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陇右小卒-第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城中粮草辎重直接补充了唐军有些匮乏的粮草,并且张亮也已经返回国内调粮,此时唐军却是暂无粮草之忧了。

    安市城破的消息没几天就传到了身在国内城的渊盖苏文耳中,接到消息的渊盖苏文甚至直接拔刀将传信之人斩杀当场!

    渊盖苏文本以为梁万春可以将唐军困于安市城下直至天气转冷,到时唐军自退,高句丽依旧还是他渊盖苏文的高句丽!

    但如今才不过七月,距离天气转冷尚且还要两月有余,即便安市城破之后整个高句丽东部除国内城外,再无险地了据守对抗唐军!

    也就意味着整个高句丽半数国土都将不保,他渊盖苏文如何能不生气!

    “庶子梁万春,唐军出征之时便大放厥词可据守安市城抵抗唐军半年无虞,而今不过一月就被唐军攻克了安市城,更令我城中近十万百姓无辜惨死,梁万春该死!”

    渊盖苏文如今手中虽有近三十万大军,但他却很清楚,如今的情形来看,木底城、磨米城、黎山城还是乌骨城等诸多鸭绿江以西的高句丽城池,都难以挡住三十万唐军的攻伐!

    再加上唐军在安市城补充了大量的粮草辎重,即便是国内城以东的苍岩城和卒本城也难以抵挡唐军的攻伐,唐军兵临国内城下之日,不远了!

    想及此处渊盖苏文对高句丽重臣问道:“新罗百济可有回信?如今大唐侵犯辽东,正是我辽东三国唇亡齿寒之时,善德女王以及百济义慈王还不愿出兵么?”

    高句丽大半臣工皆因渊盖苏文当日杀死高建武之时,被渊盖苏文一并杀死的,如今这些臣子虽名为高句丽大臣,但实际上都摄于渊盖苏文之威,都成了渊盖苏文麾下走狗,哪敢上书直言!

    “禀大人,去虽百济义慈王率兵攻陷新罗四十余城,双方因此皆兵力不足,再加上新罗于百济之间仇怨,两国怎敢出兵支援我国啊!”

    渊盖苏文听到一旁大臣之言,随即怒吼道:“新罗……善德女王!区区四十城,若是我高句丽灭了,她新罗又岂能独存?”

    一旁的大臣见渊盖苏文如此盛怒,只得硬着头皮说道:“善德女王传信说道,若是求新罗出兵,便要百济退还之前攻陷的四十余城,同时赔偿新罗战时之损失,到时新罗才肯出兵,不然……”

    渊盖苏文双目圆睁盯着说话的大臣阴沉沉的说道:“不然?不然什么?”

    “不……不然……不然她新罗国就要迎唐军入境,两面夹击我高句丽,善德女王曾说唐王愿出兵为新罗夺回百济所占之四十余城!”

    渊盖苏文闻言直接将手旁一摞奏折扫落在地,随即怒吼道:“善德,善德!妇人之见!妇人之见!若我高句丽亡国,她新罗岂能独存?唐国岂能任由她新罗于辽东发展却不闻不问?愚蠢!”

    堂下高句丽重臣确实噤若寒蝉,哪还敢再在此时激怒渊盖苏文了?

    过了许久渊盖苏文才悠悠说道:“传信百济义慈王,只要他出兵支援我高句丽,待唐国退兵,我愿出兵助其覆灭新罗国,新罗国土尽数归他!”

    “另传令木底城、磨米城、黎山城、乌骨城、苍岩城等诸城,死守城关,必将唐军拖至城下,只待天气转寒唐军自退!”

    “是!”

    渊盖苏文烦躁的看着高句丽地图,高句丽西部诸城之中,城墙最为高大的就数辽东城和安市城两城为最,但他万万没想到这两座城池竟然这么快就被唐军攻克了!

