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原始文明成长记-第6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它先稳定住,牢牢的控制在汉部落手里,最少也需要几年的时间,长则一代人,罗冲绝对有信心将这个地方彻底同化。
眼下汉部落的人口已经捉襟见肘,就像罗冲刚才说的那个问题,汉部落现在连汉阳八郡到拓海郡之间的这一大片领土都还没有占领,不是不能占领,而是没有多余的人口向这里迁移,自己碗里的食物还没消化完呢,就别想别人碗里的饭了。
就算将别的地方占领了又能怎么样?
派几个兵天天去站岗看着?
没有人口去开发和耕耘,那就是一块没有用的荒地!
“首领,我们目前没有那么多的人口啊!目前我们从浏阳郡到拓海郡的这段交通,靠已经成熟的水路交通完全可以支撑,没必要再消耗人力物力财力去修建这条铁路了吧?
而且就算真的修好了,浏阳郡到拓海郡中间的这大片荒无人烟的地区,我们连维护铁路恐怕都很难。
咱们汉部落钢铁产量高,可不代表别的部落也那么高,这么远的一条铁路放在深山老林里摆着,好几天都去不了一趟,我担心那些那些野人会不会把咱们的钢轨拆了拿去做别的东西。”荆严作为在场最有实力,并且最老道的一个郡守,当场就说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
首领有开疆拓土的决心,这是好事,但他们现在真的是遇到瓶颈了,短时间内根本无力继续向外开拓。
什么东西都可以造,唯独人口不可能凭空出现,就算是鼓励生育,你也得等那些小孩子长大吧?!
而罗冲则是在想刚才荆严说的话,偷铁轨?这事真的有可能发生,毕竟那是铁啊,在这个时代那可是最重要的材料了。
几千公里的漫长铁路线上,别说铁轨,就算拔一颗道钉,都能打造一把小匕首了,抠下来一个弹簧卡,都能打成几个箭头,铁轨什么的就更值钱了好吧!
如果没有人经常巡视,那被人偷了也很正常,其实罗冲也知道这个事情,他当时和去病聊天说是要组建专门的铁道兵时,就是打算做这个用的。
不过罗冲并没有想要立刻进行这样的大工程,因为就像荆严说的那样,完全没有必要。
从浏阳郡到拓海郡的交通,已经非常成熟的船运系统就可以满足,再加上佘辛刚刚才献上来的飞鱼型快船,甚至还能提升航运的速度,所以汉部落对于南北交通方面其实并没有那么大的紧迫感。
就算真的要修建货运型铁路,也肯定是要先修东西方向的路段。
于是就听罗冲说道,“这个我很清楚,我并没有想要立刻修建长距离铁路的想法,第一就像你刚才说的,我们现在已经没有多余的人口用来向外拓展了,第二就是,我就算现在让你们去修这条铁路,你们也没有那个本事,铁路哪是那么好修的。
“关于铁路方面,我的想法是在明年普及各地矿区内的轨道交通系统,先提高采矿的产能,还有钢铁的产能,为以后修建更长的铁路打下物质基础。
“然后就是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咱们先修建一条短线的货运铁路,找找经验什么的,为以后修建大工程做工人和管理人员的人才储备。
“我计划的首选线路,就是从卫山郡到新钢郡的这条运输线,这条路段目前的陆路运输压力非常大,大量的钢铁,焦炭,石灰石,粮食,肉食,还有新钢郡的百姓日常用品,都需要走这条路运输,现在全部依靠马车运输,效率实在不高,而且占据的人力畜力又极多,非常需要优化改造,这是从需求方面来说的。
“然后就是技术方面,新钢郡到卫山郡中间的这段距离,全长一百多公里,不算很长,而且它的地理结构属于平原丘陵地貌,没有河流,我们不用架桥,没有高山,我们不用开凿隧道,最多就是把那些平原上的小土丘铲一铲,夯实地基,就可以直接铺设铁路了,基本上没有什么技术难度。
咱们毕竟没铺过铁路,所以先找个难度小的短线练练手,而且这条线也确实是我们急需的,不是造出来摆着看的。
我大致算过一下,以现在现有的马车车道为基础,调动几千个奴隶,物资提前准备充足的话,大概也就半年的时间就能把这条路修出来,这样的计划,你们没有意见吧?”
在场的众人都频频点头,纷纷表示自己没意见。
罗冲说的计划,显然是经过仔细考虑出来的结果,他可不是没脑子的一拍大腿,老子要修一条京广线!那不是扯淡吗。
要熟练工没熟练工,要经验没经验,大家都没修过铁路,兔子好歹还有鹰酱可以摸一摸,汉部落摸谁去?上来就要搞超级大项目,怕不是在做梦。
罗冲的计划就很有建设性,他先小规模的在矿山上推广窄距小火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采矿和钢铁的产能,还能培养出第一批修铁路的工人,以及在使用中积累大量的铁路运营经验,最起码可以培养出一批火车司机是吧?
