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原始文明成长记-第4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灯好亮啊。”

    “是啊,可比油灯和蜡烛亮多了,不行了,不能一直盯着看,不然眼睛都要被照瞎了。”

    “首领真是太厉害了,居然能想出这样的灯,还有那些造玻璃的也很厉害啊,沙子居然也能做出那么实用又好看的东西。”

    “就是不知道这个电石贵不贵啊,要是以后都烧这玩意了,不知道每个月要多少钱。”

    “放心吧,电石怎么做的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吗,都是用煤和石灰石烧出来的,顶多比煤贵一点,再说了你又不用这玩意做饭,我都已经算清楚了,就算一家置办五盏这样的灯,一个月下来都烧不了三斤电石,你别忘了,灯这玩意儿每天不就点那俩时辰吗,到睡觉的时候就关了,又不是让你整夜的烧。”

    “那要这样的话还真是划算啊,可比烧油灯便宜多了,省下来的油还能给家里的孩子吃,不行,我这个月俸禄下来就先买两盏。”

    罗冲听着众人的赞叹,看着眼前的电石灯,也不由的眯起了眼睛,然后赶忙将火焰调小了一点,他知道乙炔的火光会比油灯和蜡烛亮的多,但也没想到会达到刺眼的地步,尤其是乙炔燃烧时的火光还是那种纯白的颜色,肉眼盯上一会儿真的很难受,看来这玩意并不适用于普通照明,拿来当做灯塔的光源倒是非常合适。

    不过民用版本肯定也是要改良的,既然火焰的颜色不能改变,那就把玻璃灯罩的颜色改一改好了。

    打定了主意,罗冲立刻让人去给玻璃厂送信,让他们接下来生产的灯罩全部改成一种介于黄色和浅棕色之间的颜色,这个配方倒是容易调整,直接将氧化铁结晶的占比调低一点就行了。

    民用照明的灯具开发出来之后,罗冲紧接着又研发起了灯塔专用的大型灯具,海航路线已经被游伏打通,而且这家伙正在回部落的路上,但是等到下次游伏再出海的时候,灯塔的建设就要提上日程了,他在家里就是搞后勤的,有人在外面给自己打天下,自己也坚决不能拖他们的后腿。

    灯塔这东西罗冲没见过实物,但是他见过不少的视频和照片,而且知道这东西的用途,那就是给船只引航用的,照明什么的,那是扯淡,它的功能更像一个信号发射器,就是远远的告诉你,我在什么地方,这就足够了,如果非要说什么东西和灯塔的功能比较接近,那罗冲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烽火台,因为烽火台同样是发射信号用的,只不过发射的是告警信号。

    简单来说,灯塔最起码要满足两个功能,第一是发光,第二是发声,天气良好的时候只用灯光作为信号就够了,但是一到大雾弥漫的天气,灯塔不仅要发光,还要能不停的鸣笛,给迷失在大雾中的船只提供声音引导。

    就以目前汉部落的科技水平而言,满足这两个条件都没什么问题,难就难在没有实际建造经验,所以在真的海岸灯塔建造之前,罗冲打算先在汉部落本部试建一个,拿来练练手刷一下经验,至于灯塔建造的地点,罗冲则是选在了卫山郡。

    卫山郡是云志筹建的郡城,地点就设在大湖边,也是目前汉部落本部最大的一个内陆码头,虽然是拿来刷经验的灯塔,但也不能毫无作为,放在卫山郡的码头旁边好歹还能起到些用处,不能花那么多钱全都浪费了。

    另外这个内陆灯塔既然实际用处不大,那给它赋予一些文明意义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汉部落也发展好几年了,建造的各式建筑数不胜数,但是称得上奇观的建筑却没有一个,灯塔本来就是个稀罕玩意,把它当作奇观来建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打定了主意,罗冲立刻开始设计起来,首先就是塔身,最少也不能低于二十米,不然这个灯塔建的就没有意义,而真正的海岸灯塔,罗冲是准备最少四十米打底的,最高到六十米也不是不行,要知道竹岛附近的潮水落差非常大,如果灯塔只有二十米高,估计涨潮的时候肯定被淹的就剩一个塔顶了。

