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原始文明成长记-第3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骗他们。

    就在新兵们心中充满疑虑,站在原地不知所措的时候,空旷的营地里突然响起了剧烈的击鼓声,让那些正在小声讨论的新兵们全都吓了一跳,接着就被鼓声响起的方向吸引了过去,只见一处临时搭起的高台上,自家的首领正和两个穿着黑色牛皮甲胄的人站在一起看着他们。

    罗冲把一个用铜皮卷成的扩音器拿在手中,然后对着下面大喊道。

    “众位将士们,你们不用怀疑,这里就是你们今后生活训练的地方,不要看现在这里什么都没有,但是以后,这里就是汉部落最强军队的驻地。

    我知道你们心里都是怎么想的,你们肯定在想,首领不是让我们来为汉部落战斗的吗?是要出去跟敌人打仗的吗?那我们的甲胄和刀枪呢?我们的弓箭和车马呢?这些都是会有的,但绝对不是现在。

    什么人可以持盾佩刀,什么人可以着甲持矛,什么人可以跨马弯弓,这些都不是你们自己能够决定的,而是要经过考核,选兵。

    现在,听从着甲军官的安排,每25人分成一队,每队领取两个帐篷,我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把营地建好,不仅要建好,还要练好军官们教给你们的本领。

    一个月之后,我会亲自来这里考核你们,表现出色的,当场就可以提拔为军官,穿更好的铠甲,拿更多的工资,好了,现在由各着甲教官开始分队。”

    罗冲的训话完毕,那些新兵们才知道怎么回事,原来甲胄和兵器不是随便发的,换句话说,自己没有选择兵种的权利,将来穿什么样的甲,拿什么样的武器,是开十一路还是骑马,还要经过考核选拔才能确定,但是选拔的具体标准是什么,首领却没有说。

    “这可怎么是好,如果能够提前知道标准的话,到时候也好提前准备一下啊,这样选上自己喜欢的兵种几率就更大了,看来只能等空闲的时候问问那些身着红袍黑甲的老兵了,这些人可不是同样的兵种,当初肯定也是经过选拔的。”

    不少人都冒出了这种心思,但是现在却没有机会,他们自己清楚现在的任务是什么,那就是建造营房,现在秋季才过了一半,天还不算冷,但是如果一两个月内没把房子建好的话,到时候冬天住在帐篷里,怕不是要把他们全都冻死。

    新兵们很快按照人数分了队,一个着甲的教官带25个新兵,每13人住一个帐篷,把自己的东西都安顿好之后,教官们就开始组织士兵们干活儿了。

    一些人在教官的带领下去山上伐木,用来修建营垒和瞭望台,也有的就在营地里没有出去,而是做一些挖茅厕,打水井,夯筑土坯房的活儿。

    为了快速建造军营,自然不可能再浪费时间烧砖盖房,只能就地取材建一些土坯营房,营房不大,只有一间屋子,里面有一个很长的火炕,一间房住一个小旗,编制12人,和现在的帐篷人数差不多,等一个月后的考核之后,到时候再重新整编,把现在的25人队全都按照小旗分下去,那个时候房子差不多也能住人了。

    从这天以后,大营里就开始了严格的军事化管理,早晨大约六点的时候击起床鼓,鼓响一百声,在一百声鼓之内没有穿好衣服出现在校场的人,就要被当众仗责,这样打了两天之后,就再也没有赖床的新兵了,全都老老实实的爬起来站队。

    集结完毕之后就是列好队在教官的带领下围着校场转圈,这种折磨人的行为则是被教官们亲切的称为晨跑。

    等晨跑结束之后,众人才被解散,要求回去洗漱整理内务,当然也没什么内务可以整理,连个被子都没有,就别指望让他们叠豆腐块了,能把餐具摆到规定的位置,把帐篷内的地方打扫干净,并且掀开帘子通风,这就已经很不错了。

