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原始文明成长记-第3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后就是在下游发现有姜氏,并邀请对方首领来汉部落的事,还着重说明了那个有姜氏的首领宣极为难缠,而且这事目前还没确定下来。
最后就是他们通过一条支流发现了通往草原大湖的水路,又成功的到达了草原,以及最近半年草原上的变化,还有游伏和苏日图那群首领们关于给汉部落献地的协议。
信的最后还强调了如果首领同意筑城的话,就早点安排需要的各种物资以及人手,还有更多的船只。
罗冲看完这封信之后是很高兴的,汉部落得到了发展的机会自然是好事,只不过汉部落发展的速度太快了,导致现在四处都需要人手,物资什么的还好说,这个劳动力的问题实在是太难了,必须得想办法解决才行。
好在今年各个新设郡县的基本建设已经差不多完成了,所以那些食人族的奴隶就能腾出手来了,不过罗冲当然不会让他们闲着养老,正好现在又有了新的建设项目,把他们全都送去岂不美哉。
还有那个什么蛮人部落,居然敢杀害我汉部落的子民,真真是该死,不过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我罗冲也不是嗜杀之人,不如给他们一个劳动改造的机会,就全抓起来给汉部落干活赎罪吧。
不过刚想到这,罗冲又犯起愁来,抓人,说的容易,让谁去抓,总不能自己亲自去抓奴隶吧,所以还得组建军队,这还是要人才行。
得,绕来绕去又回到了原点,还是缺人。
论一个新兴帝国有多难?罗冲只想说一句:我太难了。
昔日的春秋战国之争,秦统一六国之争,再到大明驱逐蒙元之战,这些战争中所涉及的军队随便拉出来一个都有上百万之多,他们哪来的那么多军队,是他们的生产力比现在的汉部落高吗?不,汉部落现在有些方面的科技甚至是超越他们的。
那为什么汉部落没兵呢?还不是因为制度和背景的问题。
想当初战国七雄,随便一个都能拉出来最少20万兵力,为什么,因为他们有库存的粮食,因为他们用的是义务征兵制度,什么叫义务征兵制,就是不给军饷,不给衣服鞋子,打完了还能活着或许有功,死了连个抚恤都没有。
而且这种义务性质的兵役制度,还必须保证不征独子,一个家庭必须有两个兄弟以上,才能拉走一个当兵,因为剩下的那个人还要留在家里种地,不能因为打仗而耽误了后方的生产。
到了明朝就更丧心病狂了,兵锋最盛的时期,成建制的军队保有量将近300万人,现代中国十几亿人口才多少兵,明朝的时候才几千万百姓,居然有那么多军队,他朱元璋凭什么养得起那么多军队,还不是靠了军户制度。
卫所全都就地屯田,当兵的自己种地养自己,多好,国家只要负责军械和甲胄就好了,军饷不给,粮草也不给,堪称最便宜的军队,也别说,毕竟大明建立之初是真穷啊,老朱也是没办法。
罗冲难道不懂这些吗?义务兵役制度不香吗?卫所屯田不够便宜吗?他也想学习啊,可惜汉部落不给他这个机会。
汉部落各郡县的百姓大多都是刚刚稳定下来的移民,家里都是小年轻,基本上都是年轻的两口子带着两三岁的小屁孩在生活,根本不存在一个青壮出去当兵,家里还能留一个兄弟种地的说法,所以一旦强行征兵,那肯定会影响后方的生产,这是必然的现象。
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还是罗冲自己。
汉部落的人口构成基本全部以外来人口加入为主,在汉部落出生的孩子现在最大的才五岁,所以部落的中坚力量还是那些外来人口。
而罗冲为了保持自己的统治地位,强硬的实行了编户齐民的制度,所有成年男子必须组建自己的家庭另立门户,第一个目的自然是为了促进人口增长速度,第二个目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分化宗族势力,或者说氏族、小部落的势力。
你不是同族吗,你不是族长吗,那我把你的族人全都给你拆散迁徙到各处安置,你还有什么资本跟我叫板。
还有罗冲经常给一些有功劳的族人赏赐,什么赏赐,先赐你个姓氏再说,原本你是胡氏族的,好啊,我现在给你改姓李,以后你就是老李家的祖宗了,这样你和原来的氏族就成了两家,你还拿什么宗族势力跟老子叫板。
可是这样一来,汉部落就成了一个快速裂变的细胞,扩散的速度变快了,但是却失去了积累,家里有兄弟者少之,刚成年就要另立门户,为汉部落的人口增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导致的结果就变成了想要征兵都没地方征,征了之后就没有人留在家里种地,没有食物就要饿死很多百姓。
罗冲在屋子里转了几圈,让坐在炕上给孩子缝衣服的大夫人和二夫人都看的眼晕,无奈只能以手扶额的坐下。
“夫君又在愁什么事,咱们汉部落现在不是发展的很好吗?”小蝶还是忍不住开了口。
“缺人啊,汉部落发展的是好,但是各处的建设却越来越多,新发现的煤矿要人,湖心岛建厂也要人,出去打仗也要人,游伏那个家伙还从草原占了块地,到时候也是要建新城的,新城也需要很多人,到处都要人,但是各地的移民都才刚刚安稳下来,所以又没办法调动,唉。。。。。。”罗冲发愁的说道。
一旁的詹萤加入汉部落的时间尚短,对于汉部落的构成也不太了解,甚至她都没有在汉部落的各个郡县转悠过,所以对罗冲发愁的事情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但是小蝶不一样啊,她也算是汉部落早期加入的一批了,对汉部落的发展历程还是比较清晰的,现在听到罗冲说无人可用,于是就奇怪的问道。
“云志的卫山郡那里不是来了很多新人吗,上次听你说新来的人口都过万了,还有浏阳郡,这几年一直都在不停的吸纳人口,他们那里不能抽调一些人手吗?”
