到她这儿来坐坐的时候,往年反倒是她这个寿星翁,巴巴儿跑到御前磕头去。今年是时来运转了吗?还是万岁爷看到她操持后宫的辛劳,刻意在后宫女人们面前,着实抬举她?

    可惜这种快活不能做在脸上,贵妃得有贵妃的气度,她还是得端着从容的做派,颔首说知道了,仿佛自己和皇帝是老夫老妻,已经再没了那份雀跃激动的心情。

    满福又呵了呵腰,却行退出了前殿,一众妃嫔目送那个御前太监,都有说不出的怅然。

    待回过神来,才发现在贵妃面前失了仪,大伙儿便都识趣地从座儿旁挪了出来,扬帕子蹲安说:“贵妃娘娘还要接驾,咱们就不叨扰了,祈愿贵妃娘娘万年吉祥如意,喜乐安康。”

    裕贵妃连声说好,“诸位妹妹费心了。今儿没说上话,过两日咱们再约个局,商量商量万寿节的事儿。”

    众妃嫔齐声道是,又行一礼,从永和宫退了出来。

    人一走完,裕贵妃就忙了,转身叫翠缥,“点两个丫头进来,把屋子里的陈设再擦一遍。让小厨房预备点心,要上蒸笼的菜色先蒸上,防着皇上在这里用膳。还有主子爷的黄云龙坐具,快铺陈起来……”转头又瞧殿门上,什么都没说,使了个眼色,翠缥便明白了。

    这是每次圣驾来临前,永和宫必要行的一项流程,就是把门口站班的宫女全换成太监。

    若说贵妃心眼小,她的眼睛里装得下整个紫禁城的嫔妃;若说贵妃的心眼大,她却很忌讳身边宫人在皇帝面前点眼,尤其是那些略有姿色的。

    对于后妃们来说,最大的讽刺莫过于宫里伺候的丫头有朝一日青云直上,和自己比肩。前朝就曾发生宫女越过主子次序的事儿,两下里相见尴尬不说,主子自己也觉得窝囊。因此裕贵妃通常只留翠缥,和另一个叫流苏的大宫女在茶水上伺候,皇帝见惯了她们,自然出不了什么岔子。

    一切安排妥当,裕贵妃踅回内室到妆台前补了一层粉,重新上了口脂。唯恐接驾来不及,衣裳就不换了,忙又回到前殿听消息。直等了好半晌,终于外面夹道里传来击节的声音,她立时整了整衣冠,提袍迈出了门槛。

    今儿天气真好啊,大盛的光瀑从檐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