    打扫完内务之后又开始排着队去吃早饭,接着就是开始在教官的带领下去干活儿,中午吃饭休息一会儿后还要练习队列,下午继续干活儿,傍晚的时候还要组织起来学习军法,一边学习军法一边用军法学习认字,一群人就拿着树枝在自己跟前的地面上学习写字,每天五个,不多也不少。

    军营的生活是枯燥乏味的,新兵们已经渐渐的知道了这里的规矩,不管是干什么,都要求整齐,要求速度,还有团队合作,就像早晨的起床鼓一样,是必须在鼓声停止之前穿好衣服出来集合的,不然就要挨打。

    就这样过了一个星期之后,军营里终于有了点罗冲想要的样子,一圈高高的木头栅栏被围了起来,隔一段距离还有一座木头搭成的瞭望塔,军营的大门处也有了站岗的士兵,营地里的公厕和水井也已经挖好,现在就差营房、仓库、还有畜棚了。

    而在同一时间的汉阳城里,罗冲正在冶金工坊中带着人试制铜管的军号,军号其实是一种最简单的乐器,说白了就是一个被拧了一圈的喇叭,发声全靠嘴吹气,声调也全靠嘴唇的震动和吐气量来定,没什么复杂的音阶调节装置,也就是开局一根管,发音全靠嘴的玩意儿。

    碾压铜板的技术汉部落已经非常成熟了,军号的制作无非就是把薄铜板裁剪成需要的形状,然后钣金工或敲或碾成想要的形状,最后用青铜焊料和烙铁焊接缝隙,再一节节的焊接在一起,说难不难,但也不是很容易,尤其是焊接这个步骤。

    铜锡比例一比一的青铜熔点大概五六百度,再把这种合金制成细条状,用的时候把烙铁烧成暗红色就能把焊条直接烫化,非常的原始,但是好用,还不会坏,就是想要掌握这项技术需要费些功夫练习一番。

    汉部落没有乐谱这种东西,所以罗冲只能手把手的教人吹军号的技巧,近代军号有几十种不同的作用,复杂程度难得一批,甚至可以专门总结成一种语言,和旗语类似,如果是友军的话,看不见对方的时候就可以用军号汇报自己的番号,不过那是在二战期间的产物,当时连无线电步话机这种交流工具都没有,才演变出了用军号在战场传递消息的方式。

    但是在高度信息化的现代,自然不可能再用这种方式,所以慢慢的‘号语’也就失传了,饶是罗冲军人出身,但因为出生年代的关系,也只记住了几种常用的起床号、熄灯号、集结号、冲锋号、开饭号、警戒号这些最基础的号谱,其他的他压根就没听过,更别说记下来了。

    不光罗冲这边在忙碌着,其他负责准备物资的部门也没闲着,搜罗药材的,缝制衣服的,每个士兵两双单皮靴,一双羊毛靴,白色麻布内衣两套,春秋袍裤两套,棉袍棉裤一套,棉被一床。

    当然了,棉花是不可能有的,汉部落的棉被全是用麻布做被面,里面用三层羊毛毡做的被子芯,就连士兵们过冬的棉服也是如此,鉴于材料紧张,造价昂贵,所以被子和棉服全都是每人一件,反正不管春夏秋冬穿的都有底衣,睡觉的时候也要穿着底衣,那就把底衣勤洗勤换就好了,外套这东西洗起来也不方便,少洗两次也没关系。

    除此之外还有这次配发的钢盔,钢盔外壳直接用薄钢板冲压而成,这个没什么值得说的,有必要一提的是钢盔的内衬。

    钢盔是一定要有内衬的,而且还要具备支撑和缓冲的作用,如果没有内衬就直接把钢盔扣在头上只有两种结果。

    第一种是像小日本的关东军一样,他们刚开始配发钢盔的时候就没有内衬,结果到了苏联那边,冬天的时候士兵的头皮都被冻得粘在了钢盔上,一摘钢盔就连着头皮一起扯下来,所以才有了后来钢盔下面带屁帘儿的鬼子。

