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原始文明成长记-第5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781章 神秘的17号试剂
既然是新式火药的研发项目,那就肯定和光学透镜没什么关系了,鳌飞不禁大失所望。
不过有这么个新来的学弟,倒也不算无聊,他们这些研究员们如果没有罗冲下达具体项目研发任务时,多数时间都在自己搞研究,然后将研究成果整理成册,最后拿给罗冲审批,有可能会被添加到新的教材里。
这也是罗冲常说的科学探索,另外也是他自己偷懒并且启发族人自行探索的方法。
要说目前整个湖心岛研究所最忙碌的小组,那可能就是橡胶组和化学组了,罗冲之前从汤部落带来了不少东西,都是要交给他们来分析化验的,很多汤部落的矿石,当时受限于拓海郡的条件,也只能做个简单的煅烧测试,并不能测出全部的成分和效能。
这两个组现在就忙着这些事情,不过罗冲既然交代了新的任务,那么他们自然也不能拒绝。
化学组的研究员也非常年轻,这类新型科目大多都是年轻人,全是学校里的理科尖子,因为那些喜欢钻研汉律的文科生都去当官去了,而手工艺这方面就集中了大量年龄较大的工匠和手艺人。
第二天一开始,去病在化学组师兄的陪同下开起了小组会议,由一个从浏阳郡校区毕业的负责人闻农来主持工作分配,去病主要交代首领的要求。
“这次首领要我们研发的是几款武器的弹药,其中分为火药和弹体两部分,咱们化学组主要负责火药的研制,胶质双基发射药这个东西首领已经给出了制作方法,我们只要试制的时候小心一点就好了。
另外就是三种高敏感炸药的制作,资料上面说如果施加压力过大,比如发生碰撞就会爆炸,所以在项目开始前,我还是要嘱咐大家一句,小心小心再小心,一定要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
这次我们一共分成五个双人小组,其中一个负责制作火棉,一个负责提纯乙醚,另外三个分别负责一项高敏炸药,咱们还是老规矩,一老带一新,新人负责辅助。
一会儿我给你们下发资料,谁感兴趣谁来做,化学组剩下的人,就继续跟我负责分析17号试剂,17号试剂的作用也非常多,我们要尽可能的把它所有的用处都挖掘出来,好了,会议就这样吧,下面大家看下资料,然后进行分组。”
闻农看过去病带来的资料后,很快就把新项目交代了下去,去病这个时候倒是好奇了,那个17号试剂到底是什么东西,居然在首领交待了新项目的情况下,他们还要坚持研究,于是他就对身旁的闻农问了起来。
闻农倒也没有隐瞒,说起这个17号试剂,他还是挺自豪的,因为这种新物质的性质鉴定还是他力排众议确定下来的,并独自完成实验向别人证明了自己的判断。
“17号试剂是首领从汤部落带回来的一种新型金属矿物,不过由于我们至今没有办法将它还原成金属单质,而且也没做完全部的性质鉴定和用途挖掘,所以还没有上报给首领,也没给它取名字,暂时还一直称作17号试剂。”
闻农一边给去病做着介绍,一边把他领到了实验室,将一瓶白色的细腻粉末摆在他的面前。
但是去病却看的一头雾水,这东西很白,像面粉一样,但人家都说了这是金属矿物自然不可能会是面粉。
“闻师兄,这东西明明就是白色的石头粉末啊,你既然没能把它还原成金属单质,又怎么确定的它就是金属呢?难道就不能是石灰或者石膏什么的吗?”去病不解的问道。
“呵呵,你说的不错,首领有句名言就是大胆假设,谨慎求证,一开始我们也怀疑它是碳酸钙,也就是石灰石,但其实并不是,经过煅烧后,这种矿物确实有相似的碱性,但并没有生石灰的碱性那么大。
然后我们又把它和炭混合煅烧,也没还原出金属,接着就是用硫酸来实验,结果就弄出了你眼前的这个东西,这个玩意现在的状态其实是一种金属硫酸盐,当然一开始我们并不知道,还是我用焰色反应的实验才证明它其实是种金属的,而且还是我们没有见过的金属。”闻农笑呵呵的说道。
“焰色反应,那是什么?”去病马上好奇心大起。
“就是将不同的金属盐经过火焰烧灼时,会发出不同焰色的火焰,比如我们吃的食盐,首领说那是氯化钠,也是一种金属化合物,当食盐被点燃的时候就会发出明黄色的火光。
而你眼前这种硫酸盐,点着之后会发出绿色的火光,神奇吧。”
去病听的一愣一愣的,金属点着还能发出不一样颜色的火光,化学果然很神奇啊。
“那闻师兄,如果我们还原不出它本来的金属单质,那还能使用吗?”去病再次请教道。
“当然,有的金属并不一定比钢铁好用,但它的化合物却更有价值,目前这种硫酸盐,我们就已经开发出了很多实用价值。
你看它很白是吧,我们就想过能不能把这东西当作染色剂使用,结果还真行,不仅可以用来染白布,更重要的是可以给橡胶染色,制作出白色的橡胶。
而且这东西煅烧的时候还会自行发光,我也让光学组的帮忙分析过,他们说不是发光,而是反射引起的光,当有强光照到上面的时候,它也会反射出很明显的光线,所以我们还把它做成了夜光油漆,用来涂抹一些重要的夜间标识,这些油漆在夜间受到月光照射,也会特别的醒目。
这东西还有低毒的特性,对好几种田间害虫都有杀灭效果,配置成药水用水稀释后还可以喷洒在农作物上用来杀虫,用处简直太多了。
目前我们还发现了它的消光作用,这个东西对很多有光敏特性的化学试剂都能起到抑制的作用,现在还在进行大量的实验验证。”
去病听的目瞪口呆,没想到仅仅是一种无法还原的金属硫酸盐,就能有这么多重要的用途,再想想自己即将研究的那种一碰就会自动发火的炸药,这化学简直不要太神奇啊!