    (读者QQ群号:134531342,欢迎进***流剧情,求推荐,求月票,求订阅)

 第四百二十三章高句丽迁都

    安市城外的惨状跟李冰都没有关系了,李冰不愿看李二活埋安市城男丁的场面,更不愿听到那些人临死之前的哀嚎和痛哭。

    因为这世上本就没有对错之事,说到底不过是立场不同罢了。

    当所谓的正义也有了立场的时候,自然也就没有所谓正义了!

    安市城百姓到底是为自己曾经的行为买了单。

    李冰虽不喜欢李二,但李二也不愧为华夏明君,安市城百姓在梁万春的推动之下登城墙怒骂李二那一刻起,城中百姓的下场其实就已经注定了!

    因为李冰,也是有立场的!

    与安市城中守军百姓的性命比起来,李冰更在乎唐军将士的生命!

    此事无关对错,但安市城中的男丁到底是被李二活埋殆尽了!

    之后唐军兵分两路,一路由李二和李绩率领十八万大军沿磨米城一路向东,兵发木底城、苍岩城、卒本城,直指国内城!

    另一路则由李冰和李道宗率领八万大军,绕过磨米城直奔黎山城和乌骨城,之后再汇合张亮大军之后直杀国内城。

    国内城虽为高句丽腹心之地,但高建武和渊盖苏文比较起来,还是差了太多,所以国内城虽为高句丽国都,但渊盖苏文其实早有迁都之意,毕竟国内城的位置唐军只要剿灭了高句丽水师,随后便可顺流直上,直指国内城。

    但平壤郡则是不同,虽平壤附近也水脉极多,但却是渊盖苏文家族经营数代之地,不仅有仿造大唐长安修建的长安城,更有数十座城池互为依托,若论防御能力,自然是平壤更为难以攻克!

    渊盖苏文本想据安市城挡住唐军,却不曾想自己的如意算盘这么快就碎了一地,如今若提起迁都之事,虽满朝文武定然不会拒绝,可提起迁都的他,可就成了高句丽百姓心中的众矢之的了!

    想到此处,渊盖苏文只得以傀儡皇帝的名义,下令迁都平壤城!

    同时命令如今还未被唐军攻克之城池严防死守,为渊盖苏文的迁都之事提供充足的时间!

    国内城不足守,高句丽满朝文武皆知晓此事,所以在傀儡皇帝颁布圣旨之后,就得到了满朝文武一直的认同。

    同时迁都之事便火急火燎的开始了!

    唐军如今攻克了安市城,距离国内城虽有数百里之遥,但唐军骑兵已然可以绕过高句丽西部诸城袭扰国内城,此时不赶紧迁都,只怕再拖延下去想迁都都迁不成了!

    贞观十九年八月,渊盖苏文跟随高句丽新王离开了国内城,同时在国内城中留下了十万大军困守国内城,并且留下了足够大军和城中百姓大半年消耗的粮草。

    平壤本就是高句丽出名的富庶之地,再加上河道纵横,几乎成为了高句丽境内最大的粮食产出之地,渊盖苏文也正是凭借此地,才战胜了高建武!

    因高句丽水师覆灭,所以渊盖苏文也只可沿陆路行走,却是不敢顺流而下!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渊盖苏文所在的国内城虽不缺船只,但因辽东水师前后两次覆灭,如今渊盖苏文手中却是没有一位足以对抗张亮的水师大将,渊盖苏文也只得放弃快捷的水路!

    但众多国内城富户却不在乎此事,毕竟唐军总不至于拦截高句丽百姓船支,所以一时间大河之上竟漂满了从国内城撤出之高句丽富豪贵族之家!

    但渊盖苏文此时明显是高估了张亮掌控的大唐水师了,因为将陆战队留给了李绩,再加上张亮忙于回大唐调粮,根本就没有兵力能在鸭绿江入海口围堵渊盖苏文!

    渊盖苏文这边在匆匆忙忙的迁都,唐军却一刻不停的朝着国内城进发着!

    李绩和李道宗还有李冰估算过,若是唐军的速度足够快,甚至可以在天气彻底入冬之前,将鸭绿江以西所有的高句丽城池全部攻下!

