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原始文明成长记-第5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于用船运输,所以商队这次带来的货物很全,大到锅碗瓢盆,剪刀布匹,小到针头线脑,鞋底纸样,贵的甚至有电石灯,衡器,印刷的日历,便宜的也有筷子木勺这些小东西。

    老头挑了一圈,也没想出自己到底要啥,于是便找来自己的儿媳和小孙子来帮忙挑选,看看家中需要些什么东西。

    “这个针怎么卖?”老人的儿媳牵着孩子蹲在地摊前问道。

    “钢针短的一文钱一支,长的两文钱一支,这也有成盒的,一盒十支,你要多少?”商队的伙计盘腿坐在地摊的凉席上做着生意。

    “你们汉部落也不常来卖东西,那就多买一点吧,给我来五个短的,五个长的,可是这个我要给你多少钱,这东西怎么算啊。”妇人有些不懂的问道。

    “五根短的,一文一根,一共五文钱,五根长的两文一根,那就是一角钱,所以一共给我一角五文钱就行。”

    妇人转身看向拿着钱的老公公,示意让他来结账,但是老头子也是一脸懵逼,看着手中大大小小的钱币,根本分不清哪个是哪个。

    “小后生,老人家我不识字啊,这东西到底要怎么换?”

    “哈哈哈哈,您老别着急,我教您认认这钱,咱们汉部落的钱币好认,就算不识字,也能分出哪个是哪个,您看这个正面带着一束谷子,而且最轻最薄的这个,便是一文钱,头戴斗笠在地里干活这个,就是两文,赶着牛耕地的是五文钱。

    比它再大一级的角,这个两种颜色,上面印了一匹马的就是一角,印着羊的便是两角,印着一只老鹰的则是五角。

    您儿媳妇买的东西一共一角五分,所以你只要给我印马的,和一个赶牛耕地的就行了。”伙计指着钱币上的那些图案给几人介绍道。

    “我认识,我认识,爷爷,让我来帮你找。”一旁的小孙子立刻高兴了起来,小孩都喜欢玩,更喜欢好看的玩具,这钱币做的精致,上面还有各式各样的图案,确实很容易招小孩子喜欢。

    五六岁大的孩子快速从老头手中的一把钱币中挑出了耕牛和马匹图案的钱币,然后笑呵呵的看着他爷爷,一副快点来夸我的样子。

    老头自然不会扫兴,连忙夸奖了两句,然后就把钱给了商队伙计。

    伙计收了钱,拿出一根带塞子的小竹管,将妇人要的十根针都装了进去,然后又开始给别人介绍价格。

    随着另一边铜铁交易的进行,大量拿到铜钱找零的百姓也凑到了杂货摊位前,不停的跟商队的伙计询问各种商品的价格,交易也在陆续的进行中。

    这里的土著百姓对钱币的认知速度非常快,这就不得不说当初罗冲想出来的这些图案和进制了。

    汉部落当初推广货币的时候,就是因为大多数百姓都不识字,分不清货币面值,罗冲才想出来了一个用图案代替文字的想法,只要能看出来上面的画,就能找出相应的面值。

    还有十进制的货币体系,对于算数本来就不好的文盲百姓们,这种用十根手指就能当作算筹的进制,非常利于计算。

    就连汉部落的百姓,不说货币刚开始推广的时候,哪怕是现在,还有许多人是靠硬币上的图案辨认面值的。

    就在这时,买东西的百姓中突然有一个男人问道。

    “汉使,我想买这口铁锅,可是我的钱不够了怎么办?”

