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原始文明成长记-第2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这样,当天中午的时候,坐镇于浏阳郡的大树就收到了罗冲的询问,看到关于洪水的预警,大树也立刻警觉起来,要知道浏阳郡也是仅靠在大河河岸的一个大郡,人口数万,如果真的有洪水,那后果简直不敢想象。
大树立刻召集了一些族长前去议事,大家一起去岸边观察浏阳河的水文情况,等到众人得出观测结果之后,顿时又惊又喜。
惊的是,果然不出首领的预料,浏阳河的水位也开始暴涨了,喜的是,他们接到了首领的预警,让他们不至于在灾难来临之前没有一点防范。
大树很快召集了一大批的族长们前来商量对策,问大家有什么办法没有,可是会议的现场却很安静,一些族长们只是害怕,但是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也有的说传信问问首领有什么办法。
不过会议室里也有一些特殊的人,他们的眼神里有对洪水的恐惧,嘴上支支吾吾的似有什么话要说,但是又不敢说的样子,表情十分丰富,让坐在首位的大树起了疑心。
这些不是别人,正是今年秋末大量涌入浏阳郡的那些小部落族长,他们的部落人数不多,少则几十,多则二三百,其中最大的部落也就四五百人,可是现在这些小族长们听到洪水的消息,却一个个露出惊慌失措的模样,不得不让人产生怀疑啊。
大树眯眼看着下手的众人,直接点名询问道。
“花氏族长,我看你支支吾吾,是不是有什么话想说,现在就是让大家想办法的时候,任何人有话都可以直说,你不用害怕,有话就直接说出来吧。”
那被称作花氏族长的中年男子顿时一个激灵,有些战战兢兢的站起身来,然后环顾了一下四周,见大家的目光都看向自己,不免有些紧张。
他踌躇了一会儿,才说道,“大人,我们逃吧,向上游逃命,我们是挡不住大水的。”
这话一出,屋子里的众人顿时嗡嗡的议论了起来,让大树也是一阵皱眉,现在问的是办法,你这到好,直接让大家逃命,这不是扰乱军心吗,该死的。
“你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有数万人居住在此,有的是人力,为什么就不能挡住大水,说的你好像见过洪水有多厉害一样。”大树立刻训斥道。
结果令人没想到的是,那花氏族长真的点了点头,他显得有些激动,立刻大声嚷嚷道。
“我见过,我真的见过,洪水太可怕了,眨眼之间就能冲垮山石,无数的山间走兽都被大水冲走,就连我们部落也有不少人被大水卷走了,要不然我们生活的好好的,为什么要往上游迁徙。”
一下子,与会的众人就惊呆了,这段话里的信息量有点大啊。
在座的诸位都知道,秋末的时候从南方涌入一大批移民,但是这些人为什么突然迁徙北上加入汉部落,却没有知道其中的原因,起初罗冲和大树都以为,这是那些前来打工的部落带回去的影响,让南方更多的部落认识了汉部落的富庶,因此才决定投靠汉部落,想过上更好的日子。
可却没有想到,他们迁徙北上真正的理由,确实因为南方的下游发生了洪水,大水摧毁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因此才不得不向上游迁徙的。
而且,从他的话里也可以得知,这岂不是说去年的时候,下游已经发生过洪水了。
“你说的是真的?为什么早不说。”大树立刻恼怒的质问道。
“我,我,既然加入了汉部落,以前的事还有什么好说的,只是没想到现在连上游的汉部落也,也。。。。。。”花氏族长小声嘟囔着,最后也不敢再说下去了。
大树冷冽的目光扫向了下手的众人,那些秋末才加入汉部落的众首领们都纷纷低下了头,不敢与大树对视。
“你们在场的众族长里,还有谁的部族是因为下游的洪水才迁徙过来的,是的话就站起来。”大树冷冷的说道。
一句话毕,下手的众人果然站起来一片,这些都是秋末从南方来的小部落,总人口有上万人,涉及的各中小部落足有七十多个,而眼下这些人中,站起来就有四五十人,也就是说,下游有很多部落都见证了洪水的肆虐,迫使他们不得不向北迁徙,最后加入汉部落。
“我说哪来的这么多人,浏阳郡的劳工集市创办了一年的时间,陆陆续续加入汉部落的人口总数也没有超过万人,可秋末那一两个月之内,就有上万人前来投奔,原来是下游遭了灾,他们无处可去,又缺少过冬的储备,因此在北上迁徙的途中,遇到了那些劳工部落,从他们的嘴中知道了汉部落的强大,这才决定要投靠汉部落。”大树心里恍然大悟道。
“那你们谁来说说,下游的洪水是怎么回事,到底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淹了多少地方。”大树对那些站起来的小族长们继续问道。
“我知道,是夏天的时候,我们那里下了大雨,下了好几天,还打了很大的雷,把山上的树都打倒了,后来紧接着就发了大水,不仅冲倒了很多的树,还把山冲倒了,很多巨石都从被水冲了下去,要不是我们居住地在山上比较高的位置,肯定就没了。”一个小族长立刻惊恐的回忆道。
第469章 新行动计划(二合一大章求票求订阅)
听完这人的描述,大树又把目光扫向了其他人,希望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证实。
