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原始文明成长记-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西汉时期,人类在用炒钢法生产钢铁的时候,多由一个经验十分丰富的炉头,通过目测铁水的颜色来判断是不是变成了钢,全靠经验来判断,没有一点依据。
虽然有了这种办法,但依然废钢率极多,可这些废钢也是比生铁要好的,也就是熟铁,生产出来之后也不担心卖不出去,整体来说,炒钢法就是一个类似于撞大运一样的存在,用来生产钢材完全不靠谱,但是用来生产熟铁却很合适。
熟铁的性能和生铁相比,它的优点就在于延展性,也就是够软,这样说可能不太好理解,那就换个说法。
举个例子,用生铁熟铁各做一口铁锅,然后拿锤子敲击两个锅底,生铁铁锅会直接被砸出一个窟窿,但是熟铁的那个,你只能把它砸变形,直至砸扁,但是它不会破,也就是韧性很强。
试想一下,如果用这两种铁制作刀剑的话,生铁的那个很可能在战斗中,和敌人对砍的时候砍断,但是熟铁的武器可能砍弯,但是不会断,这样就能勉强继续使用,最起码能保住一条命,战场上要是武器没了,那和送人头没啥区别。
后来有了钢材之后,那些刀匠就开始用熟铁制作刀身,然后在刀刃的部位包钢,经过锻打成型之后,这样的武器就能兼顾良好的韧性和锋利度,又不会轻易折断,我们经常说的‘好钢就要用在刀刃上’,也是由此而来。
另外,在钢铁制造工艺的演化史上,到了后来的隋唐之初‘灌钢法’的出现,才把钢铁的生产才从撞大运模式中稳定下来,人们才有了稳定的钢材获取方式,而这个灌钢法之中,又要用到大量的熟铁。
钢材的生产过程,无非就是让铁水得到适量的碳,以此蜕变成钢材,在炒钢法十分不稳定的情况下,又有人想到了换一种添加物,把铁矿粉直接换成了熟铁。
前面已经说了,熟铁其实就是含碳量超标的废钢,那么直接在生铁铁水中加入熟铁,使生铁从熟铁中获取一定量的碳,而熟铁经过和生铁的融合,自身的碳含量就匀给了生铁一部分。
这样一来,生铁加碳变成了钢,熟铁脱碳也变成了钢,两相融合,最后得到的就全是钢了,不得不说,想出这个办法的人是一个天才。
灌钢法虽然还是没有给出具体的添加比例,但是却更好推算了,就算用一比一的比例,也肯定能生产出钢材,无非就是钢材的好坏不同而已,但那也是钢啊,这点必须承认。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灌钢法的时候,因为要把固态的熟铁融入到生铁铁水中,所以肯定不能直接往里面加大块的熟铁铁锭,最好的办法是先将熟铁砸成薄铁片,然后均匀的投入生铁铁水中,使其能够快速融化,和生铁融为一体。
这一方面,明代最为擅长,那个时候的工匠大多直接把熟铁加工成铁丝,然后用来当作灌钢法的熟铁原料,这样熟铁融化的更均匀,也更快速,明朝钢材的质量好,所以他们才能发明出更好的火器,这和掌握更优质的材料有很大的关系。
第245章 集市上的蔬菜(求票票求订阅)
罗冲是十分幸运的,他不用像前人一样的不断摸索,因为他学习的,是经过数千年积累之后的知识,这样就为他的发展省去了几千年的时间。
生铁是汉部落急需的,也是炼钢的基础,熟铁汉部落也很需要,用炒钢法就可以获得,钢材自然也是需要的,所以也无所谓要哪种不要哪种,因为钢铁的生产本来就是一套流程,这些东西都会制作出来。
接下来的时间里,汉部落依然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各种建设,半个月后,汉部落的水车磨坊终于建成,经过了调试之后,终于可以投入使用了。
罗冲又分配了十个人专门负责磨坊的工作,开始加工铁矿粉,为后续的炼铁做准备。
有必要一提的是,罗冲设计的高炉很大,每次开火就需要大量的原材料投入,木炭,由石灰,矿粉,碳粉组合而成的矿砖,都需要很多,准备一次冶炼的材料都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所以汉部落的高炉炼铁不会太频繁,能够两个月开一炉,那效率都算快了。
高炉的建设还在进行,这个东西的结构太复杂,由于高度很高,耐火砖的强度不一定能承受的住,所以结构上被分为了里外两层,外层由更加坚固的青砖砌筑,用来支撑高炉的结构强度,里面再垒上一层耐火砖做炉膛,用来承受高温。
由于汉部落是第一次建造这么高大,而且结构十分复杂的功能性建筑,族人的进展十分缓慢,不过罗冲也不急,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这个东西的质量不过关,到时候可是要出人命的。
时间到了夏季的第四个月初,距离第一次集市已经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汉部落举办的第二次集市又开始了,可是这次,来的人就变化了很多。
各个部落从汉部落这里获得种植技术和稻种,已经是两个月之前的事了,第一批开始种植水稻的部落已经完成了开垦农田,播种,有的进度快的已经完成了插秧,没有插秧的也马上就要插秧了。
这次每个部落都派了人来,但是交易量比第一次降低了很多,大多都是来学习水稻种植后期的田间管理的,汉部落的第二季水稻早在一个月前就完成了插秧,比他们早了一两个月的时间,用汉部落的稻田来给他们讲解正合适不过。
对水稻种植最为重视,也最有能力完成的就是叉部落,他们临水而居,以捕鱼为生,人口又达到了400多,再加上有合适的地理位置,所以种植规模也是最大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55亩的面积,而且此时已经完成了插秧。