等完成了第一步骤,提高了钢铁产能,培训了基础的工匠,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再拿一条低难度的重载铁路练手,既能优化现有的运输路线,还能再次积累一波经验,等这些基础都有了,将来条件成熟了,再考虑京广线那种国家大动脉的超级工程也不晚。
看到众人没有反对意见,罗冲起身再次把黑板上的字擦掉,然后重新又写上了一个词语还有一句话。
‘大命。’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等写完了这些东西,他才重新做好对众人说道,“我准备明年改年号为‘大命’。”
。
。
。
今天还有三章,求打赏
第886章 年号等于国家发展计划
年号这个东西始创于汉武帝,专门用于纪年,同时又和政治有非常强的联系,通过年号便可看出朝廷或者皇帝对待天下政治的态度。
更改年号这种事情在汉朝是十分常见的行为,每个汉朝皇帝都有十几个年号,还有唐朝的唐玄宗,他一个人就用了十四个年号,武则天也用了十三个年号。
在汉朝,年号一般四到六年换一次,有点像是现代的五年发展计划差不多,每完成一个阶段的计划,或者每逢重大事件,皇帝都可以更改年号,并非像明清时期,皇帝就一个年号用一辈子,到最后甚至年号成了皇帝的代称,比如永乐皇帝,崇祯皇帝这种。
汉部落目前的情况同样属于这种,汉部落的对外开拓已经陷入了瓶颈,暂时已经没有余力向外拓展了,还不如趁着这个时间和机会好好巩固一下内部。
众人见罗冲突然提出要更改年号,纷纷露出不解的目光,之前的年号建元也才用了四年的时间,现在也用的好好的,为什么要突然更改呢?
罗冲也没指望他们能自己理解那句话的意思,于是就主动解释了起来。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积贮粮食和物资,是国家的命脉,也是百姓生存的命脉,更是一个首领和他臣民的使命。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一个部落的物资储备不够九年之用,那就是不够富足,不够六年之用,那就会告急,不够三年之用,那这个部落基本上也快完蛋了,稍微遇到点大事,比如遭逢战争,或者大灾,部落拿不出积蓄,就会立刻陷入财政危机和粮食危机。”
罗冲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你们在未加入汉部落以前的小部落时代,各个部落就有储存食物和皮毛的传统,有的是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有的则是单纯为了熬过寒冷的冬天,这点我相信大家都有经历,也有体会。
现在汉部落大了,这个传统依然不能丢下,反而应该将它发扬光大,做的更具规模。”
“咱们刚才也已经讨论过了,部落的发展现在陷入了瓶颈期,我们无力继续向外开拓,但是可以巩固自身嘛。
我打算从明年开始,提出新的发展计划,主题就两个字——积贮。
最主要的就是粮食,然后是棉花和布匹,咱们首先要保证百姓能够吃得饱穿得暖,不过限于咱们目前的储存技术有限,我设置的初期目标,是在未来的五到六年内,存够可以供应全部落百姓五年食用的粮食和衣物。”
存粮,是每个国家的战略级任务,就拿罗冲的前世来说,国家的战略粮食储备系统,那是为了应对遭遇核战争的情况而准备的,在全国百姓不种一颗粮食情况下,也能满足十几亿人口八年的食物需求。
这就是一个国家的命脉。
汉部落现在没有那么高科技的数控自动化粮仓,但是水稻、小麦、小米、黄米、高粱这类带壳的谷物,保存良好的情况下,是可以存储五年时间的。
玉米的储存时间相对要短一点,现代的自动化粮仓里,玉米可以储存三年,汉部落能够储存两年就已经很不错了。
不过玉米也不用储存那么长时间,甚至罗冲压根就不想存玉米,如果玉米太多的话,人吃不完可以当作饲料喂猪啊,毕竟三斤玉米长一斤猪肉呢!
把玉米变成肉食,再来丰富一下百姓的副食不是更好吗?
让百姓能吃得起肉,多吃肉,也是一种壮大国家的方式,最起码国民平均体质要好一点是不是,摄入的营养足够多,才能长高个子。
综上所述,从技术角度,汉部落最多可以储存五年的战略储备粮,用来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危机。
古人有云,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
唐尧、夏禹的时候,有过九年的大水灾,商汤的时候也有七年的大旱,但是国内没有被遗弃或者瘦弱的不成样子的人,这就是因为贮藏积蓄的物资够多,提前做好了应对灾难的准备。
罗冲也是同样的想法,这次攻打鑫部落消耗了不少,现在有没有多余的人口继续向外拓展,还不如趁着这几年的时间多存点粮食和物资。
总不能啥也不做就等着百姓造人吧?
显然,在坐的众人也没有一个傻子,当罗冲说出新的未来发展计划后,众人纷纷出声表示支持。
“首领这个主意好,我同意存储粮食和其他物资,不只是粮食和棉花,肉食,盐糖这种东西我们也要存储。”佘辛第一个表了态。
“没错,我们刚才还在说普及矿山的火车后,提高产能的事,钢铁作为最重要的物资之一,也要多加存储,这样如果遇到什么情况无法继续采矿炼铁,我们也能有足够的铁可以使用。”大力也紧跟着表态。
就像罗冲刚才说的那样,无论是汉部落的骨灰元老们,还是其他后来加入汉部落的那些人,谁还没有过过苦日子?
别的不说,就汉部落这边的北方地区,秋季存储大量的食物用来过冬,已经是常态了好吗?
哪怕是现在的汉部落百姓不愁粮食吃了,但是每年秋季依然会提前存储足够的肉食和腌菜,用来过冬。
毕竟现在没有温室大棚,冬天不提前存储腌制的咸菜,到冬天真的就只能天天肉汤浇米饭了。
“我们东薪郡也必须支持,等明年计划开始之后,我们不仅要满足新钢郡炼钢厂扩产的需求,还要多储存一些煤炭,以供日后运行火车的消耗。”荆严也立刻举手支持了一波。
“首领,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