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陇右小卒-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李冰已经是这个时代的现在金字塔塔尖的阶级,但李冰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后世屁民的一个级别。

    有些事看不起就是看不起,有些事看不惯就是看不惯,李冰有些时候会认怂,有些时候也会坚守一些其他人看起来毫无意义的东西。

    跟这个时代的世家、勋贵比起来,李冰觉得还是那些百姓要更可爱一点。

    他们骄傲,自由,容易满足,充满希望,且永远不缺敌来便打的勇气!

    贞观三年关中发生了寒灾,有数十万百姓受灾,这数十万百姓将在国家的帮助下迁徙到漠北生活,每家都能分到一头大牲口和百亩田地,邸报上迁徙的百姓行人如织。

    李冰很想看看秋天的漠北是什么样的,汉民族是一个强大的民族,这个民族强大到无论生活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之下,都会绞尽脑汁的想要在土地上播种点什么的习惯。

    无论是沙漠、海岛、还是多么恶劣的环境。

    虽然在漠北养羊肯定赚的钱财更多,但汉民族就是会烧光草场,在肥沃的土地上种点什么。

    这是一个民族刻在骨子里的习惯!

    李冰、李靖和唐俭没有再进行深入的交流,每天除了枯燥的赶路就是赶路。

    李冰没有主动找李靖学习带兵打仗的本事,李靖也没有见猎心喜的收徒之心,两个人除了进行过两次关于漠北之战的复盘之后,就没在讨论过有关军事的任何问题。

    三人都知道李冰会被雪藏,这一藏有可能就会藏到新皇登基,虽然李二现在正直春秋鼎盛,但三人都不怀疑这件事的可能性。

    一个跟皇帝做交易的人,没有哪个皇帝会喜欢,除非情形紧急到了极点,不然最大的李冰可能就是被新皇重用,这一朝李冰难有作为了。

    虽然很替李冰可惜,但李冰现在才十八岁,就算等二十年,也正值壮年,也没有壮志未申,便垂垂老矣的遗憾。

    李冰现在也很想被李二遗忘,回到长安顶多参加个受封仪式,然后就回家,成亲!生好多个孩子给三爷爷带,然后还可以走遍大唐的大江南北。

    后世李冰最大的遗憾就是从来都没离开过自己出生长大的城市,主要原因就是没钱,现在不缺钱了,自然要好好出去逛逛的!

    李冰甚至已经想好了自己出行的计划,而且还兴致勃勃的讲给了李靖和唐俭听,但李冰只从两个老人的眼中看到了惋惜而不是羡慕。

    对李靖和唐俭而言,一个有才华的人若是不能在朝堂上施展才华,将是一生最大的遗憾!

    但李冰觉得自己压根就没有什么才华,在后世自己也是个街溜达,是个人嫌狗不理的人物,现在在大唐有了女神一样的老婆,有了万贯家财,也有了不低的社会地位,还有什么值得遗憾的?

    谁说学好文武艺就必须卖与帝王家的?

    就不能学好文武艺,闲着就不用?

    李冰的情绪很高,脑子里闪过了很多的念头,还有很多能提高自己生活质量的法子都被李冰一一记录在自己的本子上,回到泾阳就开始实施!

    既然在大唐要度过一生,那必须让自己过得舒舒服服的!

    反正这一生钱财估计是不会缺了,那配套的享受怎么能落下?

    李冰忽然想起了后世一部电影里面的一句经典台词,作为富豪,就是要不挑最好,但求最贵!

    想着想着李冰不由自主面带微笑的看着远处的天空,一度让李靖和唐俭都觉得李冰是发癔症了!

    但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读者QQ群号:134531342,欢迎进流剧情,并且大量招募配角!已签约放心收藏!最后是,求推荐,求月票,求收藏三连!)

 第一百二十二章长安传说

    站在春汛的黄河边,大块的冰凌顺流而下,使得现在的黄河是一年之中最危险的时候,没有人能在这个时候度过黄河,李冰也只能等在河边,等待着春汛过去。

    李靖不理解李冰归乡的心为什么强烈,为将之人一两年不回家简直太正常不过了。

    有些驻扎边疆的将士三四年不回家都很正常。

    李靖行伍几十年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前隋时期李靖就是个小官,直到李渊起事李靖才得到重用,也算是有了施展一身才学抱负的机会。

    后世的记载都说李靖的情商不高,李二造反李靖选择中立,是低情商的表现。

    经过这么长一段时间的接触,李冰反而觉得这位是个人精,不掺合到李二兄弟三人的战争未必是因为情商低,这个时候选择明哲保身未必是坏事。

    李靖是一个骄傲、才华横溢的人,他做不到像程知节和尉迟敬德那样的自污,所以只能尽可能小心翼翼的混在官场之上,因为李靖的身后还有三原李氏这么一个数百年历史的家族!

    李冰突然觉得自己的处境跟李靖有些像,但李冰要比李靖不要脸的多!李冰不介意自污的,甚至已经想好了自污的手段,无论脸皮如何,现在大唐的勋贵有几个在乎自己脸面的?

    李冰觉得自己之前败家子的称号就挺好,结果被杨梦竹美化成了文武双穿,诗词无双。

    老程那样混不吝没人敢招惹的人设李冰就挺喜欢的。

    看着手里三叔找人送来的密信,李冰已经想好了自污的手段,好一个张亮啊,我不去招惹你你反倒来招惹我了!

    老子一年多没回长安,就忘了老子的手段了,李冰现在身上的杀气较之一年多之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李冰如今手头粘过的人命,也不下十余万了,直接连接死在李冰手中的羌人、突厥人,加一起都有十几二十万了!这样的杀气岂是一般人能想象的?