    确定了塔身的高度,塔身的直径就容易确定了,最起码下盘要稳,不能让那么高的建筑轻易倒塌才是,所以罗冲给卫山郡的灯塔设计的是直径六米的圆形,长径比才三倍多一点,称得上非常稳定了,要知道很多的灯塔看起来都是细高细高的,罗冲这个直径六米,高度才二十米的灯塔看起来也就像个矮胖子。

    圆柱形的塔体建造起来没什么难度,汉部落已经有了不少经验丰富的建筑工人,只要罗冲给出图纸,基本上不需要他亲自指挥,下面的那些工头们就能按图完工。

    灯塔的材质选用的是大块青砖,这东西有不少的现货,都是用来盖厂房的建材,拿出来一部分造个灯塔也没什么,罗冲亲自到卫山郡选好了地址,就开始有负责人带头打地基了。

    而趁着工匠们建造塔身的时间,罗冲则是领着一票工匠们研发起了专用的灯具。

    首先是灯芯的光源,虽然还是用电石产生的乙炔气体作为燃料,但是像手提灯那样的喷嘴灯芯是肯定不行了,那豆大的火苗,想想都知道照不了多远,而罗冲所知的那种老式煤油灯塔,加上聚光透镜的辅助后,其灯光射程都是可以达到五十公里的,所以最先需要解决的就是灯芯问题。

    增加亮度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想办法增大火苗的体积,而且由于电石灯是气体燃料,和各种油灯用的灯芯不同,因此罗冲最先想到的就是热气球上用的火炬,还有燃气灶上的多孔火盘。

    这两种设计各有特点,火炬不用多说,一米多高的火焰绝对能满足灯芯的需求了,但是因为出气量太猛的原因,如果质量不过关的话,罗冲又担心爆炸,所以他直接选择了第二种,类似燃气炉的火盘,这东西他接触的多,所以制作起来更有把握。

    因为要尽可能的制造出更高的火苗,所以不能直接照搬燃气炉上的平板设计,那个是为了给锅加热均匀用的,和罗冲的需求不一样,所以罗冲选用的倾斜向上的出气管道。

    电石舱和水舱不讲,光是上面的灯芯喷嘴就有三百支,每一个喷嘴都有筷子粗细,从里到外一共分了六圈,每一圈的喷嘴都会朝着一个圆形的方向倾斜,当一圈的喷嘴被点着时,所有的火苗都会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均匀的火圈,而且由于气体喷发互相借力的作用,火苗的高度也会比垂直喷射要高上一些,这些都是根据燃气炉上的设计抄来的。

    除此之外,每一圈的喷嘴除了按照圆圈的方向倾斜外,还会向着中间的圆心倾斜一定的角度,越是靠外的一圈,向内倾斜的角度就越大,最终当这三百多支喷嘴同时点燃时,就会形成一个直径三十公分,高度超过半米的巨大白色火柱,而这,就是罗冲为灯塔准备的灯芯了。

    灯芯外面的玻璃罩子倒是好整,直接用透明玻璃浇注一个大的就行,难的地方不是灯罩,而是聚光用的透镜,不仅要有透镜,你还要让这个透镜围绕灯芯转圈,最终形成一个巨大的远射光柱,不停的扫射周围的海面。

    这个倒是也不难,直接做一个能围绕灯芯旋转的架子,然后把透镜装在上面就行了,至于驱动架子旋转的动力,人力肯定不行,用发条什么的也不合适,因为实在太大了。

    考虑到将来的灯塔最终是要放在海上使用的,所以罗冲最终决定用风来做驱动透镜旋转的动力,直接在塔顶上搞一个连接透镜支架的风车,通过风车的旋转带动支架旋转,由于汉部落已经有了很多的风力锯木工厂,所以在这方面汉部落也有成熟的经验。