罗冲听完一愣,然后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对啊,那里有新的移民啊,不是还没有足够的房子和土地吗,正好,就从他们下手好了。”
罗冲说完话就一溜烟的跑出了家门,然后动身前往了卫山郡,搞得小蝶和詹萤一脸懵逼,不过他们也已经见怪不怪了,自家的夫君是汉部落的首领,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出门几个月不在家都是常事,莫得办法。
马不停蹄的罗冲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跑到了浏阳郡,然后当即就找到了浏阳郡守大树。
“今年新增的外来人口有多少,其中青壮年有多少,这些现在都安排好了吗?”罗冲没有废话,立刻开门见山的问道。
“呃,回首领的话,今年新增的差不多有六千多口,成年男子应该有不到两千人吧,户籍都已经登记在册了,房子也都安排入住了,田地也已经划分好了,有的已经种上了粮食,有的今年已经来不及了,所以这些人只能找些手工活来干,或者去做些小买卖。”
大树不明白罗冲为什么火急火燎的跑来问这个,但是在愣过一下之后还是很快的回答道。
“嗯,将近两千青壮,那你这样,从这些人里面招募士兵,你记一下募兵的条件。”罗冲想了想立刻对大树说道。
“好,我拿纸笔。”大树也马上掏出小本本和公文笔,然后看着罗冲等他说话。
“即日起招募士兵500名,要求身体健康没有残疾,年龄18岁以上,40岁以下,家中必须有子嗣,以暂时还没有田地者优先。
士兵待遇,每月军饷30元,战场立功可得爵位,具体根据功劳来定,斩杀敌人有赏,抓获俘虏有赏。
牺牲抚恤,丧葬费50元,赐其长子升爵一级,烈士补助每月十元,补助可以领到其子成年另立门户为止,补助以户为单位,由其寡妻领取,寡妻改嫁由其子领取。
自公告发出之日七天内招满,然后派人将这些新兵遣送至汉阳城。”
第581章 招兵招很多兵(求票票求订阅)
大树一脸懵逼的记完这些内容,然后不解的问道。
“首领要招兵?咱们要打仗了吗?跟谁打?”
“有人杀了游伏船队的人,这个仇不能不报,咱们汉部落的每一个族人都不能白死,所以要派兵打他们,顺带抓一些俘虏回来,咱们现在那么多的建设项目,缺人手干活了啊。
而且游伏来信,说他在草原弄了块地,所以明年还要在草原建城,这个城也是需要大量驻军的,毕竟离咱们的势力那么远,周围又都是一些强大的势力,不防着他们点我不放心。”
罗冲见大树把招兵的命令记下来,也放松了不少,最起码先办完了一件事,于是就坐下来给大树解释道。
“在草原建城?不是,游伏不是乘船去了下游吗,他怎么跑到草原去了?”大树十分不解的问道,毕竟当初游伏可是从他这里上船走的,还是他亲自送走的,这船还能跑到草原上去?
“你不是听说过草原东边就是个大湖吗?他们顺着浏阳河下游的支流找到一条通往草原大湖的水道,然后就可以直达草原了。”罗冲呷了口茶再次解释道。
“啊?!浏阳河的下游还能直通草原?!”大树直接惊的站了起来。
“很吃惊吧?我刚开始也很吃惊,不过这对咱们汉部落是好事,以后和草原部落的交易,还有和鑫部落的交易,都会更加的方便,这样一来我们也就不用再担心汉部落缺少耕牛的事情了,有了耕牛就有了更多的田地,有田地就有粮食,有粮食汉部落就能走的更快更稳。”
游伏连连点头表示赞同,不过紧接着他又问道。
“那咱们招的这些士兵,将来长期驻扎在草原上,他们的妻子怎么办?”
“这都是短期的,等草原建了城,有了房子,肯定也要不少人做事,到时候如果他们愿意就直接把女人和孩子都接过去,反正都是汉部落的土地,那边靠着大湖不缺水源,也能种地,在哪生活不是生活。”罗冲对这个倒是看的很开,根本没有为这个事情发愁。
大树再次点了点头就没有说话了,不过罗冲又想起来一件事情,于是就对他问道。
“现在学校怎么样了,没什么问题吧,还有,我让你扩建造纸工坊,这个事情你怎么安排的?”
“学校运转的很好,没什么问题,再说这才几天,那么快就出问题就说明咱们先期的准备工作是错误的,而且浏阳郡的学校比汉阳郡的学校可要完善多了,汉阳郡都没问题,我们这边就更没问题了。
造纸的方面,已经扩建了,现在又新增了二十条抄纸流水线,就是纸浆原料不够,我们现在正在研究新的纸浆配比,造船厂那边有很多的木头刨花,这些东西白白烧了,还不如拿来造纸,我们已经开始试制木桨造纸了。”大树听到罗冲的问话也开始回答了起来。
“嗯,这个可以研究一下,毕竟是废物利用嘛,把能用的都用上,尽早扩大纸张的产量。
对了,刚才听到你说造船的事,这个今年也要扩建,而且要出新船形,游伏的信里已经说了,沿途的河道水面都很宽,水位也很深,完全可以造更大的船来提高运输力。
至于造船的人手吗,唔。。。最近不是要秋收了吗,等秋收都干完了,贴公告出去,船厂招临时工,来了就按月拿工资,这个不是强制的,想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