    “小子,自打收到长安来信之后,就时不时露出你这一身的杀气,怎么在长安还有人敢招惹你这位传国侯不成?”唐俭是个可以看热闹的主,虽然唐俭也是个久经沙场的人物,但终究是个文官,李冰的杀气对他的影响是最大的。

    李冰闻言收敛了自己一身杀气,摸摸头恢复一副单纯少年的样子,对唐俭说道:“唐公哪里的话,小子不过是个不入流的幸进侯爵罢了,也是陛下抬爱才等了个传国侯的名号,哪有几个人把小子当个人物!”

    马上回长安了,李冰也在渐渐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战场的思维方式不适合在长安官场生存,李冰的思维被大唐改变了很多。

    唐俭一见李冰现在样子,不由哈哈笑了起来:“哈哈哈,李公,你看这小子这副模样那还有漠北那副人鬼莫近的样子!哈哈哈……”

    李靖见到李冰现在的样子,也不由自主的露出了微笑。

    唐俭笑了一会就又拍着李冰的肩膀对李靖说道:“李公,就凭这小子的厚脸皮,日后作为定然不了小觑啊!”

    听到唐俭的话,李冰尴尬的也跟着笑了笑:“唐公休要调笑小子了,小子这次回长安之后,怕是要在泾阳养老了,那还有什么作为!”

    唐俭闻言露出了狡黠的眼神看着李冰,李冰被看的后背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跟唐俭这样的人精面前装傻,李冰还嫩了点。

    李靖见李冰现在的样子不由一叹,李冰还能回泾阳,他李靖能离开朝堂这个大染缸么?

    想想自己不成器的后辈,李靖叹了一声:“生子当如泾阳侯啊!”李靖多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像李冰一样,不说多么优秀,至少在朝堂上能有自保的能力。

    李冰闻言顿感受宠若惊,李靖的两个儿子李冰也是认识的,虽然不熟倒也是长安纨绔之中两个比较出名的人物,这两个人出名完全是因为两个人的家法之严!

    这两位别说在青楼过夜了,就算去青楼也只能听歌姬舞姬表演,虽说看的一脸猪哥像,但这两位还真没下过手!

    这两人的自制力李冰是佩服的!李冰自认自己是做不到的。

    “李公谬赞了,德謇兄亦是长安年轻一辈之中的人物,何必羡慕小子?小子可是很仰慕两位哥哥的。”李冰现在可不想再出名了,要是传出去李靖说过“生子当如泾阳侯”的话,李冰想要低调的在泾阳混日子可就难了!

    “哼,单单你这脸皮之厚,我那两个儿子就学不来!”李靖那两个儿子自己还不了解么,虽然没犯什么大错,但若说是什么人物,李靖只当李冰是在放屁!

    都不说李冰,单单是程处默、尉迟宝林、长孙冲等等各家这一辈的年轻人,自己家的两个儿子就没一个能比得上的!

    更何况是这个很少出现在长安,但隐隐却成了大唐勋贵世家这一辈之中的扛鼎人物德李冰?

    其他纨绔现在或是校尉,或是小俾将的时候,这位已经率万军与陇右厮杀数场了!

    虽然最后是权旭那小子灭了羌人王庭,但现在大唐官场还有谁不知道是这位硬生生的靠着不足三万人活生生的拼光了羌人所有的主力!

    现在谁还敢拿这位十八岁的传国侯,当年轻人看待?

    李冰现在到谁家做客,不得是各家家主接待?

    这是李冰活生生杀出来的名头,谁也抢不去,谁也抹不掉的名头!

    长安隐隐已经给这位泾阳侯起了一个诨号,人称血杀侯!

    实在是不过一两个月时间之内就接连传回了两道红翎军报!

    一道是泾阳侯陇右阵斩十万羌人,另一道则是泾阳侯与阳关守城,拼杀十余万羌人大军!

    中间不过间隔了两个来月的时间!

    现在谁还敢轻视这位了?

    哪还有文官敢说这位是幸进了?哪个曾经诋毁过李冰的文官,现在提起李冰不是颤颤巍巍的?

    实在是这位杀性太大了!

    甚至已经有御史上书李二,不再派李冰出征了,实在是李冰杀敌人数太多,与天道不合!

    虽然勋贵之中都拿这奏折当文官吃饱了撑的牢骚,压根就没去理会,但能传出这样的消息,就足以证明李冰现在的威势了!

    虽然现在还未回到长安,但长安早已传开了李冰的传说。

    李冰这辈子都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混成一个婴儿止哭的人物,但没想到才正式出征了一次,就传出了这样的名头,李冰也是很无奈。

    虽然李冰知道这些名头之类的东西都是三爷爷和杨老先生操作的缘故,但这名头真是让听到这一切的李冰一阵的尴尬。

    血杀侯,谁想出来的?

    太中二了吧!

    (读者QQ群号:134531342,欢迎进流剧情,并且大量招募配角!已签约上架放心观看!最后是,求推荐,求月票,求订阅)

 第一百二十三章灞桥故人

    在黄河边等了十几天,李冰三人才终于乘着大船过了河,河那边等着传旨的内侍都等了十天了,但也只能望河兴叹!

    李冰三人这边才下船站稳,那个狼狈的内侍就跑到了三人的面前,也顾不得自己的后摆早已沾满了泥浆。

    “代国公、莒国公、泾阳侯接旨!”再一次听到内侍尖锐的嗓音,李冰莫名的有些亲切,然后在心里暗骂了几声自己犯贱,然后就跟着李靖和唐俭躬身接旨。

    “臣,接旨。”三人异口同声的答了一声,内侍才将分别念起了圣旨,大概意思就是命三人速速回京受封,但为什么要分成三份写李冰就有点看不懂了。

    直到接过圣旨的时候李冰才明白了为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