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原始文明成长记-第8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首领的意思是,我们以后在各地推广的农场里,多种高粱和麦子?不种水稻和玉米了?”云志听着罗冲的话,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玉米当然还是要种的,就算人吃不完也能用来喂牲畜,给百姓提供更多的肉食,至于水稻,水稻就不用了,我们官营的农场里不种水稻,一是目前的水稻机耕技术还不成熟,只能种一些旱地的作物,二是因为水稻是主粮,主粮就应该让百姓们来种,我们来做一些副食就好了。”罗冲想了想再次说道。
“那首领的意思是,我们不用向之前说的那样,只在各地官署采购一两台拖拉机向百姓出租了?而是各地自行承办一个和这个农场类似的官办农场?”鲁光柱那边也出声问道。
“没错,可以在各地搞个综合性质的大型农场,要集种植和养殖为一体,养殖为种植提供肥料,种植为养殖提供饲料,这叫资源循环利用。
“在各地自行筹建农场的同时,还要规划出一个食品工业区,为以后的副食生产做准备,不过这个不是眼下的重点。”
罗冲想了想,在脑海中分析了一下大局,再次对几人说道。
“想办这样的农场的,先派人去找地方,把地方规划好,机耕作业需要方便的灌溉条件,以及大面积的肥沃平原,还有,自己辖区要有一定的人口基础,人太少的话就不用考虑了。
“打定主意的,先把书面的申请报告递交上来,我会派出专员前去核实调查,调查结束,审核通过之后,上面再给你们配发驾驶员和所需的农用机械,以及技术指导。”
顿了顿,罗冲再次说道,“你们不要觉得这样很麻烦,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防止你们胡乱申请,要知道有些郡县是不具备这样的资格的,就像是东薪郡,那边全都是挖矿的,周围的农业基础也并不好,水利设施的发展这些年也是比较滞后的,目前并不适合申办这样的大型农场,不过东薪郡那边过两年也要开始转型了。
“再有就是,就算你们现在就把报告递交上来,我也没有多余的农机和驾驶员给你们,实话告诉你们吧,新钢郡那边各种车辆上半年的订单都已经排满了,都是主抓工程机械类的,如果完成的顺利,再加上下半年开始扩产,说不定才有机会给你们生产一些农机。
“总的来说,就算下半年能把农机造出来,你们今年也赶不上农时了,冬天把车给你们送过去,你们也什么都种不了,如此一来,你们要是还一心想办农场,倒是可以在水利建设和规划开荒方面提前做做准备。”
不得不说,罗冲说的这个申办流程十分繁琐,但后面的那些说的也是实话,汉部落一直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永远都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或者说实际的推进速度赶不上新计划的出现,往往第一个计划的目标还没完成,第二个计划就已经提出来了,那么大家就只能继续玩命赶计划进度。
但是话又说回来,罗冲前世两个唯二使用计划经济的政体,都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就是因为有了许许多多的发展计划,国家的发展才能突飞猛进,一个五年计划就能完成工业化基础的布局,那个世界似乎也只有苏联和新中国两个政体做到了。
这就是计划经济的恐怖,尤其是仅仅花了三年半时间,就提前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新中国,简直是苏联一众小弟里的头名大弟子。
几个郡守也听懂了罗冲的意思,简单点说就是想办农场的先回去准备,今年没有资源可以支持你们,但明年有了资源,到时候就看谁准备的最充分了。
看到了大型综合农场取得的价值,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几个郡守没有继续在这里耽搁时间,农场的好处他们都已经看见了,但凡有点野心,想要搞出点政绩的人,就没有不想申办的,那就只好立刻回去做准备了。。。。。。
罗冲这边倒是不着急,他继续带着一家在农场这里住了几天,一直等着地里的玉米全都收完,拖拉机小队开始轮耕种植下一块地的玉米之后,他才准备回家。
不过在回家之前,他又下了一项命令。
在农场这里的空地上大面积种植土豆。
之前汉部落有些土豆,不过都种在温室房里了,现在几个月过去,第一批的土豆早已收获,数量已经翻了好几番,收获了几千斤,不过想拿来在全部落进行推广,那还是有点不够看,所以只能继续官方育种,等足够多的时候,再进行推广。
这次除了第一批收获的几千斤,还有之前罗冲让游伏从白屋族那里购买,准备送往北方给游野的那批土豆,足有好几吨重,虽然信里说是告诉游伏给他弟弟准备的,但罗冲还是很霸道的直接扣下了一半。
毕竟北方的河源郡才多少人口,相比之下肯定是罗冲这边的推广更加重要一些,他才扣下一半也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吧。
有了这加起来上万斤的土豆作为种子,这次农场这里一下子就种植了二十五亩的土豆田,每亩用种两百多公斤,平均每亩四千株,相信等到今年秋天又可以收获一大批,搞不好还能再种一季,毕竟现在也才四月底。
罗冲倒是不指望汉部落以后会把土豆当作主粮,而是准备把土豆当作蔬菜来进行推广,要知道土豆做菜也是很好吃的。
