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原始文明成长记-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瘸子拿出的工具,罗冲直接被惊的目瞪口呆,瘸子拿给他的居然是一把木制的简易钉耙,嗯,就跟猪八戒的那个差不多,瘸子还给罗冲示范怎么用钉耙搂草。
“尼玛,我说怎么弄出来个草山,原来是这么来的,可以啊瘸子,这都会搞发明创造了,脑子开窍了,你这是有当发明家的潜质啊。”罗冲心里惊的不行,不过却也很开心,这就是进步啊。
夸奖了瘸子几句,然后交代他明天可以不用烧砖了,再烧一批陶器出来给新来的族人使用,瘸子点头表示明白。
说到了陶器,旁边的长老表示也有话说,长老告诉罗冲,前几天,西边谢顶的部落又来交易了一次陶器,长老跟他说可以用人来换,但是谢顶没答应,说他们的人还要采集食物,提出用咸石交换,他们可以加倍。
长老思考了一下就同意了,给他们换了一个水缸,两个陶锅,谢顶支付了很多的咸石,足够汉部落吃很长时间。
长老还提醒罗冲,谢顶的部落也学会了编筐,他们这次用来装盐的东西就是藤筐。
听到这里,罗冲不禁一愣,不过很快的就笑了笑,淡淡的说了句‘没关系,不用管他们’。
编筐实在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仔细看看筐的结构,聪明点的就可以学会,这玩意不难,而且非常实用,学就学去吧,无所谓,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
视察完所有的工作,罗冲就给这次带来的动物做安排了,兔子被安排进了山洞里的角落,用一些石头和黄泥垒了一个圈,里面铺上干草,暂时先让它们在这里过冬。
30多只兔子,其中有九只是大的,而且还有三只兔子是已经怀孕的,刚放到兔子圈里不久,就开始咬自己肚子上的毛,把自己的咪咪露出来,同时也用自己的毛做窝,给即将出生的小兔子保暖。
其它的小兔子虽然才一两个月,但是也有哈密瓜大小了,长的非常快,到了明年开春,它们就会成为新的生育机器,兔子的数量会直接爆增几十倍。
恐象宝宝不用管,它俩已经赖上了罗冲,看着那堆‘草山’,估计赶它们走它们都不走。
蓝马羚都被绑在离洞口不远的一棵树上,先凑合一夜,等明天再安排人给它们搭圈和草棚,让它们冬天不至于冻死。
弄完这些,晚饭也做的差不多了,在饭前,罗冲又举行了一个简单的新人加入仪式:束发。
对此,原树部落的人并不抵触,这本来就是被新首领接受的好事,以后大家就都一样了,首领也不会刻意的针对谁。更何况,他们自己也觉得束发确实显得比较精神,比披头散发的样子好看多了。
今天猎到了一头巨猪,晚上的猪血自然是少不了的,加上肉和野菜,炖了好几大锅,还有罗冲今天射到的野鸡,做了一锅板栗炖鸡,一只叫花鸡,十几条新鲜的烤鱼,每人一个酸甜的水果。
一顿丰盛的晚餐瞬间拉近了新老成员的距离,大家有说有笑的,吃得很开心。
不得不说,我大天朝的餐桌交际那是相当的牛13,不认识没关系,去饭店吃一顿就认识了;不熟没关系,去饭店再吃一顿就熟了;不够铁没关系,半斤白酒下肚,保证让你叫我老铁。
没有什么事是一瓶白酒不能解决的,如果不行,那就两瓶。啧啧,可惜啊,就是特么的没有酒。
饭后,罗冲交代部落里的‘老人’帮新人做皮靴,让新人一起学着做,多沟通交流一下,很快就是一家人了。
别人做衣服的做衣服,做鞋的做鞋,而罗冲却拿着一根烧黑的木炭,在山洞的岩壁上写写画画,有图,有数字,还有文字。
罗冲看着那些东西发呆,做思考状,根本没有注意到后面一脸吃惊的长老,和好奇的去病,还有对罗冲越发崇敬的大树。
“这个蓝人不简单呐。。。。。。“
~
~
~
~
~
周四了,分类签约榜第三,又要被怼屁股了,大家的推荐票给点力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求支持,打赏,推荐票,收藏,评论,角色比心,各种求,撒泼打滚卖萌求……
第37章 水田改造计划
山洞的岩壁上画的是一副草图,长老已经看出了那就是山洞外面的地形,有山洞,有小河,有丛林,还有一些本来没有的东西。
而罗冲此时,正想着山洞前的这一大片空地,以后该怎样规划。
山洞坐南朝北,从山洞口开始,东至900多米就是小河,往北1000多米就是丛林,往西1500米左右也是丛林,就是去谢顶那个部落的方向。
那这块地就很大了,东西长2400米,南北宽1000米左右,按照667平米一亩地的话,这块地足有将近3600亩,相当于333个足球场的面积。
沃得田,这要是都种上水稻,估计全部落的人吃到死都吃不完。
当然,全种上水稻是不可能的,别说全种上,现在就连怎么种都是个问题。
要知道现在这片地方虽然大,但全是旱地,而水稻必须种在水田里才行,光是把这些旱地改造成水田,都将是一个大工程。
有了充足的粮食,安全的环境,人类的数量就会呈几何式增长,原本的汉部落只有52个人,加上买来的9个人,还有罗冲走的这几天刚出生的6个孩子,再加上新加入的树部落30人,现在就有人口97个,汉部落的山洞已经渐渐的无法满足居住的条件了。
所以将来还要在这片地上盖房子,住宅区,水稻田,辣椒田,野菜田,养殖场,草场,大仓库,粮仓,青铜冶炼区,木材加工厂,那么多设施都要放在这块地上,必须好好规划才行。