    至于透镜,那就没什么好研究的了,直接算好了光线折射的角度,然后预置一个金属模具,再用玻璃浇筑就好了,考虑到透镜支架需要平衡和配重的原因,所以一个灯塔上就放了两个椭圆形的透镜,同时朝着相反的方向射出光柱扫射海面。

    有了这些,灯具方面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了,当然了,如果汉部落能够制作出玻璃镜子的话,那么再把透镜支架上安装两具凹面的聚光镜,那么光束的集中效果就会更好,只可惜罗冲实在不知道怎么给玻璃镀银的工艺,所以还需要大量的时间摸索,短时间内是不要想镜子了,只能先用凸透镜对付一下。

    剩下的鸣笛方面,要考虑的特点就是声音的持续性,而且笛声还要够大,或者说要传播的够远,关于这方面罗冲没什么特殊的见解,他所认识的类似设备也只有蒸汽火车上的汽笛,或者轮船上的汽笛,别的他也没听说过,所以罗冲就直接照搬了一个蒸汽汽笛上去。

    虽然蒸汽机汉部落现在造不出来,但是造个汽笛还是挺容易的,尤其是汉部落有了电石,掌握了乙炔气焊这项金属焊接工艺之后,很多以前用手敲不出来的东西,现在都可以通过焊接来完成了。

    从开始立项研究,一直过了一个半月的时间,这两种发光和发声的大型设备才先后被制作出来,并经过了实测验收,目前只等着塔身完成后,就可以将东西搬上去组装了。

 第663章 游野的消息(求票求订阅)

    建元元年八月下旬,傍晚的卫山郡码头边。

    “啊,啊哇。。。。。。”

    罗成穿着他娘亲手绣的带着福字的红色丝绸肚兜,头上戴着用来遮阳的乌纱小帽,肉乎乎的小屁股坐在罗冲的胳膊上,一手搂着罗冲的脖子,一手指着面前的灯塔兴奋的哇哇大叫。

    由于罗冲一直太忙的原因,家里的老婆孩子平时都见不到他,再加上今年小蝶亲自负责的棉花试种项目取得了成功,所以她就和詹荧两人一起带着孩子找来了,打着给罗冲汇报试种棉花的成果来到了卫山郡,其实只是因为好几个月见不着想过来看看,再说两个孩子现在都已经八个多月了,防护措施做好的话出门转转也不是什么坏事。

    看到孩子和老婆的到来,罗冲也很高兴,他倒不是讨厌带孩子,只是因为汉部落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他实在是抽不开身做职业奶爸。

    “哎呀,你小子这么喜欢灯塔?回来爹给你做一个,到时候让你拿着玩。”

    罗冲高兴的揉了揉儿子肉乎乎的小屁股,内心一阵满足,引得罗成嘿嘿傻笑,哈喇子都流到了罗冲的身上,小蝶侍候在一旁,连忙拿着手帕给儿子擦嘴,旁边的詹荧则是怀抱着熟睡的罗澜,一家五口少有的凑在了一起。

    “这小子挺沉啊,整天抱着很累吧?”罗冲一边哄着怀中吃手指的儿子,一边跟他娘小蝶闲聊道。

    “儿子是挺沉的,不过那也得抱着,你放心吧,我记着你说的话呢,不能把孩子放地上爬,不能乱拿脏东西,不能光脚下地,不能吃凉的东西,不能让他们玩家畜家禽。”小蝶一听罗冲问这个,立刻就将罗冲之前的嘱咐麻溜的背了出来。

    罗冲则是点了点头,又把怀中白白胖胖的儿子举高高的逗了一会儿,引得罗成哈哈大笑。

    之前虽然他一直忙着到处跑,但是自从两个孩子出生之后,他对自己亲生骨肉的成长也是非常挂念的,于是就跟小蝶嘱咐了很多照顾孩子时绝对不能做的事情。

    没办法,这个时代的医疗条件太差,或者可以说压根就没有医疗,所以说想要活下去,就不应该想着怎么治病,而是要想怎么让自己不得病,保养身体和预防疾病才是第一要务,照顾孩子也是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