    第二种就是因为没有缓冲层,带着这样的钢盔,当头部遭到重击时就会导致钢盔形变,最后把脑袋卡在钢盔里摘不下来,甚至还要造成二次损伤。

    这都是前人用鲜血总结出来的经验,前世有某兔摸着鹰酱过河,而罗冲作为摸着另一个世界过河的穿越者,自然不会重复这样的错误。

    因此汉部落首批装备的通用型钢盔,全部以钢板冲压做成外壳,内部用藤条编织成一个内盔,看起来就像是六七十年代那种藤编的工人防护盔一样,然后再把内外两层卡在一起,最后里面再缝制一层麻布内衬,调节用的带子,两侧还有带子可以系在下颌处。

    这样做的好处就不用说了,因为头部没有直接接触钢盔所以不用担心冻伤粘连的问题,遭到重击还有内盔作为缓冲层,里面的调节带更是用处颇大,因为不管头大还是头小,都可以通过调节带子来适应佩戴者的头部,省去了制作很多大小型号钢盔的麻烦,因此才被称作通用型钢盔。

    通用型钢盔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它的正前面还有用来挂装面具的卡笋凹槽,周围还有一圈用来挂护颈的小孔,用来适应各种不同的兵种,如果他们需要改装的话,也是能够自己完成的。

    一个字,结实,两个字,省钱。。。。。。

    就在汉部落这边忙着生产研发军用物资的时候,游伏的船队也已经按照原来的航道抵达了有姜氏那里的停靠点,当然了,这个地方距离有姜氏还有半天的路程,游伏没有办法,只好把自己侄子游智派上门去请他们。

    一路都很顺利,游智也按照记忆中的路线找到了有姜氏的驻地,再次见到了他们那个睿智的首领宣,并代表游伏发出了同回汉部落的邀请。

    自从游伏离开的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有姜氏已经完成了秋收冬储的各项事宜,但是他们的首领姜宣也没闲着,一直在思考到底要不要去汉部落看看,这是一个不管是文化程度还是科技程度都高度发达的一个部落,对姜宣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尤其是文化方面。

    科技可以慢慢研究,只要族人们能吃饱肚子,总有慢慢研究工具的时间,但是文化该怎么发展,有姜氏虽然有自己的一套传承,但是姜宣却对未来迷茫无比,因为他不知道未来的方向,有姜氏到底要怎么发展,换成现代的说法,就是没有规划出明确的国家发展战略。

    最后思考了良久,姜宣还是决定先去汉部落看看再说,自己不能闭门造车,去汉部落长长见识,没准还能开拓一下思路呢。

    于是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姜宣安排好了族内的临时管理人选,就带着勇和蕾,还有十个护卫的战士一起登上了游伏的帆船,一路逆流而上驶向了西北方的汉部落。

 第584章 长见识了(求票票求订阅)

    帆船上的人很多,这让姜宣还有他带的随从们非常不适应,20米长的船要说也不小了,可经不住船上的人多啊,原本就有不少的人了,后来就加上了一个狸部落,现在人就更多了。

    好在全速前进的情况的下,剩下的这段航程并不算长,要知道游伏他们刚出来的时候,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都要停下来勘察一番的,而且还不熟悉航路和水文情况,基本上只能白天航行,夜晚停泊。

    但是现在就不用了,已经确定了没什么问题的航道,就算是日夜兼程,中途不停船靠岸也没什么问题,因此回程的速度就快了些,虽然有逆流的因素在影响,但也要比来时的速度要快一些。

    几天之后,当船队路过蛮人部落所在的领地时,整个船队的人都在冲着岸上的那些人谩骂,但是游伏也没有下达停船的命令,而是继续命令船队前进。

    有姜氏的人不明所以,因此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