“我们那里也下了好几天的大雨,但是没有发生洪水,只是在大雨过后十几天的时候,河里的水越来越多,最后直接从河道里漫了出来,把我们的居住地都淹了,因此不得不向上游迁徙。
那情况跟现在咱们这里很像,河水越长越高,最后水漫大地,我觉得,我觉得咱们还是向北接着逃吧。”另外一个小族长也跟着说道,只是说到最后声音越来越小,小到只有身边的两三人才能听到。
其实这种逃跑的想法在场的大部分人都有,主要还是秋末加入的那些小部落,他们在汉部落生活的时间并不长,因此也没多少认同感,不过这不代表他们愿意舍弃汉部落的好生活。
所以他们虽然有逃亡之心,但是心里最大的愿望,还是整个汉部落一起逃走,只要能和这数万人在一起,到哪里不能过上好日子,而且就算是率领自己的旧族独自离开,他们也能保证过上比以前好的生活,因为在汉部落的这几个月,他们已经从汉部落学到了很多既简单又实用的生存技巧,以及工具的制作。
不过他们想要独自离开,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大树在这里坐镇,他怎么会放这些白吃了一冬天粮食的人口离开汉部落,别说罗冲不同意,就连那些已经加入一年多的各部族长都不会同意。
因此,等会议结束之后,大树先让那些新部落的小族长们离开,然后把那些老族长留了下来,并严厉的告诫他们,盯紧那些新人,谨防出现逃户的事情,众族长们也欣然答应,他们可是从自己族人的嘴里省出了粮食来喂这些新人的,眼看着以后还有数不清的工程要干,他们怎么会同意让这些新人逃跑。
安排好这一切后,大树也立刻把浏阳河的水文变化,以及从那些小族长们口中得知的,关于下游去年发生洪水,河水暴涨淹没大地的事情,事无巨细的写成一封书信,然后立刻让巨鹰送了回去。
紧接着,罗冲也在当天收到了大树的这封回信,看了里面的内容之后,罗冲不禁舒展了眉头,他的预测是对的。
事情果然如他猜测的那般,去年夏天,浏阳河跟汝水河的下游发生了大暴雨,暴雨导致了山洪爆发,还有泥石流或者山体滑坡,这些掉落的巨石、树木、还有大量的泥沙阻塞了下游的河道,导致水流不畅,大量的河水开始在当地蓄积起来,导致河道的水位越来越高,最后淹没了下游大量的土地,逐渐形成了一个堰塞湖。
现如今经过了半年的河道淤塞,以及水量的不停增加,下游的堰塞湖越来越大,终于把能盛水的地方都盛满了,这也就导致了上游的水位也开始不停的升高,再这样下去,用不了多长时间,整个浏阳郡、汝阳郡、汉阳郡,都将被不停上涨的河水淹没,成为一片汪洋。
这样的情况,会一直持续,直到有一天下游的水流自己重新找到一个突破口,淤积的河水才会从新的缺口向下奔流,最后伴随着水往低处流的定律,下游就会逐渐被冲刷成一个新的河道。
只不过这不是罗冲想看到的,他可不想让自己用了三年时间积攒的家底全都付之东流,然后一夜回到解放前,再次变成刚穿越时的穷光蛋。
所以他不能等下去,汉部落也不能坐以待毙,搬家?那是不可能的,现在知道的事情的起因,那只需对症下药就行了,而这个办法就是,找到当初山体滑坡的地方,也就是河道被阻塞的地方,然后想办法在那里重新打开一个缺口,让堰塞湖中蓄积的水重新回到下游的河道里去,恢复以前最初的样子。
就像当初大禹治水时总结的那样,堵不如疏,现在这种情况,修建堤坝阻挡河水泛滥是不可能做到了,只能从下游的河道淤塞处想办法打开一个口子,让水再次流动起来。
想到这里,罗冲的脑海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初步计划,现在汉部落虽然没有大船,但是小船却是不缺,这几个月的时间,为了明年能够让汉阳郡和汝阳郡之间的交通更加方便,木工坊一直在不停的造船,现在已经有了21艘平底小船,再加上之前用来运输矿石的两艘船,就有了23艘木船。
这些船皆是两头方,吃水浅的内河平底驳船,每艘船长八米,宽三米,一次最少能载20人,还能装上不少的工具,而且在内河水道中通行率极高,虽然在各种船舶种类里,这种小船只能算的上舢板级别,但是数量多了一样有用,有了这20多艘船,一次就能运载四百多人,如果全部都是壮年劳力,那么用来打开下游的缺口应该也足够了。
想到这里,罗冲不再犹豫,现在正是争分夺秒的时刻,随着气温越来越高,冰雪的融化速度也在加剧,真的到了下个月春天来到之际,也许事态就已经无法挽回了。
更何况,万一真的到了春天还没解决,那明年的春耕怎么办,得不到新食物的补充,到时候整个汉部落都将陷入食物危机,然后就会引发控制不住的大乱,那罗冲辛辛苦苦筹划的大汉帝国就要胎死腹中了。
把大树的回信塞到抽屉里,罗冲立刻拿出一沓新纸,开始提笔疾书,再次给大树修书一封,信里面先是让他做好防洪的准备,多备沙袋用来阻挡城门,以及各城的粮仓和柴草,也要做好防水的准备。
其次就是要求让大树调派一批人过来,这批人里要有那个见过山体滑坡的小部落族长,以及其部族内的青壮劳力,另外还要柴氏族,也就是当初靠捕鱼为生的叉部落的青壮劳力,最好还能从沼泽中的菱部落抽调一批青壮,最后要凑出不少于300个青壮男丁,人数不够可以从下面各部族里抽调,要求身体健全,以熟识水性者为佳。
这些人要在收到信的两天之内凑齐,然后用车辆和马匹运输,从征集人员开始,到把人运送到汉阳城,必须在四天之内完成,对命令不许质疑,收到命令立刻照办。
写完了这封信,罗冲待墨迹晾干,立刻让鹰锐用巨鹰送了出去。
这样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