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改造水田的事情,种植水稻需要大量的水,草场也很需要水,不然牧草怎么会丰收,怎么养那两个萌萌哒的饕餮。
旱地变水田,最好的办法就是挖渠引水,这个比较容易,但是想把那么大一块地都浇一边那是不现实的,除非把沟渠加宽加深变成河。所以一条人工河就很有必要了,这才是汉部落真正需要的。
简单的计划是,在空地中间修建一个边长400米的正方形小城,把住宅区,养殖场,仓库,粮仓,金属冶炼区,木材加工厂全放在这个小城里,全城预计最少提供5000人的居住条件,最大上限可容纳8000人一起生活。
这个规模对现在的汉部落无疑是巨大的,可罗冲也没打算把它一次建好,现代搞房地产还知道工程分期呢,没道理罗冲不会啊,完全可以用几年的时间来完成。
围绕这个400米见方的小城挖掘护城河,挖出来的土用来筑造城墙,城墙也不要多高级的,土包砖结构就行,内为夯土,外面包一层砖,这样既可以有效的保护夯土不被雨水侵蚀,还用不了多少砖,可以很大的节省烧砖的工作量,这不是人少吗,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
然后以护城河为中心,挖一条人工河把河里的水引过来,再挖一条回路,小河里的水流进护城河,再从护城河流回小河里,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网,沿着这个水网再挖一些小渠,就可以灌溉整个地块了。
预设护城河与人工河的宽度为4米,这样把东边那条八九米宽的小河引过来,水的流量不变,但是河道狭窄了一半,所以理论上讲,人工河的水流速度会增加一倍以上,这样就方便安装一些水利设施了,比如水车一类的水利设施。
挖掘人工河会产生很多的土方,但是土方是不能乱堆的,护城河挖出来的土不需要搬运,可以就地夯土筑城,而引水的人工河挖出来的土就用来烧砖。
具体计划是以山洞为中心线,两边各取200米为小城选址,山洞东至900米就是小河,减去小城占去的200米,这样就需要一条700米长,4米宽,最少4米深的人工河把水引过来。
第一期工程就是挖通这条700米长的引水河,挖出的土方直接烧制成砖,为后续的建城做准备。城可以先不急着建,但是水必须先引过来,不能耽误明年的春耕,他可不想明年种水稻的时候还要挑水浇地,对于需要长期漫灌的水稻田来说,那根本不现实。
第二期工程就是护城河的挖掘工作,四边长共计1600米,宽4米,深四米,不过这个事情就不着急了,反正山洞现在还住得下,没必要那么拼。
第三期就是夯筑城墙了,城墙预设为底宽4米,顶宽2米,高5米的梯形,四道城门,每面一个。城墙顶部的外侧有一米五高的箭垛,里面用木制围栏,这样从外面看就有6。5米高,从里面看就是5米高,墙顶2米的宽度,可以轻松容纳3人并排行走。
这样一堵厚实高大的城墙,再加上外面4米宽的护城河,在这个时代,是绝对没有人能攻进来的。
其实人还不是最可怕的,罗冲主要防的还是猛兽,万一再跑来个恐鸟或者剑齿虎啥的,如果只是简单的一道2米高的砖墙,那还没恐鸟高呢,有个屁用,罗冲可不想到时候城里的小孩子正在玩耍,突然从墙外面跳进来一个恐鸟吃小孩,或者有什么猛兽破墙而入的悲剧。
要墙是干嘛的,墙就是用来防御的。
第四期工程就是700米长的回水河,挖出来的土可以烧成小砖,用来建造城里的房屋和各种设施。
整个工程预计最慢3年之内建成,不然罗冲就怕山洞里住不下人了。
这特么的,要是有一台大型挖掘机,挖这条总长3000米的小河,也就是最多半个月的事,而罗冲却需要3年,e。。。。。。
城墙四米的厚度是占用400米的范围之内的,也就是说城里面的实际面积,是396米见方的一个正方形。
城内由四条15米宽的主干道,两两相交,呈‘井’字形,分割成9块区域,呈九宫格状,中间为广场,用于祭祀或者聚会,还能晒稻谷。
住户结构全是一层的砖瓦房,每户占地100平米,就是10米×10米的小正方形。
房子坐北朝南,宽4。5米,长10米的空间可以分成3间房子,除去墙皮的厚度,每一间宽3米,长4米,和现代的平房差不多大。
两头为卧室,中间是厨房兼餐厅。两头的卧室砌成火炕,和中间厨房的灶膛连通,只要中间的灶膛一直烧火,就能给两头的卧室同时供热。
房间里都是火炕似的大通铺,每个卧室预计最少要住下5个人。
这样的一个户型可以容纳一个成年男人和两三个成年女人,再加上六七个孩子,一户最少10个人。这样分配也是没办法,成年男人需要打猎,死伤的太多,比例已经严重失调了。
还剩下的5。5米宽,10米长的院子,可以搭一个茅棚,也可以建一个小储藏室,用来堆放柴禾,粮食,工具或者武器,还有一个厕所。这个全凭自己喜好,爱弄成啥样就弄成啥样。
400米长宽的城墙内,除去四条15米宽的井字形主要干道,还有一条16米宽的环城路,加上城墙的厚度4米,外围共占20米宽。不算城墙厚度的净尺寸,也相当于现在的四车道马路了。
这样就划分出了9个边长为110米的正方形区域,纵列可以排下11户10米见方的砖房,每两排之间留一条5米宽的胡同,一共可以排下9排,每排11户,那一个区就有99户,每户最少住10人,一个区就能住1000人。
城里的九个区,除了中间不建房子留作广场之外,外围的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