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原始文明成长记-第3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勇也是感慨万千,汉部落的好东西实在太多了,随便拿出一件都是他们没见过的,关键这些东西还特别的好用,既省力效率又高。

    另一边的首领宣没有和他们的族人一样庆祝踏碓的诞生,而是静静的伫立在游伏的身后,就这么安静的看着他写字,即使什么都看不懂,他也不出声询问,而是尝试自己破解这些各不相同的符号,因为他发现这些符号很像是有什么象征意义的图画,即使是第一次看到这东西,宣都能确定自己能认出一些汉字来,也许不知道那个字该怎么读,但是他能猜出一些字的意思。

    比如羊这个字,就像是一种头上长有两只角的动物骨架,一条脊椎贯穿头尾,两边是对称的肋排,虽然念不出来,但是宣却猜出了这个符号代表了一种头上生有双角的动物,再加上刚才游伏给自己展示的硬币,其中正好有一个枚就是长有两只角的高鼻羚羊,这下不用问也知道那个符号代表的是什么了。

    “这是谁创造出来的符号,是你们汉部落的祖先传承吗?”

    宣的问题十分刁钻,他没有像当初的鼠巫初次见到汉字时的那种惊慌失措,连连问罗冲那是什么,而是自己猜出了这些符号的作用,然后直接问这是谁创造的,是不是汉部落的祖先传承。

    这下倒是把游伏难住了,怎么说,难道直接说就是首领创造的,根本没什么祖先传承,那怎么行,这样一定会给部落的形象拉分吧。

    游智拿到了族叔的许可,也开始用自己身上的工具忙活起来,他先是找到了勇,然后让这家伙给自己准备一些材料,顺便在旁边跟着学习,这样等汉部落的人走了之后,勇也能按照这种办法制做出来推广一下。

    游智要做的就是汉部落常见的踏碓,一种像是跷跷板一样,通过踩踏来捣米的工具,不过现在工具有限,他身上只有一把兵工铲,一柄短刀和一柄腰刀,专业的木工工具一件都没有,所以受到条件的限制,他们只能做个最简单的。

    好在这东西并不难,勇先是找了一根不是很粗,但是比较匀称而且笔直的粗木棍,游智先是把一头用兵工铲砍出一个平面,当作脚踏的踏板,然后在中间靠后的部位打了个孔,从里面穿了一根儿臂粗的实心木棍当作支点的轴。

    勇也没闲着,按照游智的说法整了一个木架,就放在支点靠后的部分,这是用来让踩踏的人手扶的,防止踩踏的人失去平衡摔倒。

    最后的锤子和石臼都因为条件的限制做了简化,石臼换成了半埋式的陶罐,石锤也换成了木锤,但即使是这么简陋的一件工具,有姜氏的众人也对它充满了兴趣。

    蕾第一个在游智的指导下学会了使用踏碓,高兴的不行,这东西和她之前用的木锤手捣相比,简直轻松了太多,而且效率上不仅没有降低,反而还增加了。

    勇也是感慨万千,汉部落的好东西实在太多了,随便拿出一件都是他们没见过的,关键这些东西还特别的好用,既省力效率又高。

    另一边的首领宣没有和他们的族人一样庆祝踏碓的诞生,而是静静的伫立在游伏的身后,就这么安静的看着他写字,即使什么都看不懂,他也不出声询问,而是尝试自己破解这些各不相同的符号,因为他发现这些符号很像是有什么象征意义的图画,即使是第一次看到这东西,宣都能确定自己能认出一些汉字来,也许不知道那个字该怎么读,但是他能猜出一些字的意思。

    比如羊这个字,就像是一种头上长有两只角的动物骨架,一条脊椎贯穿头尾,两边是对称的肋排,虽然念不出来,但是宣却猜出了这个符号代表了一种头上生有双角的动物,再加上刚才游伏给自己展示的硬币,其中正好有一个枚就是长有两只角的高鼻羚羊,这下不用问也知道那个符号代表的是什么了。

 第573章 告别有姜氏(求票票求订阅)

    “那你们部落那么多的居住地,每年怎么祭祀,什么时候耕种,什么时候收获,这些事情怎么办?”宣想了一会儿,又提出了一个管理方面的问题。

    “有专门管理地方的官员啊,万人以上设郡守,几千人则是县令,这都是地方的长官,他们下面还有一群辅助的佐吏,受长官领导,专门负责具体的各项事宜,称为各房司吏。

    比如户房司吏,专门管辖区内族人的户籍登记销减等事情,还有每人田产等,刑房司吏专管治安,族内禁私斗,杀人等,发现了也是要惩罚的,汉部落有我们首领编撰的汉律,违反汉律上面的条款也是要受罚的,轻者罚钱,重者服劳役或肉刑,最重着要处死,就比如在城中街道随意丢垃圾,不仅要罚钱50块,还要斩指一根,发现一次砍一次。”游伏再次解释起来。

    汉部落的人倒是还好,周围的有姜氏听完就整个人不好了,汉部落居然还有那么多规矩,丢个垃圾就要被剁手指头,这也太狠了吧,不过也有人不明白啥意思。

    “垃圾是啥?”勇的妹妹蕾问道。

    “就是没用的污物,比如屎尿,剩饭剩菜,破烂,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扔在街上很脏,街道是大家一起用的,所以不允许大家随便污染破坏。”游智也是适时的解释道。

    “可扔个东西就要被砍手指,这样不是很残忍吗?”勇还是觉得太过严厉。

    “不啊,汉部落有公厕,不用随地大小便,官署还出钱雇佣老汉,每日清晨上门收宿便,更没必要在大街上倾倒,扔垃圾也有专门指定的垃圾筐,这样的条件下,你还在街道上乱扔垃圾,那不是自己找死吗,要我说,只砍一根手指都算轻了。”游智再次解释道。