    到时唐军就可沿鸭绿江与渊盖苏文对峙,等到那时无论是进退,对唐军而言皆是自如许多!

    那时唐军甚至可以利用水师之利,一路沿鸭绿江侵袭东岸,渊盖苏文到时便只能四处救火,难有反攻之力了!

    而后只待冬日过去,唐军自可选择继续进攻若是据守,只需留几十万大军于鸭绿江西岸自给自足,便可挡渊盖苏文的进攻了!

    将此军报上承李二之后,李二也认同了三人的军略,虽然时间上有些急迫,但鸭绿江以西高句丽剩余城池皆无险可守,一马平川之地正适合日后唐军在此囤聚!

    自七月中下旬开始行军之后,唐军两路大军分别攻克了磨米城、木底城、苍岩城!

    李绩大军直压卒本城下!

    而李冰这一路也是轻易攻克了黎山城和乌骨城,并且接应到了张亮补充的三万步卒!

    同时李冰大军将配合张亮顺鸭绿江而上,直奔国内城!

    另一边的渊盖苏文此时却在庆幸,渊盖苏文迁都大军之中因有大量宫中妃子以及宫女内侍等人,再加上诸多朝中文武大臣,以及大臣家中家眷,行军速度并不快!

    渊盖苏文几乎每五六日便可收到一处城池被攻破的消息,由此渊盖苏文更加庆幸自己的明智之举!

    无论是仗兵甲之力还是仗城池之险,以高句丽军士之力还是挡不住唐军兵峰之盛!

    渊盖苏文自以为自己此失地存人之法,定可挡住唐军的进攻,只待冬日到来之后,唐军自会退却,到时鸭绿江以西之地,还是他渊盖苏文的!

    渊盖苏文压根就没想过唐军会选择在鸭绿江以西占城据守之事,辽东冬日之寒,身为土生土长的辽东之人渊盖苏文怎么可能不知?

    那可是能够将顽石冻裂的寒冷,就凭那些生活在温暖之地的唐军士卒,根本就不可能抵挡那样的冬天!

    但李二在出征之前,其实就已经做好了派大将据守辽东的计划,生活在关中的大唐将士却是难以抵挡辽东的寒冷。

    可那些本就生活在漠北的突厥人,却是极为适应冬日寒冷的天气,而大唐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和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两位大将军,早就因为张亮送回国内的旨意,正在前往辽东的路上了!

    (读者QQ群号:134531342,欢迎进***流剧情,求推荐,求月票,求订阅)

 第四百二十四章渊盖苏文的幻想

    借着张亮水师的大船,李冰和李道宗大军的行军速度也快了起来,右武卫骑兵向来的规矩就是一骑双马,只要张亮水师能赶得上,李冰两人大可将大部分粮草以及所有的攻城辎重全部放在张亮大船上!

    以此李冰和李道宗大军距离国内城虽远,但速度却是比李绩大军要快的多!

    另一边渊盖苏文才刚在九月初赶到平壤城之后,就收到了唐国两路大军都开始了朝着国内城行军,渊盖苏文此时虽有抗敌之心,但因高句丽最精锐的二十万边军只剩下了五万人,如今正困守国内城之中,渊盖苏文手中虽还有几十万大军,但渊盖苏文此刻却是不敢出兵了!

    渊盖苏文如今既要防卫鸭绿江一线,另一边还有设大军防备新罗百济两国,手中虽有几十万大军,但能够动用的,却只剩下不足十万士卒!

    此刻渊盖苏文也只能祈祷国内城能够支持到冬日来临,唐军到时自会退兵!

    李绩等人自然知晓此事,在攻克安市城等高句丽西部诸城的时候,唐军着重搜刮了一下高句丽民间所备御寒之物,虽难以抵御辽东严寒,但到十月左右之时,却是没有问题的!

    张亮这一次也从国内运来了大量的御寒之物,同时率领大军赶往辽东的阿史那社尔和契苾何力也携带了大量的御寒之物!

    这都是李冰做兵部尚书这一年多之中准备好的!

    可以说为了此次东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