    “差多少?”卖东西的伙计反问道。

    “差,按你们的说法,还差两角钱,这该如何是好?”男子有点发愁的问道,别的东西他已经买完了,手里的钱也花的差不多了,但是还剩下一些,他又不放心留在手里,看着棚子外的商队伙计在那里用铁锅做饭,他顿时也想用剩下的钱买一个,只可惜铁锅价格太贵,他手中的钱还差一些。

    ===========剩下的明天上午刷新吧=============

    “这些金灿灿的小铜片,便是我们汉部落的钱,它虽然不是工具,也不可毁坏,但是可以用来交易货物,任何汉部落的货物,都可以用它来交换,当然,必须给出对应的数量才行。”

    “不能吃不能喝,也不能做工具,那我要它有什么用,你既然说这钱能换成别的东西,那你直接给我东西好了,我不要钱。”

    老头捏起一枚在手中看了看,这东西做的倒是挺精致的,一面带花,一面带人头,还有许多小字,可惜他认识的不多,就觉得其中有一个和那船上挂的旗子一样,想来应该就是汉部落的‘汉’字了。

    但这东西一不能吃,二不能喝,三不能用,做的再好看放在他手里也没啥用,所以他直接又扔回了筐里,让闻溪给他换成别的东西。

    第一次推广被拒,闻溪倒也不急,反正也不可能上来就能成功,他再次笑着说道。

    “好好好,老人家,我给您换成东西,但是您后面还排着那么多人准备卖铜换铁呢,要不我先给你用这铜钱找零,再让人领您看看我们汉部落的其他货物,您老也好看看能换点什么?”

    “这。。。。。。”

    老头本想直接换清楚的,但是看着后面还有那么多人,这大太阳都快要把人晒晕了,他也不好坚持,便答应了下来,不过他也不放心,怕自己被骗了,拿到闻溪找给他的那些钱后,立刻就缠着汉部落这边的人给他换东西。

    商队的伙计们自然应允,便带着老头去挑其他的货物。

    “老人家,您看看吧,我们的货物都在这了,有什么东西是您想要的,我告诉您价格,您在用手里的铜钱来换。”那个穿着便装的虎贲卫小旗官热情的招待道。

    “好好好,让我先看看,让我先看看。”老头答应一声,便仔细看了起来。

    由于用船运输,所以商队这次带来的货物很全,大到锅碗瓢盆,剪刀布匹,小到针头线脑,鞋底纸样,贵的甚至有电石灯,衡器,印刷的日历,便宜的也有筷子木勺这些小东西。

    老头挑了一圈,也没想出自己到底要啥,于是便找来自己的儿媳和小孙子来帮忙挑选,看看家中需要些什么东西。

    “这个针怎么卖?”老人的儿媳牵着孩子蹲在地摊前问道。

    “钢针短的一文钱一支,长的两文钱一支,这也有成盒的,一盒十支,你要多少?”商队的伙计盘腿坐在地摊的凉席上做着生意。

    “你们汉部落也不常来卖东西,那就多买一点吧,给我来五个短的,五个长的,可是这个我要给你多少钱,这东西怎么算啊。”妇人有些不懂的问道。

    “五根短的,一文一根,一共五文钱,五根长的两文一根,那就是一角钱,所以一共给我一角五文钱就行。”

    妇人转身看向拿着钱的老公公,示意让他来结账,但是老头子也是一脸懵逼,看着手中大大小小的钱币,根本分不清哪个是哪个。

    “小后生,老人家我不识字啊,这东西到底要怎么换?”

    “哈哈哈哈,您老别着急,我教您认认这钱,咱们汉部落的钱币好认,就算不识字,也能分出哪个是哪个,您看这个正面带着一束谷子,而且最轻最薄的这个,便是一文钱,头戴斗笠在地里干活这个,就是两文,赶着牛耕地的是五文钱。

    比它再大一级的角,这个两种颜色,上面印了一匹马的就是一角,印着羊的便是两角,印着一只老鹰的则是五角。

    您儿媳妇买的东西一共一角五分,所以你只要给我印马的,和一个赶牛耕地的就行了。”伙计指着钱币上的那些图案给几人介绍道。

    “我认识,我认识,爷爷,让我来帮你找。”一旁的小孙子立刻高兴了起来,小孩都喜欢玩,更喜欢好看的玩具,这钱币做的精致,上面还有各式各样的图案,确实很容易招小孩子喜欢。

