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原始文明成长记-第8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纯军事化管理,将所有的奴隶少年按什伍制分配,每天进行简单的军事训练,主要练习队列,培养纪律性,然后就是语言,让他们尽快的学会汉语。
剩下的就是开荒种地,养殖牲畜,要让他们自己来解决自己的吃喝穿问题,先这样训练个一两年,等他们都学会了汉语,服从调遣和管教之后,再把他们统一改编成工程兵部队,负责修桥铺路,专门用于汉部落的铁路建设。
至于屯田的位置,罗冲也想好了,目前汉部落需要大量开垦农田的位置就只有两个,一个是都城,一个是承康郡和启安郡那两个地方,这些都是新设的城池,将来肯定是要迁移人口过去的,迁移人口当然需要大量的农田,如果没有的话,那么只能让迁移过去的百姓自己开荒,但是现在可以用这些奴隶士兵提前开垦,那么等两年之后,开垦出来的生地也早就变成熟田了,这样岂不是更好。
于是乎罗冲立刻下达了命令,将那一万名少年奴隶分别送往承康郡、启安郡和都城三个地方。
其中都城的面积最大,以后居住在那里的人口也肯定更多,所以都城那里分了六千人,由一千两百个鹰扬卫的职业战士负责管教。
启安郡那边因为有白屋族的百姓帮忙开垦田地,种植作物,所以对人力的需求并不大,因此罗冲就把剩下的四千人调到了承康郡,负责在那里开荒种田,一方面可以让这些奴隶少年自给自足,另一方面还可以生产一些副食,种植一些蔬菜瓜果,养殖一些肉用牲畜,提供给那里的工程队,就像白屋族在启安郡的工作一样。
调到启安郡的这四千奴隶小兵,由八百个鹰扬卫的战士负责管教,再加上那里长期驻扎着大量的工人,就算这四千小奴隶想闹事也没有机会。
而且军事化管理这个事情,其实很容易就能制服他们,每天要求他们统一进行操练和劳作,然后到了傍晚进行评比,干活积极的,听话的,前一百名奖励一餐肉食,后一百名直接挨军棍,还没晚饭吃。
敢充刺头闹事的,直接杀一儆百。
就按着这个法子治他们,你看着,不用半个月,全都乖的跟孙子一样,让他们往东,绝对没人往西,其实自古以来,练兵之法也就这么几招,但它的确管用啊,尤其是在这个肉刑不受禁制的时代。
违反军令,直接杀头!
放现代你试试,顶多关禁闭,记处分,当兵的不听话你敢砍头?!
。
。
。
推荐一本朋友的新书《平安杂货铺》
妖有种种,皆有善恶之分;人亦种种,皆有因果报应;平安精度,有阴阳师无数,通阴阳测天数,解因果降妖魔
PS:日常降妖为主,关键词,平安京、阴阳师、妖怪!
第1045章 民兵们的见闻
第1045章民兵们的见闻(我打错序号了)
从北方运过来的奴隶并没有在卫山郡停留多久,就再次被转运至各处,发往新钢郡的五千奴隶最是简单,直接从码头登陆,再转乘火车,就可以直达新钢郡的矿场。
六千多个女人则直接用船只送往一个空着的湖心岛,随后还有大量的生活物资也会运上去,接下来就是等待医学院的筛查和小蝶筹办的制衣厂了。
其他的青壮男奴隶,以及两千多的老头,还有那一万零几百个未成年的男孩,也全都转乘飞鱼船运往南方,或直接送往各处工地,或组成工程部队,先送去开荒屯田。
而那些从北方南下来的船只,则需要在卫山郡停船补给一番,几万人连续一个多月都在船上吃喝拉撒,那个气味简直熏得人直翻白眼,所以需要好好打扫一番。
另外,由于以后不会再有这么大批量的奴隶南下了,而且奴隶已经送到了南方,那么北方的粮食也就不用送那么多了,只需送去满足自己人的粮食即可,因此这次南下的船只也就不用全数返回了。
也就是这段停船休整的时间,让那些南下押送俘虏的民兵终于见识到了汉部落的强大。,
这群加入了汉部落已经好几年的北方遗族百姓,却从来没有见过汉部落长什么样,这次虽然在船上航行一个多月比较辛苦,但对于能见到汉部落的真面目来说,其实都不算什么。
还记得抵达卫山郡之前的那个晚上,船队正在河面上航行,连续一个多月的行船不仅让奴隶觉得备受煎熬,同在一条船上的民兵们也很难受,不少人都开始出现了烦躁的情绪,他们一路走来,在两岸看不到一点人类活动的迹象,好像自己加入的汉部落似乎已经成了传说中的神国,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也就是在民兵们都开始灰心丧气的时候,一道粗壮的光柱突然扫过夜空,从他们的船帆上扫过,那是卫山郡码头上启明星灯塔发出的光亮,白色的旋转光柱最远可照射到五十里开外。
如此耀眼的白色光柱一下一下不停的从他们头顶扫过,把不少的民兵都吓住了,这大晚上的,不知道出了什么邪门的事情。
而就在此时,却听到船上的水手指着远方大叫起来。
“是启明星灯塔!是咱们汉部落的灯塔!我们快到卫山郡的码头了!”
民兵们听到喊声立刻就炸开锅了,有不少人闻言也从船舱里跑了上来,站在甲板上眺望远方不断扫过的白色光柱,因为这样耀眼的强光,在他们的世界观里显然不可能是人类的产物。
“咱们到汉部落了?”
“前面好像是汉部落的一个郡,不知道有多大,长什么样子,那里的人是不是也和咱们长得一样?他们的生活一定过得更好吧?”
“那个光是什么?为什么它一直在转圈?这是汉部落的人弄出来的吗?”