    这些也确实是罗冲制定的规矩,想想中世纪欧洲屎尿横流的城市,还有因此爆发的黑死病,也就是鼠疫,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来管束,当然,只管束也是不行的,你不让百姓随便扔垃圾,那你总得告诉他们扔哪吧,所以还要有完善的垃圾处理制度。

    好在汉部落是农耕部落,屎尿还有大部分有机物垃圾都是可以用来沤肥的资源,无机物的垃圾基本没有,这年头可没塑料垃圾,所以处理起来也比较容易,只要派专人统一收集送到城外的沤粪池就好了,各地官署也会专门拨出一笔资金,招募当地的老汉来干这个活,类似现代政府供养的环卫工人。

    勇和蕾听完也是莫名的放心了不少,最起码不是乱罚,这样看汉部落还是不错的。

    但是宣就没有纠结这个问题了,而是感慨于汉部落制度的完善,各居住地专人负责,还有人负责各项具体的管理工作,甚至连扔垃圾这种事情都有明确的规矩,怪不得那个汉首领能够管理那么大的部落。

    “这样一来,肯定需要很多会写字的人来干这些管理的事情吧,要不然普通人怎么记住这么多的事情?”宣现在又问起了汉部落的选材制度,真可谓是个眼光独到的人了,看问题的角度都和小人物不一样,一看就是个当领导的人物。

    “对,确实需要很多人,那些服役的官卒倒是不用识字,但是想要当长吏就必须识字了。”游伏没有想就直接说道,显然他对这些事情也是比较熟的,毕竟他也算是汉部落的高层人物了。

    “那你们汉部落有多少像你一样能读会写的人?”宣再次问道。

    “不多,现在大概千人左右吧,不过这个数字很快就会增多了,我们首领这个月应该正在办学校,部落要求所有的孩子都必须进学校学汉字,这些人长大了也能为部落干一些事。”游伏算了一下出行的日子说道。

    “所有的孩子都要学?!”宣惊讶了,没想到汉部落还有这种传承方式。

    “嗯,都要学,我的长子今年也到了要上学的时间,他可是赶了一个好时候啊,也不知道他母亲跟他这段时间过的好不好,还有他那几个弟弟妹妹。”游伏斜视着天空,有些思念的说道。

    宣听完就更惊讶了,汉部落是怎么教学的,如何让那么多的人一起学习汉字,这都是值得有姜氏学习的管理办法啊,毕竟有姜氏也是一个正在不断扩大的部落。

    “那宣首领有什么打算,等有姜氏这次秋收之后,要不要派几个人跟我们去汉部落看看,我们汉部落会很欢迎你们的。”一番介绍和解释之后,游伏再次向宣发出了邀请,他不能一直都留在这里,行不行的给句痛快话,船队不能因为一个有姜氏就把真正的任务置之不顾,这肯定是不行的。

    “这,让我再想想吧,等秋收以后再说,如果我真的要去,那还要麻烦游伏你送我们过去呢。”宣想了一下,还是没有立刻做出决定,游伏关于汉部落的只有种种描述,但是具体怎么样却无法考证,这些话的可信度还是值得怀疑的,所以宣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选择,选择可能出现的后果中最轻的那一个才行。

    “这是自然,既然这样的话,那我们明日便走好了,船队还要继续向下游进发,等月余后我们回来,那时有姜氏的粮食也该收获完了,我们正好回城的时候带上你们,这个不用着急。”游伏也摆了摆手说道。

    就这样,双方默契的终结了这个话题,而在当天晚上,宣确实大方的送了一些粟和黍的粮种给了游伏,说是用来换他们带来的犁和踏碓这两样技术,而且这也是宣最开始让他们来部落时最想要的东西,现在人没有留成,但也弄了两样技术回来,不算亏了。

    游伏他们也被宣亲自送到了河边,互相道别之后宣就回去了,但是游伏的船队自然不可能马上就走的,他们还要收拾营地,把东西都装船之后才能出发,就这样一直忙到了夜晚,直到次日一早他们才出发继续驶向下游。

    而在另一边的有姜氏居住地里,一个男子也匆匆忙忙的赶回部落,找到宣汇报道“首领,汉部落的那些人上船走了,我们没发现他们在岸上留人。”

    “嗯,知道了,你下去吧。”

 第574章 为大汉之崛起而读书(求票票求订阅)

    半月一晃而过,时至八月二十八日,这天是罗冲规定各地学生报道的日子,其主要目的一是登记学籍档案,分班,认教室,领取书本这些琐事,第二就是查验有多少人因故未到,然后派小吏查验,如果故意不来,那就等着治罪吧。

    都已经给了一个月的时间了,就算是做个小手术也该养好了,这个时候还敢不来,那就真的对不住了。

    这天一大早,罗冲就来到了汉阳城的官署大楼五楼上,站在窗台前俯视着两旁的教学楼,还有中间旗台下越来越多的孩童和家长们,报道的时间定在了上午十点左右,因为没有表,所以大家只能看太阳,但即便是家住汝阳郡的孩子们,这个时候也能从容的收拾好东西,吃完早饭,坐上郡里安排的‘校船’抵达汉阳城的学校了。

    每天坐船去上学,也挺有意思的。。。。。。

    越来越多的孩童来到了旗台下聚集,他们身上穿着这个月家里新作的衣袍,脚上套着麻布鞋,头上全都顶着一个鼓包一样的发髻,女孩就不同了,什么发式都有,但多以编发,束发为主,鲜少有披散着头发的,头上顶着两个牛角一样鼓包发式的女孩最是常见,让罗冲想起了前世武林外传中的莫小贝。。。。。。

    他们手中提着自己的小书包,也有背在身上的双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