    五六岁大的孩子快速从老头手中的一把钱币中挑出了耕牛和马匹图案的钱币,然后笑呵呵的看着他爷爷,一副快点来夸我的样子。

    老头自然不会扫兴,连忙夸奖了两句,然后就把钱给了商队伙计。

    伙计收了钱,拿出一根带塞子的小竹管,将妇人要的十根针都装了进去,然后又开始给别人介绍价格。

    随着另一边铜铁交易的进行,大量拿到铜钱找零的百姓也凑到了杂货摊位前,不停的跟商队的伙计询问各种商品的价格,交易也在陆续的进行中。

    这里的土著百姓对钱币的认知速度非常快,这就不得不说当初罗冲想出来的这些图案和进制了。

    汉部落当初推广货币的时候,就是因为大多数百姓都不识字,分不清货币面值,罗冲才想出来了一个用图案代替文字的想法,只要能看出来上面的画,就能找出相应的面值。

    还有十进制的货币体系,对于算数本来就不好的文盲百姓们,这种用十根手指就能当作算筹的进制,非常利于计算。

    就连汉部落的百姓,不说货币刚开始推广的时候,哪怕是现在,还有许多人是靠硬币上的图案辨认面值的。

    就在这时,买东西的百姓中突然有一个男人问道。

    “汉使,我想买这口铁锅,可是我的钱不够了怎么办?”

    “差多少?”卖东西的伙计反问道。

    “差,按你们的说法,还差两角钱,这该如何是好?”男子有点发愁的问道,别的东西他已经买完了,手里的钱也花的差不多了,但是还剩下一些,他又不放心留在手里,看着棚子外的商队伙计在那里用铁锅做饭,他顿时也想用剩下的钱买一个,只可惜铁锅价格太贵,他手中的钱还差一些。

    “差,按你们的说法,还差两角钱,这该如何是好?”男子有点发愁的问道,别的东西他已经买完了,手里的钱也花的差不多了,但是还剩下一些,他又不放心留在手里,看着棚子外的商队伙计在那里用铁锅做饭,他顿时也想用剩下的钱买一个,只可惜铁锅价格太贵,他手中的钱还差一些。

 第742章 南巡

    汉部落的竹岛货币推广行动无疑是成功的,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虽然目前竹岛百姓对货币的保有量还不高,但是货币的用途已经在他们心里深深的扎下了根。

    罗冲相信,只要汉部落能够占领竹岛,那么货币就会在竹岛迅速铺开。

    最关键的是,汉部落借着这次行动的名头,彻底摸清了竹岛大部分的重要情报,这对后期的占领计划做出了有利的保障,罗冲也只等具体信息传回来,便可根据综合地图为竹岛划分汉部落的行政区,并提前寻找合适的官员培养了。

    到时候打完了立刻派驻官员,才能用最快的时间让竹岛安稳下来,这样竹岛便成了自己的囊中之物了。

    想到此处,罗冲立刻给兽牙回了一封信,就说让他先给鑫部落把单桅帆船和舢板的生意做了,至于双桅帆船,再拖他一个月再说。

    两天后,当罗冲的回信送到兽牙手中时,兽牙也立刻找到了驻扎在使团附近的器长老,提出要进行船只交易的事情,器长老自然万分配合,他们巴不得立刻就能得到汉部落的船只,然后掌握造船的技术,将汉部落彻底拒于大海之上。

    铁,鑫部落已经不缺了,这次汉部落的货币推广给他们送了不少的铁器。

    铜,汉部落也弄了不少,基本已经把竹岛百姓家中的铜器搜刮一空,已经全部装船运回部落,不久后就会运到新钢郡,重新回炉冶炼提纯,然后送到造币厂制作成货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