不要求以后每家每户种多少,哪怕每家只种一亩地呢,好歹家家户户都有种子和种植经验不是,那么等到什么时候遇到了不可想象的灾年,汉部落的百姓也能依靠种土豆活下去。
等安排完农场这边的事情,罗冲就带着小蝶詹荧和孩子们回到了家中,不过他倒也没闲着,而是和詹荧一起开发起了之前想到的各种副食,比如啤酒和方便面,还有爆米花等食品,要是能把这些东西做出来,那以后的食品工业化才有了真正的基础。
当然,啤酒和方便面都不是简单的东西,相比之下饼干倒是容易一些,调制一些面糊烤一烤就行,在院子里兴建了一座烤炉之后,詹荧很快就弄出了这种被罗冲称作饼干的食物,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罗冲这边也根据回忆思索起了酿制啤酒所需的工具和材料,以及步骤。
说到啤酒,就不得不说到啤酒的口味了。
最初的啤酒被称作麦酒,那时候的啤酒口味发酸,喝起来总有一种变质的感觉,其实就是发酵的味道,直到后来德国人在酸味的麦酒中加入了啤酒花这种东西,麦酒才变成了现代人所熟知的,那种带着些许苦味的清爽口感。
而这个些许苦味的来源,就是啤酒花,同时加了啤酒花的麦酒,还能延长保质期,可以说已经成了啤酒不能没有的一项重要材料。
然而这种啤酒花它在中国还是一种中药,正好汉部落这里也有,而且就在罗冲家的花园里,那就是汤瑶当初从汤部落带来的众多药材其中的一种。
第1054章 啤酒和方便面
酿造啤酒这个活儿罗冲是真的没干过,他一个研究国防工业的机械狗,怎么可能会去酿啤酒,不过没干过却不代表没听过,要知道二十一世纪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各种技术的传播也非常方便,这就导致了各种技术的泛滥。
比如自制口红,自制蜡烛,家酿啤酒等等,罗冲就曾听人提起过这家酿啤酒的过程,而且还记住了,不是因为他记忆力过人,而是啤酒的酿造太过简单。
总的来说,就是挑选麦芽,碾碎麦芽,再把碎麦芽扔到水里浸泡,这一步好像叫什么糖化,然后就是过滤掉渣滓,把麦汁转移到另一个干净的桶里,加入啤酒花煮沸,然后再进行冷却,冷却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加入酵母,最后密封发酵就可以了。
在发酵的过程中,麦汁会自行生成酒精,并释放出很多的二氧化碳,于是就形成了啤酒中特有的气泡,喝起来像是碳酸饮料一样。
泡麦芽,过滤麦汁,加花煮沸,降温发酵。
讲道理,啤酒的酿造工艺总共就这么四个步骤,简直比白酒简单太多了好吧!白酒还需要酿造、蒸馏、勾兑等等步骤,简直麻烦的一批。
找到了思路,罗冲很快就行动了起来,如今已经到了四月底五月初的初夏时节,日常温度二十多度,非常适合酿酒发酵,于是他很快就让人找来了大麦芽,还让人定做了几个新的木桶,以及用来煮麦汁用的铁桶,酒花和酵母都是现成的,这个家里就有,倒是不用他准备。
看到罗冲要下厨房,詹荧立刻就凑了过来,还以为罗冲要整什么新菜,然而等她过来一看,却只看到厨房里放着的一麻袋麦芽和几只木桶,顿时就迷糊了起来。
“夫君这是要做。。。麦芽糖?”
麦芽糖以前罗冲做过几次,家里的孩子也很喜欢吃,不过汉部落现在已经有了正经的红糖和黄砂糖以及冰糖这些糖类,所以麦芽糖并没有像是前世那个世界的麦芽糖在古代那么受欢迎,说简单点就是汉部落并不缺甜食。
罗冲摇了摇头说道,“不是麦芽糖,而是我准备用麦子作为材料,酿造一种新酒。”
“用麦子酿酒?麦酒?”詹荧有些惊讶的问道。
“差不多吧,也可以叫麦酒。”罗冲点着头应道,但手上却没闲着,他们家的厨房里有一个脸盆大小的小石磨,平时用来磨豆浆什么的,此时罗冲却已经把干麦芽悉数投了进去,然后开始磨起了麦芽来。
詹荧见状赶紧上前帮忙,罗冲在那里推磨,她就在旁边不时的舀起一勺麦芽加进去,一边跟着罗冲转圈还一边问道。
“咱们汉部落不是已经有米酒和高粱酒了吗?夫君为何又想起了制作麦酒,这有何区别?”
“区别?那区别可大了,高粱酒是白酒,性烈,暖身,但喝多了容易上头,不宜多饮;米酒和米汤一样,连汤带米喝起来还有股甜味,更似小吃,或者酒味的米粥,其实和酒关系不大。
“所以我这才想有没有可能用麦子制作一种新酒,酒精度不要很高,喝起来不是很醉人,但是口感清爽的低度麦酒,适合在炎炎夏日畅饮的酒类饮料。”罗冲闻言立刻就说起了自己的打算,不过却是没说这新酒和未来的食品工业化有什么关联。
詹荧不疑有他,白酒,她也不是没喝过,自然明白罗冲的意思,那高粱白酒夏天喝起来确实很上头,喝完浑身燥热不已,米酒更像是小吃,甜丝丝的颇受小孩子喜欢,汉部落还真没有什么适合夏季,喝起来口感清爽去火气的酒,既然首领都发话了,那就帮忙好了。
因为是做啤酒的缘故,并不需要把麦芽磨成粉状,只需碾碎,方便释放里面的麦芽糖即可,所以两人很快就把一麻袋的大麦芽磨完,不过到了浸泡麦汁这一步骤就比较犯难了。
罗冲是知道啤酒的酿造过程没错,也知道用水浸泡麦芽叫做糖化,但是用多少水泡多少麦芽,他却是完全不知。
不过不知道材料的比例也没关系,好在罗冲家大业大,些许材料还是浪费的起的,不知道比例那就挨个实验好了,总能把合适的比例试出来。
数了数让禁卫定做来的小木捅,一共十只,容积和桶装水的水桶差不多大,于是罗冲立刻模拟了十种不同的水麦比例,然后分别浸泡糖化,浸泡大概一个小时后,再过滤加酒花煮沸,最后晾凉降温加酵母,搅拌均匀封到木桶里发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