由于捕鱼相对打猎更容易一些,叉首领只分配了少部分人去捕鱼,为整个部落提供食物,其余大部分人都去开垦土地,干起了农活,所以他们的进展才会那么快。
其他的部落种植面积最多的只有二十亩左右,大部分都是十几亩地这样子,而且才刚长出禾苗,马上也要进行插秧了。
汉部落的族人又带着他们去汉部落的稻田参观,教授他们后期的管理,除草,还有对稻田水量的控制,大田期需要注意的就这两个,尤其是水量的控制。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水量保持在能够覆盖住手掌的高度,然后等它自然蒸发和渗透,等水全没了之后,再往里面蓄水,就这样重复下去就行,等到了最后的灌浆期,才需要保持更高的水量,而且不能断水,不过现在不用着急,之后的每个月他们还会来汉部落学习。
这些比较大的部落学习之后,就马上离开了,他们要把注意事项赶紧送回部落,但是来参加集市的人并没有减少,反而更多了。
多出来的都是一些后来听到消息跑过来的小部落,人数一般都不超过一百,他们没有足够的兽皮来跟汉部落进行交易,可是他们却有别的东西是罗冲需要的。
现在是夏天的最后一个月,也就是夏末,这个季节正是瓜果成熟的季节,很多果子都已经成熟,所以罗冲在这一次的集市上就看到了很多好东西。
有一些小部落采集来的野生蜂蜜,被罗冲全部高价收购,甜食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人类喜爱的,因为甜食能让人产生幸福的感觉,而那些小部落现在不想要幸福,他们只想要几个锅,再来一点白盐。
其他没有兽皮,又没有蜂蜜的部落,想要从汉部落换取一些生活用品,也只剩下自己部落领地内特产的瓜果来交易了,也不知道汉部落会不会要,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些不值钱的瓜果却在汉部落大受欢迎,或者说,是那个汉首领自己很喜欢。
其中就有一个部落带来了一种瓜类,又细又长,表皮光滑,是个长条的圆柱形,罗冲看了看,竟然是丝瓜。
丝瓜这东西生吃并不好吃,这个小部落通常也是采集之后烤着来吃,但是到了罗冲的手里,那自然吃法就更多了,从前罗冲最喜欢吃的一道素菜,就是辣椒炒丝瓜。
而且丝瓜之所以叫丝瓜,是因为丝瓜成熟之后,它的果肉就会变成丝状,跟海绵差不多的一种东西,这玩意儿在没有钢丝球的时候,还经常拿来刷锅用,有的地方还会拿老丝瓜瓤子当搓澡巾来用。
那么好的东西自然没有不要的道理,罗冲当即就把他们的丝瓜全都买了下来,并且又跟他们预定了一批,等到秋天丝瓜彻底成熟干燥之后,在给汉部落送来一些,到时候可以直接用来换白盐和陶器,甚至是食物。
那个部落非常的高兴,千恩万谢的走了,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种便宜也只能占一次,等汉部落今年有了种子,明年就能自己种植了,到时候谁还会要你的丝瓜。
除了丝瓜之外,还有的部落拿来萝卜和西红柿,甚至还有一种长豆角,这让罗冲简直乐开了花啊。
萝卜的品种罗冲从未见过,应该是这里特有的品种,有一个成年人手掌那么长,直径差不多有四厘米左右,这已经是个头比较大的了。
它的表皮是像胡萝卜一样橘红色,但是里面的果肉却是红色的,已经脱离了橘色的范畴,很红,而且生吃起来不怎么辣,倒像是水果,罗冲只是尝了一个,剩下的全都直接埋在了地里,让她们继续生长,一直到秋天结出种子来为止。
西红柿也很特别,个头并不大,只有油桃大小,通红的,但是形状却是卵圆形,果型略长,并不是常见的圆形,倒像是个大号的圣女果,罗冲也全部买了下来,并且预定了种子。
最后的长豆角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跟罗冲曾经吃过的豆角没啥区别,按规矩,也是全部收购,并且预定种子。
第246章 远的疑惑(求票票求订阅)
第二次的集市很快又结束了,整体来说,汉部落还是很有收获的,虽然自身也出了不少物资吧,可也给汉部落换来不少好东西。
兽皮,这都是硬通货,没有棉花的情况下,冬天全指这东西保暖呢,另外就是丰富的资源,汉部落急需的矿物和一些蔬菜瓜果,极大的丰富了族人的食谱,虽然现在还没有产出,但是种子的事情已经是没跑了。
不过有件事情却让汉部落的诸位高层不太满意,那就是这次的集市,尖角部落并没有出现,汉部落很可能错失一种比兔子还要高产的家畜种类。
鼠大甚至直接跟罗冲建议,实在不行直接带人去抢,汉部落那么多人,一般的部落肯定惹不起,估计只要把人拉过去,不用打就能让对方妥协。
可是罗冲依然老神在在的,看不出是喜是怒。
“再等等吧,他们的部落肯定很远,来回一趟也不容易,想带着100只活羚羊走那么远就更不容易了,这不是还没一个月呢吗,咱们再等一个月,到时候还没来再说。”
“嗯,那咱们就再等一个月,到时候他们要是还不来,首领你就派我去,我保证把那种羊弄回来。”鼠大还是倾向于直接抢,依然不死心的建议道。
“不用那么冲动,咱们这里可是有很多他们需要的好东西,不怕他们不来,再说了,100只羊对他们来说也不是大事,没必要那么死心眼的,只要他们不傻,肯定会送过来,估计就是路确实有些远,毕竟咱们到了北边的草原上,不也没见过那种羚羊吗。”
罗冲都这么说了,鼠大也不好再坚持,毕竟首领的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