“离得还有多远啊?都能看到灯光了,应该不远了吧,这都走了四十多日了!”
一时间甲板上变得热闹无比,民兵们全都七嘴八舌的讨论了起来,这样的情况马上就引来了船长的注意,听到民兵的议论声,船长很快出现在艉楼甲板的边缘,冲着下面的民兵大声喊道。
“同胞们,前面就是咱们汉部落的卫山郡了,那两道不停旋转的光柱,就是卫山郡码头的启明星灯塔发出的光,专门用来给夜航的船只指引方向用的,这说明我们已经到了卫山郡最为繁忙的内陆航道,等到明天上岸,大家就能好好休息一番了。
“前面的卫山郡,是咱们汉部落一个农业大郡,常驻人口足有四五万人,这些人口分布于卫山郡下辖的六个县城中,同时卫山郡也是咱们汉部落内陆最大的一个水陆转运码头,很多前往北方的船只,都是从这里出发的,包括去年出征北方的神策卫,也是从这里出发,现在我们很快就要到地方了。
“等我们明天天亮上岸,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不要因为到了地方,就对看管奴隶的事情放松,一定要防止奴隶在人口密集的城池里闹事,所以大家最后再辛苦一下,那么多的人,我估计上面肯定会让他们分批上岸。”
船长像是职业导游一样,先是简单的给民兵们介绍了卫山郡的情况,也好让大家心里有个底,别等到时候再整出什么乱子。
事实上,这一番介绍还是比较有用的,最起码在船队靠近码头,民兵们肉眼看到灯塔的时候,没有傻乎乎的直接纳头就拜,喊什么神灵保佑之类的傻话。
大家惊叹归惊叹,但都已经知道了那是汉部落的人工造物,就是一个超大号的电石灯,没什么好稀奇的,民兵们才没有胡思乱想,自我脑部。
电石灯我见过啊!咱们船上就有!
想不到汉部落的工匠那么厉害,居然可以把灯造的那么大!
这大体就是他们见到灯塔时的真实感想。
卫山郡的码头虽已经是深夜,但却并不平静,不远处城池里的百姓当然早已休息,但是对于货物转运的码头来说,却是繁忙的很,码头的每个日日夜夜,不知道有多少的货物会被从火车上卸载下来装到船上,又有多少的货物从船上装到火车。
岸边一排整齐的塔式起重机正在吊运货物,将装满焦炭的吊篮运载至火车的上空,然后再控制闸门将焦炭倾泻下去,旁边的起重机也在不停的吊装着钢轨和钢筋,以及大量的钢锭,这些都是要送往南方的建筑材料。
夜晚的卫山郡码头依然那么的繁忙,以至于所有的货运码头泊位和栈桥都被占满,而且他们这还是刚从北方南下来的船队,未核实身份之前,不能直接靠岸。
因此船队很快就放出小艇,派人去和码头的港务进行交涉,同时也把奴隶运过来的消息传递出去。
而那些民兵们现在到了地方,反而不着急上岸了,码头上繁华的夜景对于他们来说就好像到了另一个世界。
明明是半夜时分,数不清的灯光却将码头照的亮如白昼,数不清的力士和水手在船上和岸边忙的团团转,一些带着黑布帽子的刀笔吏拿着账册不停的呼来喝去,核对着货物的数量。
岸边还有一片摊贩区,卖的全是吃的,馒头、包子、烧饼,烙饼,炒饭,面条,这类用来填肚子的主食应有尽有,也有像是小吃一样的粽子、烤肉、米糕、还有家常炒菜的摊子,而且摊贩区的旁边就是一个大型的集市,各种新鲜蔬菜瓜果,生鲜肉类,全都应有尽有。
而且因为这里靠着湖的缘故,各种鱼虾自然也不少。
摊贩区这里也非常的热闹,不少干完活的力士还有刚刚靠岸的水手,都会在这里吃上一顿,有的在这里叫上两盘小菜,再打一壶白酒,十几个水手凑在一起喝上一顿,以解除长时间航行的疲惫,而在码头干装卸的力士,许多就是为了吃一顿饱的,在这里补充一下体力。
城里因为宵禁所以静悄悄的,城外的码头却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城池,码头,船舶,好像成了三个独立的世界,那些自北方来的民兵们看着岸上繁华的夜景,一时间竟有些自卑感,害怕岸上那些人会不会嘲笑他们这群土鳖,明明大家都是汉部落治下的公民,怎么感觉莫名其妙的就低了一个档次?!
不过好在这种想法并没有坚持多长时间,民兵们就迎来一个好消息,大家可以分批上岸,上岸后的活动范围要接受管制,不要闹事,但是他们的吃喝花销都归公家报销,这对于没吃过什么好东西的民兵来说,当然是天大的好消息了。
天很快就亮了,奴隶的分配方案也已经传了下来,因为要运输五千名奴隶到新钢郡去,所以这一下就能解放出十条船,十条大船靠岸,奴隶们被集中送往火车站,在民兵们的押送之下装上了火车,然后塞得像是沙丁鱼罐头一样,被火车直接拉走。
那些民兵们也是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运输力这么恐怖的火车,这家伙,载货量都快赶上帆船了!让目睹了火车的民兵们不仅啧啧称奇,怪不得汉部落竟能造出如此精巧而又威力强大的火枪,原来火枪和火车相比并不算什么。
等把奴隶们送上火车,民兵们算是终于可以休息了,因为这些人不认识路的原因,卫山郡的郡守鲁光柱还特意派了一些郡官署的小吏来做向导。
民兵们在小吏的带领下一路留着口水从码头的小吃区经过,人都走过去了,眼睛还忍不住的回头看,心里还在嘀咕着部落抠门,不舍得让他们在这里吃一顿。
但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