第782章 项目进行时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不断的进行实验,双基发射药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和传统黑火药相比,它既不需要炭,也不需要硫磺,硝石也必须转化成硝酸才能使用,而它的主材,竟然是棉花!
这就让人很惊奇。
双基发射药的第一步骤就是制作火棉,制作火棉又需要大量的脱脂棉花,这方面在罗冲的资料中也写的很清楚,研究员也都了解,根据油脂碰到纯碱就会产生皂化反应的原理,那么直接用纯碱来给棉花脱脂就好了。
火棉小组的两人先用碱水给棉花加热浸泡,然后再用清水反复冲洗,最后经过烘干,就得到了纯净的脱脂棉花。
然后再用稀硫酸和浓硝酸混合,放在水浴锅里在冰镇的情况下缓慢搅拌,最后把脱脂棉花放进去浸泡,这一步进行的小心翼翼,就连旁观的去病也不敢发出任何声音打扰他们。
接下来便是把在酸液中浸泡过的棉花捞出来反复清洗,最后进行烘干,或者晾干。
火棉小组先后进行了几种不同硫酸和硝酸的配比,还有不同的棉花浸泡时间,最终弄出了六种不同的火棉,前前后后一共用了好几天的时间。
这样的生活在普通人的眼里无疑是非常无聊的,但对于研究所的这些人来说,那就没什么比拿着首领给的月俸和经费天天作实验更有趣的事情了。
旁边另一个提纯乙醚的小组可以说是全副武装了,单独的通风实验室不说,还有研究所自己研发的防毒面具,连上面的眼睛也整个被一个玻璃罩罩住,那真是可以说密不透风了。
不过经过几天的折腾,在用硫酸和酒精(乙醇)蒸馏乙醚的过程中,还是发生了一次实验事故,乙醚提纯小组的那个新人在进行封装的时候不小心闻到了这个东西,然后当场就昏过去了。。。。。。
好在这东西只能起到麻醉作用,过了两个小时就清醒了过来。
在最后的合成实验时,去病也带着防毒面具进行了围观,然后他就见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只见当实验人员把火棉放在乙醚液体中进行搅拌时,原本蓬松状态的火棉迅速湿润塌缩,然后开始慢慢凝固。
操作员又把这种混合物倒进了一个黄铜模具里,经过挤压过滤塑形后,最后就得到了一块类似黄色透明皂,具有轻微弹性的长方体胶状物。
拿到最后的成品,去病不禁产生了人生思考,这东西会是首领要的大威力无烟火药?首领没有搞错吧?
“想知道到底是不是首领要的东西,拿去实验一下不就好了,我们研究所的判断方式就是拿实验结果说话,没有经过实验证明,你说的再天花乱坠也没用。”闻农看着满脸不信的去病解释了一句。
“那好吧,那就找个地方进行实验。”去病点了点头,两人就开始召集火棉组和乙醚组的四人开始进行双基发射药的分析和实验。
首先是安全性检测,这东西不管是用铁锤重击,还是摩擦,亦或是暴晒,都不会燃烧爆炸,可以说在正常的使用和运输过程中,算是非常安全了。
然后他们又按照罗冲给出的图纸,将之用刀切成细条状和颗粒状,细条状的双基发射药是用来装填步枪子弹的,看起来就像一把淡黄色的鸡蛋挂面一样,或者说鸡蛋龙须面,再把龙须面进一步的切碎,就成了类似芝麻的大颗粒胶质火药。
他们分别将两种形态的火药放在铜盘里用明火点燃,然后发出呲的一声快速燃烧的声音,在几个人的注视下,被点燃的胶质火药瞬间亮起一团明亮的火光,然后空气中也散发出一股硝烟的味道,但并没有看到点燃黑火药的那种像是一团云雾一样的白烟,只有几缕轻微的蓝黑色烟雾。
承载火药的铜盘上,也只有些烧灼的痕迹,但并没有留下多少残留物。
实验进行到这里,单论发射药的安全性和无烟效果而言,还是非常成功的,就是不知道这东西能不能被另一组的高敏自发火火药点燃,到时候还要进行弹药装填实验才能得出最终结果。
不过另外三个组的实验都陷入了麻烦当中,硝酸汞,也就是雷汞这东西需要浓度极高的发烟硝酸,这个东西在工业制造中还是挺费劲的,但在实验室环境下并不难制出,大不了多干馏几遍就完了。
难的地方就在于罗冲给的资料中说了要用酒精来做反应催化剂,但具体加多少酒精,什么浓度的酒精,罗冲都没说,这就只能让两个实验员冒着被炸死的危险反复实验,那边的发射药都弄出来了,这边的底(防河蟹)火还是遥遥无期。
另一组的硝酸银,也就是雷银,那个东西倒是好做,也很容易弄出来,但是性质太不稳定,对光照实在太敏感了,用正常手段根本无法保存,所以也就失去了实战价值。
最后一组的叠氮化铅主要是制备手法太过繁琐,由于汉部落目前还不具备制备合成氨的能力,所以只能用笨办法来搞定富氮化合物,罗冲给的办法是先用硫酸和氯化钠干馏盐酸,然后再用盐酸和硝酸混合,接着再加入一氧化铅,用催化剂加速反应,最终制出少量叠氮化铅。
实验收率很低,制备方式繁琐,但没办法,没有合成氨技术就无法获得大量的纯氮,高压低温的制备环境,汉部落有了蒸汽机,高压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